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陳沂寧夏夜市油菜統一發票無框行動NVIDIA林百里特赦限時活動台中
  • 搜尋:

    致病 結果共338筆

  • 輕忽衛生習慣!幽門桿菌找上門 恐罹「這種癌」當心致命!

    日常生活中,真的要注意食物安全,同時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多人吃飯時一定要用公筷母匙,也避免用口中食物餵食嬰幼兒等,降低感染幽門桿菌的機率。其實幽門桿菌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發生的機會,臨床上有醫師發現有血小板低下者,千萬要提高警覺,因為有可能與胃癌致病菌有關係。
    2021/10/16 23:22
  • 有片/台灣不吸菸肺癌患者逐年增加 研究顯示「這些原因」致病│台灣新國病-肺癌之祕

    在過去,抽菸被認為是肺癌的主因,但這30年,國民吸菸率下降6成,肺癌卻逐年增加,中研院院士楊泮池團隊,研究不吸菸的肺癌患者,發現空汙、加工食品添加物這樣的環境致癌源,對人體基因影響程度高,這份研究後來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2021/10/03 21:37
  • 成功嶺爆55人「集體上吐下瀉」 緊急送醫初診結果曝

    台中市成功嶺今(6)日上午開始陸續有受訓役男出現上吐下瀉情況,經緊急送往台中國軍總醫院治療,確認共55人出現不適症狀。目前部分患者已出院並返回營區,經初步診斷,這些替代役男應感染諾羅病毒,確切致病原因仍不清楚,衛生局已介入調查。
    2021/09/06 17:16
  • Delta變種病毒來襲 專家:對巴西影響異於他國

    COVID-19變種病毒株Delta在巴西兩個最大城市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流行,但沒有導致病例或住院人數大增。專家指出,當地變種病毒株和使用不同疫苗,或可提供更大保護力。
    2021/09/06 09:43
  • 研究:BNT疫苗略增心肌炎風險 但染疫致病比率更高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施打輝瑞(Pfizer)和BioNTech聯手研發且廣獲使用的COVID-19疫苗會略增心臟發炎風險,但染疫者心肌炎風險更高。
    2021/08/26 11:06
  • 日相射出「防疫三支箭」 醫療.防疫.疫苗兼顧

    日本第五波疫情遲遲不見拐點,日本政府除了追加緊急事態宣言,日相菅義偉更祭出「防疫三支箭」,希望能醫療、防疫、疫苗三管齊下。日本政府也修正防疫對策,首次將百貨公司美食街列為人潮管制重點。不過Delta病毒致病力強大,讓日本出現幼兒發病潮,小兒科醫師表示,過去嬰幼兒染疫大多無症狀,但現在幾乎都會出現發病症狀,擔憂暑假過後,日本恐怕釀成新一波孩童疫情。
    2021/08/18 20:02
  • 很重要!乾癬患者做好「夏季保養」 享受陽光不是夢

    夏日赤炎炎,有乾癬患者卻怕露出病灶,高溫下仍包緊緊,流汗後搔抓導致病情惡化。臺中榮總皮膚科主治醫師林騰立表示,夏季乾癬患者應做好保濕、防曬,並鼓勵治療控制。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副教授蕭玉屏指出,乾癬治療已有許多健保新藥,有不少患者皮膚可以完全乾淨,還能降低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併發症風險。
    2021/08/12 15:50
  • 驚!女性「乳癌」逐漸年輕化 平常這習慣不可少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女性乳癌的標準化發生率從1997年的每十萬人口30.09人,上升到2017年的每十萬人口78.9人。在20年的期間,上升了將近263%。生活習慣、飲食西化,晚婚高齡產婦…都是原因。
    2021/08/08 15:43
  • 產後憂鬱非女性才有!專家點出「新手爸爸」致病關鍵

    父親節將至,愈來愈多男性願意同時擔負照顧孩子的責任,但是你知道嗎?除了常聽到女性有產後憂鬱症外,新手爸爸在照顧新生兒時,也可能產生憂鬱症狀!根據2020年7月發表於《男性及男性氣概心理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產後憂鬱症狀常出現於對於伴侶關係有不安全感的男性身上。
    2021/08/08 15:36
  • 別輕忽!無痛「血尿」恐致病 台人患這癌症比例高

