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劉依函罹癌運將青鳥行動太陽花女王劉喬安賣淫統一獅龍天翔周杰倫高考
  • 搜尋:

    傳染 結果共5,213筆

  • 指揮中心5/1退場!疫苗哪打、治療費用怎算 懶人包一次看

    指揮中心宣布5/1日起,新冠降級為第四類傳染病,同步指揮中心也解編。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解編後,如果疫情再起,防疫物資像是家用快篩、口罩或是口服抗病毒藥物都有足夠的庫存,而針對民眾常見問題,也整理6大QA。
    2023/04/25 16:28
  • 指揮中心確定5/1解編!新冠降級、快篩實名制也退場

    國內疫情趨緩,防疫大幅放寬,現在除了出入醫療院所/救護車要戴口罩外,其餘都是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且輕症確診也不需要隔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2020年1月20日宣布成立至今已經超過1000天,今(25)日指揮官王必勝宣布,從5/1日起,新冠將改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同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將同步解散。
    2023/04/25 16:02
  • 成立破千天!指揮中心記者會最終場要來了 這天正式解散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迄今已成立超過1000天,而今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前往指揮中心,針對指揮中心降級、新冠肺炎改類等議題做討論,指揮中心今(25)日發布採訪邀請,將在4月27日舉辦「指揮中心終場記者會」。
    2023/04/25 11:41
  • 罹這疾病初期症狀誤以為感冒 若咳嗽超過14天 醫師:速就醫!

    結核病是由一種好氧性的耐酸性結核桿菌所引起,為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在開發中國家尤其盛行。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其傳染途徑是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染。主因傳染性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如果吸入患者產生在空氣中的飛沫核,就可能感染,醫師提醒目前有抗結核藥物治療,只要依照醫師提供的治療處方規則治療,絕大多數的結核病患者是可以治癒。
    2023/04/21 23:13
  • 住飯店「自備床單、毛巾」防猴痘? 羅一鈞:別抓錯重點

    國內上周暴增15例猴痘個案,傳染風險上升,而有專家建議,如經常外宿住飯店,民眾可自備被單、毛巾等個人衛生用品,來避免猴痘感染風險;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目前國內外都沒有任何一例個案是因旅館床單、毛巾接觸而感染,現在主要感染途徑仍是以親密接觸為主,提醒民眾不要抓錯重點,也不會建議外宿自備被單。
    2023/04/20 13:25
  • 致死率5成!醫示警幼童「高危險傳染病」5症狀 比腸胃炎猛

    季節交替之際,早晚溫差大,是不少疾病好發的高峰期,尤其近來許多抵抗力低的幼童紛紛掛病號,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兒科醫師王韋力提醒,如果狀況一直沒有好轉,父母就要提高警覺,恐怕不是腸胃炎或諾羅病毒,而是腦膜炎找上門。
    2023/04/20 05:30
  • 最終階段!新冠準備降級 薛瑞元:預計五月中旬上路

    新冠疫情不斷放寬防疫政策,終於也走到最後階段,外界關心何時才會調降傳染病等級。衛福部長薛瑞元今(19)日證實,和原先規劃的時間差不多,應該會落在五月中旬將指揮中心降級,並改類新冠為第四類傳染病。
    2023/04/19 11:45
  • 暖化更活躍!阿根廷試驗輻射絕育蚊子 抗登革熱

    全球暖化讓傳染病媒介--蚊子的活動範圍跟著增加。為了對抗升溫的登革熱,阿根廷展開新試驗,使用輻射技術對雄性蚊子進行絕育,希望能藉此控制住蚊子的數量,進而控制傳染病的擴散。而在預防瘧疾上也有新進展,牛津大學研發出新疫苗,有效力達75%,目前西非迦納已率先批准使用。
    2023/04/18 19:54
  • 猴痘居家照顧指引出爐!衣物分開洗 勿用「快洗、省水」模式

