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于正火爆星座胰島素福澤諭吉楊佩潔金曲獎歐陽妮妮婚變愛發脾氣星座高雄
  • 搜尋:

    蔣志偉  結果共2,397筆

  • 高齡化、少子化影響!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大減16.9萬人首次負成長!

    行政院主計總處最近公布十年一度人口普查發現,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民國99年和109年相比,增加122.6萬人,人口結構繼續呈現少子化,快速進入高齡化社會,而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不含移工),大減16.9萬人,首次負成長。
    2021/09/09 23:09
  • 人體經常排氣又伴隨這五大症狀!醫師警告:恐腸道疾病輕忽要你命!

    身體健康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但往往身體出現狀況,可真的會讓人很不舒服,尤其人一天正常排氣的範圍大約5到20次,醫學稱為腸氣,也就是食物在腸胃道裡面被細菌消化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但過量的排氣,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醫師提醒當排氣量大的時候,伴隨著反覆腹痛腹脹等狀況,就要小心,最好盡速就醫檢查,以免「大腸癌」悄悄找上門。
    2021/09/08 23:10
  • 打「一劑疫苗」擋不了Delta變異株 專家憂心「青壯年族群」

    近期陸續有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一劑滿十周,等打第二劑,但中央流行疫情只會中心仍堅持,現階段還是規畫先達到第一劑涵蓋率,有利於公共防疫,第二劑疫苗稍晚提供。初步希望十二周內起完成接種,但也不排除再延長間隔,對此有專家指出,疫苗政策也要隨著國際疫情調整,否則兩劑保護效果已經降了很多,更何況只打一劑疫苗,該如何抗疫!
    2021/09/07 23:07
  • 水喝太少又經常久站久坐 比AZ更容易血栓醫警告:別忽略這件事

    AZ疫苗所引起的靜脈血栓,大約在施打疫苗後4至30天會出現,發生機率極相當低,醫師建議民眾更需留意其他可能引起血栓的風險因子,民眾更應該從平日生活當中,防範血栓,每天應補充水分,能稀釋血液的濃稠度,降低血栓風險。
    2021/09/06 23:09
  • 有片/這疾病可能您已罹患卻未獲治療! 若病情惡化恐來不及了

    您會不會有高血壓,卻不知道!全球每年逾850萬人死因與高血壓有直接相關,高血壓也是中風、心臟與肝臟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全球高血壓病友30年來增加一倍,儘管現在醫學和藥理學,在過去數十年來有很好進展,但全球在高血壓防治上始終遲滯,大多數高血壓病友,沒有獲得治療。
    2021/09/03 23:21
  • 有片/Delta變種病毒「超強傳染力」! 專家憂爆發這件事不堪設想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還在積極防疫與接種疫苗同時,從Delta變種病毒出現之後,許多國家案例激增,防疫單位為了確認感染初期傳染力,分析確診者在感染Delta病毒初期釋出病毒量,發現較非變種病毒感染者高出300倍以上。
    2021/09/02 22:52
  • 失能、臥床、慢性病 國人臨終前平均病痛「8年半」關鍵是它

    國人平均餘命屢創新高,最新統計2020年已達到81.3歲,其中女性平均餘命更達84.7歲,其實在越來越長壽的同時,人生最後一哩路,受限於失能、臥床、嚴重慢性病等因素,世界衛生組織WHO比較各國人民平均壽命時,也不再只看平均餘命單一數字,還要看健康平均餘命與不健康生存年數。
    2021/09/01 23:03
  • 國際研究發現遇上這個時期 體重難控制關鍵原因是它

    您知道代謝是幾歲開始變慢的?研究發現,到了某個年紀,會突然發現減肥沒有年輕時,那麼容易。代謝到底是幾歲時開始緩慢的變慢,研究數據來自63個教育機構的80名研究者,涵蓋北美、歐洲、亞洲、非洲、中東和加勒比海地區,對象為6500人,年齡介於8個月到95歲之間,歷時40年,研究發現有四個特定生命階段,會受到影響!帶您來看。
    2021/08/31 23:04
  • 有片/新!放寬餐廳內用 密閉空間注意這兩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因為Delta病毒持續延燒,台灣確診個案人數,有稍微緩和但還是會有確診者傳出,雖然現在放寬餐廳內用,對於業者或民眾來說大家仍有疑慮,有人選擇外帶,也有人認為更應該加強營業場所的通風與換氣!
    2021/08/30 22:40
  • 免疫力弱感染新冠病毒!研究:易變重症 發生這憾事

