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國會改革副所長TVBS看板人物郭智輝警察節台灣大哥大台電國會改革修法覆議新神鬼先知激戰
  • 搜尋:

    警覺性 結果共155筆

  • 你的警覺性雷達開了嗎?無症狀感染者也能找出 是因為

    從2月中白牌車司機案19確診開始,台灣出現越來越多沒有旅遊史、感染源不明的病例,新冠肺炎難纏在還有無症狀感染者,要怎麼防堵社區傳播,「警覺性」是很重要的點,來看以下這則報導。
    2020/04/13 22:52
  • 浪浪疑遭空氣槍虐傷 動保團體麻醉搶救送醫

    高雄林園區一隻流浪犬疑遭人以空氣槍近距離射擊,身中7槍虐傷,由於犬隻警覺性高,見人就跑,搜救的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動用麻醉吹箭,讓犬隻鎮靜後捕獲送醫。
    2020/04/13 12:14
  • 國旅警覺性「等同出國」 就醫須告知旅遊史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不過許多人趁清明連假外出旅遊,台灣知名觀光景點人擠人,引發醫師及民眾擔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4日針對11處熱門景點發布疫情警告,衛服部次長何啟功呼籲,警覺性須提升,比照「出國旅遊」辦理,建議各機關調查人員假期去向,是否有去人多地方旅遊,未來就醫時也須一併告知。
    2020/04/06 16:01
  • 台灣防疫成果躍全球 陳時中點出3大成功關鍵

    有外媒今天詢問台灣防疫為何如此成功,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因警覺性高、過去防疫經驗以及專家提供的專業建議,才成功守住這波疫情。
    2020/03/12 17:37
  • 白牌車司機咳嗽掛急診 醫護警覺性高送負壓隔離

    武漢肺炎第一例死亡的白牌車司機,曾因咳嗽前往醫院掛急診,幸好醫護警覺性高,安排他在急診室角落等候看診,雖然後來診斷為肺炎,並送進負壓隔離病房,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2020/02/19 17:13
  • 鎖定挑衣民眾 女竊賊市場內7秒偷包

    新竹一名竊賊專門挑民眾在市場逛衣服時,警覺性比較低下手扒走錢包,而且他手法相當熟練,短短7秒鐘就能偷走一個包包,目前警方已經調閱監視器影像鎖定到她,也提醒附近店家要小心提防,避免類似事情再發生。
    2019/09/03 12:14
  • 女手伸過欄杆「想摸」 下秒慘遭斑馬咬斷吃下肚

    可愛的動物總是令人感到紓壓,有時甚至好奇,想伸出手摸摸牠們,但是動物還是有「獸性」與「警覺性」,若不慎觸犯,恐讓自己身處危險之中!大陸就有一名女子,日前到「野生動物王國」遊玩時伸手想摸斑馬,結果慘遭咬斷右手中指,且斷指還被吞下肚裡,嚇壞在場所有人。
    2019/08/09 20:57
  • 值班遇死劫!泊車逾十年 遭陌生人槍殺

    無辜喪命的黃姓死者,擔任夜班泊車組長,工作資歷超過十年,在公司人緣好,平常也沒和人結怨,卻在值班時遭槍殺。發生命案的天龍三溫暖,開業三十年,頻頻上演黑道尋仇場面,業者警覺性高,裝設監視器監看,案發當時聽到槍響,員工跑下樓查看,但已經來不及阻止悲劇發生。
    2019/06/17 21:29
  • 北起岩手延伸400km 砸8千億圓建海上長城惹議

    日本經歷311海嘯後,所有的堤防不是全倒就是半毀。因應未來日益嚴苛的海嘯挑戰,災後政府採取新的防護措施,決定興建更高、更厚、長達400公里的堤防,成為日本的海上長城,但巨無霸海堤可能嚴重影響日本漁業和沿海生態,海堤也將居民跟海洋隔離,看不到海水的異常變化,讓他們降低對海嘯的警覺性,海堤興建出現極大的反對聲浪,在在凸顯人類在面對大自然的未知與力量,人造預防措施的極限和無奈。
    2019/06/12 19:58
  • 自稱警覺性很高!她曬「裸背照」秒打臉 網:超掉漆

