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立法院颱風下蠱吳思瑤民調狄鶯地震車位收費孫鵬生命的麥田
  • 搜尋:

    曾翌萍 結果共1,404筆

  • 「加薪」勞資雙贏法 專家:投資環境先改善

    經濟部規劃修訂公司法,以後企業獲利要提撥部分金額給員工加薪,而專家則認為,薪資停滯和產業結構有關,目前台灣服務業佔了7成,競爭價格下,員工「薪水」就成了犧牲品,加上台灣高達9成5都是中小企業,加薪得考慮未來經營風險,但也有知名企業就是用「年年加薪」,鼓勵員工拼業績,幫企業創造獲利,創造勞資雙贏局面。
    2014/05/09 22:12
  • 星星職場學!千頌伊逆轉勝 靠「品牌自己」

    來自星星的你,愛情故事是主軸,而千頌伊面對演藝圈困境時,還是能挺過去,雖然「外星人」都教授,幫了大忙,職場專家說,都教授象徵的就是「貴人」,如何經營貴人,在職場上也格外重要,而千頌伊永遠都讓自己,在外表保持在最好狀態,專家說,這就是把自己,當成「品牌」在經營,才會更有競爭力。
    2014/05/08 21:25
  • 月薪10萬!澳門找工程師 來台找「高中畢」

    澳門經濟快速成長,人才需求大,來台灣徵才,「高中畢業」就可以,英文能力可以另外培訓,這次主要找資訊網路工程師,沒經驗的月薪3萬4千元起跳,有經驗的,月薪上看10萬。
    2014/05/08 14:12
  • 技術領先! 大立光、台積電「留台」也賺錢

    台灣電子業,常被外界形容是「毛三到四」,因為做的代工,毛利率只有3到4個百分點,得經常四處去找更便宜的勞工,來降低成本,不過,這幾年情形開始改變,像是華碩從變形平板到平價手機,推出都造成話題,銷售成績也相當亮眼;而股王大立光和台股市值最大的台積電,靠著專業先進技術,即便是根流台灣,還是很多國際大廠上門合作,大立光第一季毛利,高達55.6%!
    2014/05/07 21:08
  • 日付49元購車!「省咖啡錢」 衝車市銷售量

    今年各家車商推出眾多車款,為了拚出銷售量,推出各種優惠價格,購車門檻也跟著大大降低,像是有車商就推出,日付「49元」,就可以買車,以每天省一杯咖啡錢,吸引小資族購車。
    2014/05/07 13:56
  • 外商、大企業跳板! 白領派遣「扶正」機率高

    五一勞動節,勞團呼籲政府,禁止企業使用派遣,以免「假派遣,真壓榨」,人力銀行認為,藍領階級的確比較容易發生這樣的情形,不過,很多外商和大型企業,找的是高薪「白領派遣」,需要的就是專業技能,專家也認為,求職者可以試著找這種白領派遣的工作機會,不僅是進入大企業的跳板,也可以幫自己的履歷加分。
    2014/05/06 21:43
  • 首購意願減1成! 預售屋實價登錄限30天

    防止預售屋「炒紅單」,哄抬房價,內政部規定,以後預售屋簽訂買賣契約後30日內,需完成實價登錄,讓房價更透明,不過最近政府打房消息多,也讓首購族意願下滑一成多,買屋觀望氣氛濃。
    2014/05/06 12:37
  • 星挖角醫護!畢業10萬月薪 誘出走

    台灣醫護人員,也開始出走新加坡,專家表示,這幾年在醫療糾紛頻傳,和健保給付制度下,不少醫護人員選擇到月薪上看6到8萬的新加坡,如果加班和晚班,月領可以到10萬,第一年年假就多達21天,不過前提是,得通過英文考驗,雖然有高薪誘惑,但新加坡物價高,加上部分福利縮水,也有不少人選擇回台。
    2014/05/05 21:42
  • 政府潛藏債務破17兆 財部:靠年金改革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政府潛藏債務破17兆元,平均每位國民負債達103萬元,而財政部解釋,潛藏債務主要是勞保和公保,年金改革正在進行中,就可以讓潛藏債務,逐年下降。
    2014/05/05 15:26
  • 經濟轉型「陣痛期」 台灣幸福關鍵下一步

