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竹科毒品劉寶傑媒體人癌症顧婕通訊軟體科技大廠裁員音樂一週天氣關鍵時刻
  • 搜尋:

    劉文彬 結果共363筆

  • 【一步一腳印】200個孩子的老爸 用愛修補人生缺角

    林博鈞:「你看上面要打均勻一點,你看上面,還有沒有打好的,我跟你講,再把水吹乾一次,再來擦,阿鴻也是一樣,再把水吹乾一次,這樣會比較好擦。」 明明已經打好蠟,又要員工重新擦過,因為不夠光亮,還達不到完美境界;林博鈞說他從開洗車廠第一天起,就是這種態度,一絲不苟,不僅是對客人負責,也教這群孩子怎麼做好一件事。 林博鈞稱他的員工,是一群迷途少年,他當初認為原住民,比較有力氣,也較單純,所以到新竹山上找國中畢業、沒再升學、無所事事的孩子,給他們工作,提供食宿,薪水也比別家店多,就是希望這群孩子能認真洗車,也鼓勵他們繼續升學。 但工作沒幾天,有意想不到的狀況。林博鈞:「他們下來以後跟我講『老闆,禮拜一我要到法院報到』,隔幾天又『老闆,禮拜五我要到法院報到』,後來我才了解,他們是犯錯以後,有保護管束,法院判保護管束。」 任何一位老闆遇到這樣的事,都會不知所措,但林博鈞沒被嚇到。林博鈞:「你不要以為說,犯錯的孩子就是不好,不是的,他們雖然有小錯,但這些孩子都非常聰明。」 認真去了解孩子犯的過錯,進一步探究原因,發現他們大都是單親家庭,或是隔代教養,父母都沒有陪伴在身邊。 林博鈞:「我可以感觸得到,他們欠缺的是愛,他們回到家裡,可能父母親沒有給他這份愛,所以這些孩子都往外跑,往外跑結交不一樣的朋友,而讓他的人生留下『不好的事情』。」 話說到一半,突然停頓,以為他要說人生留下污點,污點硬是換成「不好的事情」,聽起來沒那麼敏感;林博鈞講述孩子的過往,句句斟酌,就怕傷了孩子的自尊。 他認為外界老說他們行為偏差,是問題少年,這樣的標籤太沉重。林博鈞:「你去愛這群孩子,你會感覺得到,他們的心都是很善良的。」 這裡有愛的教育,也有鐵的紀律。林博鈞:「哪一個人打的蠟?重來一次,再打一次,達不到我的要求,水珠不夠漂亮,什麼都可以省,但是用在客人車上不能省,一省就砸鍋了,你看,你有沒有看到。」 員工拿出抹布,重新打蠟,林博鈞跟著後頭,用水槍再度測試。林博鈞:「剛剛的水珠比較塌,,這個水珠弓起來角度比較大,這樣才叫做合格;當孩子有感受到你的責備,不是因為責備而責備,是因為他做得不好,然後你責備他,因為你有先疼他,他感受得到你是愛他,然後才去責備他的時候,他就不會反彈。」 有時候愛他還不夠,碰上比較不聽話的小孩,林博鈞得另想法子,他說10多年來,想得到的方法,全用過了,還曾有員工找他單挑,即使生命受威脅,他沒有畏懼,反而加緊鍛鍊自己體能。 林博鈞:「我以前都會跟孩子比腕力,我比贏了,你就要聽我的,以前一開始的時候,還會跟孩子跑5千公尺,我跑贏你,就聽我的,我跑輸你,我請你,都要約法三章。」 但孩子不按牌理出牌,在外惹事,仇家、債主全都找上門來,林博鈞硬著頭皮,出面協調。 林博鈞:「當他有困難的時候,你一定要站最前線,你不要當他有困難的時候,跑去躲,當他有困難的時候,你站最前線,他就感覺到,這個老爸是很挺我的,那你叫他學乖,他也會聽你的。」 老闆幫員工處理私人糾紛,不是1、2件,而是很頻繁;能這樣付出,林博鈞說因為把他們當成親生孩子,自然不會閃躲,而是想盡辦法去保護他們,這群孩子也因此被感化了。 林博鈞:「也許他在家裡,父母親跟他講什麼,都不要聽,可是你跟他講什麼,都說『好,老闆我會做,我懂』,你會勸他做的錢,要拿一些回去,他們也會啊!從他完全靠家裡,可以拿錢回家,這兩種極端的情況下,畢竟我們把他教會了。」 教出一點心得來,林博鈞直接到少年法庭,找願意工作的孩子,希望幫助他們走回人生正途,最後連觀護人都主動將出獄的孩子,送來給他;但事事難料,一名不服管教的青少年,找20多名幫派份子,圍毆林博鈞,頭部縫了10多針,他依然不放棄。 林博鈞:「這麼一點點挫折,我就放棄了嗎?我覺得一點點挫折,不會讓我放棄,因為孩子是很可貴的。」 但是太太很為他擔心,這麼真心對待員工,卻被打傷,林博鈞反過來說服太太。林博鈞:「如果就因為這樣,我不再去做,那我請問你,這群孩子怎麼辦?只有一個孩子犯錯,那我之後的這群孩子要怎麼辦?那個犯錯的孩子,有一天也會回想,我當初做錯了,他年紀比較大一點,他可能會想,當初做這件事情是不對的,我不能夠因為一點點小事情,而放棄這群孩子,讓他們在茫茫人海之中,走不出自己方向。」 堅定態度,來自孩子的無助,曾有一名在他這裡工作的少年,因為偷竊,被關3年,林博鈞記下他出獄的日子,要去把他接回來。 林博鈞:「當我第一次去監獄接孩子的時候,我把孩子接到的時候,我問孩子一句話『我說你現在要去那裡?』我問他,孩子身上身無分文,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不知道要往左邊?還是往右?還是要往前走,他自己沒有方向,後來我跟他講『我們回家,回我的家』,就那次給我的感觸,最深、最深、最深。」 既是老闆也是嚴父,員工卻很喜歡圍著他聊天。林博鈞:「我跟你講,千萬不要喝太多酒,也千萬不要喝酒騎摩托車,好不好?明天開始,他喝酒就告訴我,沒有什麼特殊,我也是一介草民啦,我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但是我可能覺得,老天爺給我一個使命感,我管得住他們,他們也願意聽我的,我很用心去愛他們,他們就願意聽我的。」 林博鈞:「我跟你講,風量調小一點,再調小,風量再調小,還太大,好,可以。」 3年前,林博鈞首創幫汽車做奈米鑽石鍍膜,洗車廠收支漸趨穩定,因為洗車也是看天吃飯的行業,雨天就沒人來洗車,曾經遇過雨下一整個月,連員工的薪水都賺不到,現在多了一項奈米鍍膜,生意穩定多了,而且不受雨天影響,鍍膜後1分鐘,就可以沖水,雨天更可以看出它的效果。 林博鈞:「每一顆水珠都是圓滾滾的,它大概呈110度角左右,水珠的角度都是頂起來的,所以像現在很多的水,開出去,大概時速70就沒有水了,都滾掉了。」 水像是被什麼阻隔一樣,很難附著在玻璃,引擎蓋上,就算車子是靜止的,水珠沒有散開,一顆顆慢慢的滾落地面,就好像荷葉上的水珠。 林博鈞:「每一個水珠都像珍珠一樣,一般的水是平面的,它是每一個水珠被頂起來的,它頂起來,是因為它產生一種絨毛,裡面有空氣,空氣才會把水頂起來,就像荷葉一樣,它的原理就是從荷葉來的,荷葉為什麼有水珠?就是這樣。」 吸引顧客上門的,還有另個誘因,林博鈞說,經過奈米鑽石鍍膜,板金比較耐磨,說著說著,他拿起打火機大力敲擊車子,這麼用力的敲,版金出現細細的刮痕,但仔細一看,刮痕是打火機本身的漆,手一擦就掉了。
    2010/03/07 22:36
  • 【一步一腳印】炭烤味永流傳 爸爸的上海燒餅

