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深藍壓力龍天翔統一獅周杰倫金智媛抽油煙機影帝身亡金智媛開槍微博黃宣
  • 搜尋:

    林利 結果共669筆

  • 可以玩「切西瓜」!腦麻患者靠智慧手環打電動

    澳洲雪梨大學研發出一種智慧手環,靠感測手部動作時,手腕內側的微幅震動,來對電腦下達指令,成功幫助一名腦麻患者,使用原本不能活動的左手操作電腦,還可以玩「切西瓜」這種需要操控的線上遊戲。目前這種手環仍在測試階段,未來研究團隊計畫分享技術,讓家裡有3D列印機的人,都能輕鬆製作這種手環,大幅降低購買門檻,讓腦麻患者都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
    2022/04/25 20:00
  • 才分手男友!陳芳語突「公開出櫃」認了:我是雙性戀

    歌手陳芳語(Kimberly)去(2021)年和黃明志合作歌曲〈玻璃心〉,人氣再次暴漲,直率敢言的作風深受歌迷喜愛,日前她證實和《超級偶像》出身的林利豪(Albert)分手,由於先前愛得高調,震驚不少粉絲。近來她上網路節目,突然公開出櫃,坦言:「我兩種都喜歡!」
    2022/04/23 13:24
  • 攜手環團抗暖!YSL復育巴黎十倍面積生態

    美國亞利桑那、科羅拉多和新墨西哥州遭受野火肆虐,讓上千人被迫緊急撤離,有家歸不得,而這些都與氣候變遷脫不了干係;不過全球排放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家重申,能源系統必須根本性的改變,否則各種減排等同無效;近年來生質能源的發展備受關注,有科學家認為在美國大量種植芒草能夠幫助地表降溫攝氏1度;另一個團隊則著重在大規模野化行動,攜手YSL美妝品牌,致力於在2030年恢復十公頃土地;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一起來關切環境。
    2022/04/22 19:50
  • 油管終結戰!印地安蘇族誓死保衛聖地

    為了阻止美國從北達科塔州一路通往伊利諾州,超過1100英里的輸油管線經過印地安保護區,「立石蘇族部落」的女性發起長期抗爭,誓死守護傳承下來的土地。她們不惜在野外搭棚露宿數個月,還在紐約、華府示威,甚至到聯合國上發聲,儘管如今管線已經完工,甚至出現早前擔憂的漏油情況,她們依然持續努力著,一起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2022/04/21 19:51
  • 抗Oo免疫翻倍!莫德納新二價追加劑 效用佳

    美國大眾運輸口罩令一片混亂,航空公司、Uber等大眾運輸都不再強制乘客戴上口罩,總統拜登也表示讓民眾自行決定;不過目前CDC仍未鬆綁,持續建議民眾戴好戴滿,並且成立新的防疫中心,類似氣候預報系統,讓「與病毒共存」生活能隨時應對調整。另外,莫德納藥廠傳出好消息,新研發的追加疫苗能提升免疫反應,與當前追加劑相比,對抗Omicron的抗體增加一倍。
    2022/04/20 20:00
  • BA.2威脅!費城重推口罩令 白宮滾彩蛋萬人無罩

    美國進入後疫情時代,大型活動相繼回歸,白宮傳統的復活節「滾彩蛋」慶祝活動和波士頓的馬拉松都在周一登場,吸引許多民眾熱情響應;同一天,佛州法院也裁定拜登政府延長「大眾運輸口罩令」不合法,意味著美國民眾從18日起,在地方政府沒有公布其他規定下,搭乘地鐵、飛機和計程車都可以透口氣,不用強制戴上口罩。不過隨著大多數州的病例上升,賓州費城開出第一槍,成為第一個恢復「室內口罩令」的主要城市。
    2022/04/19 20:00
  • 美國復活節周末連傳槍響 釀兩死逾30傷

