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車資Hooters龍天翔統一獅周杰倫癌症劉喬安罹癌餐飲龍頭倒閉中職肺癌
  • 搜尋:

    學會 結果共2,250筆

  • 邁向與病毒共存 學者:邊境管制不走回頭路

    本土疫情持續在第三波升溫中,面對大陸開放邊境、小三通重啟陽性率居高不下,專家表示,由於自大陸入境台灣人數有限,且已採取最高強度的PCR檢疫,對岸疫情對台灣暫無影響,現在大眾也關注在美國快速成為流行變異株的XBB.1,但台灣卻沒有對美國回來的旅客做任何邊境管制。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2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顧上鈞線上訪問表示「台灣目前第3波疫情還是以BA.5與BA.2.75變異株為主,近幾周BA.5所占確診者比例不斷下降,取而代之的是BA.2.75竄升。這半年台灣入境不需要隔離,這個情況下,雖然美國正流行XBB.1病毒,但目前台灣本土確診個案被檢測出XBB.1的頻率並未快速增加,因此我們不需要在邊境管制上走回頭路,也不用對更多國家提高檢疫強度。」
    2023/01/25 17:18
  • 囂張!韓學術機構遭陸駭客組織入侵 揚言要公布國家機密

    南韓網路振興院(KISA)今(25日)指出,一個中國大陸的駭客組織「曉騎營」入侵了國內12個學術機構網站,從大學、研究院、學會等教育機構的網路系統都被攻擊;「曉騎營」甚至還預告,未來將入侵南韓國家機構的網站系統,並公布南韓政府的機密資料。
    2023/01/25 15:45
  • 才爆閃婚林俊逸 趙詠華農曆新年曬恩愛!貼臉依偎照曝光

    集結知名歌手演員,賴雅妍、許富凱、趙詠華、范瑞君、謝佳見、藍鈞天等人領銜主演的音樂劇《同學會!同鞋~》,將於3月高雄衛武營、4月北藝中心、6月台中中山堂等地演出。凍齡玉女歌手趙詠華在忙碌的舞台劇演出行程中,也將舉辦時隔8年的個人演唱會,農曆年成為最後休息長假,開心為愛貓穿上新衣過年。知名偶像劇演員謝佳見,因疫情與工作安排,已經連續幾年沒回馬來西亞,農曆年特別懷念家鄉的親朋好友。
    2023/01/25 10:21
  • 2023戰場往地面轉移 西方軍援力度左右烏成敗

    烏克蘭遭侵略再過一個月就滿一年了,烏克蘭獲得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武力支援,在烏東、烏南的前線,都有所斬獲。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廖天威博士今(2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顧上鈞線上訪問表示「台灣現在是農曆春節,街上都是過節氣氛,很難想像東歐戰場上,俄烏戰爭已經持續開打近一年了,目前各方態度都逐漸傾向收尾,從蛛絲馬跡中也能看出,現在戰場正走向地面決戰。」
    2023/01/24 17:09
  • 工兵架橋鋪路支援前線! 爆破炸山也得學

    陸軍工兵的履帶機動橋,如果碰上河川等地形,只要兩人短短五分鐘內,就能搭起便橋,讓國軍所有地面車輛通過,戰時支援前線,平時協助救災,另外工兵不只要鋪橋,還得學會怎麼炸橋。
    2023/01/23 19:24
  • 張鈞甯想當媽了!一見蔡嘉茵小孩太可愛 嬌喊:都在騙人生女兒

    女星蔡嘉茵曾經以《大餓》入圍金馬獎最佳新人、《女孩上場》角逐金鐘獎最佳女主角,昨(17)日以自然產生下女寶寶「樊內」,正式升格為母親。她與劇場導演樊宗錡愛情長跑6年後結婚,同屬幽默個性的兩人,將女兒取名「樊內」, 希望以幽默諧音(煩捏)的小名讓小孩可以開朗面對未來,面對世間萬物可以學會自嘲與幽默,另外作為媽媽的她還可以在呼喊孩子小名的同時,順道偷唸一聲「煩捏」。
    2023/01/18 20:38
  • 第三波疫情高峰已過 洪子仁:可安心過年