    熱騰騰的霧氣,模糊了眼前的一切,現在正準備烤燒餅,這番景象和印象中的烤燒餅,很難連結,原來燒餅是放到大甕裡用木炭烤,每次放燒餅之前,都得把大甕洗過一遍,裡面的溫度高達250度,遇到水自然煙霧濛濛,洗甕的刷子,還是老闆邵晏暉自己做的,把麵粉袋上的棉線回收,綁在竹棍上,很勤儉、很守舊,也透露出老店的年代。
    2010/01/31 22:05
  • 【一步一腳印】阿公、阿嬤做環保義工 老社區成新面貌

    阿公、阿嬤聚在里長辦公室,忙著穿義工背心,準備出門打掃社區,這天不是社區義工日,又有寒流來襲,天氣冷颼颼,但知道有電視台要來拍社區綠美化,老人家堅持現身說法,他們當初是怎麼綠化社區的,阿媽比較怕冷、穿著厚外套,背心差點穿不下,仍堅持要一起行動,而且希望給大家好印象,老人家很可愛,個個盛裝打扮還穿皮鞋,儘管如此,阿嬤們說效率不打折,因為義工已經當了10多年,清掃工作駕輕就熟。里長:「我們社區的志工,很多都是退休的阿公、阿嬤,阿嬤的年齡都70、80歲,她願意投入社區擔任志工,你知道她的心情,她可以含飴弄孫,但是她卻願意投入志工的行列。」 這群阿公、阿嬤是北投吉慶里的環保義工隊,主要負責掃馬路、清掃空地,整理社區的植物花卉,知道年紀大體力不如人,阿嬤們更懂得分工合作,一個拿掃把,一個拿畚箕,2個人加起來100多歲,掃起地還是很俐落,不輸給年輕人。里長:「來,向前走,繼續走。」 一群義工穿梭在巷弄裡,不僅要低頭注意牆腳邊的垃圾,也得抬頭環顧四週的牆壁電線桿,找違法張貼的廣告單,一發現有目標物,,阿媽立刻衝上前,用刀片將廣告單刮下來,遇到比較難處理的,還得用吹風機伺候,就在這群義工大力整頓下,一共清除了4千多張各式廣告單,當年廣告單多到貼上2樓的外牆,里長想盡辦法拿梯子用鋼刷,把廣告單全洗掉,強硬的態度讓業者不敢再來貼單,徹底將小廣告單趕出社區,不過有人心存僥倖,還在測試里長的底限,偷偷貼單,但馬上被這群義工清除。 記者:「不會覺得累嗎?」里民:「不會,好像在運動,好高興,愈做身體愈健康,敦親睦鄰,大家比較熟悉,不錯啦,出來掃地出鋒頭,全里的人都認識,為了里的建設、綠化,大家都很高興打拚,愈做愈開心,愈來愈年輕,一般愈做愈老,我愈做愈年輕,綠化得很美,很感恩啦。」 吉慶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整潔就是綠化,在主要巷道種整排羅漢松,空間較小的畸零地則設計小花圃,利用操場跑道的邊緣石,一片一片自己組合花台,不僅如此,隨便轉個彎,常有令人驚喜的發現,花團錦簇好不美麗,數一數,這個轉角種了10多種花卉,色彩繽紛,連民宅外牆也一起綠化,這些都是里長帶著義工,一鏟一鏟種出來的,其實一開始,黃勝宗剛選上里長時很客氣,根本不敢麻煩里民,不過他的決心感動了一位阿嬤,有了微妙的變化。里民:「一開始他在種花,差不多10點多出來,看他們夫妻倆在種花,我說叫人幫忙種,他說他不敢,我說我第一個出來,我幫你叫人,才叫朋友出來一起做義工掃地。」 里民:「他這一任做了16年了,做義工我都有出來。」里長:「妳掃地掃幾年了?」里民:「從一開始,你選上就開始,你選上出來種花,我們就做到現在。」里長:「所以要感恩你們。」 義工就這麼從個位數、十位數,增加到現在已經上百人,團結力量大,他們關注社區的熱忱,也溶化了一些較冷漠的里民。里民:「原本整條路都很髒亂,有狗屎,現在沒有了,為什麼?人家蹓狗,我們從後面馬上把它掃起來,他自己卻反而不好意思,下次他就自己會處理。」
    2010/01/24 22:08
  • 【一步一腳印】畫筆留住故鄉記憶 說故事的畫家

