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歲左右的阿伯,近4個月來體重不斷下降,從70公斤瘦到64公斤,一開始褲子都不用皮帶,現在用了皮帶卻還是鬆的,讓他十分擔心自己是否罹患不治之症。對此,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表示,若未刻意增加運動量或減少飲食,體重卻突然減輕,就算是「不自主體重減輕」,可能代表受疾病影響,需多面向評估。
洪暐傑在臉書專頁《洪暐傑醫師的愛講空間》發文指出,「體重減輕」分為2種情況,一種是刻意的,像是努力增加運動、減少飲食量;另一種則是不自主的(非刻意的),在沒有明確原因的情況下,體重在6至12個月內減少5%或4.5公斤,而65歲以上的人,一年大約有著13%的發生率。
洪暐傑提到,體重不自主減輕需要格外注意,這是因為相關原因有許多,有些可能是重大的疾病,也可能是跟多項器官、疾病有關,需要做多面向的評估:
一、癌症:這是大家最關切的疾病之一;
二、胃腸疾病:潰瘍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胰臟炎等;
三、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疾病:糖尿病、甲狀腺亢進、腎上腺機能不全(艾迪森氏病,Addison's disease)等;
四、肌肉流失:惡病體質(Cachexia)、HIV感染、癌症等都會造成肌肉流失,進而造成體重減輕;
五、精神疾病:壓力、憂鬱症、焦慮症;
六、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
七、感染性疾病:如肺結核、心內膜炎;
八、慢性腹瀉;
九、物質使用:長期酒精、毒品使用、藥物濫用、長期抽菸;
十、主要器官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腎衰竭、心衰竭、肝硬化;
十一、神經系統疾病:如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亨丁頓舞蹈症;
十二、藥物相關:部分糖尿病藥物、減重藥物、部分癲癇藥物、部分情緒藥物;
十三、牙齒疾病:牙周病、蛀牙、缺牙等;
十四、長期營養不良。
洪暐傑引用數據說明,在2017年4月發表於「PLOS ONE」(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的研究,一共納入了2677位有著不自主體重減輕情況的病患,依照最終診斷疾病的結果分別為:
● 癌症(佔33%):依照癌症排序由多到少分別為消化系統癌症、肺及支氣管癌、淋巴癌、泌尿系統癌症、攝護腺癌、婦科癌症、乳癌、不知原發部位的癌症,其中消化系統癌症佔了總體癌症的快一半(47%);
● 非癌症之主要器官疾病(佔37%):像是胃腸道疾病、心臟、肝臟、腎臟、牙齒、自體免疫疾病這些都算這一項;
● 精神疾病(佔16%);
● 無明確診斷(佔14%)。
另外一篇在2017年4月發表於「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英國全科醫學雜誌)期刊的論文,整理分析了相關的25篇研究,分析結果提到,沒有癌症的人,沒發生不自主體重減輕的比例大約是92~99%;有癌症的人,發生不自主體重減輕的比例大約是2~47%;有出現不自主體重減輕情況,在60歲以上女性是癌症的機率為3%,在60歲以上男性是癌症的機率為10.5%。
洪暐傑透露,該名阿伯接受了抽血、X光、腹部超音波、大腸鏡、腹部核磁共振等檢查,都沒有異常,結果與老先生進一步詳談後,得知阿伯和太太相依為命住在鄉下,太太過世後,家人怕阿伯一個人太傷心和孤獨,於是輪流回到鄉下陪著阿伯,半年後阿伯覺得自己應該沒問題,也擔心影響子女的生活,便告訴大家不用再繼續回鄉下陪著他,但阿伯一個人住了一陣子後,開始覺得孤獨,也經常想起與太太相處的往事,情緒越來越低落,加上飲食也是隨便吃,最終憂鬱加上營養不良,導致體重直直落,子女與阿伯討論後,阿伯表示想要去住安養院,有幾位老朋友的陪伴,應該會比較快樂,如今過了快一年,阿伯的體重從64公斤變成72公斤,膽固醇也都超標,反而要開始追蹤膽固醇了。
洪暐傑總結,有不自主體重減輕情況時,應進一步就醫進行完整性評估,並且規律量體重,紀錄完整情況,讓醫師能更加了解病況及安排相關檢查。
本文由《每日健康》授權提供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