    農曆春節將至,不少民眾準備出遊,而台灣的疫情自去年12月下旬回升後,在1月初增幅收斂,指揮官王必勝就表示,國內第三波疫情比先前預期的早到,但,第三波疫情看起來是比較小的波段,呈現「快上、快下」,不過,指揮中心也推估,春節過後一周,確診數會有馬上回彈的現象。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1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整個Omicron的疫情從去年四月份到現在,大概已經走完10個月的時間,這10個月的時間,大致分成三個波段進行,第一波段,從去年的4月份到8月20號落底的第一個階段,第二波段,從8月20號到去年的12月2號,第三波段,去年的12月2號到現在。」
    2023/01/17 16:00
  • 金曲歌后豁出去了!豪露「超狂腹肌」 網驚:看不出三寶媽

    彭佳慧、炎亞綸、韋禮安、熊仔、Ozone以及PINK FUN登上除夕特別節目「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舞台,休息室大爆滿,就見彭佳慧展現大姐風範與師弟妹寒暄、炎亞綸為開唱暖身做核心運動、Ozone首登小巨蛋演出抽空檔排練舞步、韋禮安與Ozone初次見面,子翔教他Ozone的手勢,讓他笑說:「學會可以加入嗎?」熱鬧滾滾,彷彿提前過年大團聚,而彭佳慧也秀出驚人腹肌,讓網友驚呼:「看不出是三寶媽。」
    2023/01/16 13:07
  • 輕忽小傷口自行換藥!留下疤痕整形外科醫師擔憂 發生這件事

    不慎跌倒!出現小傷口真的不能輕忽,若感染代價可不小。不甚跌倒!出現小傷口真的不能輕忽,若感染代價可不小。關鍵在於有些民眾它會自己買一些藥膏來擦,可是它不一定對症不一定有適合抗生素在裡面,台灣傷口照護學會榮譽理事長暨高醫外科教授郭耀仁表示,如果傷口超過3週無癒合的跡象,特別有潛在疾病的患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找有經驗的醫師評估,尤其是有蟹足腫體質的人要特別注意,若是不幸有肥厚性疤痕產生,一定要趕快就醫早期治療。
    2023/01/10 23:06
  • 岸田文雄馬拉松式訪歐美 日美領袖會談成焦點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啟程前往歐洲出訪,預計將訪問包括法國、義大利以及英國,之後也會轉往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而岸田文雄出訪前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專訪,強調日本在應對全球性議題願意發揮主導作用,這次出訪也將發出邀請,讓接下來準備在廣島舉行的G7會議成功舉行。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廖天威博士今(9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岸田文雄這次出訪是為了今年5月主辦G7高峰會預先做準備,外界關注的焦點仍放在13日美日領袖高峰會上,預期會在這次的美日高峰會上,有台海安全、印太的雙方聯合文件發布,此外,這次岸田文雄的出訪可能觸及到包括日本本身的定位或安全有關的議題,對於朝鮮半島、印太區域或台海都是關注的焦點,不過注意的是,日本國內最近對於軍費開支,或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反對聲浪湧現,面對未來恐會越來越升高的區域情勢,岸田文雄想藉由美日同盟的框架,獲得安全保障或增進合作,但雙方的合作並不見得對印太整體情勢是加分或一定的正向效果。」
    2023/01/09 15:43
  • 美國經濟學家預言 全球將進入艱困過渡時期

    周末美國經濟學會年會正式落幕,財經專家紛紛警告,今年全球將進入更艱難的過渡時期,呼籲針對包括高利率還有地緣政治的衝擊,都要做好準備。
    2023/01/09 13:09
  • 最新研究曝!降膽固醇「這款」最有效 魚油、紅麴功效一次看

