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王仁甫癌細胞擴散喝花酒旅遊警示抗氧化食物馬拉松詐騙高工吳泓逸陸委會
  • 搜尋:

    顫動 結果共67筆

  • 吃魚油反而傷身?新研究曝:健康者服用反增中風機率

    魚油是許多人日常食用的保健食品,它被視為能減緩心血管健康問題並降低死亡風險,不過近期有項新研究指出:對於原本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人,服用魚油可能反而會增加中風、心房顫動等疾病的風險,消息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
    2024/06/09 08:00
  • 66歲名廚驟逝「柯文哲也救不回?」 妻曝病程道謝:見證奇蹟

    台灣名廚、國宴主廚「保師傅」曾秀保3月因肺炎住院,期間一度裝葉克膜搶救,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私下出手相助,但曾秀保5月25日仍因心室顫動離世,享壽66歲。遺孀、美食節目主持人王瑞瑤今(3)日表示,有報導稱「連柯文哲也救不回」,她覺得這樣說對不起柯文哲,所以公開丈夫的病程,並稱「柯文哲的確成功挽救了保師傅,市長的拔刀相助,回春妙手都令我感激涕零。在保師傅生病的這段時間,給予了希望、見證了奇蹟」。
    2024/06/03 10:32
  • 身體「這器官」持續顫動 醫師:隨年齡增加罹病風險高!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持續性的心律不整,心房在快速且不規則的收縮當中容易產生血栓,這些血栓會蓄積在心臟腔室當中或大血管的管壁上,一旦血栓脫落,就會循著血流達到血管的最遠端,一般是造成中風。那一般而言呢,持續6秒鐘的心房顫動跟持續一個禮拜心房顫動,造成中風的風險是相當的。
    2024/05/16 22:54
  • 63歲女左腳冰冷!痛半身爆血栓 1情況快就醫「再晚恐截肢」

    手腳冰冷注意!員榮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分享,日前收治了「急性血栓症」病患,一名女病患因下肢冰冷、半身痠痛就醫,經檢查後發現,竟是血栓導致供血不足,所幸及時趕來,否則恐怕淪落截肢下場。
    2024/05/03 21:47
  • 心房顫動、二尖瓣逆流怕開刀!病況惡化插管 醫用1招救命免開胸

    70歲的吳先生本身有慢性肺病,數月前被診斷重度二尖瓣逆流、心房顫動,醫師當時建議手術治療,但因傳統開胸手術讓患者與家屬卻步,遲遲不願意,沒想到最近心臟衰竭症狀加劇,直接住進加護病房緊急插管治療;討論後決定使用「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術後狀況穩定,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會約是一般人的5倍,如有相關症狀就要及早介入治療,不要拖延。
    2024/04/22 12:52
  • 世界睡眠日!醫曝睡眠隱形健康殺手 枕邊人有這類症狀注意了

    每年3月的第3個星期五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主題為「睡眠平等促進全球健康」,盼使民眾注意睡眠健康的重要性。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醫師方麗娟指出,民眾最常忽略的打呼問題,其實是健康殺手,睡覺如出現打呼聲,且突然中止呼吸,白天更常常有頭痛、喉嚨痛、記憶力退步症狀時,就要注意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嚴重恐導致高血壓、心房顫動、心臟衰竭等狀況。
    2024/03/15 11:45
  • 少碰「無糖汽水」 每天一杯心臟疾病風險提高2成

    美國賓州大學營養科學榮譽教授克里斯-埃特頓(Penny Kris-Etherton)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每週飲用兩公升或以上的人工甜味飲料,相當於每日飲用一杯中杯速食店的「無糖汽水」(diet soda),與不飲用這類飲料的人相比,罹患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疾病的風險高20%。心房顫動是一種心臟不規則跳動,許多罹患此病的人描述,有如為心臟在胸腔內顫抖或翻滾。引用同量的含糖飲料,會讓罹患此病症風險增加10%︰如果改成純橙汁或蔬菜汁、每次約攝取四盎司份量,則可降低罹患風險8%。
    2024/03/06 17:21
  • 全台首例!男廁所昏倒無呼吸 到院前「啟動葉克膜」救命

