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找人Gary乳癌生活習慣糖尿病房屋稅餐廳健行國小熊貓超市消費者燙傷
  • 搜尋:

    併發症 結果共534筆

  • 打疫苗後冒「帶狀疱疹」 醫師:時序重複、無關聯

    有診所碰到病人打疫苗後,出現帶狀疱疹,認為可能是壓力、焦慮或打疫苗後免疫低下造成,但有其他醫師分析,這打疫苗和出現疱疹,沒有相關性,只是時序剛好重複,要注意的反而是,有帶狀疱疹代表免疫低,可能影響疫苗效力,不過打完二劑還是能刺激抗體生成,另外打疫苗也得注意,可能出現淋巴腫脹的併發症。
    2021/08/02 18:18
  • 致死率高達60%!被「這蟲」咬到焦痂 併發肝脾腫大亡

    夏天到來,蚊蟲也跟著變多,小心一不注意就致命!皮膚科醫師高珮菡分享「奪命害蟲」,同時她也直言,被叮咬到請立刻就醫,嚴重者可能可能出現肝脾腫大,若出現併發症,死亡率高達60%不可小看。
    2021/07/31 14:12
  • 新冠病毒會攻擊「腦血管」!當心神經長期後遺症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至今已超過一年半,仍然持續對全球民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除了最廣為人知的症狀如發燒、咳嗽、胸悶、易喘、血氧降低外,醫師提醒,它同時可能感染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堪稱是無孔不入,這些器官的感染同樣可能造成嚴重及持久的併發症或後遺症,值得關注。
    2021/07/26 19:27
  • 有片/感染新冠肺炎!確診者出院康復後 冒出這「併發症」

    新冠肺炎疫情,現在全球仍在警戒當中,臺灣從五月中至今因為爆發本土疫情,現在稍微趨緩,但仍然沒有本錢鬆懈,目前在台灣超過1萬多人染疫而確診者康復出院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後新冠併發症」,相較於英、美政府已投入資源,因應新冠後遺症,台灣目前卻無官方指引提醫療照護參考。
    2021/07/24 23:00
  • 昔日遇襲併發症入院治療 巴西總統最快18日出院

    2018年遇襲遭刺傷、幾近喪命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日前因併發症入院治療,他今天表示感覺良好,等不及要重返工作崗位。
    2021/07/18 11:43
  • 英研究:每2名染疫重症患者就有1人出現併發症

    根據今天發表的新綜合研究報告,每兩名因COVID-19重症住院的患者中,就有一人會出現其他併發症,連一向健康的年輕人都不能倖免;專家說,接種疫苗對預防併發症非常重要。
    2021/07/16 14:22
  • AZ、莫德納、BNT都到位 3大疫苗優缺點比較

    日本相贈的AZ疫苗不斷到貨,台灣自購和美國贈送的莫德納疫苗也陸續抵台,而鴻海和台基電、慈濟基金會購買的輝瑞BNT疫苗也將在9月後陸續到貨。接下來3大品牌的新冠疫苗台灣人都打得到,疫苗意願該怎麼選?專家表示,有疫苗就是好疫苗,但是自體免疫疾病正處於活動期者不宜打腺病毒載體疫苗,而疫情緊急時,AZ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2021/07/15 14:48
  • 台灣洗腎率高居全球之冠!醫破除迷思授這招「治腎」關鍵

    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2020年發布的年報指出,台灣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及洗腎率皆全球之冠,而其中約有五成是因為糖尿病腎病變所致。醫師提醒,糖尿病雖然屬於慢性病,但若長期放任血糖波動,當心糖尿病併發症來的又凶又狠,重創腎功能!
    2021/07/06 15:09
  • 官員比老人優先打疫苗 藍委:應公布13.9萬人名單

    國內疫情仍未平息,如今疫苗嚴重短缺,施打的優先順序屢遭質疑。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指出,中央公布施打順序第二類「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官員」定義不清,就連行政院顧問丁怡銘都打完,且施打人數從9萬增加至13.9萬人,名單裡到底有誰不得而知,而染疫後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致死的65歲以上長者,卻排第八類?讓人質疑政府背後的考量到底是什麼。
    2021/06/24 11:27
  • 孕婦納入第6類接種對象 可選合適廠牌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6月20日召開第3次臨時會議,專家針對COVID-19疫苗工作小組歷次會議進行確認,討論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經考量孕婦為 COVID-19 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之族群,為保障懷孕婦女及胎兒健康,建議孕婦應接種COVID-19 疫苗並納入第六類優先接種對象。
    2021/06/22 14:45
  • 都沒人處理!婦染疫亡 家屬控「延誤送醫」

    搶救染疫病患,時間不等人!新北市一名確診婦人,插管一周之後宣告不治,家屬痛罵,打了60多通電話,相關單位在第一時間竟然都沒人來處理,導致輕症的媽媽,最後肺功能只剩下5%,引起併發症過世,而且登記確診的日期,竟然差了整整8天,不免讓人質疑,整個SOP是不是亂了套。
    2021/06/18 19:15
  • 長青遺孀曝生前最後對話 臨終妻女相伴無憾

    以鄉土劇《鳥來伯與十三姨》走紅的資深藝人長青,昨天因心律不整引起併發症過世,享壽76歲。妻子鍾淑雅今天凌晨在臉書表示,長青最後走得安詳,也感謝讓他有首次演出機會的黃西田。
    2021/06/17 10:24
  • 快訊/藝人長青病逝 心律不整引併發症享壽76歲

