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續審國會改革法案阮經天星野源中捷砍人案出軌分屍北門綠豆沙牛乳大王立法院在吵什麼殺機吳桐潭
  • 搜尋:

    核心技術 結果共66筆

  • 關鍵技術受制於人 習近平力推科學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表示,中國許多的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部分關鍵原料依賴進口。當前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民生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
    2020/09/13 15:09
  • 美國防堵現漏洞 中企藉複雜交易取得美晶片技術

    路透社報導,正當華府加緊阻擋中國取得美國關鍵技術時,一家上海晶片商1年多前已透過連串複雜交易,取得美國美普思科技公司重大晶片架構授權,引發美方防堵出現漏洞疑慮。
    2020/08/26 09:07
  • 避「華為風暴」重演! 陸喊:產業自控 5年內晶片自給率達70%

    美國加大制裁華為力道,凸顯中國加快研發自主可控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中國國務院近期指出,積體電路和軟體產業是資訊產業的核心,晶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
    2020/08/21 10:00
  • 鴻海股東會登場 劉揚偉:鎖定3+3產業和核心技術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集團邁向F 1.0現況優化、F 2.0數位轉型、F 3.0轉型升級,鎖定3大產業和3大核心技術,預期集團5年後在量子計算領域領先。
    2020/06/23 10:47
  • VW進軍電池生產 確保電動車戰略物資

    面對未來電動車市,不僅是驅動來源從內燃機引擎轉為電動馬達;從燃燒汽、柴油產生能量轉而從電網獲取能量,更加根本的,是汽車核心技術與戰略物資改變。為確保電動車市場優勢,Volkswagen已經與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 AB合資成立Northvolt Zwei公司,並準備於德國大規模量產鋰電池組,供應Volkswagen集團旗下電動化車款所需,預計2024年初開始投產。
    2020/05/14 08:00
  • 發明N95口罩 蔡秉燚寧救1億人不要1億美元

    發明N95口罩核心技術的蔡秉燚,68歲退而不休,持續研究口罩消毒後再使用的方法。他表示,自己會選擇救1億人生命,不會選擇要1億美元。
    2020/04/22 17:53
  • 鴻海投資三產業三核心技術 拚毛利率提升到10%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未來2年集團會維持充沛現金流,投資三大產業和三大核心技術,透過數位轉型升級,目標提升營業利益率1%、毛利率提升到10%。
    2019/11/13 16:49
  • 行政院核定5G行動計畫 4年投入204億

    行政院今天表示,已核定「台灣5G行動計畫」,規劃在2019年到2022年間投入新台幣204.66億元,為5G核心技術、系統測試平台提供支援;盼台灣成為全球5G供應鏈的主要夥伴。
    2019/06/10 18:05
  • 車載電池.主流研發趨勢 日本兩大企業攜手

    左右電動車競爭力的核心技術──電池,現在中國和韓國廠在成本和規模上,都有超前的趨勢,日本豐田汽車和電機大廠Panasonic現在宣布聯手,將合資成立車載電池公司,要提高成本和技術兩方面的競爭力。兩大廠除了整備量產體制,也將共同開發新時代固態電池,拉長電動車行駛距離,預計2020年上半年實用化。
    2019/01/23 20:04
  • 首例!波音737交機不在美國 大陸廠出貨

    正值美中貿易戰的當口,美國客機製造龍頭波音和大陸的國有企業中國商飛,聯手在中國境內設廠,並且打造出第一架波音737Max,正式交付給中國國航使用。而交付的地點也打破慣例,不在美國本土,而是在總裝客機的浙江舟山。兩國企業共同設立的舟山中心,只負責烤漆、內部安裝以及飛行測試,主要的核心技術仍然留在美國。波音這麼做等於技巧性地平衡了美國國內,對於技術洩露的質疑。
    2018/12/17 19:59
  • 涉違營業秘密法 英業達3離職員工遭起訴

    英業達公司指控江姓等3名離職員工,涉嫌將英業達伺服器製程等核心技術外流。台北地檢署調查時,江男等3人否認犯罪,檢察官今天依涉嫌違反營業秘密法提起公訴。
    2018/09/07 13:38
  • 上銀機器人100%自製化 掌握3關鍵零組件

    上銀成功量產機器人關鍵零組件諧波減速機等三大產品,董事長卓永財表示,上銀在機器人零組件已100%自製化,掌握減速機、馬達與控制器機器人核心技術。
    2018/08/20 13:37
  • 搶印度智慧機市場 手機大廠拚「印度製造」

    印度總理莫迪大力推行「印度製造」,用關稅手段迫使外資到印度生產,拿手機來說,在印度現在賣最好的智慧手機,就是中國大陸品牌小米,小米在印度銷售的手機,95%都在印度當地製造,而各大手機品牌為了爭搶印度市場,也不得不到印度設廠,但「印度製造」政策恐怕短時間之內,無法真的提升印度生產技術,因為像手機所有零件還是從國外進口到印度,在印度只是進行組裝工作,冠上印度製造,而非真的把核心技術轉移到印度。
    2018/08/06 19:50
  • 陸「新4大發明」  官媒總編輯打臉:誤導公眾

