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余苑綺大腸癌精神狀態丁寧統一獅淋巴癌龍天翔李敖餐飲集團倒閉捷利破產酒醉
  • 搜尋:

    心理健康 結果共243筆

  • 居隔「心好累」孤獨感激升! 5大習慣助改善心理健康

    隨著國內疫情每日確診數破萬,需要「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與日俱增。隔離期間難免容易產生孤獨感。
    2022/05/29 08:53
  • 心情沮喪、壓力大怎麼辦? 運動5好處必收

    運動不只能帶來體態及健康上的改變,同時對於心理層面也有相當大的幫助,疫情嚴峻、讓你心情焦慮?那就開始運動吧!《引新聞》分享運動對於心理健康的5大好處,包括改善抑鬱及焦慮、降低壓力水平、增加自信等,為心理層面帶來正面影響。
    2022/05/25 23:02
  • 提到錢就心驚肉跳 美逾八成人有金錢焦慮

    世界經濟論壇炒熱財經話題,由於股市持續震盪,高通膨的情況又沒有改善,很多人被龐大的財務壓力追著跑,快要喘不過氣來。根據統計,有八成以上的美國民眾,一談到錢就傷腦筋,對財富相關話題感到十分焦慮,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出現頭痛、失眠等症狀。
    2022/05/24 16:34
  • 健走8分鐘到老也能動!哈佛研究:可降低40%死亡率

    健走是最能兼顧便利性與成效性的運動。研究顯示,一天健走10分鐘,能改善心理健康,健走20分鐘可避免提早死亡,健走40分鐘能改善大腦認知能力,若是健走60分鐘,可降低40%的死亡率。
    2022/05/12 16:06
  • 沒有憂鬱=沒有心理疾病? 醫:睡眠障礙就是其一

    心理疾病相當普遍,多的是沒注意到的事,除了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等,顯而易見的也包括環境、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新冠壓力症候群等,都在不知不覺當中影響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提醒,日常可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況,若發覺已長期處於「不對勁」的情況,盡早檢查為佳,正如平常有身體不適就看醫生一樣,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2022/04/20 09:13
  • 15分鐘就足夠!曬太陽好處報你知 輕鬆增強身體健康

    春分剛過,太陽照射北半球的時間越來越長,而陽光對於身體的影響,包括:睡眠品質、心理健康、骨骼發育、免疫系統、性功能…等;也就是說,如果太陽曬得少,很可能會導致疲憊、免疫力下降、提不起勁。《引新聞》分享曬太陽的5大好處,讓你更健康。
    2022/04/10 10:18
  • 牆壁「寫滿死者名字」 烏難民逃出地下室心有餘悸

    烏俄戰爭還沒結束,但還好烏克蘭城市「切爾尼戈夫」附近的一個小鎮,難民終於可以逃出地下室,但走進一看,牆壁上全被寫滿了名字,民眾悲痛地說,都是因為戰爭而過世的人。另外,還有人逃到了波蘭,但就怕難民們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華沙當地鼓勵大家做心理諮商。
    2022/04/09 13:44
  • 普欽健康出狀況? 俄媒:靠浸泡「鹿茸浴」養生

    俄羅斯總統普欽的生、心理健康近期因為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而再獲外界高度關注。俄羅斯獨立媒體Project的調查報導指出,10月將滿70歲的普欽確實不如政治宣傳呈現的生龍活虎,且會浸泡鹿茸精華浴「養生」。
    2022/04/02 22:52
  • 精障者照顧團體:政府花30億蓋精神病院 不如加強社區支持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今(8)日舉辦「38婦女節向精障照顧者致敬」記者會,與會的台灣心理健康聯盟召集人張珏指出,心理健康是人權,對待精神障礙者不應只有關押、醫療、吃藥,而是透過社區支持與生活支持。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強調,患者應該被安置在社區小型醫護機構,否則住進精神病院恐遭冠上「精神病人」罵名,一輩子永無出頭之日。
    2022/03/08 12:36
  • 世界展望會警告 烏克蘭危機將使當地兒童陷入重大危險

    動盪造成孩子心理受創及遭剝削風險提高 急需各界伸援 烏克蘭戰火升溫,國際世界展望會表示,烏克蘭危機將使當地兒童陷入重大危險之中,特別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世界展望會已於第一時間在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喬治亞等烏克蘭鄰國,為難民兒童及家庭提供緊急援助,並計畫為目睹戰火衝突的孩子提供心理急救服務(psychological first aid)。台灣世界展望會也透過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展開募款,幫助受烏克蘭危機影響的脆弱兒童獲得安全與保護,邀請各界一同響應。
    2022/03/05 09:00
  • 11.4萬人受苦!家暴被害者年增1成 專家曝常見衝突點