    疾管署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猴痘(Mpox)確定病例。當中包括13例本土個案均為本國籍男性,分別為北部12例及南部1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目前猴痘確診個案經醫師評估如果非重症或不具有重症因子,就是進行居家自我照顧,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副組長詹珮君也給出照護指引,當中建議,個案如果使用洗衣機洗衣服,應該跟家人分開清洗,也不要使用「經濟」、「省水」或是「快洗模式」。
    2023/04/18 14:55
  • 猴痘暴增!搭車不戴口罩做1事恐感染 醫警告:世上沒有0風險

    隨國內疫情趨緩、邊境開放以及口罩令鬆綁,不少民眾紛紛出國旅行,也漸漸擺脫口罩束縛,值得關注的是,猴痘個案卻持續上升,少數案例更是由「非性接觸」傳染。對此,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明,若想把風險降到最低,可自主戴口罩,切勿亂摸東西後接觸眼口鼻,並強調「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事!」
    2023/04/18 10:28
  • 帶鴨脖子入境「挨罰3萬」 陸客批搶錢:差別對待

    搭機出國前,最好再檢查一下入境規定!昨天(4/16)晚上,有大陸籍旅客從廈門搭機來台,沒有以口頭或書面申報,帶了510公克的鴨脖子想闖關入境,結果被海關人員發現,遭開罰3萬元,令他相當不滿,覺得自己受到差別對待。
    2023/04/17 19:33
  • 本土猴痘不斷爆!醫嘆:個案越多疫調越難 恐成常態性疾病

    近來國內猴痘本土疫情不斷增加,光是11日到16日就增加八例本土個案。感染科醫師指出,雖然猴痘是要比較親密接觸才會傳染但在美國,有很多個案也不是透過性行為傳染,加上感染個案越多疫調也會更困難,也坦言,猴痘可能成為常態性疾病。
    2023/04/17 15:36
  • 新冠改類下週宣布 王必勝:指揮中心解編由行政院決定

    隨著疫情趨緩,防疫政策陸續解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上週透露,預計今(13)日將說明指揮中心降級或傳染病改類事宜,卻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中改口說「估計下週會宣布」;至於成立3年的指揮中心是否解編?王必勝則說,由行政院回覆,預計時程仍會落在4月底、5月初,不會有太大改變。
    2023/04/13 14:59
  • 赴東南亞潑水節注意 今年已23人返國染登革熱

    國內今(11)日新增一例境外移入麻疹個案,是一名北部男性從泰國旅遊返台後出現症狀檢驗確診。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執行長彭仁奎提醒,東南亞眾多國家,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不過由於東南亞國家多數有登革熱、姿卡病毒等病媒蚊傳染,因此提醒,到這些國家最好減少裸露部位。
    2023/04/11 14:07
  • 國內增1例麻疹個案!北部男遊泰返國 可傳染期曾赴宜、花

    疾管署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今年3月17日至22日至泰國旅遊,4月3日有發燒、4月5日出現紅疹等症狀,於4月5日就醫並住院隔離治療,經通報檢驗於今日確診;個案目前已出院返家,其密切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
    2023/04/11 13:57
  • HPV不只子宮頸癌!男性被傳染風險高 恐引發陰莖、舌頭癌

    不少人對於HPV(人類乳突病毒)病毒的聯想,幾乎都是女性的子宮頸癌,但其實HPV病毒有兩百多型,其中第16、18型是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甚至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不論男女,皆有八成的機率接觸HPV,且目前病毒特定藥物可以治療HPV感染,因此疫苗接種更顯得重要。嘉義市領先全國,獨步提供國中男生也可以免費施打HPV 9價疫苗,預估今年將有1500名男生受惠。
    2023/04/10 15:51
  • 韓國戀綜健身網紅涉強姦! 「入侵民宅、襲警」才剛被判緩刑

    韓國這幾年相當流行戀愛實境秀,節目請到想尋找對象的一般民眾參與,但這陣子頻頻爆出這些素人的醜聞,除了先前傳出《我是SOLO》男嘉賓刻意傳染性病以外,《伊甸園,本能的後裔們》的健身模特兒楊浩錫(音譯)竟犯下強姦未遂、侵入民宅跟襲警等,相當誇張。
    2023/04/07 14:45
  • 出國小心!今年旅遊病暴增 這病毒「致死率近9成」恐帶回台灣

