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走樣太魯閣疾管署余祥銓性侵芳明館逃死YouTubeMusic新北5歲童窒息GooglePodcast
  • 搜尋:

    LIFE生活網 結果共732筆

  • 肛門疼痛灼熱?泌尿科醫示警「4情況」恐是菜花 口腔也會長

    菜花是一種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見性疾病。通常透過皮膚接觸傳播,尤其是性接觸。菜花會在生殖器、肛門、口腔及其周圍的皮膚黏膜上形成疣狀生長。這些疣通常是粉色、膚色或白色的,可能會出現單個或成群的情況。
    2024/05/06 15:15
  • 喝酒容易臉紅?恐罹酒精不耐症 醫警告「器官癌變機率高」

    許多人在飲酒後會出現臉部泛紅的情形,有人認為這是血液循環變好的象徵,也有人覺得這代表肝臟代謝能力強。但其實,臉紅是身體給予的警告訊號,暗示你可能罹患了酒精不耐症。
    2024/05/03 15:43
  • 冬天進補過頭變胖怎辦!中醫教3招健康甩肉 調理脾胃是關鍵

    冬天普遍被認為是進補的好時機,許多人三不五時就吃薑母鴨、羊肉爐、藥膳排骨等高熱量的食物,結果過了冬天才發現體重暴增,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下了。對此,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分享,可透過調理脾胃、調整飲食,以及特定穴位針灸、中藥調理等中醫療法來有效減重。
    2024/04/30 15:46
  • 調理身體有妙招!營養師列「八大器官」飲食指南 這樣吃更健康

    現代生活的節奏和壓力,使我們經常忽略了身體的需求,直到它發出警訊時才開始反思。然而,如果我們能提前聆聽身體的呼喚,並給予它所需的關愛和照顧,就能夠遠離疾病,享受更豐富的人生。
    2024/04/30 12:01
  • 春天是養肝最佳季節! 醫教「4秘訣」促進代謝還增免疫力

    中醫講求的是順應四季節氣、陰陽變化採取不同的養生方式,其中春天是「養肝」的最佳季節,可幫助調整人體的氣機、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等。對此,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表示,春天養肝時,可多吃綠色蔬菜、適度運動、避免情緒波動和早點睡覺,以維護肝臟的健康。
    2024/04/30 11:26
  • 7旬伯體重異常掉6公斤!醫曝14關鍵原因:恐是罹癌警訊

    一名70歲左右的阿伯,近4個月來體重不斷下降,從70公斤瘦到64公斤,一開始褲子都不用皮帶,現在用了皮帶卻還是鬆的,讓他十分擔心自己是否罹患不治之症。對此,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表示,若未刻意增加運動量或減少飲食,體重卻突然減輕,就算是「不自主體重減輕」,可能代表受疾病影響,需多面向評估。
    2024/04/30 11:06
  • 久坐1小時減壽22分鐘!不只頸椎痛還傷「心」 醫授4招改善

    長時間坐著不動很傷身,可能造成坐骨神經痛、頸椎退化、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對此,好幸福泌尿科體系三重院區院長高銘鴻指出,長期久坐對骨盆健康很不利,甚至可能引發尿失禁,因此分享4個小訣竅,包括定時起立走動、適時伸展、注意姿勢別駝背、做凱格爾運動,以有效避免久坐的危害。
    2024/04/29 15:25
  • 喝牛奶會致癌?醫揭「乳製品4大好處」打臉 反降低癌症發生率

    一些人認為,攝入乳製品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醫學證據顯示,牛奶及乳製品的好處多,不應該被污名化,除了有利於心血管健康、降低癌症發生率之外,還具豐富營養素,能降低發胖風險。
    2024/04/29 14:22
  • 半夜癢到受不了!濕疹竟是「這體質」作祟 中醫曝3招改善

    你是否也面臨濕疹的困擾?濕疹患者經常感覺皮膚很癢,搔抓時可能會流出組織液。晚上睡覺時,癢感更加明顯,讓人不自覺得狂抓。起床時,可能發現自己遍體鱗傷,皮膚佈滿皮屑或是血跡斑斑。究竟濕疹是什麼呢?更重要的是應該如何擺脫濕疹呢?
    2024/04/26 15:58
  • 肛門癌發病率急升!「這疫苗」男性也必打 末期恐無藥可醫

    或許很多女性朋友,對於HPV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因為它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病因。然而,除了子宮頸癌之外,HPV病毒也是導致肛門癌的主要元凶。
    2024/04/19 18:20
  • 色色軟趴趴!男「晨勃突消失」 醫5原因示警要當心

    晨勃是男性特有的生理現象,通常會在深度睡眠期間或醒來時發生。一般來說,勃起與血液循環、體內賀爾蒙水平,以及神經系統是否正常運作有關。對於健康男性而言,晨勃讓陰莖充血,增加血液流量、促進良好的血液循環,像是身體的日常保養。晨勃有助於陰莖組織與血液交換氧氣和營養,預防陰莖組織纖維化,提升勃起和性行為的品質。
    2024/04/19 16:37
  • 6旬男血便又吐血!竟是腸道細菌寄生動脈 慢性病患+3症狀應就醫

    一位65歲的患者因排血便又吐血,到診所求醫。醫生為該患者進行了胃鏡和結腸鏡檢查,未發現異常後,建議患者前往大醫院進行「動脈電腦斷層」攝影與血液檢查,以確認病因。後來檢查發現,原來是「感染性動脈瘤」與十二指腸形成廔管,才導致腸胃道持續出血。在接受心臟外科醫師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幸好發現得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原來腸道內的細菌,還會跑到動脈「寄生」。
    2024/04/18 15:55
  • 做家事姿勢不正確易傷關節!醫教「3秘訣」減輕關節傷害