    「我這樣會太壞嗎?」一名人妻出賣老公裸背照,並還原爆笑經過,當時丈夫堅持自己是清醒的,且「警覺性很高」,豈料過沒多久便進入夢鄉,就連拿奇異筆在他背上揮毫兩次,仍不為所動!網友看到後,笑翻「下次試試清明上河圖」。
    2019/03/06 09:32
  • 幸好有你!警巡邏聞焦味 及時阻止火警發生

    員警巡邏,聞到一股燒焦味,因為高度警覺性,讓他們阻止一場火警發生。原來當時在西藏路一間衣服修改店,老闆娘忘了自己正用電磁爐熱湯,人就離開。結果湯燒乾,而電磁爐也險些燒了起來。當時屋內已經煙霧瀰漫,幸好警消聯手阻絕意外,否則周遭都是布料等易燃物,要是燒起來,損失勢必不小。
    2019/02/23 15:38
  • 快訊/新南向風險?國銀215分行 曝險1兆5036億

    政府近幾年猛推新南向政策,當中包含推動本國銀行去設分支機構,但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9月底前,國銀對新南政策中的11個國家,設立215個分支據點,曝險部位高達1兆5千036億元,呼籲大家警覺性要提高,防止當地金融機構出問題會燒回台灣。
    2018/12/30 10:01
  • 他在貴賓室猝死18小時沒人知 親友怒批航空公司

    美國史丹佛大學香港研究學者陳明銶10月29日因心臟病過世,陳明銶好友表示,事發當日陳明銶在國泰航空商務貴賓室內心臟病發,不過18個小時過後遺體才被發現,質疑國泰航空公司職員警覺性不足。對此,國泰航空則不願詳細評論。
    2018/11/09 15:54
  • 「韓流」吹進鐵票倉 「邁」進高雄挑戰多

    綠營執政20年的鐵票倉高雄,在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空降」選戰後,選情也增添不少變數,港都掀起的「韓流」,就連前任市長陳菊都坦言「警覺性不足」,儘管藍綠陣營在高雄的民調數字還沒到五五波,但面對藍營一路追趕,陳其邁肩負「不能輸的壓力」,必須小心迎戰。
    2018/10/24 22:58
  • 韓國瑜網路聲量高 陳菊:民進黨警覺不足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人氣旺,衝擊民進黨選情,總統府祕書長陳菊急了,她今天返回高雄,馬不停蹄為黨籍市議員候選人及陳其邁拉抬聲勢!陳菊坦承國民黨利用網路的選戰策略成功,民進黨一開始卻是警覺性不足,陳菊還說,目前是民進黨最困難的時刻,相信未來30幾天,會在痛中,更加堅定、努力!
    2018/10/21 19:34
  • 高雄選情 陳菊:開始警覺性不足會通盤檢討

    高雄市長選舉競爭激烈,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今天指出,國民黨選戰策略利用網路部分確實是成功;民進黨一開始警覺性不足,選舉剩30多天,黨會通盤檢討,在痛中更堅毅、努力。
    2018/10/21 14:26
  • 陌生男當街擄女童? 警證實女子說謊:並無此事

    帶孩子在身邊真的要注意!花蓮昨(5日)疑似發生擄童案件,邱姓女子表示昨日帶著姪女去超商的路上,有一名男子走在她們的後方,突然伸手碰觸女童,好在邱女驚覺性高,立刻拿雨傘打跑該名陌生男子,邱女將事發過程分享在網路上,呼籲住在附近的媽媽們要提高警覺。不過事後警方聯繫邱女,追查下她才坦承說謊,並無此事,只是想提醒大眾留意擄童事件,僅虛驚一場。
    2018/10/06 14:05
  • 登革熱持續延燒! 今年北部、中部疫情比南部嚴重