    畫家王傑:「這個建築物整個非常的直,然後上面又有非常多西式的雕花裝飾,那時候就讓我第一個印象,就好像在西方的大教堂看到的管風琴一樣,那又有點陽光照下來,整個這邊的氣氛就好像,充滿著一種神聖的音樂的感覺。」 剛留學回來的王傑,很驚豔基隆有這麼典雅的房子,這是自己的故鄉竟如此陌生,當下反倒覺得自己像個外國人,他站在路邊拿起手中的筆,畫下屬於基隆的巴洛克風格。王傑:「我覺得好像是,我跟著老師傅在貼那個磚頭,或者是在捏這些雕花的東西,每一次畫,就覺得我好像跟著他在一起蓋這個房子。」 就像在國外旅行一樣,走到哪畫到哪,留住美好事物,自己也常深受感動,原本以為站在美麗故鄉不知家鄉美的只有他,作品完成時,有驚人的答案。王傑:「通常第一個反應是,哇好漂亮這個在哪裡,問題是我拿給基隆人看,大概9成以上的人,都不知道在那邊。」 這棟巴洛克建築,就位在基隆市最熱鬧的夜市旁邊,歷經時代洗禮,卻看不到什麼歲月痕跡,雕花完整、華麗依舊,但路過的人們,沒人停下來看看它,它曾是一間診所,已人去樓空,什麼時候會被拆掉沒人知道,這促使王傑更想把它紀錄下來。王傑:「我會覺得應該有個人來做這件事件,我既然會畫畫,就把它畫下來吧,喚起一些對自己家鄉的關懷,或者更加花點心思去了解一下,自己住的地方長什麼樣子。」 從此王傑把老家當成異鄉國度一樣探索,這棟紅磚古厝是日據時代,基隆第一位市長許梓桑的官邸,拱型樑柱托住大露台,充滿英國風情,但轉個彎卻是荒煙蔓草、殘破不堪的景象,想爬上樓梯都有些困難,更不用說剛剛期待的大露台,樹根貫穿地板,盤根錯節,像是一座小森林。 王傑:「這是一個被埋沒的地方,這樣看就很清楚了,埋沒得非常均勻,我對它的期待是它可以被發現,被基隆市的人發現,藉由發現然後深植每個人的心裡面,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不會擔心它未來的狀況了。」
    2010/01/24 22:06
  • 【一步一腳印】食材保鮮+嘗試新法 麵線羹的秘訣

    蚵仔放進麵線的大鍋裡,不是用倒的,而是一勺一勺的加,而且是用撒的,這是避免蚵仔沉下去、過熟變小顆,甚至撈不到,有的店家乾脆把蚵仔放旁邊,舀好一碗麵線再加進去,老闆娘則有自己的堅持。老闆娘:「我們的東西,就是要這樣(加)下去,味道總合在一起,它會有甜味道,有的人撈起來,麵線舀起來,再放在上面,變成好像沒有甜度在,不會甜啦。」
    2009/12/27 22:39
  • 【一步一腳印】生命中的堅持 不加防腐劑的「良心麵」

    業者柳新發:「從我父親做到現在,這支是從大陸帶過來的。」記者:「幾年了?」柳新發:「超過60年了。」 切麵的聲音很脆,也聽得出來麵條很乾,它已經晾了整整3天,其實用機器烘乾只需要幾個小時,柳新發堅持用傳統的方式保住麵條的香味和Q度,還強調不加防腐劑。柳新發:「看到電視廣告,有那個癌症的癌,我看到那個字的時候,忽然覺得癌字設計得很有意義,我說裡面有3個口、1座山,就一口一口不能吃的東西堆積如山,癌症腫瘤當然要出來,老祖宗這麼聰明竟然都不知道。」
    2009/12/27 22:05
  • 【一步一腳印】70歲的私房菜 熱情衝勁轉化好味道

    批發市場一早就很熱鬧,早起的阿公阿嬤們,運動後也可以順便來逛逛,不過張應來就把上市場買菜,當成早上的運動。私房菜老闆張應來:「這個薑嫩一點的,給我一斤好不好。」
    2009/12/20 22:18
  • 【一步一腳印】台灣果味一罐藏 酸甜盡在其中

    正要進入盛產期的台灣原生種軟枝楊桃,一早從卓蘭送到,也讓大家一早,就為這些嬌客忙碌。果醬工作室負責人顧瑋:「好,你們乖,我去買手套。」
    2009/12/20 22:09
  • 【一步一腳印】要讓滿山茶油香 兩代傳承種茶樹

