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認屍直腸癌四期貓王政治判斷力餐飲集團倒閉動力火車微博唐治平直腸癌統一獅
  • 搜尋:

    新冠肺炎 結果共10,000筆

  • 2023第一天「本土+25270」 40多歲女咳血確診隔日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25,38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270例本土個案及11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0例死亡(其中1例為境外移入個案)。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日多7,650例,增加約43%。
    2023/01/01 14:04
  • 元旦新措施!自陸入境須PCR 旅客:不麻煩

    元旦開始,有防疫新制上路了!搭中國大陸直航班機入境的旅客,得多一關「唾液PCR檢測」程序才能通關,1日上午10點,桃園機場就有廈門班機落地,大部分旅客就說,多做PCR,其實不會太麻煩,都願意配合,整個流程大約半小時內就能結束。
    2023/01/01 13:55
  • 「今年跨年特別激動!」北京感染高峰下降 人群傾巢而出

    大陸12/7全國解封至今三周半,北京確診人數超過80%,已經過了高峰,正處於下降階段,上海確診人數目前40%,還沒到高峰,預計就這幾天將攀上峰值,為何上海目前的感染率會低於北京?大陸專家表示,北方寒冷利於病毒傳播,是其中一項原因。
    2023/01/01 13:53
  • 1/1起大陸入境「全面篩PCR」 新冠估春節後降級

    為了防堵大陸疫情再延燒到台灣,元旦開始,從大陸入境,都必須要做全面做唾液PCR,另外指揮中心也預計在春節過後,將新冠肺炎降級,不過後續會規劃,每年施打兩劑疫苗,可能採自費,而醫師表示,考慮到疫苗的續航力大約是4到6個月,算是合理範圍。
    2022/12/31 20:03
  • 被施壓?紐時:北京醫師遭爆「開死亡證明迴避染疫」

    據中國國家衛健委分類,染疫導致肺炎及呼吸衰竭的病故才算染疫死,不過「紐約時報」說,北京的醫師透露,他們如今卻被要求,連開死亡證明都要盡量避免提及因染疫造成呼吸衰竭而喪命。
    2022/12/31 16:48
  • 不只擔心中國疫情 美CDC:逾40%確診是XBB變種

    中國大陸自本月初解封後確診數大增,北京當局宣布邊境即將全面解封更讓各國嚴正以待,陸續祭出防範措施。不過除了大陸的疫情外,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 30日最新公布的疫情報告也透露當前另一項最大隱憂,那就是美國當前已經有超過40%的確診個案,都是由傳染力超強的Omicron亞變種XBB.1.5所造成,與一週前相比暴增一倍,恐怕將在這個冬天再掀起一波感染潮。
    2022/12/31 15:56
  • 跨年疫情升!本土25674「增43%」 38死、40歲女死後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5,75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674例本土個案及8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六多7,725例,增加約43%。
    2022/12/31 15:30
  • 新冠最快春節後降級 未來擬每年打2劑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已經滿3年,不少民眾都希望能完全解封,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透露,預計會在春節後降級,醫師表示贊成,新冠肺炎降成流感等級算是恰當,因為有快篩試劑輔助,其實更好監控,但管控通報還是要維持,至於每年打兩劑疫苗,醫師表示,因為疫苗續航力大約是4到6個月,所以也合理。
    2022/12/31 13:22
  • 新冠春節後降級!台大醫揭2關鍵指標 憂大陸冒新變異株攪局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根據媒體報導,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透露,預計將在春節後先行調降新冠傳染病類別,對此,台大感染症權威黃立民向《TVBS新聞網》表示,要降級的重要關鍵在於死亡率和醫療量能的控制,就是要觀察在春節後,國人返台後的疫情是否能從高峰降到1萬例、甚至千例;不過目前比較麻煩的還是中國大陸疫情,就怕突然出現新變異株。
    2022/12/31 11:48
  • 2022掰掰!炎亞綸吐1句 3萬人猛點頭:是我新年願望

    2022年進入尾聲,準備迎接嶄新的2023年,許多人都許下心中願望,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順利平安。藝人炎亞綸昨(30)日在臉書發文,1句話說出人民心聲,吸引3萬人按讚認同,紛紛驚呼,「這也是我的新年願望」、「今日最中肯的一句」。
    2022/12/31 10:03
  • 母親才剛病逝…館長「自爆確診」 痛批高端:就是來玩錢

    網紅「館長」(陳之漢)近日因與知名實況主Toyz(劉偉建)進行拳擊交流,再度於網路上掀起熱議。不過,他在今(30)日晚間直播時卻透露,自己從昨(29)日開始就覺得身體很不舒服,於是便自主進行快篩,果然發現已經確診。另外,先前已經打了3劑高端疫苗的他,更是當場痛批,「出這疫苗就是來玩錢的」。
    2022/12/30 22:34
  • 大陸急診室幾乎都是「陽」 估20天新增2.5億例

