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胰臟癌彭啟明基里維納島續命死亡海龍蛙兵 腿傷退場保健食品殷琪
  • 搜尋:

    棲地 結果共196筆

  • 「海底飯店」復育海馬!新追蹤技術 免驚擾鯨魚

    氣候變遷、棲地破壞讓海洋物種大量消失中。澳洲專門為瀕臨滅絕的海馬,打造「海底飯店」,以可生物分解金屬製成,為海馬提供急需的棲息地。而在美國,則有團隊研發出新的鯨魚追蹤技術,能以最低的干擾,更好了解牠們的習性,以及人類活動對牠們產生的影響。人類對海洋生物的了解,其實仍遠遠不夠,近期西班牙水域就發生一系列虎鯨攻擊船隻事件,專家至今只能猜測可能原因。
    2023/07/21 19:54
  • 玉山300隻台灣黑熊棲息 人熊不期而遇注意這5點可避免衝突

    據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玉管處調查資料顯示,玉山國家公園區域內之台灣黑熊族群數量約有300隻,是台灣黑熊最重要的棲地,也展現長年以來保育的成果,惟因天氣日益炎熱,民眾往高山遊憩已蔚為風氣,玉管處特別提出五大建議供民眾遵循,進而將人熊衝突意外降至最低。
    2023/07/17 08:04
  • 動物反常!海獺霸佔衝浪板 灰鯨求助人類

    人類生活空間與野生動物的棲地越來越重疊,導致衝突不斷,也讓動物發展出異常行為。美國加州一隻母海獺,從去年開始,不只霸佔衝浪板,還試圖咬人,當局推測可能是賀爾蒙失調或人類餵食所導致。而在喬治亞州,則是有河狸染上狂犬病,失控攻擊女童;至於在佛州海域,則是傳出有大群海牛停在海岸邊,卻遭到人類包圍和隨意觸摸,可能影響到瀕危物種繁衍後代。不過在一連串負面互動下,近期學者也在美墨之間的太平洋海域,發現灰鯨竟會主動尋求人類幫助!
    2023/07/14 19:52
  • 新台幣揭密!票面數字竟靠動物「這點」決定 網讚長知識

    紙鈔是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不過你曾注意過紙鈔上的動物代表的涵義嗎?日前臉書Home Run Taiwan揭開新台幣上動物的秘密,指出票面金額和動物的搭配是因「動物棲地的海拔」所決定!
    2023/07/05 15:38
  • 拯救無尾熊!舒夢蘭飛澳洲化身一日奶媽 超萌畫面曝:母愛爆發

    由於森林火災不時發生,無尾熊棲地劇減,無家可歸的無尾熊遭遇車禍路殺、犬殺、誤觸電線死亡等狀況頻仍,大量失去媽媽的孤兒小熊急需救助。主持人舒夢蘭說:「無尾熊不但是澳洲的國寶動物,而且也是地球僅存,稀有珍貴的野生動物,所以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會希望這麼美麗的生命,就此消失。」
    2023/06/24 13:43
  • 砸逾8千萬!苗栗石虎公園淪蚊子園 縣府:活化轉型待研議

    苗栗縣卓蘭鎮大安溪生態公園(石虎公園)因石虎棲地爭議閒置已久,縣議員陳春暖今天詢問活化、轉型可能性;縣府水利處長楊明鐃表示,有待與鎮公所及民間團體討論研議。
    2023/05/25 22:00
  • 巴西恐爆大流行?!雨林蝙蝠棲地縮 病毒變異增

    人類為了滿足橡膠、黃金、肉品等需求,不斷砍伐森林,入侵世界各地蝙蝠的棲地,正在導致動物身上攜帶的致命病毒,傳播給人類的風險大幅增加。根據路透社分析,全球有6%的土地,18億人口都深受威脅;其中巴西的風險更是這些地區的2.5倍,科學家警告,下一場全球大流行,有可能就出現在亞馬遜雨林地區。
    2023/05/17 19:52
  • 人獸衝突悲歌!肯亞6野生獅遭報復性獵殺 「獅王」也遇害

    肯亞近日多次發生「人獅衝突」,短短一週內就有10頭獅子慘遭殺害,其中一頭還是高齡19歲的「非洲獅王」Loonkiito。動保組織稱,由於人獸棲地重疊,當地經常發生家畜遭到野生動物獵捕的事件,居民則會殺害肇事動物做為「報復」。
    2023/05/15 17:06
  • 暖化棲地擴?赤蠵龜「佔領」西地中海海灘

