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結果共2,875筆

  • 腎臟病末期!靠中醫減少尿毒素累積 成功逆轉延緩病程

    阻腎臟病惡化,92歲的許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攝護腺肥大與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等病史,長年於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追蹤,為更進一步改善腎功能與皮膚搔癢、便秘等相關症狀而至中醫部醫師呂秉勳門診,經中藥調理2個月後,其病程由第五期進步至第四期。
    2023/03/09 17:17
  • 67歲捐腎救夫!監委嘆中古身軀「不至於折壽太多」:值得交換

    長年關心勞工、移工與身障者人權、已67歲的監察委員王幼玲為了救夫,近日進行活體捐腎,她表示這年紀已經是可捐贈的末班車,但自認人生歲月已足夠,捐出一顆腎如果可以讓受贈者過上幾年有品質的生活,「我認為這樣的交換蠻值得!」醫師表示,67歲雖然年齡稍大,但不代表就不能捐,年齡只是考量捐贈的一部分因素,能否捐腎主要還是得看個人身體機能而定。
    2023/03/09 13:46
  • 9成患者不知罹腎臟病! 三高+「這兩因子」4成腎功能異常

    隨著人口老化、國人飲食西化以及三高慢性疾病增加等因素,腎臟病已是重大健康議題,在11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居第9名。瑞東診所醫師杜柏村表示,大部分的病人有9成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疾病,而產生腎臟病的危險因子除了三高、抽菸、肥胖外,不當用藥也是影響腎贈功能異常原因之一。
    2023/03/09 11:32
  • 糙米VS.白米熱量差不多 糙米營養價值贏在這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越偏向清淡飲食,尤其在米飯選擇上,開始攝取像是紅藜米、紫米、五穀米等等,而以糙米來說,營養價值比白米和胚芽米高,不過,營養師也建議,腎臟病、腸胃道吸收不好的人不能多吃,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2023/03/07 23:17
  • 打點滴等於喝大罐生理食鹽水? 隨意亂打恐傷腎或致死

    大部分的人都有過打點滴的經驗,但點滴裡面到底裝了什麼,什麼時候才需要打,卻不一定每個人都清楚。醫師表示,其實大部分的點滴只是營養補充品,能吃就不用打,因為透過打點滴來補充營養,效果不一定會更好,但若遇到無法進食、嚴重脫水,大量出血等情況,才有打點滴的必要性。
    2023/03/07 23:13
  • 養生女狂嗑蔬果!突急性腎衰竭 醫揪「1習慣」:嚴重恐致死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養生,常會準備健康食品食用,不過也要注意攝取量,否則原本健康的身體,也會吃出問題。一名50歲女性沒有內科病史,極度重視養生,有一天突然出現頭暈、全身水腫,醫師經過檢查,初步判定患者為急性腎衰竭合併高血鈣,經過大量輸液及利尿劑治療後轉入病房,詢問生活習慣後發現,患者每天大量補充保健食品,造成鈣質攝取過量,才會引發高血鈣和代謝性鹼中毒。
    2023/03/07 21:29
  • 別誤認成重感冒!醫列「洗腎10警訊」急喊:頻尿要注意

    腎臟作為人體內極其重要的代謝器官,若是出現功能號損的情況,那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其中台灣更是洗腎人口「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對此腎臟科洪永祥醫師也在在「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列舉10大具有潛在腎臟危機的症狀,提醒民眾應多加注意。
    2023/03/07 09:18
  • 常「夜尿」不一定是腎虛!少吃1類水果 醫授6招有效改善

    你有晚上睡著後,一直被尿尿叫起來的困擾嗎?很多人以為「夜尿」是老年人的專利,但其實年輕人也可能有。從中醫角度,夜尿會調補腎氣,但不只是補腎問題,常見夜尿有分3種證型。
    2023/03/06 15:22
  • 當心腎結石!泌尿醫曝「憋尿4大傷害」 女性更易尿道感染

