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鳳梨歐菈離婚內湖旅遊警示把關責任鳳梨歐菈慢性腎臟病腎臟老化大媽罹癌領域展開
  • 搜尋:

    農產品 結果共1,290筆

  • 美中初步協議恐拖到明年 川普稱中方不積極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尚未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是因北京並未「加緊」協商。
    2019/11/21 10:48
  • 花生價跌農民苦 農委會啟動收購40元/斤

    花生產地價格,在雲林掀起風波,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張嘉郡,和受害農民召開記者會,砲轟價格慘跌,上星期46元,現在已經跌到35元,指出因為關稅配額在產期決標,這消息影響盤商收購意願,農委會表示以40元收購,保障農民。
    2019/11/20 13:04
  • 推銷優質產品助小農 高市成立電商平台

    高雄市政府跨足電商界,成立高雄首選電商平台,包括在地新鮮的農產品,以及農產加工品,都可以隨時上網選購,利潤的三成還將撥入公益基金,創造三贏局面。
    2019/11/15 21:04
  • 美中貿易協議 白宮經濟顧問:只差臨門一腳

    白宮經濟顧問柯德洛(Larry Kudlow)今天稱與北京的討論相當具有建設性,表示美中已到最後階段,更接近達成貿易協議。
    2019/11/15 10:53
  • 台灣芭樂可望12月中下旬首航銷美 檢疫整備啟動

    美國10月17日公告台灣芭樂准入,農委會展開相關整備作業;近日已對登記銷美的供果園進行疫病監測30天,加上核可的包裝場作業,估計12月中下旬可望從高雄港首航銷美。
    2019/11/14 18:07
  • 芭樂低溫檢疫海運美國非首例 荔枝楊桃就這樣做

    歷經10年洽談,隨著台美關係升溫,美國10月17日終於准入台灣芭樂。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告訴中央社記者,低溫17天海運檢疫技術沒問題,荔枝、楊桃就是這樣銷往美國的。
    2019/11/14 18:07
  • 美中貿易談判 華爾街日報:因農產採購問題遇障礙

    「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了解內情人士透露,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因為農產品採購問題「遭遇障礙」,關鍵在於中方不希望協議看來一面倒對美國有利。
    2019/11/14 09:24
  • 韓國瑜拋外館賣農產品 謝長廷:恐有觸法問題

    媒體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拋政見,要把駐外使館當成推廣藝術品、農漁產品促銷點。駐日代表謝長廷今天表示,如要販售,這麼做駐外使館和人員可能有觸法的問題。
    2019/11/07 09:14
  • 韓國瑜提外館賣農產品 陳吉仲:應專業分工

    媒體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拋政見,要把駐外使館當成推廣藝術品、農漁產品的促銷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應專業分工才有效率,但可以跨部會合作。
    2019/11/06 15:03
  • 靠貿易戰無法改變中國 美智庫籲川普與友邦合作

    美國智庫報告顯示,美中為貿易戰付出高昂代價,雙方雖可能簽署「保全面子協議」,但要北京在根本結構性議題上讓步的機率仍非常低。報告建議,美方應與友邦合作增加籌碼。
    2019/11/06 11:29
  • 美國9月貿易赤字縮減 表現8個月來最佳

    美國商務部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貿易赤字創8個月以來最大降幅,主因汽車、手機和其他電器產品進口額已從8月加徵關稅前的暴增趨勢下滑。
    2019/11/06 10:57
  • 韓國瑜拋外館賣農產品 吳釗燮嗆:等他選上再說

    傳聞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再拋政見,要把駐外使館當成推廣藝術品、農漁產品的促銷點。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回應,「等他選上總統再說」;他透露,有些外館人員很擔心未來外交工作要變成賣水果。
    2019/11/06 10:55
  • 立院初審 農民可在農地蓋農產品初級加工場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初審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修正草案,建立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發證制度,未來農民自行做農產品初級加工,可在農地蓋加工場。
    2019/11/04 16:50
  • 木耳切絲做麵 日本醬油木耳麵熱量超低

    日本人為了推廣飲食,針對不少農產品進行品種改良,像是有木魚業者,種出超大木耳,就是為了能將木耳切絲,來作成木耳麵,另外還有栗子業者,花16年時間,讓栗子的外殼和內膜可以更輕易去除,在家處理栗子,也會更簡單。
    2019/11/04 15:48
  • 貿易協議喬不攏 傳卡在川普要求北京爆買農產品

    根據曾聽取美中貿易談判簡報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北京當局承諾向美國採購大量農產品,成為雙方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的主要癥結點之一。
    2019/10/30 15:34
  • 蔡英文提農機補助 農民憂看得到吃不到

