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群創光電女體盛端午節端午節運勢立委帝爺公蛇虛擬幣我愛冰冰Show口臭原因無農藥蔬菜
  • 搜尋:

    市立聯合醫院 結果共265筆

  • 三大眼疾有哪些風險?最嚴重恐失明 醫:建議提早就醫

    用眼不當或隨著年紀增長等原因,各種眼部問題陸續出現,其中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可說是最知名的三大眼疾,不過對民眾而言三者大多陌生、容易混淆,這次今健康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部曾柏宸醫師,來和大家一同了解三大眼疾,以及防範方法!
    2022/01/14 15:37
  • 確診護理師子女「國小55人採檢全陰」 2班明復課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2名醫護人員確診,其中一名染疫護理師的2個小孩就讀大同區同一所國小,雖然採檢結果為陰性,但該2名學生班級11、12日預防性停課2天、補習班也停課2天,並執行環境清消。台北市教育局今(12日)晚捎來好消息,本案匡列之同班師生共55人接受篩檢,採檢結果皆為陰性,2班級明(13)起復課。
    2022/01/12 21:12
  • 北市添護理師確診「Ct值16」 衛生局:不是中興醫院

    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護理師確診,北市今(12)日又有另一家醫院護理師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晚表示,檢出1例陽性個案(待編號,Ct值16),為台北市某醫院本國籍30多歲女性護理師,1月11日出現發燒、喉嚨痛及肌肉痠痛症狀,以為疫苗接種後反應,今日因工作定期採檢後檢出陽性。
    2022/01/12 18:37
  • 北市Omicron共180例 柯文哲:重啟防疫旅館收治輕症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2)日開防疫因應記者會,指出今中央公布本土病例為4例,其中1例在台北北投區,這例中央也判定是舊案,民眾不須特別緊張,此外由於市立聯合醫院發生群聚感染,加上北市Omicron總病例多達180例,主張要重啟防疫專責醫院。
    2022/01/12 15:54
  • 獨/醫護被匡列中興醫院竟要求「先值班再隔離」 張上淳回應了

    新冠變種株Omicron病毒入侵社區,也造成防疫醫護人員壓力非常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有2名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卻有與確診者同宿舍的護理師爆料,院方竟然要求他們不論白天班、小夜班,都先值班完畢再進行隔離,質疑上班會跟許多病患和家屬接觸,直批邏輯很怪。對此,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回應,這部分有可能是通知和人員輪替上有時間落差,加上有些同仁被通知當下,人已經在工作崗位上,但強調護理人員都有做完善的防護措施,且宿舍採檢部分,目前人員都是陰性。
    2022/01/12 12:54
  • 全球第二致盲疾病!4類青光眼症狀一覽 這族群應定期檢查

    被告知有青光眼,總讓人害怕又緊張,深怕自己會失明,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部謝昀臻醫師表示,雖然青光眼確實可能失明,但及早發現並妥善治療,可以像控制糖尿病一般與疾病共存,日常保養就需更加注意。
    2022/01/09 10:35
  • 防疫小黃司機確診 醫揭「Uber、計程車」恐暗藏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4)日宣布,國內新增4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一名證實是防疫計程車司機,指揮中心緊急匡列百人進行採檢,令外界相當擔憂。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指出,其實不止防疫小黃,民眾搭乘一般計程車、Uber時,「這舉動」恐暗藏染疫風險。
    2022/01/05 08:19
  • 爸媽注意!溫差大「小心喘起來」 醫:急性氣喘發作病童增多

    注意天氣變化!一位7歲女童本身有氣喘病史,近半年病情都很穩定,但卻突然劇烈咳嗽2天來就醫,醫師發現有肺部有明顯喘鳴聲,顯示為氣喘急性發作。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姜義祺指出,秋冬季節日夜溫差大,加上冷氣團發威,氣喘急性發作病童明顯有增加趨勢。大,加上冷氣團發威,氣喘急性發作病童明顯有增加趨勢。
    2022/01/01 15:46
  • 只吃「葉黃素」不夠?醫點10大護眼食物 雞蛋竟沒上榜