    大陸疫情快速擴散,除了急診室大爆滿,氧氣瓶也不夠用,網路上販售的血氧機,已經飆到一台六千多塊台幣。有民眾買不到退燒、止痛藥,想方設法到香港去掃貨。根據民間估算,過去20天,大陸新增病例,恐怕高達2.5億例。
    2022/12/30 22:09
  • 印尼解除所有防疫措施 暫不對中國實施入境採檢管制

    印尼總統佐科威今天宣布取消所有防疫措施,且立即生效,但呼籲民眾在室內及人群聚集的場所戴上口罩。另外,針對中國明年1月8日正式開放國境,多國對中國旅客實施入境篩檢等管制,印尼政府並未跟進。
    2022/12/30 21:46
  • 中國開放國門 義大利檢測陸入境航班.歐盟不跟進

    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上海急診室單日就有超過2千名病患,是平時的三倍,而且多數都是重症患者;北京的疫情也很嚴峻,專家推估全市八成人口已經感染。中國將在1月8日開放國門,美國、日本、韓國和義大利都宣布對中國入境航班旅客進行檢測;義大利還呼籲歐盟,強制其他成員國也跟進,但歐盟衛生部門以不具正當性為由,拒絕了這項要求。
    2022/12/30 19:56
  • 陸放開防疫為何無準備? 分析:領導人指令不清

    中國防疫放開後亂象 叢生,暴露官方事前沒有準備,不符合中共標榜的「底線思維」、「制度自信」。分析指出,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起因領導人指令不清晰,屬政治失敗引發的混亂。
    2022/12/30 18:04
  • 陸鬆綁邊境管制估現海外旅遊潮 泰國:陸客入境不須篩檢

    中國鬆綁邊境,預估將有海外旅遊潮。泰國官員表示,中國旅客入境不須出示陰性篩檢證明或接受檢測,規定就和其他國家旅客一樣。
    2022/12/30 17:56
  • 陸幼兒確診熱痙攣案例激增! WHO:中國疫情需要透明

    隨著中國大陸疫情升溫,幼兒染疫數量增加,出現熱痙攣、全身抽搐的重症案例也增多,不少病童出現持續高燒,體溫超過39度,意識不清等緊急病況。世衛祕書長譚德賽點名中國,疫情資訊不透明。
    2022/12/30 17:53
  • 美日等國加強核酸查驗 多數陸人不在乎:早已習慣

    中國染疫人數暴增,美日韓義及台灣紛紛對中國入境旅客附加採檢措施,雖有部分媒體、學者及民眾指控這又是「反華」舉措;但多數人並不在乎,認為只是加做核酸而已,早已習慣。
    2022/12/30 17:47
  • 收藏當骨董? 陸核酸檢測亭被網拍 售價喊到上萬人民幣

    中國在新冠肺炎爆發後採取強硬「清零政策」,在各地興建大量核酸檢測亭,監測居民健康狀況;不過近日隨著國內防疫措施鬆綁,多數核酸檢測亭被裁撤、停用,當地的二手交易平台上,甚至出現賣家出售閒置的檢測亭,售價喊到上萬人民幣,不過目前一個都沒賣出去。
    2022/12/30 17:02
  • 陸放棄清零疫情猛爆 每日染疫死亡推估翻倍至9千人

    英國醫療資訊分析公司Airfinity一週前分析,中國每天恐增5000人感染COVID-19死亡,但中國疫情發展快又猛,Airfinity今天將最新數據上修至每天恐有9000人死亡,將近翻倍。
    2022/12/30 16:42
  • 華郵:多國強化大陸旅客入境檢疫 公衛專家看法不同

    中國COVID-19疫情爆發,各國紛強化來自中國入境旅客的檢疫措施。但也有專家認為,無論是針對性的入境管制或採檢都缺乏科學實證,強化疫苗接種才是各國當務之急。
    2022/12/30 15:32
  • 香港疫情升溫之際恢復日常生活 民眾憂仍有傳播風險

    香港當局29日起取消所有本地社交距離措施,陸港通關也在即,令社會民生擺脫了3年防疫的重重枷鎖,衣食住行大致恢復正常,但也提高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傳播風險。
    2022/12/30 15:12
  • 上海醫院80%急診病人染疫 大陸重症高峰漸出現

    中國疫情不斷升溫,有上海醫院管理層表示,目前有80%的急診病人是感染了COVID-19,當中約一半是老人,染疫後基礎疾病加重,急診就診量也翻了一倍,重症高峰已慢慢出現。
    2022/12/30 15:06
  • 防堵新變異株!多國加強陸客入境檢疫 世衛與歐盟不同調

    中國宣布將解除COVID-19入境檢疫措施,包括美國在內多國加強採檢中國入境旅客以防新變異株。歐盟今天表示沒必要實施這類加強措施,但世衛組織則說能理解這些限制。
    2022/12/30 14:33
  • 傳染力強! 久咳不止當心百日咳纏身

    疫情衝擊生活,民眾除了擔心新冠肺炎病毒之外,醫師提醒,也要當心透過飛沫傳染的百日咳,由於疫苗的保護效果會隨時間減弱,醫師建議,適時的補打疫苗,來降低感染風險。
    2022/12/30 14:1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