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最佳華語女歌手獎膽固醇綜藝大熱門金曲35蘇運瑩楊乃文口吐白沫文化部墜崖陳柏惟
  • 搜尋:

    學界 結果共809筆

  • 抗議德翔貨輪油污 金山漁會求償1.76億

    德翔台北貨輪105年在石門外斷裂漏油,金山區漁會委託學界調查漁場1年損失約1.76億元。今天漁會400多人在德翔海運前抗議求償。德翔表示,雙方對賠償標準未達共識。
    2018/02/05 13:48
  • 終結台灣青年低薪之痛 可以這樣做

    「現在不開始,對不起這個世代及未來幾個世代的年輕人。」總統蔡英文已宣示終結青年低薪。產學界建議,台灣應轉型高附加價值產業,並鼓勵發展AI數位經濟,年輕人成為「數位新貴」的機會比門檻高的「竹科新貴」更多。
    2018/02/05 12:33
  • 印度發現更古老石器 挑戰人類起源非洲論點

    考古學界一般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但國際期刊「自然」(Nature)雜誌近期刊登論文顯示,印度已發現更古老的人類石器,顯示人類有多元化的根源,可能打破這項論點。
    2018/02/02 14:01
  • T怪客踢新聞/這些人正在放火燒台大

    台大校長遴選這件事情,簡直詭異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各方都在鬼打牆,即使台大的校長遴選委員會已確認管中閔當選「毫無疑義」,台大與管中閔也都傷痕累累。這樣的全台第一學府,這樣的一校之長,還能扮演學術的領頭羊?還能有尊嚴的治理校務?但連一所大學的校長的選舉都能夠搞得如此烏煙瘴氣,倒也算是頗有台灣特色的選舉。誰說學界是象牙塔?台灣大學接地氣可接得滿滿!
    2018/02/01 13:07
  • 太陽能塗料技術 原能會協助市場化

    太陽能塗料技術只要塗上物體表面就能發電,具成本低廉特性,原能會今天表示,除產學界持續精進技術成果外,原能會將協助改善製程,加速太陽能塗料技術市場化。
    2018/01/22 16:17
  • 台師大教授談預防攝護腺癌 男性應吃3種食材

    攝護腺疾病是男性常見病症,毒物專家、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科學界發現蘋果、葡萄與薑黃,是三種能夠預防攝護腺癌症的重要食材。
    2018/01/20 18:36
  • 不只對寶寶好!哺乳達6月 罹糖尿病風險大降47%

    一般認為哺育母乳可以增加嬰兒抵抗力,對寶寶有益處。但國內外醫學界這幾年極力倡導,餵母乳也可以減少媽媽得到乳癌、卵巢癌以及骨質疏鬆等女性疾病,更可以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 Internal Medicine) 發表的一項研究,哺乳時間達6個月以上,將大幅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機率達47%。也就是說哺乳的時間越長,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越低。
    2018/01/18 16:19
  • 落實水利會改制 資產管理水權分配是關鍵

    「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條文三讀,水利會將改制為公務機關,學界認為涉及水利會資產處理、擴大灌區、農業水權等內涵,後續配套能否落實改革目標,是真正的關鍵和考驗。
    2018/01/17 10:09
  • 戰略地位加科研價值 印度洋引關注

    中國大陸專家表示,印度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豐富的科學研究價值,因此引起了大陸科學界對這片海洋的關注。
    2018/01/08 12:30
  • 近百位學者連署 反對勞基法修法

    不滿勞基法修法草案的30多位學者今天共同發起連署,並發出「學界反對『勞基法』修惡之聯署聲明」,希望政府停止修法,截至下午3時已有近百位學者聯署。
    2018/01/04 17:10
  • 川普樂讚稅改勝利 學界憂成效短債務增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眾多國會議員陪伴下,宣稱稅改將「讓美國再度偉大」。不過經濟學者擔憂,這類短期刺激方案,並不會讓美國經濟維持永續成長,而且國債激增已在眼前。
    2017/12/21 10:23
  • 南京大屠殺 中日從歷史到政治的糾結

    中國大陸官方今年高規格紀念南京大屠殺80週年,對於這項重大歷史事件,有大陸學者認為,中日兩國的學界受政治影響仍大,「讓歷史歸歷史」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2017/12/13 14:53
  • 反空污做功德 環團四訴求號召公民上街

    高雄市空氣污染嚴重,南部反空污大聯盟與環保團體、醫界和學界今天呼籲民眾17日上街遊行「反空污做功德」,四大訴求要求政府提高空污費、國營事業單位污染排放減量5成等。
    2017/12/05 14:16
  • 美陷性騷醜聞 歐巴馬藉機提倡女性領導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今天在巴黎與傳媒及商、學界會談,藉肯定女性領導間接回應美國各界近日陷入性騷風暴一事。歐巴馬也再次不點名地批評現任總統川普要率美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2017/12/03 21:06
  • 騰訊馬化騰 贊助科學界奧斯卡