    一名55歲的男性小陳(化名),近幾個月多次出現血尿情形,甚至含有一些血塊,由於排尿時並無痛感,在反覆多次出現血尿症狀後,小陳決定到醫院求診。經過泌尿科醫師詳細檢查,發現小陳竟是罹患尿路上皮癌,因膀胱壁內長了一顆約3公分的腫瘤且不斷滲血,因而導致血尿的發生。幸好發現時為初期,最後透過內視鏡膀胱腫瘤切除手術(TURBT)將腫瘤去除,目前健康狀況恢復良好。
    2021/08/02 14:09
  • 米要洗幾遍?全場狂喊「這數字」 專家:太乾淨可惜

    不管何種食材,民眾烹煮前總習慣以水清洗,避免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導致病從口入。一名男子在煮飯前洗米,不禁好奇想問,究竟洗米應該要洗幾遍?對此,一家之「煮」們熱情分享自己的煮飯經驗,一面倒地給出相同的洗米次數。另外營養師也說明,千萬要注意別把營養素給洗掉了!
    2021/07/24 23:13
  • 肌膚反覆泛紅竟是蟲蟲惹禍?醫生:玫瑰女孩要當心

    全台新冠肺炎累積個案數至今已經超過13000人,在新冠疫情籠罩下,口罩已成為國人日常生活必需品,配戴口罩更是防疫措施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但長期戴口罩可能會對玫瑰斑(酒糟)患者的皮膚有所影響,像是因為口罩磨擦使皮膚更敏感或表皮受損、因熱氣及水氣造成皮膚油脂過度分泌,導致臉頰及下巴容易泛紅、或丘疹膿皰越來越嚴重。
    2021/07/21 15:23
  • 義大利確診數攀升 專家:歐國盃期間狂歡致病毒擴散

    義大利今天通報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染疫病故人數雖減少,但確診人數卻增加,醫學專家指出,義大利在歐洲國家盃足球賽奪冠一事助長了病毒擴散。
    2021/07/19 13:28
  • 以前沒事卻突然食物過敏? 當心「交叉反應」作怪

    吃完披薩、義大利麵和沙拉後全身長蕁麻疹,不只血壓下降還喘不過氣。明明以前怎麼吃都沒事,為什麼會突然這樣呢?食物過敏可能隨時發生,令人防不勝防,尤其是過敏性反應這種危險的反應,務必掌握致病因素並尋求專業治療。
    2021/07/04 20:29
  • 疫苗不良反應!14人施打AZ後死亡 9人75歲以上

    全台各縣市開始替長者施打疫苗後,陸續傳出接種後猝死或出現不良反應的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9)日也在記者會表示,6月28日接獲新增14件施打AZ疫苗死亡不良事件,共10女4男,年齡介於56至89歲間,其中9人為75歲以上的長者,皆在接種後1到11天間死亡,另外3例分別為原通報危及生命與導致病人住院,或延長病人住院時間,追蹤後才死亡。
    2021/06/29 14:55
  • 外師隔離期趴趴走!南韓5補習班.109人確診

    南韓疫情反彈,已經連續五天,單日新增都破6百例,境外移入確診者連日暴增,上周六一天就通報57例,是近11個月以來最多的一次。而境內「群聚感染」也連環爆出,首都圈狀況最嚴峻!京畿道先是傳出有一名清潔工確診,當地13間KTV接連淪陷、至少34人被感染;緊接著又發生上百名補習班師生群染,疫調追源頭發現,居然是一名外籍老師,在被匡列隔離觀察期間到處趴趴走,出現疑似症狀還上補習班教書、參加外師聚會,向周遭朋友謊稱自己「篩檢陰性」,結果導致病毒迅速擴散,傳入京畿道5間補習班、至少109名師生接連確診。
    2021/06/28 19:58
  • 小心病毒別揉眼睛!出門要戴護目鏡嗎? 醫師這麼說