    家庭暴力不容輕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工科社工師洪榆棋表示,疫情期間在家上班上課,家人間互動頻繁,以及過年期間,親友間高密度往來,都讓衝突機會增加,而普遍問題都是父母管教不一致、疾病因應、如何了解孩子的想法、婆媳問題、手足、婚姻衝突、親友間比較、妯娌分工等,且近年來親子針對網路使用問題的來診數量也明顯增加,呼籲民眾,如年後發現家人間彼此關係有所困難時,可以一同前往門診或相關諮詢單位尋求專業協助。
    2022/03/02 10:40
  • 英美術館展梵谷畫!竟售「耳朵橡皮擦」 挨批麻木不仁

    英國倫敦考陶爾德美術館(Courtauld Gallery)在日前展出梵谷的自畫像畫展,然而其紀念品店販售的商品卻被貼上「麻木不仁」的標籤,原來是一款「梵谷耳朵」造型的橡皮擦引起波瀾,眾所周知梵谷割耳自殘是藝術史上的著名事件,但美術館卻將它做成紀念品出售,外界認為其將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視為一種玩笑的心態有極大爭議。
    2022/02/16 14:32
  • 性格變又暴怒是叛逆期? 青少年憂鬱7大非典型症狀看好

    馬上就要開學了,別輕忽孩子的身心狀況,董氏基金會指出,研究顯示,如能在校進行憂鬱普篩,可提高數倍的青少年憂鬱症發現率與就診率,呼籲不只在大學,在高中校園也該推動,且不同於成年人,青少年憂鬱症常常以非典型的症狀呈現,包含身體出現很多小毛病、暴食或厭食、過度在意自己的身材、強迫性思考、恐慌、情緒起伏強烈和性格大變共7大型態,家長較難察覺孩子是憂鬱或叛逆期中,這部分應加強師生健康促進教育,在校園中就能學會辨識,給予適時的協助。
    2022/02/10 10:53
  • 閉環隔離壓力大 冬奧選手「心理健康」成焦點

    北京冬奧雖然採取了超嚴格的閉環管理措施,但從1月23日選手村開村至今(2月9日),仍有將近4百人被檢測出陽性,其中4成為各國代表隊成員。嚴格防疫與隔離措施,讓閉環內的選手與媒體記者都備感壓力,選手每天更面臨一旦驗出陽性,就可能得放棄比賽的高壓;美國滑冰選手周知方就因個人賽前一天,被驗出陽性而被迫退賽,忍不住落淚。鑒於美國隊去年在東京奧運上,曾出現體操女將拜爾絲因心理健康因素退賽,因此選手們的精神狀態與心理健康,成為此次北京冬奧的特殊關注焦點。
    2022/02/09 19:53
  • 美國鄉間「抱牛療法」 60萬人體驗釋放壓力

    現代人壓力大,美國鄉間推出一種「抱牛療法」,顧名思義就是擁抱牛隻來放鬆,專家表示,和動物接觸可以改善心理健康,讓面臨焦慮、心情沮喪的人,透過依偎動物,走出自己的小框框,對外釋放壓力,而這樣的抱牛療法過去20多年,已經有多達60萬人體驗過,來看TVBS新聞合作夥伴-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導。
    2022/02/04 13:00
  • 疫情下憂鬱症暴增3倍! 研究稱「養狗」能增強正面情緒

    COVID-19病毒造成全球大流行近2年,「百年大疫」不僅奪去數以百萬人的性命,在經濟、社會層面更造成嚴重影響,升高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僅在美國境內就有研究發現,COVID-19大流行期間,民眾出現憂鬱症狀的比例上升近3倍。面對病毒威脅、人群隔離的人們,更需要擁有足夠的社會支持。
    2021/12/31 15:24
  • 孩子黏螢幕時間長!竟和父母壓力有關 「3步驟」可避免