    現代人經常用眼過度、視力疲勞,補充「葉黃素」也成為一陣風潮。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昱安醫師表示,眼部細胞所需的養分,除了葉黃素外,「玉米黃素」也同等重要。人體眼部中的「黃斑部」,是眼部細胞最密集的區域,其中有二種重要成分,其一是民眾熟知的「葉黃素」,第二則是「玉米黃素」,兩者皆屬於類胡蘿蔔素,對於修復黃斑部細胞、視網膜細胞有一定作用。
    2021/12/31 14:04
  • 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醫直指「雷區」:眼部保健及早顧

    魚肝油能護眼,吃過量會有問題嗎?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昱安醫師表示,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為視網膜細胞中的特殊感光物質──「視紫質」的主要構成元素之一。視紫質可加強人體適應黑暗弱光的敏感度、提升個人的「辨色力」;若視紫質發生問題,可能導致人體無法在夜晚獲得良好視線,臨床上稱為「夜盲症」。這類病人需要透過攝取維生素A,改善夜盲症狀。
    2021/12/30 23:53
  • 100多位胸痛患者掛爆門診!醫曝9成都打「這疫苗」

    國內疫苗覆蓋率逐漸提升,不少人已完成一、二劑接種,指揮中心近期也開放第三劑施打。然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透露,最近門診被打疫苗後胸痛的患者掛爆,甚至兩週就看了100多位,其中9成接種BNT,幾乎都是年輕人。
    2021/12/30 10:13
  • 英國研究出爐!三劑mRNA疫苗較差 重症比拉高至9.1%

    國內疫情現在雖然守得好,不過國際上Omicron猖獗,尤其在歐美耶誕假期恐怕感染又會擴大,根據英國帝國大學12月中發表的研究顯示,Omicron變異株在12月中和Delta變異株已經出現黃金交叉,也就是正式成為英國的主要流行病毒株,這篇研究也有分析了疫苗保護力面對Omicron變異株的表現,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也做出分析,研究指出打了兩劑AZ疫苗再混打mRNA疫苗的再感染住院率降到0.0%比起三劑mRNA疫苗的9.1%效果還要好。
    2021/12/26 11:46
  • 隱眼族別輕忽!日常NG習慣超傷眼角膜 醫親揭驚人真相

    現代3C產品發達,近視人口日漸攀升,不少人選擇使用隱形眼鏡,圖了方便,卻忽略了正確的相關知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部曾柏宸醫師提醒,眼睛為靈魂之窗,錯誤的購買、配戴方式將可能危及眼部健康,對此應更加謹慎。
    2021/12/21 15:47
  • Omicron最新研究出爐! 醫:可逃避先前感染建立的免疫

    南非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雖然現在相關報告還不足,但陸續在南非也有研究報告釋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也作出分析,姜冠宇向《TVBS新聞》表示,過去不管是Delta變異株或是Beta變異株,只要感染過後,幾乎都不會再被感染,但從最新的報告可以看到Omicron變異株,「再感染」在短時間內,指數往上爬升。
    2021/12/05 09:44
  • 婦人拿「超厚紙鈔」入診間!醫見狀急拒絕 結局超反轉

    近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看診時碰到一名婦人,對方拿著一疊看似裝滿厚紙鈔的信封放在他桌上,當時不明白其用意的蘇一峰也急忙拒絕,並指出「公立醫院不能收錢。」然而在了解婦人的用意後,不少人都大讚她的暖心,而蘇一峰更是鞠躬目送婦人離開,並直喊感謝。
    2021/12/02 19:15
  • 新變種超凶猛!醫分析長者不打疫苗2原因 這點占最多

    近日出現的南非變種病毒Omicron,其變異株突變位點多及傳播速度勝過Delta等威脅,讓全世界皆不敢輕忽這個病毒大魔王,各國也逐漸祭出相關防疫措施和邊際管制來阻擋病毒入侵,並呼籲持續施打疫苗以增強保護力。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提醒民眾至少要施打一劑疫苗以產生最低保障的防護力,更同時分析了長者不打疫苗的兩大原因。
    2021/11/28 14:43
  • 啤酒肚險害命!4旬大肚男染疫「趴不了」 重症插管2周