    美國「科學突破獎」網站1日宣布,中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成為該獎項創辦捐贈人。科學突破獎每個獎項金額為300萬美元。
    2017/12/02 15:52
  • 大腦皮質神經元較多 狗比貓聰明

    動物學界經常爭論,到底是狗還是貓比較聰明?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狗的大腦皮質神經元數量是貓的超過2倍,而科學家認為神經元密度,與智力等整體認知能力有關。
    2017/12/01 14:58
  • 美「高血壓標準」從嚴調整 台灣跟進?

    美國醫學界近日首度調整定義,血壓值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上即為高血壓,應迅速接受治療,先前高血壓定義為140/90毫米汞柱以上,由於更從嚴認定,全美罹患高血壓人數估算,將從32%暴增至46%。這是美國醫學界2003年以來首度更新有關血壓檢測與治療的指引,台灣衛福部最新調查,台灣民眾罹患高血壓估計有462萬人!
    2017/11/16 21:43
  • 爭議未解!楊泮池獲木鐸獎 學者:不可思議

    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頒發最高榮譽木鐸獎,其中一位得獎者,是前台大校長楊泮池,也引起學界爭議!中研院研究員阮麗榕痛批,楊泮池的論文造假風波,涉及學術倫理,如果成了木鐸獎得主,如何教育下一代,而全教會理事長話更重了,直言頒獎給楊泮池是汙辱了獎項。對此,楊泮池沒有回應,不過鴻海董事長曾公開挺他,認為他是一個「只求付出不求收穫」的人。
    2017/11/11 17:49
  • 走上國際! 輔大畢業生設計登倫敦時尚週

    輔大服裝系找來知名校有古又文,擔任第一屆的藝術總監,帶領四位畢業生,創系47年來,首度登上國際時裝核心倫敦時裝週。院方指出,各大設計之都共通點,都是新銳設計師輩出,台灣紡織創外匯第三高,卻始終缺乏完善人才培育方案,希望拋磚引玉,帶動產官學界共商更整體全面的方案。
    2017/11/07 22:10
  • 新澤西州雙十國慶大會 數百人同歡

    美國新澤西州僑學界舉行106年國慶升旗典禮及慶祝大會,逾500人出席,現場安排舞龍、舞獅、管弦樂、僑校學生歌唱及竹竿舞等表演,精彩熱鬧。
    2017/10/10 11:39
  • 快訊/「行為經濟學之父」賽勒 奪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傍晚正式公布,得主是任職於芝加哥大學的美國經濟學者塞勒,他被稱為「行為經濟學之父」,首創用心理學,比較活潑的方式來解釋經濟活動,賽勒曾在電影《大賣空》中客串一角,被形容是「經濟學界的頑童」。
    2017/10/09 18:31
  • 石黑一雄與村上春樹 日本書迷糾結情緒

    日本人氣作家村上春樹無緣諾貝爾獎,日裔英籍的石黑一雄卻爆冷獲獎,成為文學界頭號話題。此外,日本媒體報導石黑一雄不用漢字名,清一色用片假名,也在日本引起熱議。
    2017/10/06 15:34
  • 諾貝爾醫學獎 美3學者解生理時鐘謎

    人類的生理時鐘能在不同的時段調解我們的生理機能,包括荷爾蒙濃度、睡眠、體溫以及新陳代謝等功能,也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而生理時鐘究竟如何運作,過去一直是科學界的謎團,多虧美國的三位學者在過去三十年間,利用果蠅研究出原來是「基因」,主宰了生物的生理時鐘,這個重大的發現也讓他們奪下了今年諾貝爾醫學獎桂冠。
    2017/10/03 20:06
  • 每年醫療糾紛5百件 台灣醫病關係緊張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台灣近5年進入醫審會鑑定的醫療糾紛,每年都有大約5百件上下,顯示台灣醫病關係緊繃,醫學界認為,現在有太多的民眾認為,只要進到醫院,醫師就必須讓病患平安康復,卻沒想到有些重大病症,本來就有很大的治療風險,怎麼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台灣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2017/09/28 22:47
  • 文言文比率調降論戰! 反對學者:血流成河

    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比率調降與否掀起學界兩派論戰,學者陳芳明連同130位台灣作家,發起連署支持調降,不過另一派中研院士王德威認為調降只會讓孩子的語文能力像溜滑梯,要力守50%比率防線,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更形容,發生在台灣的這場文化大革命,勢必會血流成河。
    2017/09/07 12:3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