    國際痛苦指數出爐,根據美國研究全球90個國家中,台灣是「最不痛苦」第3名,甚至比歐美、南韓、新加坡都還「不痛苦」,但民眾感受落差卻很大,專家解釋,經濟指標多半採用「平均數」,當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時,民眾的「被剝奪感」就會變大,導致政府看國際指標表現很好,但卻是「民怨」不斷,專家認為,台灣正面臨「產業轉型陣痛期」,才會有這麼多紛擾出現。
    2014/05/02 23:11
  • 美研究:台「不痛苦」 超越港、大陸、韓、星

    最新美國研究「國際痛苦指數」,香港、大陸、南韓、新加坡,痛苦排名都在台灣前面,台灣反而成了全球90個調查國家中,「最不痛苦」的國家之一,但民眾表示,想到高房價和最近不斷抗爭,就覺得很痛苦!
    2014/05/02 13:18
  • 西進大陸履歷加分! 民憂抗議多阻經濟

    到大陸上班意願逐年增加,人力銀行表示,大陸市場國際化,有西進求職經驗,會替未來履歷加分,不過專家也提醒,大陸和台灣還是有文化差異,磨合需要一定時間,但最近抗議活動多,也讓民眾和企業憂心,不利經濟發展,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表示,情緒宣洩有一定的臨界點,否則會喪失國家競爭力。
    2014/04/30 21:27
  • 民怨貧富差距大! 專家:政府先造餅再分餅

    外界經常引用財政部公佈的、560萬戶綜合所得稅申報戶的所得分配資料,來看貧富差距,不過,隨著算法不同,貧富差距會從93倍,降到6倍,財政部表示,以後只公布差距小的,專家認為,如此一來,就會讓數據失真,但也有專家認為,財政部新版本公布法,符合國際標準,還有專家提出,適當的貧富差距,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要之惡。
    2014/04/29 21:09
  • 大立光股價挑戰2千! 高盛證券喊2330元

    台股出現個股股價歷史新高記錄,大立光一度站上1990元,打破國壽1975元記錄,不過今天盤中獲利了結賣壓出現,盤中一度來到1935元,目前外資圈目標價最高喊到2330元,分析師認為,在iPhone 6以及高階光學鏡頭新品加持下,大立光毛利率,還會再提高。
    2014/04/29 13:02
  • 低電價反浪費! 「非核家園」考驗漲價效應

    台灣有沒有辦法變成非核家園?專家看法兩極,有專家認為,台灣靠煤和天然氣的發電量就佔了8成,但卻得仰賴能源進口,價格波動大,也有專家指出,台灣再生能源比例過低,可以學習德國,鼓勵民間發展再生能源,取代核電,而台灣每度僅2.7元的低電價,也造成企業和民間,都在浪費電,整體能源政策,還有很大的檢討空間。
    2014/04/28 21:29
  • 財政健全年增686億稅收 專家:僅止血

    財政健全方案,最新政院版中,將針對三大族群「加稅」,鎖定的是「富豪、股民及銀行保險業」,年所得淨額1000萬元以上的「富人稅」,估計全國約9500戶,年增99億元稅收,一般民眾薪資扣除額增加到12.8萬,每年大約少繳幾千元稅金,公平稅改聯盟認為,財政健全方案,讓政府一年多6百多億稅收,但和每年財政缺口2、3千億相比,恐怕頂多幫忙「止血」,無法縮短貧富差距。
    2014/04/28 14:43
  • 和「金田一」合作! 彭傑登當紅日漫APP

    日本發行量最大的漫畫雜誌「週刊少年JUMP」,台灣漫畫家彭傑是第一個打破這家漫畫週刊42年,從沒刊登外國人作品的紀錄,念的是成大建築,但彭傑對畫漫畫的熱情,更勝過蓋房子,即使「職業漫畫家」在台灣是一條辛苦的道路,彭傑還是堅持理想,現在他還和知名漫畫「金田一」作者合作,推出全新漫畫,利用手機APP就可以免費觀看。
    2014/04/25 21:54
  • 「馬蘇會」唇槍舌戰 台股盤中跌逾180點