    啤酒肚差點害命!47歲的李先生在今年5月感染新冠肺炎,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收治,而目前已知讓確診者以「俯臥」姿勢趴在床上休息,能讓血氧濃度有大幅改善,但身高171公分,體重為92公斤的李先生入院後自述因有「啤酒肚」所以無法趴睡,結果最後李先生因血氧濃度不足,緊急插管治療,到加護病房住了2週才歷劫重生。
    2021/11/26 11:06
  • AZ+莫德納最強? 醫籲「這族群」三思:副作用風險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第15期開放9月30日前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的民眾,第二劑能混打BNT或莫德納疫苗,自明(23)日下午2時起預約登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主治醫師陳昶宇直言,如果再選一次,他還是不會想要AZ混打莫德納,真的要選混打組合,可以考慮第二劑風險較莫德納低的BNT。
    2021/11/22 09:48
  • 醫護打雙AZ保護力不夠!醫喊話開放「第3劑混打」

    台大日前公布「AZ+莫德納」的混打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IgG抗體濃度,或是對抗Delta變異株,混打組的保護力明顯更勝2劑AZ,甚至差距有5倍之多,隨著國內AZ混打開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在臉書發文表示,現在前線醫護打的多為2劑AZ,喊話政府開放「醫護第三劑混打」。
    2021/11/20 17:27
  • 前胸痛到後背!每年6百人「主動脈剝離」 醫曝預防之道

    主動脈剝離是罕見且致死率極高的心血管急症,在台灣每年有600多人發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指出,主動脈剝離有7成患者有高血壓,最典型症狀是胸口突然出現撕裂般劇痛,如想預防就得控制好三高、慢性病,同時養成運動習慣。
    2021/11/20 09:52
  • 完整接種仍確診?醫列7大疫苗保護力排行:這廠牌不太行

    國內本土確診連日「嘉玲」,最近的確診個案主要來自境外移入,其中有些還已打過疫苗,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相關資料,發現突破性感染比率中,嬌生最高,大陸科興則名列第二,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列出7大疫苗保護力,供民眾參考。
    2021/11/14 14:50
  • 高端追打2劑疫苗「抗體濃度衝高」 醫示警:增心肌炎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2)日宣布,接種過高端疫苗的民眾,若有緊急出國的需求,可持相關證明文件加打國際認證的AZ、BNT或莫德納疫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提醒,完整接種高端者,再追加兩劑BNT或莫德納疫苗,可能提升心肌炎發生的風險。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高端與其他疫苗的機制不同,「不太可能有這樣的情形。」
    2021/11/13 17:05
  • 網爆成大大二生無照參與手術!醫解析:未來會是好醫生

    近日在網路上有人爆料,一名成大大二醫學生,尚未取得醫師執照,就參與手術替患者進行縫合。雖然此事尚在調查當中,不過針對「大二生參與手術事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姜冠宇醫師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2021/11/09 15:47
  • 天氣濕冷易染疥瘡「蓋棉被更癢」 醫曝殺疥蟲省錢妙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日前爆發「疥瘡」群聚感染,院方已針對57名病人與員工進行皮膚檢查,結果找出2名確診病例,已安排治療與清潔消毒。皮膚科醫師指出,疥瘡不難治療,但麻煩的是它的蟲卵可能隱藏在皮屑內、存在環境裡,提醒家中若有住院、住安養中心或是洗腎的人要特別警覺,若有人感染,全家都要一起接受治療。
    2021/11/09 14:32
  • 【今日熱搜】疥瘡/立冬/青年夜市/獅子山/釋小龍

    今(7)日熱門搜尋話題為「疥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今日爆出院內「疥瘡」群聚感染,目前確認有2人確診,正在治療當中。以下為最受網友歡迎、點閱率最高的7則新聞。
    2021/11/07 13:0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