    苗栗向天湖畔,非假日沒甚麼遊客,陳福康剛好可以帶著媳婦跟員工來收茶籽。茶油第一代陳福康:「一般我們台灣的是,大概10月1日開始採,採到大概10月25日以後開始裂,差不多霜降的時候開始會爆開來,爆開來就地下撿,所以它的採收時間大概有25天,它成熟期大概是這樣。」記者:「這25天裡頭都很忙?」陳福康:「很忙,對。」 這種油茶樹可不矮,不過黃捷纓嫁入茶油人家好幾年,樹梢頂端的茶籽,只是小問題。茶油第二代黃捷纓:「我們想說這個是不是要爬上去,後來沒有,我們都看她們這樣子弄,全部都是用手工,所以變成說如果你的收購價格不是很高的話,沒有人會願意採。」 一顆顆茶籽真的得來不易,1年就結這麼一次,不過陳福康在年輕時,就看出裡面蘊藏著豐富商機。陳福康:「我父親是開茶場,茶葉廠,他那時候生產蠻大的,他沒有看出這一行業,成長那麼快。」 當年陳福康家裡,茶籽只是茶葉生意中偶爾的點綴,確實不容易想像,可以有多大發展。陳福康:「他(父親)是說,桐油瓶裝桐油,他是說我不會轉變,沒有很大成就做這一行,那個時候我就有立志說,我這一輩子不管怎麼樣,我絕對要趕過我的父親,趕過我的兄弟。」 接下來的一步一步,原來都有這樣不認輸的意念,以茶籽的乾燥來說,這樣風吹日曬、晾個通透,前後大約要12天,福康說不然營養豐富的茶籽很容易酸敗。陳福康:「有發霉就不要了,裡面有發霉的,欸,很內行,對。」記者:「我這樣外頭看,覺得差不多。」 內行的眼睛繼續篩選,據說高峰那幾天,這個小操場會被茶籽滿滿佔據,所以人力之外,還是得借重機器。陳福康:「我們10年來,花了2次,第一次花了4百萬,這一次花了6百萬。」 曝曬好的茶籽倒不急著脫殼,絕大部分會先以零下18度冷凍起來,等到要出貨前,才這樣一排排地解凍,然後進機器,陳福康說,這樣可以確保顧客拿到的,是新鮮剛榨出的油品。 而這個龐然大物一打開來聲勢驚人,不過效率也很高。陳福康:「那個時候是經濟起飛,人工成本越來越貴,那時候我們就是說,做農的如果不機械化的話,你跟不上時代,你這個產業會被淘汰。」 那是20年前,台灣眾多傳統產業第一次的轉型,現在想想,當年的轉型算單純的,這幾年來,新的轉型需要出現了。陳福康:「我媳婦和我兒子他們要創造品牌,那個時候在設計,因為做一個品牌的話,他要負的風險相當的大,你如果快的話3年、5年,你慢的話,可能這輩子都做不出來。」 行銷、品牌都是全新領域,當年曾經不順父親意志的陳福康,換了角色,忍不住也是一番擔心。黃捷纓:「一開始,他(爸爸)是很有意見的,他會覺得說,不要去世貿辦展覽啊,不要去外面做展售啊,還是把自己家裡原料搞好,做好交給人家去賣就好啦,不要弄到那麼辛苦。」
    2009/12/06 22:07
  • 【一步一腳印】「水裡燕窩」 白河蓮藕細工採收品質佳

    甜品老闆莊嘉鴻:「真的像燕窩,口感又好,這個又環保,這個素食的燕窩。」 不是燕窩,卻很像燕窩的美味,來自這一片枯槁的土地,沉寂了1個多月的蓮花田,今天又熱鬧起來,小山貓把土翻開,這一條又一條就是所謂的水裡燕窩,立冬過後,在台中開甜品店的莊嘉鴻,回台南老家,也順便到蓮花田來看看。 莊嘉鴻:「我看你在笑,我就知道你今年會賺錢啦,這邊先20袋送到農會,剩下30袋我自己來洗。」 一袋一袋裝的,其實是大家不陌生的蓮藕,農友劉邦祥的蓮田今天開挖,真像開獎一樣,沒挖開不知道裡面有多少寶。蓮藕農友劉邦祥:「目前拉起來的蓮藕,今年收成還可以,是不錯了啦,如果沒颱風來,這蓮藕會更大條。」 因為風大吹倒了不少荷葉,蓮藕蓄積養分的能力也受到影響,不過田裡這一堆又一堆,已經讓其他來打探狀況的農友很羨慕了。莊嘉鴻:「他自己有種,他的還沒挖,他還在採蓮藕,所以他今天閒著,出來逛一逛,看人家採收怎麼樣,收成怎麼樣,自己的還沒開採,還沒開獎。」 採蓮藕,特別是這種用來提煉澱粉的長粒仔,原來不是說採就採,1個月前就要開始把蓮花田的水放乾,讓蓮藕變乾、變緊實。劉邦祥:「我前幾天就看別人的蓮藕,差不多夠成熟了,看成熟色變粉紅色,就該採收了,不然下雨它會退粉,會比較沒粉。」 看天看地,看出採收的好時機,也要有多年經驗。莊嘉鴻:「劉先生這裡,種蓮子蓮藕很久了,產量多一些,又有信用,所以來找他。」 劉邦祥:「我還是小孩,我阿公那時候就開始種,不過以前只種1、2分地,少少的,我最高曾經種差不多6甲多、6公頃多。」記者:「這樣不是很累?」劉邦祥:「是很累,不過有錢可賺就不會累了,如果賺不到就很累了。」 這個事情沒甚麼好客套,賺錢糊口很重要,就看大家都是緊貼著小山貓,上下揮動的鐵鏟撿蓮藕,一點都不怕,因為動作慢了,新的土又覆蓋上來,就不好撿了。劉邦祥:「一台機台一下午3千元,一天就6千元,你把機台租來撿不完,也是6千元,所以要叫多一點人手,大家做工作也都很認真打拚,有沒有。」
    2009/12/06 22:00
  • 【一步一腳印】絢麗曲折和菓子夢 目眩神迷吃的藝術

    醋跟鹽,不是用來煮酸辣湯,吳蕙菁要先把半圓銅鍋子,再細細洗一遍;日本電視節目裡,令人驚歎的上生和菓子製作,就從這樣基礎,卻也不能含糊的工作開始。
    2009/11/15 22:20
  • 【一步一腳印】神明的時尚大師 老工藝也能有新創意