    為了核四議題,馬蘇今天會面,雙方你來我往,台股指數也跟著往下探,盤中一度跌超過180點,而2000年宣布廢核四,台股4天跌超過500點,當年指數更是從上萬點,年底只剩不到5千點,分析師認為,核四議題對台股衝擊,不像當年這麼大,不過要是核四和服貿都一起出問題,就會對台股帶來大打擊。
    2014/04/25 12:31
  • 「財務長」太會賺? 人幣貶值科技廠隱憂

    人民幣近期貶值幅度達2.79%,對電子業「獲利」,可能產生潛在隱憂,週刊報導指出,科技大廠裡的財務長,流行用「借美金存人民幣」的套利模式,來幫公司賺錢,很可能導致財務長旗下不到百人的團隊,比公司內數萬名員工和工程師,還會賺錢,週刊點名筆電大廠「廣達」,就是這種情形,但廣達否認,表示公司財務操作保守,不會利用人民幣套利賺錢。
    2014/04/24 21:45
  • 亞太CFO看景氣樂觀 台憂政治風險

    美銀美林調查亞太區財務長,看今年景氣,將近8成對營收成長樂觀,不過擔心獲利成長,因為這項成本都在增加,而調查發現,台灣大企業財務長,不只擔心金融市場風險,還多了一項「政治風險」,主要擔心選舉前的政治活動,影響投資意願。
    2014/04/24 13:42
  • 履歷流行「加臉書」 專家:頭銜比薪水重要

    求職旺季就快到了,如果企業要求面試者提供臉書帳號,你願意嗎?人力銀行調查發現,規模越大的企業,大約有1成比例,要求填寫臉書帳號,企業認為,透過臉書,可以更瞭解未來員工表現,還有職場專家建議,有時候「頭銜大小」比「薪水高低」,來的重要,專家認為,頭銜高,累積人脈更容易,即便短期內薪水不高,但對於未來換工作是加分效果,加薪更容易。
    2014/04/23 21:36
  • 房價2年降3成 張盛和:恐重現金融風暴

    健全房市,財政部長張盛和認為,提高「非自住」房屋稅是方法之一,也需要跨部會合作,而張盛和還進一步提出「青年住宅」概念,他認為國有地不要賣,而是拿來蓋「只租不售」的青年住宅,因為台灣房屋持有率將近9成,和瑞士僅2成相比偏高,張盛和也強調,房價2年內即使掉3成,年輕人一樣買不起,還可能因為下降速度過快引發金融風暴。
    2014/04/23 13:09
  • 抑炒房!「雙張會」 先行調高房屋稅

    財政部長張盛和和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這場「雙張會」,談了一個多小時後,理出3大共識,其中擁有2戶以上,房屋稅要調高,張金鶚建議至少要調到3.6%,張盛和表示,稅率調高是方向,但調到多少還是得經過立院同意,雙方都認為,房市要「慢慢消風」,軟著陸不能一下子就掉下來,張金鶚則說,「2年內」有決心要讓房價下降,不過張盛和倒是保守的說,這是張金鶚的「專業看法」,因為健全房市不能只靠財政部,需要跨部會和地方政府努力。
    2014/04/22 16:32
  • 「雙張會」登場 房屋稅調高討論重點

    從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他的小孩也買不起房子,希望台北市房價所得比要從15倍降到10倍,中央看似「健全房市」動起來,但專家擔心,年底選舉因素,又會化為烏有,不過今天下午2點,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將拜會財政部長張盛和,討論調高房屋稅事項,要抑制投資客「囤屋」情形。
    2014/04/22 12:58
  • 江揆:任內房價所得比降至10倍以下

    在台北買房,得要不吃不喝15年,數據超越倫敦、香港,高房價問題,專家認為,台灣欠缺管理房價的高層級專屬部會,來擬定「住宅政策」,才會讓房價高到不合理的地步,再加上民眾把「炒房」當成投資理財工具,使得房價越爬越高,現在想解決,就得需要更大的力氣,因為光是「房屋稅」要提高,就得面臨選票和政商關係等各種壓力,專家指出,唯有「所得成長」和「房價明顯下跌」,要能同時進行,房價才會回到合理範圍。
    2014/04/21 22:1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