    你是哪種打掃人?是想打掃就會一口氣打掃完,還是會每天打掃一點呢?無論是哪一種,你知道做家事時,不正確的姿勢容易引起全身痠痛,甚至傷到關節嗎?
    2024/04/18 13:37
  • 別再喝手搖飲了!醫師推這飲料「4大好處」 健康清爽無負擔

    台灣人很愛喝手搖飲,走到哪都人手一杯,特別是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下午經常會揪團訂飲料。與其喝高糖高脂的手搖飲,對身體產生大量負擔,不如改喝清爽無負擔的綠茶。
    2024/04/14 22:35
  • 不只影響體態!醫曝駝背「4大隱形殺手」 恐壓迫胸腔及內臟

    不少人因為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工作、低頭滑手機,導致背越來越駝,看起來沒精神。對此,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表示,駝背除了對體態有負面影響,還可能傷害健康,造成肩頸痠痛、頸椎磨損退化、坐骨神經痛、胸悶與呼吸不順等問題。
    2024/04/14 15:32
  • 紙餐盒不能微波!營養師曝「食物加熱3要點」 小心毒物吃下肚

    為了方便,許多外食族會購買紙餐盒盛裝的食物,甚至到超商買便當,也很習慣將整個容器放到微波爐加熱。然而,並非所有紙餐盒都適合微波加熱。顏瑜萱營養師在臉書專頁《瑜萱營養師》指出,若不當使用塑膠產品,可能會導致其中的塑化劑、穩定劑及塑膠單體溶出,汙染食品。這些含有環境荷爾蒙特性的物質進入人體後,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進而影響生長發育和生殖系統
    2024/04/13 09:20
  • 泡芙阿姨健檢驚罹胰臟癌!醫示警「5族群」高風險

    飲食偏愛精緻甜點、油炸物,加上抽菸史,55歲楊姓婦人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提醒,初期胰臟癌的症狀大多不明顯,容易被當作一般腸胃消化不良問題,建議民眾除了保持飲食均衡、戒菸戒酒外,也要注意肥胖及遺傳因素等危險因子,主動安排檢查。
    2024/04/12 16:58
  • 別大意!美國女子只是喉嚨、舌頭痛 2個月後竟皮膚癌死亡

    美國紐約一名24歲女子艾拉(Ayla Eilert)2021年5月開始感到喉嚨痛,且舌頭上出現潰爭的瘡。經過2個月、3位醫生的錯誤診斷,她在2021年9月中旬終於確診是鱗狀細胞癌。就在6天後,這名女子接受了手術,切除了四分之一的舌頭,並進行重建。但不幸的是,癌症已經擴散到了她身體的13個部位。
    2024/04/12 16:37
  • 愛吃甜食?專家曝「8症狀」恐失智症 飲食習慣改變是徵兆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糖分和大腦功能之間存在連結,可能會導致失智症。倫敦布羅德蓋特綜合診所(Broadgate General Practice)的研究人員發現,無法控制的對糖的渴望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
    2024/04/12 15:27
  • 每年1800萬人不敵「沈默殺手」 醫揭走路2徵兆恐罹病

    全球每年約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風、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在英國約有四分之一的死亡案例與此相關,因此及早發現症狀至關重要。除了一些較為常見的徵兆,如胸痛,還有其他不太被注意的跡象。甚至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腿部出現。英國心臟基金會(BHF)指出,心血管疾病可能在腿部出現兩個警告信號,且在行走時更明顯,包括腿痛和腫脹。
    2024/04/12 15:16
  • 生越多老越快!2字頭就懷孕當心 每生一胎「生物年齡增6個月」

    女性在20多歲時生過小孩,會加速身體的「生物年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與其他機構合作進行的研究發現,女性在20多歲時曾經懷孕,其生物年齡都會比同齡未生育者來得更高。而且,生育次數愈多,老化速度就愈快。
    2024/04/11 14:16
  • 手搖飲控看過來!醫師推「這款」健康無負擔 解渴又不怕胖

    台灣人很愛喝手搖飲,走到哪都人手一杯,特別是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下午經常會揪團訂飲料。與其喝高糖高脂的手搖飲,對身體產生大量負擔,不如改喝清爽無負擔的綠茶。
    2024/04/09 14:17
  • 手腳經常麻又刺?醫警恐是「周邊神經病變」 1族群罹病機率最高

    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壓迫太久,都可能會因為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手腳麻木。不過,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示警,若是經常出現四肢末梢麻木、活動障礙,如筆拿不穩、無法使用剪刀等,甚至是疼痛開始有燒灼、針刺感,那就要特別小心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
    2024/04/01 23:02
  • 痔瘡、瘜肉不一樣!醫曝真相:所有成人都有輕微痔瘡 3情況快就醫

    久站、久坐及不良的排便習慣,都可能長痔瘡。對此,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表示,只要是成人,都有輕微痔瘡,但痔瘡不是瘜肉,也不會變癌症,若不困擾生活,不處理也可以。
    2024/04/01 15:50
  • 成人也會尿床!泌尿醫曝5大原因 「睡太熟」容易導致失禁

    尿床並不是兒童的專利,部分成人偶爾也會有尿床的困擾。對此,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戴槐青指出,雖然成人尿床的發生機率不高,但一些成人會因尿道感染、膀胱問題、神經系統、睡眠障礙及其他心理因素而尿床,建議及早改變生活習慣來應對,以免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2024/04/01 15:4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