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大逆轉!何厚華非鼻咽癌過世 「肝腎驚見腫瘤」沒治療就走了

編輯 丁彥伶 / 責任編輯 王雅惠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31 12:3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31 12:39
金牌製作人何厚華老師於今年3月15日去世。(圖/翻攝自何厚華臉書)
金牌製作人何厚華老師於今年3月15日去世。(圖/翻攝自何厚華臉書)

金牌製作人何厚華老師於今年3/15去世,當時外界普遍認為他是因鼻咽癌病逝。與他私交甚篤的金曲獎作曲人熊美玲透露,何老師並非因鼻咽癌去世。他罹鼻咽癌是20多年前的事,雖然一直有追蹤,卻沒發現肝臟和腎臟陸續出現癌細胞,腎腫瘤有7、8公分。但在進行腎臟穿刺前,他就因肝昏迷在今年2月底住進醫院,未料她和兒子去探望的隔天3/15傳出去世消息,大家都措手不及。


腎臟和肝臟都長癌 肝昏迷無法治療


熊美玲日前以《一路平安》專輯入圍第35屆金曲獎台語女歌手、最佳台語專輯、最佳作詞、年度專輯4項大獎,製作總監何厚華是專輯催生者。熊美玲說,當時他們一周至少碰面一次,每次看到何厚華都是很開心的,他也常在群組上更新報喜,完全沒有察覺到有任何不適。


 
而專輯的企劃鄭中庸受訪時透露何厚華並非鼻咽癌過世,他20幾年前曾確診鼻咽癌,多年來一直追蹤都沒有癌細胞。他也常進出醫院,但沒想到他沒追蹤其他部位,只有針對化療後造成的吞嚥困難跟胃食道逆流等症狀,進行就醫,後來才發現肝臟、腎臟陸續出現癌細胞,但發生肝昏迷,還沒治療就去世了。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頭頸部腫瘤中心召集人侯思任醫師表示,肝昏迷的全名是「肝因性腦病變」,當患者發生肝昏迷時,醫療團隊幾乎無計可施,只能等待患者肝臟狀況改善後再尋求治療。肝因性腦病變的預後取決於肝臟衰竭的程度,猛爆性肝炎因大部分肝細胞壞死而預後較差,死亡率高達70%至80%。


鼻咽癌治癒20年還可能轉移腎和肝嗎?

何厚華後來被診斷出的腎癌和肝癌,是否可能是20多年前鼻咽癌復發轉移所致?侯思任說,這要從鼻咽癌的成因談起。他指出,鼻咽癌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疾病,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和飲食習慣都有關聯。鼻咽癌具有明顯的地域性,7至8成的病例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包括台灣、廣東和香港等。


除了基因遺傳外,飲食習慣也是誘發鼻咽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過去因缺乏冷凍設備,大家常食用醃製食品,如廣東人、香港人愛食用含亞硝酸鹽的燒臘,都可能增加鼻咽癌的風險。此外,EB病毒感染也與鼻咽癌的發生有關。反覆的病毒感染導致鼻咽附近的淋巴組織持續發炎可能誘發癌變,癌化機轉類似B型和C型肝炎病毒導致肝發炎和肝硬化。


 
隔夜蔬菜、火鍋、醃燻加工肉 會增鼻咽癌風險


侯思任提醒,隔夜蔬菜、久滾的火鍋湯、添加亞硝酸鹽的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品都可能增加鼻咽癌的風險,建議民眾應盡量少吃。鼻咽癌依嚴重程度分為四期,後期存活率較低。早期鼻咽癌僅需接受放射線治療,2至4期則須搭配化療。


近年來,放射治療技術不斷進步,可更精準地治療腫瘤而減少周遭組織的損傷。即使是第4期鼻咽癌,在良好的治療條件下,5年存活率仍可達5成左右。


所以綜合上述的鼻咽癌誘發因子,鼻咽癌治癒多年後會不會再復發?第一個就是看飲食。如果治療後三餐還是愛吃鹹魚雞粒炒飯、愛吃火腿、吃香腸,確實有可能再誘發鼻咽癌生成。


侯思任說,至於鼻咽癌是否復發會轉移到肝臟、到腎臟?因為鼻咽癌的生成在鼻咽,也就是在頭部,遠端轉移比較常見的是骨頭、肺部、縱膈腔,若再往下到腹腔就很少,轉移到肝臟有看過,但是很少,復發轉移到腎臟的案例,他在文獻上也查不到資料。
 

腎癌治療與復發風險
 

如果是原發性的腎臟癌呢?侯思任分享自己的外婆也是因腎癌過世的經歷。他表示,腎癌同樣分為四期,早期腎癌可直接手術切除,治療效果較好。晚期腎癌則須搭配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甚至放射性治療等積極治療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腎癌的復發率相當高。術後1至5年,每年的復發率都在兩成左右。因此,即使重大傷病卡到期,病情穩定,仍需定期追蹤檢查,切勿掉以輕心。腎癌容易發生遠端轉移,常見轉移部位包括骨骼、肺臟和腹腔等。


腎癌分期與轉移情形
 

第一期腎癌的腫瘤直徑小於等於7公分,侷限在腎臟內。第二期腫瘤直徑大於7公分,如果腫瘤已轉移至周邊的淋巴、血管或脂肪等組織就是第三期。第四期則是轉移至更遠處的器官,如小腸、肝臟、肺臟等。腫瘤轉移的範圍越廣,分期越晚,預後越差,治療難度也越高。


至於原發性腎癌8至9公分,是否已達第二期,端視有無轉移情形而定。若僅侵犯周邊組織,屬第三期;若已有遠端轉移,則為第四期。對於已有遠端轉移的晚期腎癌,手術切除的效果有限,需搭配全身性的化療和免疫治療,雖然無法根治,但仍可延長生命、改善生活品質。


其他癌症轉移至腎臟怎麼治?

除了原發性腎癌外,部分其他癌症也可能轉移至腎臟,如黑色素細胞瘤、肺癌、胃癌、乳癌、子宮頸癌、腸癌、胰臟癌等。轉移性腎癌的治療需根據原發癌別的特性來擬定,使用相應的標靶或免疫藥物,而非針對腎癌細胞本身治療。

 

◎ 諮詢專家/侯思任醫師

 

原文請見:何厚華癌逝竟不是鼻咽癌!好友曝肝臟和腎臟都有癌細胞、肝昏迷沒治療就走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癌」警訊不可不知

#鼻咽癌#何厚華#癌症轉移#罹癌#腫瘤#癌細胞#癌症擴散#肝昏迷#癌細胞擴散#何厚華過世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47

0.0884

0.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