    許多人會選擇吃保健食品降膽固醇,但真的有效嗎?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ACC》最近刊登了一篇醫學報告,測試降血脂藥與6款保健食品,哪一個最能降低膽固醇。結果顯示降血脂藥物效果最佳,而紅麴、魚油則稍微可改善低密度膽固醇。
    2023/01/09 10:55
  • 醫界反彈!加熱菸載具不納管惹議 醫學會:恐成健康破口

    針對16年未修的《菸害防制法》修法,立法院朝野協商對於「加熱菸的載具究竟是否比照菸品管理」卡關,最新修法版本仍不願納管,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5)日發布聲明指出,衛福部只審查菸彈成份是否有害,但對於使用加熱菸品所產生可能的危害健康物質,卻無明確管轄單位,「管制不完善,將成為民眾健康風險的一大破」盼政府相關單位能夠體察民意,呼應醫療專業的意見,從源頭立法做好妥善管理。
    2023/01/05 17:40
  • 拜登挺女性墮胎權 允許零售藥局賣口服墮胎藥

    自從美國最高聯邦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婦女墮胎權不再受到保障、愈來愈多州立法嚴格限制墮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當地時間3日宣布,將首次允許零售藥局販賣口服墮胎藥,總統拜登的政策被認為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則認為是「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
    2023/01/04 16:43
  • 二伯爆遇瓶頸「學會放手和解」 曝蔡阿嘎私下反差:他是心靈導師

    YouTuber蔡阿嘎的老婆「二伯」近日與小兒子「蔡波能」拍攝《嬰兒與母親》雜誌1月號封面。育有兩個兒子的二伯經常在網上分享育兒資訊,結交了一批媽媽網友,從奶聲奶氣的蔡桃貴到直率可愛的蔡波能,網友們也看著二伯一路蛻變成經驗豐富的媽媽。拍攝當天,面對蔡波能的呼喚與情緒,二伯從容應對的好耐心,更讓人忍不住讚嘆:「好適合當媽媽!」
    2023/01/03 16:06
  • 大陸8日邊境全面解封 台灣要守好第一線

    大陸即將在8日開放邊境,入出境不再需要PCR檢測,也沒有強制隔離的種種措施,這讓全球繃緊神經,紛紛對大陸旅客祭出入境管制措施,台灣也不例外,只要從大陸來台的旅客一律採取唾液PCR檢測,並配合7天自主防疫及自我篩檢。今(2)日邀請到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陳韻雯線上訪問表示,「大陸疫情正在爆發,台灣邊境部分要守好,避免大陸變異株很快地進入台灣社區造成傳播,接下來這一個月,從大陸四個航點及小三通入境人數來看,推估大概會有3萬人左右,春節期間的入境就大概會有80萬人,入境總數比例佔3.75%,並不是特別的高。」
    2023/01/02 17:07
  • 在犀牛孤兒院長大!河馬誤以為自己是犀牛 直到遇見摯愛

    南非有一隻名為「查理(Charlie)」的孤兒河馬,牠從小就被送到犀牛孤兒院、跟著犀牛一起長大,所以牠誤以為自己就是一隻犀牛,而且很努力的想要跟上犀牛們的腳步。然而犀牛與河馬習性不同,為了讓查理能夠發現自己是一隻河馬,保育員特地為牠找來另一位河馬,最後查理在牠的教導下,終於想起自己是一隻河馬,也學會了游泳。
    2022/12/30 17:17
  • 遠離惡性循環!醫揭「排解壓力4妙招」 成功瘦身就差這步

    壓力一直是人類文明病的來源之一,醫師表示,學會發洩、尋求社交支援、提高可預期性、增強掌控感等都是對抗壓力的方法。有些人因壓力而陷入肥胖的惡性循環,但透過「控制」提高自我掌控感,不必嚴格減重也能變瘦,建議可以讓適度的壓力變成助力。
    2022/12/30 15:42
  • 千人新冠肺炎認知調查!竟沒人滿分 「這題」全答錯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瞭解國人防疫認知水平,進行千人防疫認知調查,發現7成民眾對未來疫情感到樂觀,且期待各項防疫政策可解封,但在「哪些族群可以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高風險群有哪些」等基礎防疫卻認知不足,有3成民眾不及格,甚至沒人拿到滿分,對疫情樂觀者的防疫認知答題表現最差,恐成開放後一大威脅。
    2022/12/29 13:17
  • 2030年將有10億人肥胖症!台調查:5成民眾不懂什麼是胖