    美國這個周末適逢復活節假期,卻一點也不平靜,爆發多起大規模槍擊事件,超過三十人受傷。在賓州匹茲堡的一場Airbnb出租房舉辦的大型派對上爆發的槍擊事件,造成兩名未成年身亡;警方表示當時房間內約有200人,大多未成年,嫌犯開槍多達90次,目前尚在釐清案件。Airbnb譴責該事件,涉事的租客已經被終身禁止使用網站訂房。而在南卡羅萊納州連續兩日也爆發槍響,一起發生在哥倫比亞購物中心,造成14人受傷,其中有五人是逃離過程被踩踏受傷;另一起則是發生在漢普頓郡的夜店,造成九人受傷。另外,波士頓這個周末也不太平,中國城附近爆發衝突,造成兩人重傷命危,三名嫌犯已被逮捕。
    2022/04/18 20:00
  • 化肥漲翻天!春耕農家苦 非洲飢荒加劇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國際肥料價格持續飆漲,對於馬上就要春耕播種的農民來說是一大挑戰;南美洲、非洲到歐洲的農民都為高肥料價格所苦,在肯亞甚至有農民乾脆放棄今年的耕作。不過化肥價格的翻倍,也讓有機肥料成了搶手貨,肯亞有機肥業者表示自戰爭起需求增加一倍。全球性通膨,原物料價格不斷飆升,造成美國陸續有精釀啤酒場倒閉,今年前三個月已經有53間歇業;同時也加劇惡化非洲的飢荒問題,聯合國在14日宣布撥款一億美元緊急救援資金。
    2022/04/15 19:56
  • 滅菌98%!長效防疫新法寶 迷幻蘑菇抗憂鬱

    治療憂鬱症有新突破!英國科學家發現迷幻蘑菇中的一種活性成分,可以長期改善憂鬱症患者的情緒,不過目前研究規模不大,僅針對60名患者進行試驗,還需要收集更多數據。另一頭,科學家也發現「遠UVC紫外線」,能在五分鐘內有效滅活細菌和病毒,效力達98%,對新冠病毒也有效,而且對人體無害;在美國波士頓已經有娛樂場所在使用,未來有望全面應用在人潮密集處,預防未來流行病。
    2022/04/14 20:00
  • 英國「環保彩蛋」迎復活節 荷蘭鬱金香寄語和平

    復活節將近,在英國有巧克力業者今年推出使用永續食材和「無塑包裝」的復活節彩蛋,為地球盡一份心力;這間巧克力工廠位於英國法爾茅斯(Falmouth),是當地少數Bean to Bar的巧克力品牌,也就是從選豆到成形、包裝都是一手包辦、層層把關,把對巧克力工藝的熱忱和土地的關懷都孕育在產品中。而在荷蘭庫肯霍夫花園(Keukenhof)內的鬱金香則即將被運往梵蒂岡,為復活節做準備;今年這批花被寄予「和平」的意義,希望能夠為烏俄戰爭迎來和平曙光。另外,這座花園也是兩年來首次再度開放,從美國、德國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園方估計將有70萬人潮回流。
    2022/04/13 20:00
  • 五年氾濫10倍!打擊「幽靈槍枝」拜登祭新規

    美東到美西一個周末爆發數起槍殺命案,其中有凶手就是使用幽靈槍;所謂「幽靈槍」是指能夠自行組裝的簡易槍枝,最短30分鐘就能輕鬆組裝,而且因為沒有官方登記,無法追蹤。根據白宮數據,去年疑似使用幽靈槍的案件就有約兩萬件,五年暴增十倍;為了嚴加管控,總統拜登在11日祭出監管新規,往後購買幽靈槍也必須經過背景審查,而製造商也要在零件上加印序號,以便追查。不過如今3D列印普及,有販售槍枝的業者認為效果有限。
    2022/04/12 19:53
  • 口味多元.產地單一 「精品可可飲」浪潮襲英

    英國近期巧克力飲料正吹起一股高檔風,有店家除了提供不同純度的巧克力供顧客選擇以外,也講究單一來源,專攻精品市場;另外,可追溯產地、有公平認證標籤的巧克力也逐漸受到歡迎,如同咖啡一樣,從「即溶沖泡式」走向高端市場。而說到品嚐高檔美食,當然不能漏掉一直來深受老饕們喜愛的魚子醬;在加州有業者透過特殊按摩手法,在不殺死魚的方式下,就能把魚卵取出,為魚子醬產業找到更永續的出路。
    2022/04/11 19:58
  • 華府官員疫情連環爆!美國3/4確診染BA.2