    第三級疫情警戒還沒解除,許多人出門時除了戴口罩,也自備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預防他人的飛沫沾到眼睛;但有些人可能忽略了「揉眼睛」這個小動作,也可能導致病從眼入!
    2021/06/21 23:30
  • 寧夏發現H5N8禽流感疫情 今年大陸已7起

    中國寧夏近日發現H5N8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有38隻野禽發病死亡。今年中國已經報告發生7起這類疫情,官方稱疫情為點狀發生,未出現區域性爆發流行。
    2021/06/21 13:25
  • 戴口罩、勤洗手! 2020年「肺炎」死亡率下降

    衛福部公布去年台灣人十大死因,發現當中肺炎和呼吸道疾病,都下降了約一成左右,專家認為,是因為從去年開始,大家頻繁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行為,減少了這類的病毒傳播,另外,糖尿病或高血壓死亡率,則是有上升情況,研判是因為病患不敢去醫院,沒有拿藥導致病情惡化。
    2021/06/19 14:03
  • 夏季高溫易釀熱傷害!醫師曝出現3症狀應立即就醫

    隨著天氣逐漸變熱,民眾可得多注意,避免一不小心體內機能失調,出現中暑、熱衰竭等熱傷害;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醫師簡士傑指出,在傳統中醫上,風、寒、暑、濕、燥、火等屬於外感六淫,本來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氣候或其他致病因素,引起人體機能失常因而出現疾病,也因此中暑邪又為夏季的主氣,與時令相當有關。
    2021/06/14 10:17
  • 英專家:Delta變異病毒傳播力 恐比Alpha高60%

    英國流行病學家今天指出,首先在印度發現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Delta高關注變異株的傳播力據信超出Alpha變異株60%以上。Alpha變異株之前在英國為主要的致病病毒。
    2021/06/10 10:31
  • 莫德納開打!配7.5萬劑、一半保留給第二劑

    首批15萬劑莫德納疫苗完成檢驗封緘,已經陸續配送給全台各大專責醫院,最快9日第一類1、2級前線醫護就可以接種,據統計,目前仍有3成約7萬多高風險醫護未接種,7.5萬劑分配給這類醫護綽綽有餘,但不少專家醫師都還是建議,應禮讓孕婦、免疫疾病相關及有血栓病史人先打。但風濕病醫學會強調,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接種AZ會導致病情惡化,雖然還有風險但打疫苗仍利大於弊。
    2021/06/09 12:58
  • 酒客傳播病毒!大邱爆158例.憂英國變種入侵

    南韓食藥處上個月批准「居家快篩試劑」上市,首爾市府大力推廣,讓物流和客服公司人員試行篩檢反應良好,如今隨著疫情升溫,首爾市民也積極響應,主動購買篩檢者越來越多,最近就有27個病例因此及早獲得治療;南韓第四波大流行持續升溫,最近大邱市面臨繼去年新天地教會以來最嚴峻疫情,兩名外縣市民眾在確診前走遍大邱酒家,導致病毒傳播,讓當地15間夜店、酒店接連淪陷,四天出現158人確診,因為疫情擴散太快,南韓防疫當局擔憂,恐怕是「英國變種」,已從蔚山入侵大邱。
    2021/05/25 19:58
  • 憂不夠!北市府急徵 16家醫院1/10病床

    現在不能再以0確診的方式,規畫防疫措施!因為本土病例激增,導致各地病床都不夠用,但就怕因此醫療體系崩壞,尤其在台北市更傳出有醫院不願意接確診者,導致病患等不到醫院治療,台北市今天上午拍板定案,轄內16家大型醫院在這一周內,都要規劃出1/10的病床提供專責使用。
    2021/05/19 13:30
  • 世衛官員警告 印度疫情危機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今天嚴厲警告歐洲國家,防疫鬆懈可能導致疫情「雪上加霜」,以致病例數字劇增,就如在印度發生的疫情那樣。
    2021/04/30 05:5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