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安佐KID蔡英文特赦林美貞食品工廠法拍直播恐怖威脅罪食品工廠倒閉狄鶯蔡英文陳水扁
  • 搜尋:

    地震頻繁 結果共114筆

  • 移除!花蓮車站扛不住2噸巨石 驚見裂縫

    花蓮火車站西站穿堂,三年前開始,懸空吊掛一座重達2噸的蛇紋石裝置藝術,疑似建築老舊,超過40年,不堪負荷巨石的重量,天花板出現毀損,工務段考量到花蓮地震頻繁,萬一掉落,恐怕會砸傷旅客,目前已經暫時卸下。針對車站屋頂老舊問題,已逐步進行整修,預計3月完工。
    2024/01/02 12:50
  • 地震頻繁火山可能隨時爆發 冰島夢幻「藍湖溫泉」急關閉

    冰島著名的「藍湖溫泉(Blue Lagoon)」是許多旅行者心目中一生必去一次的夢幻景點,然而藍湖溫泉近日緊急宣布暫時關閉,因為地震活動頻繁,當地正處於戒備狀態,提防冰島火山隨時可能噴發。
    2023/11/10 11:39
  • 非首次!竹北運動中心女廁磁磚整片砸落 滿地碎片嚇人

    新竹縣竹北國民運動中心昨(8)日發生女廁磁磚突然掉落在地,猛烈的巨響嚇壞民眾,所幸沒有人員受傷。新竹縣政府調查後發現,疑似是磁磚熱漲冷縮再加上近年地震頻繁,才會導致磁磚掉落。不過,這已經不是第1次發生,在2年前也曾經發生過磁磚脫落的意外。
    2023/11/09 17:36
  • 都錯了!不是地震魚或地震雲 氣象署解答「真正地震前兆」

    台灣位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中,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上,受到板塊擠壓影響,地震頻繁,而每當出現某些異象,諸如魚類反常、大量蚯蚓竄出等,都會有民眾開始提醒「小心有地震!」對此,中央氣象署解答了。
    2023/11/03 11:38
  • 台灣進入「大地震週期」?專家示警恐有致災性地震 這地區注意

    台灣東部海域今(24)日上午7時05分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深度僅5.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震央位於北緯23.91度、東經122.8度,即在花蓮縣政府東方120.2公里處,最大震度3級,氣象署表示,5天內會有規模5.5以上的地震發生,至於近期地震頻繁,是否進入大地震週期?專家示警,10年內恐有致災地震。
    2023/10/24 14:14
  • 大直案「圍籬變U」 傾斜戶一度傳出又下陷

    「大直民宅倒塌案」現場又再傳出下陷!因為最近地震頻繁,有民眾觀察到傾斜建物外的圍籬,中間變成U字型,相當擔心!今天(9/21)一早,技師公會到現場檢測,並沒有發現裂痕孔洞,澄清說,是因為倒塌造成路面不平,圍籬剛好建在斜坡上,才會導致視覺上誤差。
    2023/09/21 14:05
  • 台灣每隔30年發生大規模地震? 氣象局提醒2項任務最重要

    台灣位於地震頻繁的板塊交界處,根據全球地震模型估計,台灣幾乎全島都有地震風險,在全球地震危害度排行上名列前茅。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表示,以地震周期來看,平均每30年,台灣就會發生一次規模7以上的大震。雖然計算地震周期有其科學意義,但以周期預測地震的意義不大。提升你我防災意識、熟悉防震演練,才是最關鍵的國民任務。
    2023/05/01 08:54
  • 強震震花東!超商樓倒橋墩斷裂 釀1死170傷

    2022年9月18日,在台東發生了芮氏規模6.8強震,這起地震造成花蓮玉里有不少災情,包含一棟民宅倒塌,多處的聯外橋梁斷裂。縣府表示已經在積極搶修,希望能盡速恢復正常。另外專家學者也呼籲,台灣地震頻繁,一定要早日建立起緊急避難跟相關制度,才能讓災害來襲時,把傷害降到最低。
    2022/12/25 22:03
  • 臺灣會移動?!氣象局長鄭明典證實 往「這國」方向移動

