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製作人何厚華老師於今年3/15去世,當時外界普遍認為他是因鼻咽癌病逝。與他私交甚篤的金曲獎作曲人熊美玲透露,何老師並非因鼻咽癌去世。他罹鼻咽癌是20多年前的事,雖然一直有追蹤,卻沒發現肝臟和腎臟陸續出現癌細胞,腎腫瘤有7、8公分。但在進行腎臟穿刺前,他就因肝昏迷在今年2月底住進醫院,未料她和兒子去探望的隔天3/15傳出去世消息,大家都措手不及。
腎臟和肝臟都長癌 肝昏迷無法治療
熊美玲日前以《一路平安》專輯入圍第35屆金曲獎台語女歌手、最佳台語專輯、最佳作詞、年度專輯4項大獎,製作總監何厚華是專輯催生者。熊美玲說,當時他們一周至少碰面一次,每次看到何厚華都是很開心的,他也常在群組上更新報喜,完全沒有察覺到有任何不適。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頭頸部腫瘤中心召集人侯思任醫師表示,肝昏迷的全名是「肝因性腦病變」,當患者發生肝昏迷時,醫療團隊幾乎無計可施,只能等待患者肝臟狀況改善後再尋求治療。肝因性腦病變的預後取決於肝臟衰竭的程度,猛爆性肝炎因大部分肝細胞壞死而預後較差,死亡率高達70%至80%。
鼻咽癌治癒20年還可能轉移腎和肝嗎?
何厚華後來被診斷出的腎癌和肝癌,是否可能是20多年前鼻咽癌復發轉移所致?侯思任說,這要從鼻咽癌的成因談起。他指出,鼻咽癌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疾病,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和飲食習慣都有關聯。鼻咽癌具有明顯的地域性,7至8成的病例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包括台灣、廣東和香港等。
除了基因遺傳外,飲食習慣也是誘發鼻咽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過去因缺乏冷凍設備,大家常食用醃製食品,如廣東人、香港人愛食用含亞硝酸鹽的燒臘,都可能增加鼻咽癌的風險。此外,EB病毒感染也與鼻咽癌的發生有關。反覆的病毒感染導致鼻咽附近的淋巴組織持續發炎可能誘發癌變,癌化機轉類似B型和C型肝炎病毒導致肝發炎和肝硬化。
侯思任提醒,隔夜蔬菜、久滾的火鍋湯、添加亞硝酸鹽的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品都可能增加鼻咽癌的風險,建議民眾應盡量少吃。鼻咽癌依嚴重程度分為四期,後期存活率較低。早期鼻咽癌僅需接受放射線治療,2至4期則須搭配化療。
近年來,放射治療技術不斷進步,可更精準地治療腫瘤而減少周遭組織的損傷。即使是第4期鼻咽癌,在良好的治療條件下,5年存活率仍可達5成左右。
所以綜合上述的鼻咽癌誘發因子,鼻咽癌治癒多年後會不會再復發?第一個就是看飲食。如果治療後三餐還是愛吃鹹魚雞粒炒飯、愛吃火腿、吃香腸,確實有可能再誘發鼻咽癌生成。
侯思任說,至於鼻咽癌是否復發會轉移到肝臟、到腎臟?因為鼻咽癌的生成在鼻咽,也就是在頭部,遠端轉移比較常見的是骨頭、肺部、縱膈腔,若再往下到腹腔就很少,轉移到肝臟有看過,但是很少,復發轉移到腎臟的案例,他在文獻上也查不到資料。
如果是原發性的腎臟癌呢?侯思任分享自己的外婆也是因腎癌過世的經歷。他表示,腎癌同樣分為四期,早期腎癌可直接手術切除,治療效果較好。晚期腎癌則須搭配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甚至放射性治療等積極治療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腎癌的復發率相當高。術後1至5年,每年的復發率都在兩成左右。因此,即使重大傷病卡到期,病情穩定,仍需定期追蹤檢查,切勿掉以輕心。腎癌容易發生遠端轉移,常見轉移部位包括骨骼、肺臟和腹腔等。
腎癌分期與轉移情形
第一期腎癌的腫瘤直徑小於等於7公分,侷限在腎臟內。第二期腫瘤直徑大於7公分,如果腫瘤已轉移至周邊的淋巴、血管或脂肪等組織就是第三期。第四期則是轉移至更遠處的器官,如小腸、肝臟、肺臟等。腫瘤轉移的範圍越廣,分期越晚,預後越差,治療難度也越高。
至於原發性腎癌8至9公分,是否已達第二期,端視有無轉移情形而定。若僅侵犯周邊組織,屬第三期;若已有遠端轉移,則為第四期。對於已有遠端轉移的晚期腎癌,手術切除的效果有限,需搭配全身性的化療和免疫治療,雖然無法根治,但仍可延長生命、改善生活品質。
其他癌症轉移至腎臟怎麼治?
除了原發性腎癌外,部分其他癌症也可能轉移至腎臟,如黑色素細胞瘤、肺癌、胃癌、乳癌、子宮頸癌、腸癌、胰臟癌等。轉移性腎癌的治療需根據原發癌別的特性來擬定,使用相應的標靶或免疫藥物,而非針對腎癌細胞本身治療。
◎ 諮詢專家/侯思任醫師
原文請見:何厚華癌逝竟不是鼻咽癌!好友曝肝臟和腎臟都有癌細胞、肝昏迷沒治療就走了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