    一名百貨公司櫃姐因出現排尿灼熱、疼痛,甚至還伴隨輕微發燒,到診所求診證實患上尿道感染。經醫師一問之下,患者因為工作需要拚業績,所以長時間限制自己的飲水量來避免工作時間要跑廁所。泌尿科醫師嚴厲指責「憋尿是一個壞習慣」,不但會導致尿道感染、腎結石、排尿時膀胱疼痛、長期下來膀胱會變得無力、頻尿漏尿,累積病情甚至造成嚴重的腎臟損傷!
    2023/03/06 12:06
  • 車臣領袖傳罹腎病水腫暴肥 疑遭「下毒」不敢看俄醫

    俄羅斯下轄的車臣共和國(Chechnya)領袖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因在俄烏戰爭期間屢拍攝造假影片,被譏稱為「抖音戰神」;近日傳出他的健康狀況亮起紅燈,被拍到臉部水腫爆肥,疑似罹亂嚴重腎臟病。不過,雖然他是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的親信,傳出他懷疑病情是遭「下毒」造成,不敢看莫斯科(Moscow)的醫生,反而重金聘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名醫看診。
    2023/03/05 17:51
  • 葡萄、櫻桃超補血?她狂嗑補出高血鉀 含鐵量食物排行曝

    「貧血要吃櫻桃、葡萄,補血超有效!」56歲的張小姐最近檢查血色素偏低,容易頭暈目眩,收到這個網路訊息超開心,趕快買來吃,連續1個月的3餐飯後都猛吃葡萄和櫻桃。沒想到洗腎超過兩年、平常飲食規律、血磷及血鉀都控制穩定的她竟收到「血鉀過高」的報告,趕快向醫院營養諮詢求助!
    2023/03/04 20:06
  • 愛吃「這幾類」食物 長期下來「這部位」一發作痛不欲生!

    腎結石其實是從尿液裡面代謝出來的雜質,如果雜質太多的話,在尿液裡面就會沉積,慢慢累積就會變成石頭,腎結石主要大概都是由草酸鈣的結石成分造成的,醫師指出結石產生的原因很多,目前會認為說可能跟生活習慣、種族、年齡,或者是身體健康狀況、飲水習慣其實都有關係!
    2023/03/02 23:00
  • 注意!糖尿病+「這情況」不開刀恐洗腎 滿5條件有健保給付

    嚴重的病態性肥胖,或是糖尿病條件適合的病患,與其一輩子在反反覆覆的控制,不如下定決心做手術治療。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在臉書分享案例,一位過胖、患有糖尿病的30多歲男性,因胰臟機能變差,建議他做減重手術,結果患者拖延數月,直到出現急性腎衰竭被送往急診,最後判定必須終生洗腎。
    2023/03/02 15:03
  • 腎功能異常恐是假報告!補充肌酸影響結果 醫曝3干擾原因

    近幾年刮起一陣增肌健美的健身風潮,為了增肌,許多人會刻意增加蛋白質攝取量、或額外補充肌酸等,體檢抽血報告可能就會看到「肌酸酐」數值出現紅字。
    2023/03/02 12:08
  • 超過130/80即為高血壓!忽視恐致死 8習慣需留意

    你有高血壓嗎?許多中壯年發現身邊的人開始服用高血壓藥,自己量血壓有時高、有時低,甚至一到醫院還會飆高到150甚至更高,都會憂心忡忡問醫師,自己是否有高血壓?以及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2023/02/28 10:59
  • 喝再多水都還渴?中醫揭「4體質」 先搞清楚身體缺水狀況

    無論怎麼喝水,卻還是覺得口好渴?中醫師余雅雯在臉書發文表示,民眾若喝再多水,都還感到口乾舌燥,可能是因為肺燥、腸燥、胃燥、腎陰不足等4種體質造成的,若要幫助身體補水,除了掌握飲水的正確方式外,平時容易口乾舌燥或是4大缺水體質的人,可以諮詢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做調理。
    2023/02/27 08:25
  • 洗腎男自拔導管「地板滴滿血」身亡 護理師沒發現下場慘