    周讓廷這天有個到府量身製衣的業務,不過他服務的對象,不是人,是「神」。神明衣第三代周讓廷:「先用紅線量一遍,再用尺,領圍,7吋。」
    2009/11/15 22:19
  • 【一步一腳印】高科技養魚大王 轉行只為找健康的魚(下)

    新聞片段(97.04.18):「魚好不好吃?好吃,那有沒有小朋友告訴我,你知不知道魚怎麼來的,是一個食品公司的董事長,贈送給我們學校的。」
    2009/10/25 22:14
  • 【一步一腳印】高科技養魚大王 轉行只為找健康的魚(上)

    清晨的陽光,灑得海上一片燦爛,金光閃閃中,澎湖討海人開始一天的忙碌。業者劉天和:「你有沒有準備冰塊?你有聯絡了喔?」 POLO衫、西裝褲,劉天和的裝扮,跟其他討海人不太一樣,他的頭銜是董事長。劉天和:「現在紅魚已經抓好了嗎?」漁工:「還沒。」
    2009/10/25 22:07
  • 【一步一腳印】「多用一點心」 種水草的神農徐志雄

    其實農場裡,已經雇了不少員工,徐志雄還是每天一早就四處巡一巡。水草農夫徐志雄:「看起來很簡單,可是日常的田間管理,還有蠻多事情在做的。」 像現在在做的叫阡插,長的太密的區塊,要稍微挪一挪,讓作物可以疏密均勻,有的葉子長太長太高,突出水面的話,是會變顏色的,所以要把它壓回水裡去,另外,水生植物怕福壽螺,所以也要隨時抓,講起來,這裡的田間工作真不少,不過徐志雄不講除草,因為波光搖曳中,看來各有姿態的一株株作物,就是對水稻農來說,很討厭的水草,徐志雄曾經被阿公,碎碎念了好一陣子。 徐志雄:「他們想說,我除都除不掉,你還要把它種下去,他們會覺得很荒謬,所以就常有一些抱怨,說,啊我都來不及除了,你還種,你種這個有前途嗎?」 只是回顧徐志雄的成長歷程,甚麼有前途,甚麼沒前途,很難說,徐志雄家以前養鰻魚,皮箱裝現金,送到家裡的場面,他在國小就見識過。徐志雄:「因為那時候支票,大家不信任,所以有時候一次賣很多,日本人就拿皮箱來,裡面都是新台幣,有時候還要幫忙數。」 可是在徐志雄國小六年級時,台灣養鰻業漸漸走下坡,不過高職畢業的他,在退伍後,還是接下了當時已經進入負債狀態的養鰻場。徐志雄:「台北那種生活,說實在我們不太習慣,我退伍之後,也沒有考慮那麼多,就直接留在宜蘭這邊,一開始當然也沒有工作,所以像我也做很多,像我也去開娃娃車,然後去做鐵工,可能就是做一些比較,勞力密集的工作這樣子。」 這塊地又該怎麼辦呢?徐志雄後來常說,他一路走來,碰到很多貴人,當時生命中第一個貴人,是一批在這裡租場地,做實驗的海事學校師生。徐志雄:「他們有接觸到水草,他們覺得水草的前途,應該很OK,因為在先進國家,這已經發展很多年,反而台灣是沒有,所以他們就建議我們,往水草去發展。」 徐志雄:「沒有想到跳進去之後,才發現水草原來那麼好玩,我們當時一開始其實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在做。」 說好玩,徐志雄還是很用心,外面賺的錢,一筆筆拿回來投資,首先就請專家分析出這裡的水質,乾淨之外,還分有的水鐵質多,有的又完全不含鐵,還有的水,二氧化碳濃度特別高,剛好不同水草,都能在這裡,找到合適的環境,至於找品種,徐志雄也是山高水深,在所不辭。 有一些地方是真的很危險,像我們這邊有個冷埤的地方,我去了就,騎機車就跌了3次,才到那個地方,然後越騎越到越深山,越怕等一下到底,回得來回不來,常常會有這種情形。 結果是,一度瀕臨絕跡的台灣水韭、台灣萍蓬草等,都被徐志雄找到,養起來了。徐志雄:「台灣的原生的,我有120種,其他的是國外的品種。」記者:「所以還有很多可以收集?」徐志雄:「沒有,其他的是,因為還很多,不需要收集,它暫時不會有滅絕的危機。」 也就是說,這裡已經是個水草復育中心了,這般足以跟植物學家媲美的本事,高職念電機科的徐志雄,就是這樣自己找書自己學。徐志雄:「資訊是非常非常少啦,所以我們是也有一些朋友,從國外帶一些原文書回來,可是說實在也看不懂,但是還好,它有很多照片,有時候就看照片,想這樣去做,們也來模擬看看,然後就從失敗中去學習。」 這個會因應溫溼度變化,隨時調整的溫室,是徐志雄在專業上的更進一步,有變種新種要培育的,或市場需求量大,要加緊供貨的,就養在這裡,像這個叫墨石,徐志雄說,是他們的創場元老之一,不難養,又好看,現在還是市場寵兒,只是,回顧7、8年前,台灣消費者的水族箱,養魚之外,還會用水草造景的並不多,也因此徐志雄說,當年水草種出來沒人買,他乾脆標會借錢,自己開個水族館,自己來示範,水草可以怎麼用。 徐志雄:「我們家裡狀況,那時候真的不太好,我要去開店喔,第一次我要開的時候,我爸反對,他就說要去問一下,我爸很信我們這邊佛祖,他就說我去問佛祖問問看。」
    2009/09/27 22:48
  • 【發現台灣味】四十年老麵專家 馬師傅麵食總匯