    疫情期間,減少出門、居家上課,讓孩子使用3C產品時間越來越高,但研究指出,孩子使用螢幕的時間竟然父母壓力成正相關,父母壓力越大,孩子黏在螢幕的間就越多,醫師建議,邁入後疫情時代,疫情後許多事情都轉向數位化,父母可透過察覺、創造、規劃3步驟,除了要多抽空花時間陪伴孩子外,也要找出自己的興趣並建立紓壓習慣,不僅能幫助孩子降低螢幕使用時間、也能促進彼此的心理健康。
    2021/12/21 11:30
  • 新冠疫情傷身心!憂鬱症、焦慮症激增 醫曝4大就醫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各國延燒,也影響了民眾的心理健康,根據今年10月發表於《柳葉刀》期刊研究指出,疫情期間,患有憂鬱症及焦慮症的比例大幅增加,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指出,的確發現疫情讓憂鬱症和焦慮症病患增加,原因多是作息混亂或活動量不足導致失眠、無法從事帶來幸福感活動、失業問題或和家人接觸頻繁,增加摩擦衝突導致。
    2021/12/14 12:00
  • 美體操天后為心理健康發聲 獲選TIME年度運動員

    24歲的美國體操天后拜爾絲(Simone Biles)今天獲選時代雜誌(TIME)年度運動員,稱她在東京奧運的退賽之舉,凸顯運動員心理健康問題,激發社會各界更廣泛的討論。
    2021/12/10 09:59
  • 台灣每15人就有1人罹憂鬱症!抓住求救訊號 醫曝救命關鍵

    每年10月份為心理健康月,國內統計有逾150萬人在服用抗憂鬱藥物,推測每15個人就會有1人罹患憂鬱症,與大腸癌發生率相同;醫師表示,憂鬱症已成為釀成人類失能的第一名疾病,且有2/3的患者曾有輕生念頭,憂鬱症者會在生活中透露「想離開」的訊息,如有輕生傾向,則會不斷思考或談論死亡,甚至嘗試傷害自己,身邊親友如有發現這些求救訊號,一定要給予支持,同時協助患者尋求專業協助,就有機會避免遺憾發生。
    2021/10/23 10:27
  • 臉書擬推新措施 防止青少年Instagram刷不停

    美國國會議員正細查社群龍頭臉書公司及Instagram等子公司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臉書主管今天說,將在應用程式(App)實施新措施,保護青少年遠離有害內容。
    2021/10/11 11:03
  • 全美最大校區疫苗嚴令 8千教職員放無薪假 

    全美最大學區紐約市,周一正式實施教職員疫苗令後,有高達8000位員工不願意配合,被迫放無薪假,引發民眾上街示威表達不滿。紐約市長表示,百分之九十五的教職員都已經配合施打,少部分不願意配合的人,也已經找好代課老師補足缺口,呼籲未接種者仍可反悔,趕緊施打。根據聯合國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疫情下孩童身心健康嚴重受影響,甚至造成高達十兆以上新台幣的經濟損失,各國都應加強關注孩童的心理健康。
    2021/10/05 19:53
  • 心理諮商是否納健保陷兩難 醫師心理師看法不同

    屏東超商女店員遭戳眼案讓心理健康再次引發關注,依規定,健保僅給付心理治療,但因資源少、需等上數月,若非治療疾病的心理諮商則須自費,近期有民眾提議納入健保,醫界看法兩極。
    2021/10/05 14:50
  • 永無島之外的快樂

    由國立政治大學阮珮慈完成的作品「永無島之外的快樂」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優等獎!報導指出,國發會預估2025年,台灣將會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彼得潘有永無島,沒有世外桃源的我們,面對成為照顧者的壓力,還有老化的恐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感到幸福?該作品是作者在政大之聲的節目失落事件簿之一,希望能讓聽者深入了解台灣的老化議題,後段訪談到新活藝術執行長康思云,一起來了解如何讓照護者與長者的除了生理健康以外,也能獲得心理健康。
    2021/10/03 18:00
  • IG危害青少.臉書早知情? 美參議院聽證 火爆登場

    社群龍頭臉書,近期因為一份外流的內部調查,揭露他們早就知道旗下的Instagram,會讓青少年、尤其是少女對自己的身體形象感到厭惡,出現心理危害,美國參議院30日舉辦聽證會,要求臉書做出說明,但大老闆佐克伯沒有親自出席,而是派了旗下高層代表,讓國會失望之餘,對臉書展開輪番砲轟;臉書安全部門負責人解釋,外界對報告內容是斷章取義,但要不要釋出完整的研究內容?臉書又四兩撥千金,答案模糊。
    2021/10/01 19: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