    赤蠵龜廣泛分布全球,台灣也能看見牠們的蹤影,主要產卵地包含美國佛州、維德角、莫三比克、西澳洲等溫暖海域,也會出現在希臘;不過近幾年科學家卻發現,有越來越多海龜在西地中海的海灘築巢和產卵,認為可能是暖化導致牠們棲地正在擴張。
    2023/04/06 19:33
  • 日月潭螢火蟲季至5月 桃米地區估4月底前數量多

    日月潭螢火蟲季4月、5月登場,7賞螢據點包含桃米、蓮華池、大林、水社、頭社、潭南、雙龍,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今天表示,目前桃米地區螢火蟲約2成,估4月中旬到月底數量較多。
    2023/04/05 14:45
  • 烈焰沖天!台東知本溼地陷火海 風勢助長惡火蔓延

    台東市知本溪岸溼地今(26)日傍晚發生雜草火警,由於天乾物燥,加上風勢助長,火勢猛烈,數公里外都可看見火光,台東縣消防局表示,目前尚未控制火勢,燃燒面積待估算。
    2023/03/26 21:08
  • 棲地保衛戰!30年跨越國度「守護黑面琵鷺」

    台灣30年前被稱為「生態殺手」,如今已變成黑面琵鷺最愛的第二個家!每年有六成、超過3千隻黑面琵鷺來台度冬,一群愛鳥人,以跨國合作的用心,為開拓黑面琵鷺的生存空間披荊斬棘。台灣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花30個年頭拍攝「黑面琵鷺」,足跡遍布亞洲各地;從人跡罕至的祕境,到緊繃的兩韓邊境停戰區,梁皆得用鏡頭捕捉黑面琵鷺生活樣貌,帶觀眾反思棲地保護和人鳥和平共存的議題。
    2023/03/17 19:53
  • 法國暖冬少雨.今年將旱 加州雨雪影響生物棲地

    近幾年極端氣候現象在全球各地出現,有人形容是地球被人類逼瘋了。美國加州經歷了多雨多雪的一個冬天,現在雪還在下,雪量逼近往年同期的1.9倍,但融雪讓山區河流水量爆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內,許多動植物棲地遭到破壞。歐洲大陸則形成對比: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地,今年經歷比過去高溫乾燥的冬天,法國超過1個月沒降雨,多條大河河床見底,法國政府正緊急備戰今年可能的缺水危機。
    2023/03/02 19:50
  • 搶救野火後瀕危動物 澳鑿人工樹洞增棲地

    2020澳洲野火造成生態浩劫,上百種樹棲動物失去生活空間,澳洲一位生態保育學家,最近斜槓去開發了新產品鑽樹洞機,讓他成為澳洲野生動物的最大「房產經紀商」。用原木材質的樹洞入口,取代市面上原有的人工巢箱;鑽洞機器還能深入樹身鑽出小隧道,隨樹木生長而擴大,只要樹木不倒,這樣的人造動物巢穴使用年限更長,至少能讓野生動物繁衍兩三代,全澳洲已裝設上千個人工樹洞。
    2023/02/15 19:57
  • 避免象群再闖城市 雲南增設「防象警報」

    中國大陸雲南,2021年發生野生亞洲象集體走出棲息地,不但在外遊蕩近半年,還闖進雲南省昆明近郊的事件。為了盡量避免人象之間再次發生衝突,研究人員除了改善棲地環境,周邊也增設防象警報。
    2023/01/29 12:53
  • 鳥類烏龜鱷魚都是親戚 同面臨棲地破壞威脅

    你知道,鳥類跟鱷魚烏龜,其實血緣相近嗎?只是這些型態多樣的動物生活在各大洲的每個生態區位,卻都同樣因為人類破壞棲息地,面臨生存威脅。
    2023/01/26 13:51
  • 動物氣候難民增多!禍首人類 吃素減排碳