    凌晨2點就和入新麵團增殖的老麵,到了早上6點鐘準備就緒,一大缸滿布大氣孔的麵糊,真的老,這樣子每天培育,每天冰存一些,時間可以追溯到40年前。 麵食師傅馬書生:「我們58年開始做生意,就用的就是,就自己培育出來的老麵,一直延續到現在。」 馬師傅馬書生說,他的名字,多少反應從山東一路輾轉來台的父親,對他的期望,不過從小看著爸爸做麵食,也愛吃麵食的他,家傳手藝不肯放,從此書生鑽研的,就都是麵食的學問了,用老麵發起來的麵團,是接下來,一連串工作的基底,馬書生加乾麵粉、加水、加鹼水,動作熟練快速。馬書生:「就是趕快把這一缸麵做完,不然這一缸麵做到後面,天氣太熱的話,後面的,可能就已經慢慢萎縮。」 所以沒時間多聊,看看差不多了,趕快把麵團壓一壓,這種老麵麵團也真是厚實,看著像是一床厚毯子,而等到表面光滑,就要速速進入下一個動作,分割、成型,要用來做饅頭的,一個麵團4兩,可不是用手捏捏就算,使勁把麵團在板子搓一下、兩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七下、八下!最後順勢,把底收起來。 童年記憶中,山東大饅頭那種獨特的一層疊一層的質感,原來是這樣來的。馬太太宋菊年:「老麵不一樣,它很紮實,你要這樣子捏,沒有辦法,就是用揉的,一定要用揉的,而且你揉的時候,它一定會一定會越來越紮實。」 宋菊年:「它跟一般發粉的麵不一樣,發粉的它很容易成型,那老麵的饅頭,它勁道比較大,所以揉完都是一身汗。」 馬太太宋菊年的一雙手,也真是迅速確實,因為這一番壓揉,動作少了,不紮實,動作多了,坑坑疤疤也很難挽救。宋菊年:「你持續抱著它揉,它就發起來了。」 而揉好了的漂亮饅頭,卻又比一般看到的饅頭,尖,高很多,馬書生說,這叫高裝饅頭,傳統的饅頭,就是這幅模樣,而且還不能馬上蒸呢,還要進行最後一次發酵,未來成品的軟硬鬆實,體積大小、品質好壞,據了解,這個時候,是一大關鍵! 馬書生對自家老麵的發酵力,很有信心,所以饅頭麵團簡單蓋個薄布,就往旁邊一放,接著還有其他麵食要忙。 豆沙、芝麻、素包,同樣經過一番攪打,壓、切,原來還要做肉包,不同於小籠包,強調摺數多細巧,馬太太說,他們這種老麵肉包,麵皮是有些份量的,所以摺數越少越好,不然打摺的地方,會結成一大麵團,不均勻,而既要少打摺,又要讓包子端正漂亮,就要一些功力了,馬太太數十年功夫,就算要包更少摺的包子,也沒問題。 看過三角形的豆沙包嗎?這叫糖三角,傳統麵食,現在也少見了,包裹大團豆沙的,麵皮要密合,又不能讓包子扁塌,看似簡單的動作,力道拿捏,其實不簡單,徒弟還沒能掌握住,更絕非機器能夠代勞。馬書生:「餡也多啦,他們也包不起來這樣。」記者:「要這樣拉一下?」馬書生:「對,麵是有彈性的嘛我們的麵很緊、很筋道。」 而隨著一盤盤,各式包子捏製好,饅頭的二次發酵完成。馬書生:「它比剛剛大概膨脹了,有三分之一這麼大,拿起來會覺得輕輕的,這就差不多。」記者:「就是一個手感?」對,我們沒有用發酵箱,只有用這種方式,發酵箱那個等於水果不熟,你打荷爾蒙進去催熟一樣,我們這個就是,完全放在外面,自然發酵。」 馬書生說中國麵食,四大類當中,就是發麵類最難掌握,特別是像他們這樣,半點發粉不摻,純用老麵的,因為老麵有自己的生命,每天隨著天氣變化,怎麼因應調整,全得靠經驗,越來越少店家,或者不願意,或者沒能力,這般花功夫了,只是饅頭裡,有沒有用上這些心,差別是吃得出來的。顧客施小姐:「我那時候,初中、高中的時候,可以吃他們家一個大饅頭,再吃旁邊一碗麵,因為那個麵湯,沾他們家饅頭,非常地好吃。」 施小姐一早就來等包子饅頭了,一邊泡茶聊天一邊等,就是一定要等到,掀開蒸籠的這一刻。記者:「哇!大好多!」馬書生:「這個這樣就熟了,你看,我這麼用力打,還會彈起來。」 顧客施小姐:「他們家的饅頭,是非常的實在,對不對,你吃下去有咬勁,有麵香,對不對,我先生說,吃麵包幹嘛?還不如吃饅頭,馬哥的饅頭夾個蛋,比漢堡還好吃。」 這大饅頭,還真的常常放洋出國去。馬書生:「買的那個人是飛行員,別人帶泡麵,他帶饅頭,這很正常嘛,最遠到阿拉斯加嘛,絕對不誇張的。」 而樸實卻也紮實的香氣勁道,也呈現在包子上。馬書生:「這代表熟了。」顧客劉小姐:「他每一樣,我都很喜歡吃欸,可是我好像更喜歡,吃他的豆沙包和酸菜包。」 劉小姐:「他家的豆沙包,吃起來比較滑潤,好像水汁一樣,。但是不是很甜,尤其剛出爐的時候,會燙舌頭,就非常地好吃。」 大夜班剛下班的劉小姐,趕著來搶購了好幾大包,馬書生說,就是客人們的殷切期盼,讓他們夫妻倆,經歷眷村拆遷,依然堅持幾十年。馬書生:「剛剛那個也是半路碰到的,喔留電話,問搬哪去了,追我們,吃了大概20年,還有吃了40年的,還有兩個。」
    2009/09/27 22:05
  • 【一步一腳印】巧克力的傳道人 新鮮做、新鮮賣的好滋味