    才剛過完5天清明連續假期,很多人回國後都感覺心還留在國外。不過心要收回來,傳染病可別帶回國!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顯示,截至3月底,境外移入登革熱和屈公病病例都高於去年同期,近9成感染國都是東南亞國家。而更要小心的是死亡率高達88%的馬堡病毒出血熱,在赤道幾內亞、坦尚尼亞都傳疫情,接觸受感染果蝠或被感染人之血、體液恐傳染!
    2023/04/07 12:38
  • 本土猴痘+2!皆是北部男 累計16例、1416人已打疫苗

    疾管署今(6)日公布國內又新增2例本土猴痘(Mpox)確定病例,均為北部本國籍男性,年齡為20多歲及50多歲,發病日分別為3月22日及3月25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結腫、紅疹、水泡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3月28日及4月1日確診陽性。2例個案目前均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共7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另27 名低風險接觸者已給予一般性衛教注意自身症狀。
    2023/04/06 14:09
  • 噴酒精無效!2歲童染「病毒界法拉利」 抽搐、口吐白沫急診

    春初是諾羅病毒的好發季節,根據統計上週,全國腹瀉人次有14萬多人,不少都是感染到諾羅病毒,嚴重者會有反覆上吐下瀉症狀,日前高雄一名兩歲男童,也因諾羅病毒引發腸胃炎,甚至還突然翻白眼抽搐,由救護車送急診,所幸經過治療三天後出院,諾羅病毒傳染力強,有「病毒界法拉利」之稱,主要藉由分泌物傳播,建議多洗手。
    2023/04/04 13:40
  • 日本5月8日取消入境管制 赴日旅客免3劑疫苗證明

    日本官房長官今天(3日)宣布5月8日起,將新冠肺炎從第2類傳染病,降級到與流感相同的5類。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同時取消現行採取的入境管制。屆時旅客入境日本,將不需要提供3劑疫苗施打證明、或出國前72小時以內的陰性證明。為了防範新的傳染病入侵,日本政府也預計針對有發燒、咳嗽等症狀的旅客推行新的管制措施。
    2023/04/03 15:46
  • 時空旅人再爆6災難預言!下個月傳染病肆虐 超級火山奪萬人命

    「時空旅人」真實存在嗎?根據外媒《每日星報》報導,於抖音爆紅的阿拉里克(Eno Alaric)深受不少粉絲熱愛追捧,他自稱是從2671年穿越過來的「時空旅人」,並透過影片持續預言即將改變世界的驚人事件。值得關注的是,他昨(30)日再度提及,「若您仍不相信我是時空旅人,那請記得以下、2023年地球上的重大發現」,他甚至能夠清楚列出事發日期以及地點。
    2023/03/31 21:55
  • 女友懷雙胞胎!男大生「壞壞1次就中獎」崩潰喊:還靠爸媽養

    兩情相悅發生親密關係時,最重要的是做好安全措施,不僅能夠提高避孕機率,還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預防傳染性疾病。對此,1名網友分享「1次就中獎」事件,荒唐又不負責任的行為引起網友怒轟,「在想什麼?」
    2023/03/30 20:14
  • 一人中標全家慘!諾羅傳染力強噴酒精無效 陳仙梅兒喝水都吐

    最近很多家長哀號,家裡的小朋友上吐下瀉虛累累!台中某國小330人上吐下瀉請假,女星陳仙梅的小兒子也因「腸胃型感冒」昏睡兩天沒進食,就連吃下去的藥也吐了出來,醫師提醒,諾羅病毒從春節以後就沒停歇,開學後至今更因群聚有擴大趨勢,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往往1人得、全家遭殃,家長在清潔嘔吐物、排泄物時,一定要戴手套,以免大人也被傳染。
    2023/03/28 17:24
  • 諾羅病毒正流行 一不小心就會全家吐不停

    2歲王姓男嬰從托嬰中心回家後開始上吐下瀉,隔天5歲的姊姊和父母也開始狂吐,一家四口全掛病號。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表示,諾羅病毒傳染力強,臨床上常見到小孩子感染後,父母也無法避免,在流行期還是要勤洗手、少帶小朋友到公共場所為宜。
    2023/03/28 11:3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