    資深藝人長青,今天下午(6/16)因為心律不整的宿疾,引起多種併發症、在醫院病逝,享壽76歲,長青的大女兒接受平面媒體採訪時提到,長青從2003年起罹患心律不整,自從過完年後跌倒,身體就大不如前,經常進出急診和加護病房,但碰上疫情,大女兒也說,家人很遺憾無法陪在他身邊。
    2021/06/16 20:14
  • 確診男康復「講話仍喘」 掛呼吸管勸:勿輕忽

    曾在台灣留學的大馬男生,確診解隔離後,以為全康復,但卻發現講話時不時會很喘,還得掛著呼吸管,意識到原來有後遺症,醫師說這是隱形缺氧,尤其如果是無症狀會造成危險,得常常量測血氧,胸腔科醫師分析,如果原先有呼吸道症狀的人,確診康復後可能有併發症,會讓過敏惡化。
    2021/06/10 19:01
  • 多國開放孕婦接種疫苗! 國內醫界:利大於弊

    國內包括婦產科醫學會和周產期醫學會都表示,建議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降低重症發生率!事實上,疫苗在臨床試驗階段沒有懷孕的受試者,因此剛開始的安全性並不明確,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國家開放孕婦接種,學會強調目前有超過3萬人接種,並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流產或其他併發症的風險,倒是建議在疫苗有選擇性的狀況下,優先選擇mRNA疫苗。
    2021/06/03 18:55
  • 醫籲在家防疫多運動 「肥胖、慢性病」肺炎重症風險提高

    國內疫情爆發,全國停課,有些年輕人趁機返鄉避難,若家中有阿公阿嬤的話,返鄉舉動變得相當危險。醫師指出,年齡是併發重症的危險因素之一,除了年齡,併發重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慢性病」;另外,國外研究也指出,BMI超過30的人,住院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倍,醫師呼籲,防疫在家一定要運動,減少併發症風險。
    2021/05/24 15:27
  • AZ疫苗擴大施打 4/23開放軍警、長照人員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指出,考量維持治安等社會機能工作者,與維持長照社福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運作之工作者及住民,皆為COVID-19高感染風險或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之族群,為使上述對象及早獲得免疫保護力,自4月23日起,開放警察、憲兵等維持社會機能運作必要人員及長照社福機構、社福照護系統之人員與受照顧者等接種計畫所列第五及第六類實施對象接種COVID-19疫苗。
    2021/04/21 14:17
  • 接種嬌生疫苗出現血栓 美國1人不治1病危

    美國施打嬌生疫苗的民眾有6人出現血栓現象,衛生當局今天建議暫緩接種此款疫苗。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科學家表示,其中一位病人已因血栓併發症不治,另有一人情況危急。
    2021/04/14 08:23
  • 只要搬重物就有可能骨折 醫推5運動有效預防

    91歲的阿桃嬤最近在養護中心跌倒導致骨折,家屬因為擔心併發症而選擇保守治療,但1個多月後,阿嬤因疼痛難耐無法入眠而到骨科求診,最後決定接受手術治療。
    2021/03/31 21:29
  • 5歲妹「胃口大開」暴喘嚇壞媽 醫驚:血糖飆破5百

    若小朋友突然暴飲暴食恐怕是生病了!一名5歲女童上個月突然開始大量喝水,胃口也變得相當好,情況持續一陣子後,某天女童變得昏昏沉沉,呼吸十分急促,緊急送醫治療後才發現她的血糖指數竟高達500多,嚇壞在場家屬。
    2021/03/18 16:26
  • 腰痛要命!男椎間盤破裂 疼痛度直逼生產

    腰痛起來要人命。高雄1名50歲男子,嚴重下背痛,就醫發現腰椎第4、第5節間的椎間盤破裂,疼痛度已經達9分,直逼女性生產疼痛度的10分,但因為高血壓,開刀怕出現併發症,醫師以「介入性疼痛治療」,用長針把藥物直接打進發病的患部,腰痛立即從9分降到3分,爭取延後開刀的時機。其實一般上班族,或者婆媽們,常常因為核心肌力不足,容易腰酸背痛,若是忽略,容易導致腰椎或脊椎變形。
    2021/03/11 15:46
  • 每天抽菸、含糖飲料當水喝 35歲男成糖尿病患

    台南市一名35歲男子常輪夜班工作,每天至少1杯半糖紅茶當白開水喝,因體重大幅下降就醫後查出罹患糖尿病。醫師指出,年輕糖尿病患的併發症常比老年人嚴重,應多注意作息。
    2021/03/08 14:35
  • 新冠痊癒變不孕 研究:20%確診康復男「精蟲消失」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已有部分研究發現此病毒引發的併發症及後遺症對人體影響甚鉅。近期義大利一研究指出,新冠染疫男性康復後恐怕要面臨精子數降低的風險,數據顯示有25%受試者的精子數量低,近20%的人精液中「完全沒有精子」,特別是曾入住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更可能出現無精症,引發關注。
    2021/02/15 17:44
  • 太累長脣皰疹?陳時中認「年紀大」併發症多:壓力大

    日前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國內疫情升級緊張狀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連續25天都坐鎮記者會親自說明,他昨(8)日在記者會中突然拉下口罩,被台大醫師施景中發現疑似長「脣皰疹」。對此,陳時中今日回應,年紀大了就有許多併發症,加上這段時間壓力較大,應該已快康復了。
    2021/02/09 15:13
  • 「痛風口服藥」有助抗疫 研究:創全球先河

    加拿大醫師群表示,一項重大臨床試驗顯示,痛風老藥「秋水仙素」(colchicine)能有效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並降低染疫引發併發症的風險。
    2021/01/24 11:3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