    總統蔡英文昨天在桃園,提出擴大農機補助政策,要多花8億元的補助金,來幫助農民購買大型農業機具,但實際問農民卻說,這政策看得到吃不到,就算加了補助買新的也不划算,而且大型機具也不是所有農產品都用得到,對此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大酸這是綁樁政策,但民進黨則回應,這項預算早在去年就審理通過了。
    2019/10/30 13:30
  • 韓國瑜採果體驗當農夫 提農漁產品外銷30%構想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今天上午前往彰化花壇鄉的果園體驗當一日農夫,韓國瑜提出農產品外銷、內銷占30%以及70%的構想,他認為,內外銷價格比例抓的好,農民收入就會增加。
    2019/10/29 17:59
  • 蔡政府端外銷佳績 「農產貿易逆差」卻破百億美金

    韓國瑜在高雄市長任內就不斷強調農漁產品外銷的重要性,逼得蔡政府也頻頻端出外銷成績隔空PK。雖然蔡政府不斷強調農產出口創20年新高的佳績,但進口農產也同時大幅增加,讓貿易逆差突破百億美金,成為台灣農業一大隱憂。加上近年政府大舉發展農地種電,今年也立法讓農地違章工廠合法化,良田流失、沒有農地農用,加上產銷失調、價格崩跌的問題一再重演,民怨恐怕再次爆發。
    2019/10/25 21:55
  • 尋大豆!棄美轉靠俄 陸租20萬畝地自種再運回

    大陸東北的港口,出現一千噸從俄羅斯運抵的大豆,而且後續還會再有四千噸分批抵達。自從美中爆發貿易戰,中國企業大舉進駐俄羅斯,租用農地種植大豆再運回國內。光是俄國的阿穆爾州一個地區,三分之二的農地通通提供給大陸使用。中國大陸即將和美國簽署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美國副總統潘斯在這個時間點,發表中國政策演說。他批評中國,從南海到經貿政策,美國不認為透過經濟發展,可以讓中國從極權國家變成開放社會。但是又說,美國不跟中國對抗,而且希望建立有建設性的關係。潘斯的用字遣詞,刻意拿捏在強硬表態與維持和諧之間取得平衡。
    2019/10/25 19:58
  • 芭樂准入美國 農委會:台美工作計畫已簽署

    農委會防檢局今天表示,繼17日美國農業部動植物檢疫局公告台灣芭樂輸銷美國的檢疫規定後,雙方已在美東時間24日簽署工作計畫,台灣芭樂可依工作計畫輸銷美國。
    2019/10/25 12:44
  • 「2019農特產品展售會」 相約水萍塭公園

    「2019農特產品展售會-南部場」在臺南,相約10/26(六)水萍塭公園見!繼外貿協會7月舉辦大受好評的「2019農特產品展售會-北部場」後,市長黃偉哲便指示農業局與相關局處積極與外貿協會配合,並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以及南部縣市政府聯手行銷南部優質農特產品。黃市長今(23)日即與市府團隊及外貿協會,和在地農會代表、議員蔡筱薇一同出席展前記者會;活動現場展示多樣臺南具有特色,及銷售長紅的農特產品與加工品,歡迎大家10/26一起來參加南部縣市農特產品的聯合行銷,品嚐、採購,新鮮且安全的當季農產及加工品
    2019/10/25 10:00
  • 韓提農業三箭 陳吉仲:把農民當提款機

    韓國瑜提出農業三箭的政策,要將農漁獲,明訂內銷百分之70和外銷百分之30的限制,以及改正蔡政府對農產品的進口管制等,但這讓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怒批韓國瑜不專業,還嗆韓國瑜把農民當提款機,兩人隔空交火,韓國瑜則是要陳吉仲多下鄉聽聽庶民的心聲。
    2019/10/23 12:54
  • 回應韓國瑜 陳吉仲:不能把農民當政治提款機

    農委會近來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互槓,韓國瑜則要求主委陳吉仲多下鄉、不要講風涼話。陳吉仲今天回應,農委會不是選舉才下鄉,呼籲韓國瑜不能把農民當政治提款機和政治跳板。
    2019/10/23 11:33
  • 中國傳開放美大豆進口關稅豁免 配額1千萬公噸

    兩名消息人士說,北京當局昨天向國內外主要大豆加工業者提供豁免,免除進口美國大豆的高額關稅,額度高達1000萬公噸。
    2019/10/23 10:40
  • 台灣農產拓銷新加坡亮眼 109年可望豬肉外銷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今年1到9月台灣農產品出口新加坡7258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8.2%,其中稻米出口343公噸、成長逾2倍;台灣明年成口蹄疫非疫區後,豬肉也將銷往星國。
    2019/10/22 18:0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