    巧克力師父的工作室,原來是涼颼颼的,因為巧克力最愛的溫度,是攝氏16到20度,這幾片巧克力已經「冷靜」了12個小時。
    2009/09/13 22:04
  • 【一步一腳印】黃芳亮的異想世界 用創意打造紙樂園

    這一屋子,都是黃芳亮的寶貝,曾在喜餅市場大受歡迎的包裝,原來雛型從這裡來。紙品業者黃芳亮:「一般小孩子對這個很喜歡,可以放各形各色的文具,它也是一個包裝盒,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賣品了。」
    2009/09/13 22:01
  • 【一步一腳印】災變後的新人生 招財蛙鳴伴民宿

    據說早餐對民宿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餐,要展現親切的媽媽味道,就在這個時候。民宿老闆邱富添,把早餐媽媽貴嫂剛烤好的自製鹹豬肉拿出來,好香。
    2009/08/30 22:19
  • 【一步一腳印】紙教堂的掌門人 愛心串連重建路

    音箱、電線,佈置了大半天,不知道位置擺得對不對,舞台邊人來人往,聽說等一下黃韻玲、林曉培、賴佩霞等藝人也都會來,南投埔里紙教堂,921十週年的音樂會,本來只有一場,因為好多藝人熱心參與,變成每個星期陸續有十多場。
    2009/08/30 22:01
  • 【一步一腳印】20年養鴨經驗造就品質 母子養鴨王

    天亮的時間,也是鴨子的早餐時間,林媽媽林碧蓮得比太陽更早起。養鴨場媽媽林碧蓮:「打開飼料的時候,你就必須要巡視一下,大概看一下。」 飼料是大廠配方,這裡還加了一粒粒,又大又完整的玉米,如果鴨子沒來大快朵頤,就要看看是不是有問題。林碧蓮:「鴨子嘛,一大早,你起來看,你看得比較多。」 真的多,林媽媽的養鴨場裡,總共有3萬多隻鴨子,不過場地更大,上萬坪分了好幾個區塊,鴨齡不同的,各有各的區,這一批年齡看起來小一些,照顧方法又不一樣。林碧蓮:「開收音機是給牠有個目標,然後有個聲音,鴨子牠對聲音很敏感,你不常給牠一種聲音的話,萬一牠聽到很大的聲音會驚嚇。」 這些鴨子聽到音樂,倒可開心了,就從飼料堆上溜滑梯。林碧蓮:「飼料啦,清潔工作啦,還是每天要看的啦,每天要巡的啦,一定的,1天至少巡個2次、3次,你要知道說,當牠到了幾天以後,知道說為甚麼我這邊的鴨子長不大,你就要分析說,我這個飼料放這邊,牠不喜歡吃。」 一大群鴨嘩啦啦地跑著,乍看都一樣,林媽媽卻可以明察秋毫,有不對勁的,追著也要揪出來,該篩選的不能手軟,即使每一隻鴨子,從小到大都投注心力,而對自己,林媽媽也要求嚴格,這兩天,她其實可以請個傷假,因為林媽媽的左手不好施力,前兩天被蜈蚣咬到,整個腫起來了。林碧蓮:「我的毛巾掉下來,不曉得蜈蚣,就包在沐浴巾裡面,我很急嘛,一拿來就沐浴乳滴下去,就往手背一擦,就咬下去了,已經第三次了。」記者:「手好一點沒有?」林碧蓮:「還在腫,這隻手盡量不要動它。」 做兒子的林和曄,起早也來巡,鴨場裡一些重量級工作,得要他來才行,像是搬出2袋各50公斤重的飼料餵小鴨。養鴨場第二代林和曄:「這一批算蠻漂亮,還蠻健康的。」
    2009/07/19 22:19
  • 【一步一腳印】慢食遊台灣 了解菜餚文化與在地性

    從這個時候開始,12天時間,徐仲暫時成了徐導遊,一團16位客人,遠道從義大利來。慢食團規劃人徐仲:「唯一確定的,全部跟吃有關,有幾個是麵包師父,有幾個是餐廳的廚師,一位好像家裡開連鎖餐飲企業,有幾個好像是酒莊的第二代,不是第二代,下面幾代,15個學生裡面,只有2個人是到過日本的,其他人是亞洲完全沒到過。」 從沒來過的來了,因為這是學校的課程,他們是義大利慢食大學的學生,課程當中一項很重要的,是要由實地參訪,了解菜餚的文化與在地性,以培養開闊的品味,今年學校把觸角,從歐美地區延伸到亞洲。徐仲:「我是Andy,Andy徐,這一回是你們的導師,也是。」 徐仲是慢食大學的碩士,2007年拿到的學位,目前應該也還是全台灣唯一的一位,而這個班導師任務,可遠遠比聚集學生帶他們上車複雜得多,因為未來12天裡,徐仲要帶大家試試,台灣在故宮、太魯閣遊覽之外,另一種深度旅遊的可能性。 徐仲:「我所知道第一次,我們以民間力量,想要以國外,以品酒的方式,介紹食材的方式,來介紹我們自己的,比如說烏骨雞、杏鮑菇,還是我們的蜜餞、綠竹筍、鳳梨,用這種品嘗的方式,還有用食物,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的方式來介紹,難免有一點點手忙腳亂。」 這股子忙,其實好個月以前,就已經開始。徐仲:「我們口譯的話,就是一個在這邊嘛!」 高雄餐旅學院設備完善的廚房,徐仲認為很適合讓義大利學生們,體驗一下中華廚師,一把刀、一套鍋鏟,就可以走天下的文化,只是怎麼在一堂課裡,讓學生們有所體會,可不能等人到了才想。徐仲:「兩個人一組的話,這兩個、這兩個,就一個人一個爐灶的意思是不是。」 學校很熱心,這樣一個跨國校際交流,全力配合,資深大廚親自出馬,因為大家都體諒,徐仲在這之前,先已經為爭取義大利學生來台,跟他的母校,也就是慢食大學,下過很大功夫。 徐仲:「一開始其實備受挫折,因為他們寧願選擇日本跟澳洲,他們不願意選擇台灣,同時在我爭取的時候,北京剛好也派一個團隊過去,也在交涉跟慢食的合作。」 看中華飲食文化,為甚麼要到台灣?徐仲這樣跟學校講。徐仲:「台灣是一個所有中式料理的融合體,在融合之後,它有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深度、一定的品質。」 講得出來,也要有課程充分展演,一整套,能從餐桌回溯到產地。徐仲:「喔,有有有,哇!對,非常明顯。」 台灣的生鮮農漁產品,絕對要讓義大利學生2、3天看不完,而直接到產地看食材,更是徐仲做了將近10年的事,當年身兼營養師跟美食記者的他,跑了幾年餐廳動態之後,有一些感觸。
    2009/06/28 22:14
  • 【發現台灣味】美的執著 餐桌上懷石料理