    不少人嘴中常說著「我好胖」、「好像又變胖」的口頭禪,也有人一年365天都喊著在減肥,但台灣肥胖醫學會調查,1225多名20多歲以上成年人中,有47%的民眾不清楚「肥胖」的定義,多數人減重也是基於體態好看,但真正的重點其實是疾病預防以及生活品質改善,世界肥胖聯盟更預估,2030年全球將有10億肥胖症患者,帶來的長期隱憂恐怕是會造成家庭、社會以及政府沉重負擔。
    2022/12/25 10:06
  • 洗腦神曲〈鯊魚寶寶〉登上大銀幕! 兒童界偶像帶動唱嗨翻現場

    現在提到〈Baby Shark〉,想必腦中就會出現「Baby shark嘟嘟嘟嘟嘟嘟~」的旋律,這首「兒童界洗腦神曲」,即將透過《碰碰狐音樂電影 : 奇幻城嘉年華》登上台灣的大銀幕,今(20)日就舉辦活動,讓小朋友開心跟著唱、跟著跳,家長們也放心讓孩子們藉由電影劇情,學會人際關係相處。
    2022/12/20 19:42
  • AI系統化身檢驗師 協助判斷早期癌細胞

    人工智慧的運用現在也深入醫療產業,利用深度學習,讓系統學會癌細胞的識別,就能協助癌症檢驗,大大減少人力消後還縮短檢驗時間。而且專家強調,人工智慧系統是在放大人力與科技的優勢,有助於早期癌症的研判。
    2022/12/20 16:45
  • 第3波疫情估過年達高峰 專家:確診數低於前2波

    過去兩周來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公布的個案也呈現上升狀況,引發新一波疫情再起的擔憂。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台灣第一波疫情是4月至8月20日以BA.2變異株為主的社區傳播,約有500萬人確診,最高點落在5月27日的94808人。8月20日後的第二波疫情是以BA.5為主的社區傳播,這波疫情有300多萬人感染,最高點落在54974人。到了12月10日又出現轉折,疫情較前一周出現7%至8%的增幅,代表第三波疫情正在竄升,但從第一波高點9萬多人、第二波5萬多人來看,第三波疫情的確診個案數不會超過前兩波,我推估接下來的疫情最高點會落在過年前後,確診個案數則大概3到3.5萬例,疫情會越來越進入可控之中。」
    2022/12/20 15:37
  • 超單身世代!臨終陪伴的是看護和護理師 學會獨居獨老獨死

    台灣不婚或不生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離婚或喪偶的人,獨居獨老的一人家庭,可能是台灣未來常見的情況,2021年單獨生活戶,突破了300萬戶,占總人口的一成三,學者專家就建議,面對一個人的老後,個人要做好醫療準備和心理調適等等,社會也要擺脫過去對單身的偏見,還有國家的長照系統,也要及時跟上規劃。
    2022/12/15 23:09
  • 傻眼!日議員喝爛醉在JR吊單槓 辯稱:記不清了

    日本長崎縣的縣議員北村貴壽先前參加同學會,在聚會上喝到爛醉後,居然在JR電車車廂內,雙手抓著電車的橫向扶手,在眾目睽睽之下做起了吊單槓的動作,還一邊大聲嚷嚷、口罩也沒戴好,讓旁觀人群全看傻眼。有人拍下了這段過程PO到推特上,北村馬上被網友們撻伐到體無完膚;但即使有影片作證,北村仍然稱:「我記不太清楚了。」
    2022/12/14 17:2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