    新冠病毒對人體造成影響,在疫情期間都有不斷新發現,其實免疫力強或弱都是好事嗎?專家指出:免疫反應強弱與個人體質有關,無論免疫反應太強、太弱,對人類來說似乎是輸家,建議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與均衡飲食才能維持最佳免疫力。
    2021/08/27 22:50
  • 注意!只打一劑疫苗遇上Delta病毒株 專家憂心恐爆發這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至今都還在積極圍堵,不讓Delta變種病毒擴散,而疫苗接種也還在持續進行中,專家建議不要挑選疫苗,不論是哪種疫苗都具有保護效果,國人應把握機會接種,但為了防範Delta侵略,專家指出,不管是哪一種疫苗,如果只打一劑,遇上Delta病毒株時,保護效果均有限,要是不能讓民眾及時打上第二劑,就需嚴守邊境,千萬不可讓變異株侵入社區。
    2021/08/26 23:08
  • 您是「疫苗邊緣人」嗎?青壯年上班族苦等不到疫苗 憂爆發這件事

    新冠疫情當下,什麼樣的壓力對你而言是最擔心的,根據「上班族壓力調查」發現,排名第一的就是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達四成,其次則是無法施打疫苗有三成六,目前疫苗的累計接種人次,有望在8月底突破千萬,但多數的青、壯年上班族卻還等不到疫苗!
    2021/08/25 22:52
  • 打完兩劑疫苗 仍發生「突破性感染」關鍵是這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施打疫苗,尤其Delta變種病毒,各國陸續出現「突破性感染」案例,公衛學者指出,以色列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接種完兩劑BNT疫苗後的一四六天為保護力的關鍵點,不分年齡層來看,一四六天後保護力明顯大幅下降,PCR陽性比率明顯增加,且年紀愈大,保護力愈差!
    2021/08/24 23:11
  • 有片/疲倦、噁心、睡眠障礙、牙痛、腹痛 原來是「這部位」出問題!

    心臟是全身循環系統最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心肌需要充沛的能量才能夠收縮跳動,因此心臟就像引擎一樣,負責供應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若冠狀動脈出問題時,就會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而心絞痛典型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頭暈、壓迫感,疼痛可能延伸到下巴、脖子、肩膀甚至是背部等處,由於這些表現不容易讓人聯想到心臟問題,也容易延誤就醫。
    2021/08/23 22:58
  • 痛到受不了!擾人「偏頭痛」、全台200萬人飽受煎熬 醫師警告這件事

    頭痛到底是不是一種疾病?偏頭痛最重要的病因,就是腦神經不穩定,一旦遇到各種誘發因子就會產生頭痛。根據台灣頭痛學會最近一項約有2300人參與的研究顯示,只有三成左右的民眾知道,偏頭痛其實是一種疾病,而不只是一種症狀;目前台灣,每10人當中就有1人飽受偏頭痛所苦,推估全台有180至200萬人有偏頭痛的困擾,即便症狀輕微,仍然無法擺脫天天吃藥習慣。
    2021/08/19 23:00
  • 有片/感染新冠肺炎記憶力嚴重喪失、忘記親人 關鍵是它!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因為Delta變種病毒,讓世界各國積極防堵病毒擴散,事實上在臺灣目前1萬多名確診個案,其中有一位67歲男性今年5月在集中檢疫所隔離,血氧值突然下降,緊急送醫救治後順利出院,但沒想到因為失憶,連最親密的家人都忘記了!
    2021/08/18 22:50
  • 全台首創!北榮研發疫苗APP 取代黃卡對接國際標準關鍵技術是它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現在受到Delta變種病毒侵襲之外,世界各國鼓勵民眾積極接種疫苗,目前臺灣疫苗施打覆蓋率穩定成長,歐盟推出「疫苗護照」,可免除或放寬入境後隔離限制。台北榮總醫已開發「FHIR疫苗接種證明」App,系統對接國際標準,未來在機場、餐廳可透過掃描方式,證明已打過疫苗,可取代紙本黃卡,帶您來看!
    2021/08/17 22:56
  • 忽視「這疾病」又確診「新冠肺炎」 研究:死亡率高八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然還是沒有辦法有效獲得控制,除了疫苗拚覆蓋率之外,也只能積極做好防疫避免被感染,60歲以上長者感染新冠肺炎有高達四成為重症,共病症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但牙周病更是不能忽視,國際研究指出,牙周病患得到新冠肺炎重症機率高三到五倍,死亡率高達八倍。
    2021/08/16 23:01
  • 臺灣恐爆發Delta疫情?醫:洗牌混打 可防止這件事!