    人類究竟能不能及時挽救自己造成的地球暖化?以色列第一家實現碳中和的涼鞋工廠,做到了全都使用潔淨能源和零排碳。少吃肉減少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甲烷,這個想法也得到越來越多人認同,市場研究顯示到2030年,全球素食市場規模將達到363億美元。動物不應因人類的私利而受害,除了減少葷食與捕獵,環保與保育的當務之急,還包括維持棲地環境,與減少塑膠垃圾。
    2023/01/19 19:59
  • 氣候變遷衝擊棲地! 北極熊本世紀末恐滅絕

    各界關注的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10日將進行二、三讀程序,在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變遷的狀況下,對環境的重視不能再慢,而可愛的北極熊,可能就會是人類溫室氣體排放下,第一個最快滅種的大型動物。
    2023/01/09 22:58
  • 無法呼救的氣候災民!東非象北極熊皆瀕危

    今年對大自然與野生動物來說,是蒙受災害的一年。戰爭與飢荒讓非洲大群野生動物,例如河馬和大象,失去棲地和食物,甚至慘遭獵殺;人類非法走私販售也是另一大威脅,烏龜也面臨生存危機。不過氣候暖化是仍是最可怕的因素,北極熊深受其害。
    2022/11/11 19:52
  • 黑面琵鷺已逾1400隻 東北風漸強來台南度冬

    隨東北季風轉強,飛抵台南度冬的黑面琵鷺族群,已增加到超過1400隻,吸引不少遊客到各棲地賞鳥,台南市黑面琵鷺保育季發起尋找12隻野放黑琵活動,盼民眾協尋行蹤。
    2022/11/02 21:51
  • 石虎野放命不同 「豆棗」當媽「秋哥」遭犬殺

    石虎的保育工作,棲地因為開發破碎之外,還有路殺,甚至野狗攻擊。農委會估計,全台有15萬隻的流浪狗,他們不是野生動物,原本和飼主生活在一起,卻因為人類的棄養,變成野生動物天敵。
    2022/10/16 21:01
  • 萌石虎她畫的 美女畫家丘璦珍 石虎畫捐義賣曾被當詐騙

    苗栗畫家丘璦珍心疼石虎棲地遭破壞,彩筆畫下石虎,希望透過畫筆讓大家看到石虎的萌樣,進而珍惜愛護牠們。畫作捐出義賣,目前正在台中的東勢林業館展出。
    2022/10/03 13:16
  • 「手」護山神的餽贈 「作」出自然共處之道

    臺灣八成的土地由山陵組成,光是海拔超過三千米的高山就有超過兩百六十座,得天獨厚的地形造就臺灣登山大國的美譽。但您是否在享受芬多精的時候,看過一群戴著頭盔、搬著石木,在樹林與溪澗中奔波的志工們呢?這群人靠著一雙手,配上簡易的工具,為人們與山林間修築一條「共存之路」——手作步道。他們深信著腳下踩的登山步道不應該是破壞棲地與自然環境的裂痕,而是連接人與大自然的臍帶。世新大學李海琪,楊旂,簡穎雅的作品【「手」護山神的餽贈 「作」出自然共處之道】,帶讀者了解手作步道與他們的故事,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長)類首獎。
    2022/10/02 18:32
  • 獨居蜂救援任務

    2008年科學家觀察,全球蜂類正大量消失,但一般人熟知的,其實是只占蜂類百分之十五的蜜蜂和虎頭蜂這類社會性蜂類,另外百分之八十五的獨居蜂卻被忽略,王庭碩、扶尚睿和謝宗叡在念台大昆蟲系時接觸獨居蜂,發現這種蜂類才是植物重要的授粉大軍!但隨著棲地被破壞等因素,獨居蜂面臨生存大挑戰,他們開始仿造歐美作法,在臺灣展開救蜂大作戰,蓋起一座座獨居蜂旅館,推廣城市養蜂,儘管過程困難重重,因為一般人對蜂類不了解,聞蜂色變,加上父母擔心他們把推廣獨居蜂當成事業重心,三餐溫飽都成問題,但單純的使命感推著他們不斷往前進,努力告訴大家,做這些事可以幫助人類改善環境,一隻隻獨居蜂都蘊含改變城市的希望,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7:22
  • 保育動物黃喉貂檢出微塑膠 綠色和平籲源頭減量

    綠色和平今天表示,經調查台灣6種保育動物及8處棲地都檢出微塑膠,以黃喉貂、金門水域檢出量最高;呼籲政府、企業、全民共同參與,從源頭開始少用一次性塑膠製品。
    2022/08/23 15:4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