    美國防疫鬆綁,不過疫情可沒有消失;華府政壇爆發多起新冠確診,包含司法部長、參議員,原先預計訪台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也染疫,行程將延後;總統拜登曾與她密切接觸,目前篩檢呈陰性。現在,美國每四位確診者中就有三位是感染BA.2,它的高傳染力讓專家警告不可大意;不過普遍大眾的防疫思維已經逐漸轉成「與病毒共存」,儘管部分地區確診數再度攀升,從百老匯到球場都恢復人潮。
    2022/04/08 19:51
  • 最瀕危海豚全球十隻不到 剛果海龜復育危

    加灣鼠海豚只生活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是世界上最小的鯨豚,同時也是最瀕危的,科學家估計只剩下不到十隻;而利潤豐厚的加灣石首魚漁業是牠們數量嚴重銳減的原因,石首魚的魚鰾又稱花膠,在中國大陸市場是高價的傳統藥材,牠們也因此間接成了受害者。同樣受到威脅的還有剛果的海龜,原本就因為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數量銳減,現在政府又宣布要蓋新港口,恐再加據生存危機。不過也有好消息傳出,巴西里約的野生海馬,在保育團體15年來的努力下,數量正在穩定成長中。
    2022/04/07 19:54
  • 總額六千億!歐洲加重制裁擬禁煤炭

    俄軍從烏克蘭基輔周圍撤離,布查市宛如人間煉獄的景象曝光後,歐盟周二宣布對俄羅斯祭出第五波制裁,包括停止向俄羅斯購買煤炭和總額將近200億歐元的進出口產品,並且將禁止俄國船隻進入歐盟港口。另外,美國白宮也加碼宣布將對俄羅斯金融機構和官員進行新一輪制裁。西方制裁已對俄國造成衝擊,國內汽車工業重鎮數千名員工失業,包括福斯和富豪汽車面臨停工,最終苦的還是百姓。
    2022/04/06 20:00
  • 全球99%人口呼吸髒空氣 不減排世紀末恐升3.2度

    聯合國IPCC最新暖化報告指出,全球嚴重偏離控溫1.5度的目標;全球十年內必須減少45%的排放,不過按照各國現有的減排承諾,不但不會減少,還會增加14%,估計到達本世紀末恐怕會升溫3.2度。除此之外,全球空氣汙染也不斷惡化,WHO十年來監測117國、超過六千座城市發現,高達99%的人口都在呼吸髒空氣。為了救地球,少吃肉的飲食文化正在不斷壯大,西班牙一間新創成功以3D列印技術印出「植物牛排」,口感逼近真實口感,預計在年底上市。
    2022/04/05 20:00
  • 綠色轉型!瑞典出產「氫氣鋼鐵」 英國飲食吹永續風

    高汙染的鋼鐵業也能環保永續嗎?瑞典公司HYBRIT以氫氣取代焦煤,解決傳統煉鋼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成功製造「無碳鋼鐵」,並與富豪汽車合作,提供少量綠鋼作為試產;目前工廠仍在試驗階段,預計在2026年擴大成商業規模。而在另一頭,永續飲食的概念也在越來越多英國倫敦的餐廳得到重視;從減少食物浪費到使用在地食材,從每日的吃喝減少碳足跡,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2022/04/04 20:00
  • 油氣大戰!俄天然氣限盧布買 美國日釋百萬油

    為了穩定國內能源價格,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未來半年,每天釋放戰略儲油100萬桶,並要求石油公司增加產量。另一方面,俄國總統普欽也宣布從4月1日起非友好國家必須支付盧布,才能購買天然氣,做為反制西方制裁的最新回應。烏俄戰爭持續衝高全球能源和物價,摩洛哥央行估計今年國內通膨將達到20年新高;而烏克蘭的農業受到油價和化肥價格上漲影響,恐怕會再衝擊全球糧食供應。
    2022/04/01 19:50
  • 美計畫解除疫情移民禁令 邊防壓力恐再增