    40多歲黃先生,家住在新北市板橋區,某天在家中廁所因心室纖維顫動昏倒,家人發現時已無呼吸心跳,撥打119並依照指示展開心肺復甦術(CPR)急救,直到救護人員抵達到場,經評估後,與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及葉克膜(ECMO)團隊聯手,於到院前啟動葉克膜團隊,成功挽回生命,成為到院前啟動葉克膜團隊試行後的第一例。
    2023/07/22 10:57
  • 鬼門關前搶人!6旬翁心肌梗塞昏迷 民眾、消防、醫院聯手救回

    這個月5日中午12時許,新北市三重區一名66歲的蔡姓老翁,在某間鴨肉飯店用餐時,突然整個人失去意識倒地,瞬間就沒了呼吸心跳,幸好現場有熱心緊急CPR急救,加上救護人員趕抵利用生理紀錄器監控,發現老翁出現心室顫動,即時去顫電擊2次,順利將人從鬼門關前救回。後續蔡姓老翁在三重醫院實施心導管手術,利用氣球擴張術打通三條已阻塞的冠狀動脈血管,於今(20)日上午康復出院。
    2023/03/20 14:53
  • 蘋果手錶跳「心臟病警告」!他就醫真確診 驚嘆:會一直戴著

    蘋果手錶(Apple Watch)自推出後,就一直主打擁有「心電圖」的特殊功能,但蘋果雖聲稱準確率高達90%,目前卻鮮少傳出有人靠此功能發現健康問題。不過,日前就有1名國外作家受訪時透露,他的蘋果手錶某天突然跳出「發現心房顫動」的警告,結果他就醫檢查後果然證實罹患心臟疾病,讓他相當驚訝。
    2023/03/15 05:46
  • 六旬翁吃鴨肉飯突倒地「失去呼吸心跳」 緊急電擊去顫搶命

    昨(5)日中午12時許,新北市三重區一名66歲的老翁,在某間鴨肉飯店用餐時,突然整個人失去意識倒地,瞬間就沒了呼吸心跳,幸好現場有熱心民眾緊急出手,進行CPR急救,而救護人員隨後也趕抵,利用生理紀錄器監控,發現老翁出現心室顫動,趕緊去顫電擊2次後,順利將人從鬼門關前救回。同時醫院方面也已經得知患者狀況,提早做好相關準備,把握後續治療的黃金時間。
    2023/03/06 14:53
  • 智慧手錶揪健康問題 日本醫院設「智慧門診」

    智慧穿戴式裝置逐漸普及,許多人使用智慧手錶管理健康,日本醫界就發現,越來越多人拿著智慧手錶監測異常結果求診;有醫院因此設立門診,利用智慧穿戴式裝置,與民眾一同即早發現病情並即時治療。法醫界甚至也透過智慧手錶的心跳紀錄,提高相驗準確度。
    2023/02/09 19:57
  • 流感升溫增10例重症! 九旬老婦未打疫苗併呼吸衰竭逝

    疾管署今(7)日表示,社區流感病毒活動持續上升,近一週新增10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均為AH3N2)。另新增1名死亡個案,為90多歲女性長者,有高血壓、痛風、心房顫動及腎囊腫病史等潛在疾病史,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1/9呼吸道症狀及發燒就醫,採檢為A型流感,2/2不幸病逝。
    2023/02/07 16:44
  • 魚油益處多?吃太多恐心房顫動 醫師建議「這樣吃」剛好

    魚油含有omega-3對心血管系統有好處,能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臟病、發炎、睡不好、皮膚癢等問題,不過醫師提醒,魚油吃太多小心心房顫動!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長期過量吃魚油,心律不整的風險反而會增加,提醒魚油補充適量就好。
    2023/01/10 14:46
  • 搶救三天甦醒! NFL球員「心臟驟停」罕見卻致命怎預防?

    美國NFL發生球員在場上心臟驟停事件,經過三天搶救,24歲的水牛城比爾隊安全衛哈姆林終於清醒,讓外界鬆了一口氣,但他的恢復之路恐怕還相當漫長。這起意外讓「心臟驟停」成了關注焦點,當胸口遭受瞬間撞擊,發生的心臟顫動導致心律不整,這時候只能靠電擊搶救,而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設備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每拖延1分鐘,就會讓患者的生存率下降7%。
    2023/01/06 19:57
  • 膽固醇惹禍?李炳輝消瘦卻中風 醫曝5地雷食物「三高少碰」