    大家的既定印象認為登革熱比較會發生在南部,但今年北部、中部的疫情比南部還嚴重,疾管署就說因為民眾警覺性太低,防疫不夠徹底,像是這些年民眾流行租地種植蔬菜,也會增加叮咬和傳染機率,目前疫情趨緩還很難說,因為暖冬氣候讓蚊子可以活躍更久!
    2018/09/25 23:15
  • 新增登革熱病例 新北籲醫民共同提高警覺

    新北市新莊登革熱疫情持續增加新案例,市府衛生局表示,登革熱北移不可擋,但北部比較缺乏防治經驗,將透過提升醫療人員警覺性,及民眾清除家戶孳生源,雙管齊下擴大防疫。
    2018/08/14 16:51
  • 腹部疼痛、腸胃不適 17歲少年確診胃癌

    過去胃癌發生年齡大約在40歲以上,現在台北榮總收治1名17歲年輕高中生,因為長期腸胃不舒服導致腹部劇烈疼痛,甚至無法進食,這樣情況第一時間若警覺性不高,送到醫院檢查後癌細胞已經擴散了,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況,最好多吃些新鮮蔬果與天然食物,少吃醃漬和加工食品。
    2018/08/03 23:07
  • 兒童性侵多可怕?孩子無警覺...立刻脫衣任人擺布

    社會處處藏著危險,教育孩子正確性觀念,將有助於他們在未來面對任何危險時,能夠有警覺性保護自己;團隊「人類實驗室Human Laboratory」就找來6個家庭,針對3歲至9歲的孩子進行實驗,了解現在的小孩對於性教育到底認識多少。
    2018/07/14 14:24
  • 快訊/青少年涉毒!4年成長130% 暑期恐又是高峰

    暑假快到了!警政署統計,青少年涉入毒品案人口過去4年成長了130%,而暑假恐怕又會到青少年接觸毒品危害的高峰期,教育部就分析,放假期間學生涉及不良場所機率高,因此遭警方查獲涉入毒品案的人數也增加,專家認為,目前防治最困難的地方,毒品會摻入零食、飲料偽裝,鬆懈青少年的警覺性。
    2018/06/26 08:57
  • 手槍PPQ M2防搶升級 警察警覺性同等重要

    6月17日台南發生通緝犯遭到警方盤查、搶奪槍枝後逃逸,事實上警方的槍枝和槍套都有具備防搶功能,尤其新配發的PPQ M2手槍還有特殊的防搶設計,只是身處危險工作環境的警察,要維護自身和民眾安全,除了靠裝備,自身警覺性也一樣重要。
    2018/06/20 22:52
  • 日官方重大警告 北海道30年內出現8.8強震

    日本在311強震後對地震警覺性特別高,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突然召開記者會,對北海道提出重大警告,表示未來30年內,太平洋地區有極大機率,發生芮氏規模8.8以上的「超巨大」地震,由於這個海溝強震發生週期400年已經到了,專家因此警告發生大地震是遲早的問題。
    2017/12/20 23:10
  • 大型深海魚染「雪卡毒」 誤食四肢麻痺

    很多人愛吃魚!但最近「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每年3到4月,是海魚生殖季節,魚類增加進食,體內聚集的雪卡毒素會愈多!關鍵就在於有6宗疑似「雪卡毒」魚類,共有11人中毒,比台灣還要多!追查發現關鍵在於香港「雪卡毒」事件,是同一個進口商供應給民眾深海魚,很有可能在同一個海域捕上岸之後,全都是問題魚,才導致中毒事件,「食藥署」強調,近年來對於「食品中毒」宣導不遺餘力,民眾對「食安中毒」都有警覺性,再加上生態保育意識提高,減少吃大型深海魚類,因此中毒事件反而比較少。
    2017/06/05 22:2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