    新竹縣一名鄭姓護理師任職當地某醫院,照顧成姓患者等多名病患,但她明知成姓患者有躁動情形,卻未按照規定時間定期探視病人,導致成姓患者自行拔除雙腔導管,病床底下全是血,等到被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急救無效身亡。事後鄭姓護理師被依過失致死罪嫌起訴,新竹地院將其判刑5個月,得易科罰金。
    2023/02/25 15:10
  • 水腫怎麼消?營養師曝4高鉀飲食排鈉 這類患者不適用

    吃太鹹、鈉攝取過多,不只會容易難控制血壓還會水腫!營養師許育禎表示,鈉吃太多不僅會讓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不易控制,也容易導致水分滯留體內,造成水腫,建議多吃「高鉀」飲食排鈉,消水腫。不過,她也提醒,腎臟功能不佳者不建議食用!
    2023/02/24 15:38
  • 30歲女日夜顛倒「臉突長鬍鬚」!就醫檢查驚:是腫瘤

    體型、面容莫名出現變化,小心可能是器官出了問題!一名30多歲的年輕女性常常日夜顛倒,總是在夜間做事、白天補眠,臉上還突然長出「鬍鬚」,被媽媽帶到醫院後,檢查發現竟是腎臟長了一顆2公分的腫瘤。
    2023/02/23 19:01
  • 50歲男腎結石不治療!出國突發病劇痛 住院慘噴30多萬

    隨著各國防疫措施鬆綁,報復性出國開始湧現,換護照的換護照,訂機票的訂機票,然而醫師就提醒,除了規劃旅遊外,也要注意身體狀況,一名50多歲男性患者有腎結石,然而他的治療意願卻不高,怎料他到澳洲旅遊時,腎結石卡在輸尿管讓他疼痛不已,最後更因感染變成敗血症,結果只能在當地花30多萬住院治療。
    2023/02/23 13:07
  • 長壽秘訣!每日2杯紅茶「死亡風險降13%」 喝錯恐增腎負擔

    《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22年8月刊載一篇研究結果指出,每日喝1~2杯紅茶有益健康,可能讓人更長壽。
    2023/02/22 17:29
  • 腎結石不敢吃高鈣食物?專家破迷思點名別吃「3營養素」

    生活中充斥許多營養的迷思,比如很多有結石患者,會刻意避開高鈣食物,因為以為石頭就是鈣質,擔心鈣會讓結石情況加重,但其實這是不對的!營養師高敏敏表示,足夠的鈣質反而有助減少腎結石發作,她也分享6個幫助改善腎結石的飲食妙招,帶大家正確認識腎結石。
    2023/02/21 18:15
  • 別輕忽!流感爆4死、8重症 疾管署示警:9成都沒打疫苗

    流感疫情持續!疾管署今(21)日表示,上週新增4例死亡,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氣喘等潛在疾病史,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因病或呼吸道症狀就醫住院後檢出流感,後因腎衰竭及呼吸衰竭等原因病逝;另外上週新增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其中5例具高血壓及心肺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且有7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2023/02/21 16:31
  • 33歲就糖尿病!星雲大師享耆壽97歲 名醫授2招護心血管

    97歲的星雲大師最近圓寂令許多信徒不捨,從他的病史一看,沒想到他33歲就罹患糖尿病,雖然67歲就做了心導管,也曾三度中風,身體有許多的不便和病苦,但是和糖尿病共存64年依然享97歲耆壽。醫師說,糖尿病患發生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等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到3倍,但只要保養得宜、注意ABCDE:糖化血色素、血壓等5項,也能長壽延年!
    2023/02/18 16:37
  • 星雲火化留七彩琉璃光舍利!名醫揭「絕非腎結石」權威正解出爐

    星雲大師日前以97歲高齡圓寂,在2/13荼毘(火化)後,燒出多種琉璃光色的圓形結晶和舍利子。有人說舍利子是腎結石,也有人說僧人因為吃素,體內草酸鈣沈澱形成結石,才會燒出舍利子。不過醫師說,結石不會燒出舍利子,倒是法醫學界的一級期刊給了答案:溫度高於攝氏1600度時骨骼內有機物裂解重組,形成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結構改變,可能就是所謂的舍利子。
    2023/02/15 15:4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