    美國FDA授權50歲以上民眾,和12歲以上免疫力不全者施打「第二追加劑」後,美國總統拜登30日在記者見證下完成接種。另外,有消息指出美國最快會在五月底前解除「第42條例」,最終決定預計這周前出爐;該條例在川普時代開始實施,以防疫為由驅逐移民,估計過去兩年有約170萬移民被逐出。拜登保留該命令的決定受到民主黨和人權團體的抨擊,不過解除後必然再加劇美墨邊境的移民壓力。
    2022/03/31 19:55
  • 陰謀毀和談?俄富豪、烏代表 驚傳談判後曾中毒

    俄烏新一輪談判,台灣時間下午3:30在伊斯坦堡登場,這次的會談將由土耳其總統親自主持,希望促成停火協議;不過沒想到卻驚傳在月初會面時,雙方代表疑似遭到下毒,出現眼睛紅腫疼痛,淚流不止,以及手臉脫皮等症狀;有矛頭指向莫斯科強硬派,企圖破壞和談。而在普欽大力打壓媒體下,俄羅斯獨立報紙《新報》(Novaya Gazeta)也宣布停刊,該報總編輯去年才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2022/03/29 20:00
  • 塑膠汙染入侵人體 八成血液樣本含「微塑膠」

    科學家首次在人類血液中發現塑膠微粒,22名捐血者的樣本中有近八成的人血液中驗出塑膠成分,不過目前科學家仍不清楚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另一份研究則發現,食品防油水包裝和包裝上印成分的墨水,不僅對人體有危害,對環境也有永久性傷害。而高度污染的時尚產業,西班牙最大紡織業者之一打算帶頭改變,以舊衣物和寶特瓶製成回收紗線生產衣物,目標是改變「穿過就丟」造成環境嚴重負擔的文化。
    2022/03/28 20:00
  • 難言之苦!全球7千萬人口吃.兒童占5%

    全球有超過七千萬人有口吃困擾,其中兒童佔5%,有些人的症狀在長大後就會痊癒,也有些人一輩子都擺脫不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社會的不理解飽受排擠、嘲笑、孤立,這之中有少數的兒童在美國北卡羅萊納主辦的夏日營隊——口吃少年協會(SAY)上相遇了,在那裡遍體鱗傷的他們找回自我肯定的力量,結交到同樣有口吃困擾的朋友,知道自己不孤單,而這也是創辦人的初衷,透過紀錄片《我的口吃好美麗》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2022/03/25 10:15
  • 「恐同法」引罷工 迪士尼執行長表態撐性平

    美國佛州8日通過備受爭議的「不說同性戀」法案後,迪士尼對此一直噤聲的態度引發員工不滿,從15日開始利用休息時間進行示威,並在週二時升級成全面罷工,從加州到紐約都有員工響應,要求迪士尼作為佛州最大企業之一,有責任保護受影響的群體。《家長教育權利法》,又被稱作「不說同性戀」法案,禁止學校在小學,或是不適合的年齡階層,在課堂間討論性傾向、性別認同等議題,平權人士擔憂會進一步壓迫成長過程飽受霸凌的少數群體。
    2022/03/23 20:00
  • 循環經濟夯!虛幣發電靠廢煤 電子垃圾變黃金

    隨著3C產品普及,電子垃圾量也越來越驚人,英國皇家鑄幣廠找到從電子垃圾提煉出黃金的方法;烏克蘭戰事升溫提升投資人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國際金價持續上揚,該公司預計在威爾斯設廠,落實循環經濟。另一頭,廢棄煤礦場也在加密貨幣產業重獲新生,美國虛幣公司靠燃煤電廠的主要副產物--煤灰來發電挖礦,能夠減少環境浪費,並締造數百個工作機會。
    2022/03/22 20:00
  • 再傳轟炸!400人生死未卜 俄無差別攻擊加劇

    俄羅斯加劇對烏克蘭的無差別攻擊,20日在馬里烏波爾的藝術學校再傳出被炸消息,當時裡面估計有400名婦孺躲藏在內,至今仍生死未卜。馬里烏波爾被圍困超過兩周,斷水、斷電、斷糧,據烏克蘭官員表示,馬里烏波爾內已有2300名平民喪生,但實際死傷恐怕更高。俄軍在21日提出馬里烏波爾投降,以換取俄方開設人道走廊,但馬上被烏方拒絕,擔憂淪為奪城籌碼。
    2022/03/21 19: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