    台灣地震頻繁,又處於板塊交界處,不少民眾好奇,台灣是否會因此位移,對此中央氣象局證實,台灣真的在動,關鍵在於氣象局在臉書表示,手機GPS可以監測人們每日移動路線與距離,同樣的技術和概念也能適用於監測台灣地表,透過全台建置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進行大地測量,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地震中心數據大約可以看出來,我們臺灣有點往東南方向移動!
    2022/11/14 23:11
  • 暗黑水晶燈!度過地震搖晃 四面佛寺千隻蝙蝠掛天花板不走

    日前台灣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著實嚇壞了不少民眾,在彰化縣彰化市的著名四面佛寺內,有一處地方的天花板已成為了「蝙蝠棲息地」,30多年來廟方已習慣蝙蝠在此暫居,前陣子地震頻繁,但是搖搖晃晃的當下,所有蝙蝠皆緊緊掛在天花板上,千隻蝙蝠如暗黑水晶燈般懸掛,絲毫不受影響,讓目睹的廟方人員感到十分神奇。
    2022/09/22 17:55
  • 今日夜溫差大 明東北風增強週休假期短暫雨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測顯示,今天受東北風影響,早晚感受有涼意,中部以北及宜蘭地區低溫預估來到21、22度,其他地區低溫約23至25度之間,西半部局部空曠地區有機會再低1、2度左右,白天高溫部分,北部及東半部高溫在29、30度,而中南部可以來到32、33度,各地感受溫暖舒適,但中南部日夜溫差稍大,早出晚歸請留意氣溫的變化;天氣方面,水氣減少,清晨花東沿海地區有零星飄雨的機會,但上午會逐漸趨緩,其他時間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午後降雨的熱區集中在中南部山區,有時會擴展到近山區的平地,此外,由於近日地震頻繁,山區土石較為鬆動,非必要請避免前往山區活動。
    2022/09/22 06:33
  • 地震太頻繁?高雄雞肉飯店天花板掉落 民眾吃一半嚇傻

    高雄鹽埕區五福四路一間知名雞肉飯店騎樓天花板今天中午突然掉落,所幸當時騎樓無人經過,店內用餐顧客僅受驚嚇,未受傷。由於近期地震頻繁且建物老舊,警消不排除有關。
    2022/09/21 18:05
  • 秋涼日夜溫差大!今北東部短暫雨 中南部午後雷雨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測顯示,今天東北風持續影響,北臺灣早晚低溫約21至22度,白天高溫為28至29度,感受舒適偏涼,早晚建議加件外套保暖,而其他地區溫度變化較小,高溫仍有31至33度,低溫約23至25度,不過中南部日夜溫差稍大,早出晚歸請留意氣溫的變化;天氣方面,迎風面水氣增多,在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一早開始降雨機率增加,整天不定時有陣雨出現,而其他地方為多雲到晴,清晨南部地區也有零星短暫陣雨,不過雨勢較短暫、局部,午後在中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山區雨勢較多一些,由於近日地震頻繁,山區土石較為鬆動,非必要請避免前往山區活動。
    2022/09/21 05:56
  • 氣象局坦言嘉南「高潛勢」斷層! 專家進一步點出在「這裡」

    台灣地震頻繁,而以比例來說,幾乎都是以東部為主,西半部相對而言比較少,其實能量不停累積沒有釋放下,反而未來發生大地震的機率就更高,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饒瑞鈞就分析,嘉義跟台南有非常高的機率發生強震,甚至進一步點出,哪些位置的斷層,最為危險。
    2022/09/20 22:43
  • 田馥甄演唱會喊卡!鐵粉慘虧3萬 高雄鹹酥雞老闆暖舉超感人

    歌手田馥甄「一一巡迴演唱會高雄站」先是因失聲延期,日前又因地震頻繁取消18日和19日的兩場演出,讓許多歌迷大失所望。一名粉絲就因演唱會臨時取消而損失近3萬元,於是去買鹹酥雞來安慰自己,沒想到賣鹹酥雞的阿伯聽聞他的遭遇後,一大袋的炸物竟只算他100元,讓他大呼:「高雄人真的很溫暖耶!」
    2022/09/20 22:00
  • 地震別再躲「黃金三角」!恐成致命關鍵 醫授3招保命