    73歲的視障歌手李炳輝,曾2度中風,日前他自曝平時非常愛吃豬腳,「人家說身材瘦不會中風,沒想到自己瘦卻中風了」。對此,醫師指出,豬腳為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若有三高、心房顫動病史,不建議常吃,以免增加中風的機率。
    2022/12/06 22:59
  • 心悸不斷?恐是「心房顫動」作祟 1族群風險高出五成

    49歲的彰化居民王媽媽,在過去幾個月來持續出現心悸症狀,伴隨胸痛、頭暈眼花等症狀,起初她以爲是白天操持家務過於操勞,但是在經過充足休息後,症狀依然持續。在子女們勸説下,她踏入醫院進行身體檢查,結果顯示王媽媽的症狀,是患上「心房顫動」的跡象。
    2022/09/24 15:37
  • 無慢性病!養生男不菸不酒突中風 隱形殺手「嚴重恐失能」

    心房顫動也會導致中風!張先生無慢性病,不菸不酒,還喜歡運動,堪稱是養生保健模範生,但某天突然發覺自己單側指尖麻木、抓握無力,到醫院後確定是缺血性腦中風,醫師診斷,患者中風原因來自於「心房顫動」,持續用藥、復健後,握力逐漸恢復、麻木感大為緩解,平安出院。
    2022/07/27 10:36
  • 沒三高也會中風!摸脈搏揪出心房顫動 5類人是高危族群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族群,抽菸、喝酒等,都是中風的高危險因子,不過就算沒有這些危險因子,無聲無息的「心房顫動」也可能引發中風!
    2022/07/26 10:27
  • 有片/出現這幾個症狀提高警覺! 心律不整找上您輕忽恐致命!

    一般正常成人休息狀態每分心跳速率為60至100次,大部份的人介於60至80次之間。其實心律不整,指的是心臟的跳動速率太慢或太快,也會有不規則跳動,雖然大多數心律不整屬於良性,但嚴重仍可能造成致命危險,關鍵在於心臟可能無法將血液運輸至全身,會危及生命,臺北榮總醫師張效煌指出,心律不整大概是從接近50歲左右以後,開始比較容易產生一些,心律不整狀況。
    2022/06/24 23:25
  • 24歲女確診6天重症亡 醫曝1關鍵「無慢性病者更危險」

    沒任何慢性病,也打了完整三劑BNT疫苗,24歲的女孩竟然確診6天就驟逝,消息引起大家震驚又擔心。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提醒,雖然Omicron感染者多為輕症,但其實過去以色列曾發表過Omicron心肌炎的案例。即使Omicron輕症化,但是現在採取輕症居家照護政策,民眾一定要注意各種症狀。
    2022/05/06 15:55
  • 輕忽這幾個小症狀 醫師警告:心房顫動風險高!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很多人都聽過「心房顫動」這是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發作時心房的跳動會像顫抖一樣。根據統計,有四成至六成的病友並沒有症狀,很容易被忽略,常見的症狀像是心悸頭暈無力,心跳不規則甚至是胸悶,臺北榮總實驗外科主任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認為像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或者是不運動,還有包括抽菸、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是睡眠呼吸中止等等,這些都是會引起心房顫動的一個危險因子。
    2022/05/04 22:58
  • 常胸悶心悸?醫疾呼盡早檢查:嚴防腦中風、心肌梗塞

    好發於中老年族群的心房顫動,隨著人口老化,風險族群也日漸普遍,且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加上中老年族群常認為年老毛病多,更容易忽略警訊。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張雲德醫師提醒,民眾日常應多留意相關症狀,如有疑慮盡早檢查,心房顫動可透過治療穩定控制,有助降低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
    2022/04/26 23:05
  • 心房顫動不是老人才有! 年輕人「愛運動」風險高2倍多

    心房顫動常被認為是高齡者才會有的健康問題,事實上年輕族群也需留意,特別是平時有高強度運動習慣、或是本身就為運動員的族群更要小心,雖然運動普遍被認為有利身體健康,但強度較高的運動卻有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
    2022/04/20 08:37
  • 福音!醫療科技提升診斷效率 2025年估產值破千億美金

    隨著科技進步,也有不少人工智慧投入在醫療上,像是電腦大廠研發出一款人工智慧,可以快速分析糖尿病視網膜數據,能夠有效提升醫療量能。另外台大也研發出一款APP,能夠初步的檢測心房顫動的問題。數據調查顯示,亞洲數位醫療市場。2020年到2025年,年複合成長率達21%,未來前景一片看好。
    2022/02/28 17:5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