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賴清德就職演說「中國」取代「對岸」 國安人士:與國際稱呼同

記者 吳紹瑜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0 18:0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0 18:07
新任總統賴清德。(圖/胡瑞麒攝)
新任總統賴清德。(圖/胡瑞麒攝)

總統賴清德今(20)日發表就職演說,相較前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2020年以「對岸」稱呼中國大陸,賴清德直接使用「中國」用詞,且連續講了7次,更直接點名:「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對此,國安人士認為,蔡英文也曾用「中國」稱呼「中國」,國際上怎麼稱呼我們就怎麼稱呼。

賴清德今在就職演說中,花費近兩成篇幅談及兩岸議題,他以國際局勢為引,從區域和平穩定的面向來進行論述,強調將延續總統蔡英文所提出的「四個堅持」,並用「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作為未來兩岸定調。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蔡英文在過去兩次就職演說中,均會強調「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的架構,但賴清德並未提出類似意見,且相較前任在2016年、2020年就職演說使用「對岸」稱呼中國大陸,賴直接使用「中國」詞彙。

但國安人士認為,蔡英文也曾用「中國」稱呼「中國」,國際上怎麼稱呼我們就怎麼稱呼。另有媒體關注,賴清德今演說並未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一事,國安人士指出,賴清德開頭就強調「我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肩負起帶領國家勇往前進的重責大任」,憲政體制裡面就包括相關法制。

國安人士也剖析,賴清德今天特別提到,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全體國民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我們或國際友人稱呼台灣的名稱,都一樣閃亮。
 









 

賴政府上任

#賴清德#兩岸#就職#台海局勢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50

0.0842

0.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