    最近台灣地震頻繁,不少地方紛紛傳出災情,地震時為了保護頭部不被掉落的重物砸傷,許多人都會躲在「黃金三角」。但是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在臉書貼文中指出這樣是「錯誤」的防災觀念,反而可能更容易成為致命的關鍵!
    2022/09/20 18:39
  • 今多雲到晴氣溫偏涼 熱帶擾動生成中恐週末影響台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測顯示,今天東北風增強,北臺灣氣溫稍降,早晚低溫約22到23度,白天高溫28到29度,屬於舒適到偏涼的天氣型態,其他地區較不受影響,高溫仍有30至32度,低溫約23至25度,中南部日夜溫差稍大,早出晚歸請留意氣溫的變化;水氣少,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清晨中南部地區及花、東沿海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其中山區雨勢仍有機會較大,由於近日地震頻繁,山區土石較為鬆動,非必要請避免前往山區活動。
    2022/09/20 05:59
  • 亞洲地震頻繁未來「強震」恐釀災情? 他點出關鍵先做好這件事

    今年地震是比往年要頻繁許多,那也未必說未來都一直都是如此,因為綜觀臺灣地震發生這個歷史,今年上半年就已經發生了六個,規模6以上的地震,尤其花蓮玉里房屋倒塌,讓很多當地居民感到相當憂心,專家指出臺灣、日本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要特別提高警覺!
    2022/09/19 22:59
  • 超級央行週!金管會股期市會議23日登場 緊盯國內外情勢

    台美進入超級央行週,投資人緊盯利率決策。金管會23日將例行召開股期市會議,國際情勢及央行升息等均會納入討論重點。針對地震頻繁,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證交所等關鍵基礎設施都有備援系統,後續將持續觀察。
    2022/09/19 14:28
  • 一周天氣統整!周五可能有熱帶系統接近

    周一(9/19)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清晨至上午西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則是在南部、東半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由於近日地震頻繁,山區土石較為鬆動,非必要請避免前往山區活動。
    2022/09/19 08:33
  • 花東震不停!專家示警恐有「規模8↑強震」 災難時間曝

    近期地震頻繁,20日花蓮發生規模6.0主震,氣象局就示警接下來陸續會有餘震,而今(24)日又發生規模4.5、5.1兩起地震。對此專家指出,這次620強震發生在縱谷斷層上,有可能連動觸發海溝型強震,而該類型地震已到百年週期,快則1年、慢則10年,可能發生「超過規模8以上」的海溝型強震。
    2022/06/24 23:29
  • 【今晚熱搜】地震/納豆/俄羅斯/BNT/李鴻鈞/防疫假

    今(9日)晚台灣新聞熱門搜尋話題為「地震」。今日下午地牛翻身,雙北猛搖近1分鐘,其中最大震度在北北宜花地區有3級,規模為6.1。對此,中央氣象局召開記者會說明,表示雖然今年海盆中、內地震頻繁,但對陸地造成的傷害性較低,並預估5天內可能會出現規模4.0到5.0的餘震。以下為討論最高的6則新聞。
    2022/05/09 21:08
  • 6.1地震超有感 氣象局:未來5天恐有規模4至5餘震

    今(9)日下午地牛翻身,雙北猛搖近1分鐘,其中最大震度在北北宜花地區有3級,規模為6.1。對此,中央氣象局召開記者會說明,表示雖然今年海盆中、內地震頻繁,但對陸地造成的傷害性較低,並預估5天內可能會出現規模4.0到5.0的餘震。
    2022/05/09 15:47
  • 一早連2震!8:38花蓮地震規模5.3、4.7 最大震度4級

    近日台灣地震頻繁,今(24)日早上8時38分,花蓮發生規模5.3、4.7共2次有感地震,全台16縣市都有感,最大震度4級在花蓮縣與台東縣,提醒民眾注意。
    2022/03/24 08:47
  • 中午又連2震!花蓮規模4.5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3級

    今(23)日地震頻繁,根據中央氣象局報告,花蓮縣中午12時25分再次發生規模4.5有感地震,最大震度在台東3級、花蓮2級。緊接著在12時26分,又發生規模4.0小區域有感地震,這次最大震度則是花蓮與台東1級。
    2022/03/23 12:4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