    全球新冠疫情至今,仍然還在延燒當中,而隨著Delt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台灣現在處境面臨國際疫苗Moderna、AZ、BNT,已經採購了卻不知道何時會有大批疫苗抵達台灣,世界各國正加快疫苗施打的腳步,但Delta變異株仍強勢進攻,有前線醫師提到,疫情可能在1至2個月後會再來,會是十月嗎?專家說Delta變種病毒不可輕忽,更應該加快疫苗接種,開放混打,提高保護力!
    2021/08/11 23:06
  • 接種疫苗後照樣染疫 這種「變種病毒」恐侵台!

    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現在因為Delta變種病毒,民眾繃緊神經,英國研究指出,已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感染Delta變種病毒後,仍有機會傳染他人,目前臺灣疫情趨緩,專家提醒民眾更不能鬆懈。
    2021/08/10 22:55
  • 新冠病毒變異!疫苗失去保護力? 專家警告這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臺灣確診人數有明顯下降,但隨著病毒變異,也會影響到疫苗的有效性,事實上,當病毒傳播,如果沒有被控制好,這波疫情所帶來的災難,難以想像!
    2021/08/09 22:50
  • 有片/進入與新冠疫情共存階段「規律快篩」 就能證明這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確診案例超過一萬多人,儘管現在疫情趨緩,疫情警戒也從三級降為二級,但台灣能夠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嗎?專家分析因社區隱性個案很少,做好口罩和社交距離等措施下,邊境嚴管才是最重要,民眾建立心態,就是要做好與疫情共存和正面看待快篩,建議政府鼓勵實施的快篩認證機制,建立一個安心活動場域。
    2021/08/08 23:27
  • 有片/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 研究:身體多處器官仍會受到影響關鍵是它!

    台灣確診COVID-19的人數突破1萬5000人,陸陸續續康復病友,其中有三到四成會產生後遺症,根據國外研究統計,大概有三成以上的人,會產生後遺症,其中有30到40%的人會有呼吸困難、肺功能衰退、頭痛、腦力衰退等症狀,對器官影響非常大!
    2021/08/08 23:25
  • 7成3兒科診所門診量年衰退65% 不少診所關門關鍵是它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個國家,從一開始疫情爆發後,不只經濟受到影響,就連人與人之間群聚也都受到了限制,不少人因為擔心怕被新冠病毒感染,盡量減少就醫頻率,不只醫學中心明顯感受到門診人數下降,就連許多基層診所門診量也受到一定程度衝擊,甚至有診所因為門診量大幅下滑,快要無法經營下去!
    2021/08/06 23:37
  • 第一劑莫德納疫苗拚「涵蓋率」 第二劑疫苗打得到嗎?專家曝「關鍵因」

    臺灣採購國際疫苗非常不容易,儘管已經預訂了但疫苗卻遲遲無法如期交貨,關鍵在於知名國際大廠,因為各種因素無法如期交貨,現在臺灣也因之前贈送和自行採購AZ疫苗與Moderna疫苗,為了拚第一劑涵蓋率,疫苗所剩不多,尤其已經施打完第一劑Moderna疫苗兩百多萬人,現在許多人非常擔心從間隔28天應該要施打第二劑Moderna疫苗,延長至10到12周,保護力是否還有效,以及需求更多的疫苗,真的會如期抵達臺灣嗎?
    2021/08/05 22:4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