    清晨的花市,是都會區裡風光明媚的一角,劉嵐英一下子,奼紫嫣紅在手上,2袋、3袋、4袋,先生菊地英明當苦力。 老闆娘劉嵐英:「我一個月的這個花材,差不多1萬多,很驚人喔。」 說驚人,因為劉嵐英夫妻倆,開的可不是花店,花材大採買以後,轉移陣地到菜市場,劉嵐英跟先生經營的,其實是京都懷石料理,它的精髓之一,就在掌握季節變化風情,所以每天都要上市場,看看最鮮食材。劉嵐英:「我是說你要那個金菇,那邊。」 菊地先生不愛講話,市場的交涉,還是由太太負責,劉嵐英也會特別去照顧一些在地小農的小攤子,她覺得這樣煮起來安心,而在紅鳳菜、地瓜葉,這些台灣蔬菜上,怎麼表現京都風,就交給先生傷腦筋。 菊地先生原來才是夫妻倆這間偏僻餐廳的大廚,不過,這是一場陰錯陽差的結果,當時夫妻倆還在京都,曾經在台灣工作的先生,想要來台灣過退休生活。老闆菊地英明:「那個時候已經,住了10多年,住在台灣,所以比較習慣,有一點習慣了。」 相對的,一直在日本研習花藝的劉嵐英,卻想要待在日本,離還在唸書的孩子近一些,兩個人吵了一架,太太就回娘家了。劉嵐英:「我叫先生幫我報名,就是要上日本料理學校,那個時候我還沒回去嘛,所以先生就是已經,他已經退休在家裡,我就說,你沒事啊,你現在也閒著,那你去上好了。」
    2009/05/10 22:42
  • 【一步一腳印】石碇慢吞吞茶葉 堅持自然農法

    電視廣告裡的茶園風光,有一列列整齊如畫的茶樹,高定石的茶園,卻絕對不是那個模樣。 沿著森林裡,陡峭難行的小路往上爬,偶爾要低頭彎腰,與大蜘蛛擦身而過,腳下坡度略平的時候,高定石突然從旁邊一叢矮樹,摘下幾片葉子來吃。茶農高定石:「吃這個更夠力,吃吃看,這個是青心烏龍。」 原來看著也是雜樹林一般的,就是高定石的茶園了,這不是上野外求生課,高定石對來客,都會以「生菜沙拉」,熱情款待,不過這個沙拉沒醬料,不是什麼芽菜萵苣,就是直接把剛摘下的茶葉嫩芽,放到嘴裡嚼,一開始,一股苦味攻佔味蕾,不過漸漸有了變化。茶農高定石:「你咀嚼入咽以後,它大概1、2分鐘以後,它會先兩頰會生津,吞嚥以後喉嚨會回甘起來。」 高定石會盯著你嚼到最後,茶葉渣別吐出來,也要吞下去,這可是他一大養生撇步,歡迎大家盡量吃。定石:「它裡面維生素、微量元素,也都比較沒有被破壞掉,傳統茶園它不可能,這樣子這樣子就能吃。」 傳統茶園少不了農藥的疑慮,而這片純粹自然農法的茶園,沒有農藥肥料,連水都不灑,高定石17年無為而治,園裡鳥叫蟲鳴,芒草蕨類與茶樹共茁壯。高定石:「我這樣隨便一拔,你看這一整包都是有機質跟腐層值的土,它是排水性很好,又很肥沃的土,你看,它的土是黑的,又是鬆的。」高定石:「喔,這裡就有,一隻很大的蚯蚓。」 其實這塊高家傳承近百年的山中茶園,也曾經殺蟲除草,一棵棵茶樹,小小巧巧整齊排列,到了高定石的手中,卻變了樣。高定石:「我如果這麼年輕,就回來接茶葉,我用傳統的方式在做,我就不用回來接茶葉,我這樣會,基本上來講,就說走不出自己的一條路,跟自己的品牌出來。」 高定石的爸爸,因為癌症死亡,他一直覺得,那是長年使用農藥的後遺症,而說到年輕,他接下茶園時,28歲,很難想像吧,講話非常非常慢的高定石,曾經是四處跑的女裝業務員。高定石:「我的想法是說,不管男生或女生,一生當中我覺得,都應該要經過在外面,sales這一段的磨練,自己可以成長,而且也可以獨當一面。」
    2009/05/10 22:17
  • 【一步一腳印】輪椅上的創意王 用點子鋪一條通用大道 (下)

    唐鋒正自己則不怎麼提,任務多偉大或多艱鉅,他只是一遍遍苦口婆心,對的就要去做。唐鋒正:「通用設計你一開始做對,你不必以後再花一大筆,可能比原來更高好幾倍的錢,來做修改。」
    2009/04/19 22: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