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前「平均臥床8年」!專家曝1長壽關鍵 染疫加速受損

編輯 郭庚儒 / 責任編輯 黃若維 報導

2024/06/01 13:45
老人在臨終前平均會臥床8年。(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粒線體是「身體發電廠」,也是延緩老化、健康長壽的關鍵。粒線體受損有什麼徵兆?該如何避免粒線體受損呢?

老人愈來愈長壽 臨終前平均臥床8年

 

 

根據行政院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18年達331萬人,占總人口14.1%,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推估至2026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藥師伍慶雲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健康生命與不健康生命平均差距將近8年,代表這8年臥床失能、需仰賴家人,說明國人雖愈來愈長壽,但臥床時間太長,長壽並未帶來更多的快樂,更造成了許多家庭沉重的負擔,而健康長壽的關鍵與粒線體健不健康也有關係。

粒線體是健康長壽關鍵 染疫加速粒線體受損

 

伍慶雲表示,粒線體是細胞內重要的胞器,提供身體90%的能量,有如身體的發電廠,若是粒線體受損,也會連帶影響健康、壽命,「而新冠病毒會破壞細胞粒線體,讓健康狀況越來越差」。

伍慶雲說明,許多人染疫後出現長新冠後遺症,包括:肺炎、疲倦、咳嗽、呼吸困難、心悸、頭痛、腦霧、失眠、掉髮、肌肉痠痛與味覺障礙等,原因與新冠病毒破壞細胞的粒線體有關,造成器官的細胞粒線體功能失調,進而產生器官的不同症狀。

德國自然療法博士Sacha Müller也說,觸發粒線體產生負面變化的因素,也包括了藥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真菌、工業毒素、奈米顆粒、WiFi或手機等電磁場、塑膠和增塑劑,就連壓力也可能傷害粒線體。

避免粒線體受損 1飲食是解方

如何知道粒線體受損了?Sacha Müller表示,每個人粒線體受損出現症狀差異很大,粒線體受損的人通常會出現疲倦或缺乏活力、腸道不適、代謝失調、免疫系統較弱等4大症狀。

Sacha Müller說明,粒線體受損引起的疾病,可分為原發性粒線體疾病和繼發性粒線體疾病,原發性粒線體疾病為遺傳性,而繼發性粒線體疾病通常由氧化和微量營養素缺乏等因素引發,建議養成均衡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全榖,適量肉類、蛋類和奶類,補充足夠的各類營養素,是避免粒線體受損的最佳解方。

◎ 資料來源/伍慶雲藥師.Sacha Müller博士
 

原文請見:老人臨終前平均臥床8年!健康長壽關鍵是它 1飲食是解方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新時間:2024/06/01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