    大陸中興通訊被美國重罰制裁,讓很多人發現,原來晶片等核心技術受制於西方國家,最近大陸社會開始出現反省聲浪。從知名企業家馬化騰,到官媒總編輯都說重話,認為之前喊出的大陸「新4大發明」,包括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等只有表面的輝煌,過度的吹捧根本是誤導公眾、欺騙自己。
    2018/07/09 19:30
  • 小米「平價+創新」 雷軍信心喊話可得永生

    大陸科技公司小米預計7月9日港股上市,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21日,率領管理團隊在香港舉行推介會,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開發公司,核心技術還是在創新上,因此俱備一定的競爭力,加上一路堅持走平價路線,雷軍甚至開玩笑說這樣的模式,公司可以得永生。
    2018/06/22 13:17
  • MIT醫材技術 創新具競爭力市場行銷成挑戰

    台灣過去都以代工為主,但其實有部分國內醫材業者結合ICT,研發出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只是MIT的國產醫材和輔具仍然得面對市場行銷的挑戰,如何在擁有核心技術後,找到定位,開創國際品牌,將是拓展市場必須做的。
    2018/06/19 00:03
  • 習近平視察軍事科學院 強調科技興軍自主創新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視察軍事科學院,要求努力建設高水準軍事科研機構,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有力支撐。他並強調,科技興軍戰略要堅持自主創新,儘早實現核心技術突破。
    2018/05/17 10:57
  • 新書出版 習近平: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

    中興通訊遭美國制裁事件讓外界再次看到中國對科技自給自足的渴望。早在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提出要中國掌握核心技術的想法,稱「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
    2018/05/16 12:29
  • 那些和陸企打交道的人們 中興通訊案的換位思考

    中興通訊違反制裁協議遭美國「斷片」,中國官民卻高呼要在核心技術「彎道超車」,彷彿有了「技術底氣」就能任性。中國見解總是如此獨到,以致很難明白和陸企打交道究竟有多累。
    2018/04/25 11:04
  • 陸促擴內需突破核心技術 分析:貿易戰壓力浮現

    中美經貿摩擦仍未有解決跡象,中共中央昨天召開會議,表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國證券業人士分析,這反映貿易衝突對經濟的壓力已顯現。
    2018/04/24 13:50
  • 七年! 美禁廠商交易「中國中興通訊」

    中興通訊遭到美國封殺,禁止令一下立刻讓這家中國第二大通訊製造商,生產線進入休克狀態,影響到8萬員工的生計。而這起事件也讓大陸重新省思晶片產業,要從即刻起力拚核心技術,發展「中國晶片」。互聯網三大巨頭之一的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全資收購大陸唯一一家自主研發嵌入式CPU的企業:中天微系統,加碼布局涉入中國晶片產業。
    2018/04/23 19:52
  • 台灣製造!全球首顆智慧棒球投進大聯盟

    台灣具備強大的科技研發實力,現在這股能量也延伸到運動科技產業。有一組年紀只有30歲左右的新創團隊,研發出全球第一顆智慧棒球,挖空球心後內建的核心技術,能在棒球投出時計算轉速、轉軸和球速,準確率接近100%,遠赴美國參展後,連大聯盟球隊天使、紅襪、道奇也表達高度興趣,現在這顆智慧棒球已經在大聯盟進行實測,力拚全面量產。  
    2018/03/20 23:00
  • 為台灣來電!台電5月12日招考 招聘740名新血

    因應退離潮,並期待傳承電業核心技術,台灣電力公司今天公布僱用人員甄試簡章,5月12日將在台北、台中、高雄及花蓮同時舉辦初試,將招聘740名新血「為台灣來電」。
    2018/01/12 14:22
  • 科技部5年50億 台清交成設AI創研中心

    為了推升國內AI發展,科技部啟動5年50億AI創新研究中心計畫,號召國內外超300位AI專家學者投入相關技術發展與應用,每年培育3000名AI人才。由台、清、交、成4大校為主,台大負責生技醫療及AI核心技術、成大主攻生技醫療、清大聚焦智慧製造及交大主責智慧服務主題。
    2017/12/28 23:30
  • 比特幣帶動!區塊鏈熱 加密貨幣身價翻

    隨著比特幣水漲船高帶動各種虛擬貨幣百花齊放,背後共通核心技術都是區塊鏈,透過去中心化、不可逆與匿名的集團保存可靠資料庫,因為是透過加密技術建購的被稱做加密貨幣。專家指出現有加密貨幣多元,約只有1到2成能夠持續營運。
    2017/12/22 23: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