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龍天翔白冰冰黃宣本土男星劉喬安近況鳳梨歐菈離婚捷利倒閉捷利破產淋巴癌統一獅
  • 搜尋:

    大學 學測 結果共538筆

  • 109學年度個人申請 9成醫學系採計國英數自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今天公告109學年度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管道各校系採計學測組合,11校醫學系中有10校採計「國英數自」,僅馬偕醫學院醫學系採計「英數社自」。
    2019/10/22 11:44
  • 大學申請繁星參採3科最多 151系組增考科防超篩

    109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與繁星推薦參採學測考科組合今天公布,以參採3科的比率最高;為避免再發生通過一階篩選人數過多的情況,有151個系組增加參採考科數。
    2019/10/22 11:18
  • 快訊/大考變革!各科考題納非選題 占比最高3成

    高一新生注意了!大考中心1日公布111學年,大學新學測、分科測驗等大學招生考試新制說明,預計在素養題題幹變長趨勢下,未來各科考題題數將下降,且每科都將有非選擇題,占比2到3成,還會有選擇、非選組合的混合題型,答案卷也將改成「卷卡合一」形式。
    2019/10/02 09:26
  • 拚牙醫系重考12年…30歲女秀書山 網勸:醒醒吧

    每個人考大學時,都有期望的學校和科系,自己也會以此當成目標努力。最近有1位女網友發文,她的目標是醫學系或牙醫學系,但為此已經重考12年。她提到明年會是她最後一次參加學測,問大家覺得這樣值得嗎?她還分享這些年準備的參考書,宛如一座書山,她還說這才10分之1,網友全驚呆。
    2019/09/11 19:23
  • 教團憂學測15級分再細分 招聯會尚未討論

    108學年度個人申請出現同級分人數大增的情況,有家長團體建議將學測級分再細分,全教總擔心此舉將走分分計較的回頭路,大學招聯會今天澄清,尚未討論過相關議案。
    2019/08/05 13:25
  • 考生注意!升大學3考試 手機未完全關機罰則加重

    大考中心表示,109學年度學測、指考、英聽測驗3項升學考試,攜帶手機入場且「未完全關機」罰則加重,避免危害考試公平。
    2019/08/02 17:12
  • 大學指考地理科 屏東考生認為難易度中偏易

    大學指考今天第三天第2節考地理科,屏東考生普遍認為難易度中偏易,比學測簡單很多,甚至有學生認為是歷屆地理考試最簡單的一次。
    2019/07/03 15:12
  • 數學乙題目比學測簡單 線性規劃及機率有創意

    108學年大學指定考試今天第2天,第一堂考數學乙,學生普遍反映題目比學測簡單,即使數學非強項也答得出來,答題順手,對線性規劃、機率題型的印象深刻,有創意要思考。
    2019/07/02 12:12
  • 4.9萬人報名指考!重考生增1470人 七年新高

    七月一日是大學指考首日,今天二、三類組考生先登場,考物理、化學和生物,今年報名人數不到5萬人,特別的是「重考生」逆勢增加,較前一年多1470人,補教業者認為跟前一年龍年考生多,落榜多,今年學測又有新制上路有關。
    2019/07/01 11:54
  • 學測初衷為何? 108年制度惹爭議

    108年學測結果爭議大,不但是第一次採5選4制度,數學題目太簡單導致高分群裡同分人數多,家長學生擔心因此挪用指考名額,教育部解釋,過去申請幾乎都招不滿,名額會回流到指考,只是現存的考試制度似乎還是得透過技術問題的改善,以兼顧公平競爭和足夠的鑑別度。
    2019/06/09 22:02
  • 學測48級分正取「交大+政大」!他曝超強備審 網全跪

    教育部推動多元入學,申請入學的名額愈來愈多,因此除了分數外,備審資料和面試也成了重要一環!一名高三生學測雖然考了48級分,仍順利申請上交大、政大和淡大等知名大學資工系正取,同時他也貼出超「用心」備審資料,讓其他網友見狀紛紛跪地,直呼:「根本神人!」
    2019/06/07 16:53
  • 大學考招制度改革 教部:最小調整優先

    今年大學考招推動「5選4」改革,引發許多爭議。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說,未來考招制度變革,將以「最小調整」、「解決問題」為優先。現階段將針對高分群同分過多的問題提出對策。
    2019/05/22 14:30
  • 大學申請爭議多 清大電機備取392人只備到83

    今年大學入學考試出現不少爭議,像是指考名額縮減到只有23%,變成學生可能不得已只能先在學測就定位,不敢參加指考,而學測題目的鑑別度不高,造成同分的人太多,讓家長和學生苦不堪言。
    2019/05/21 23:13
  • 未來孩子必學的關鍵能力

    108年新課綱就要導入,這不只是全新一套教科書,更將帶動教育學程的大改變。教學會改變,學習會改變,考試會改變;孩子未來要學新的「能力」。 這些「能力」,正式的名稱叫「素養」,是12年國教新課綱最重要的關鍵字。未來教育,學生不只是學「知識」,更要學「素養」,一種「知識+態度+技能」加總的新學習,新能力。定義上,是能夠靈活運用的能力,表現在自我學習、解決問題、適應未來等行動中。其中團隊溝通及表達力是「素養」最重要核心關鍵力。    
    2019/05/15 09:00
  • 他9年考4次學測 「47級分→滿級分」勵志拚上醫學院

    許多大學個人申請已陸續放榜,一名台北醫學大學的學生,近日在論壇Dcard上分享過去考學測的經驗,並分享如何從47級分一路衝上75滿級分的過程,最後一圓當醫生的夢想,不少網友看完後,紛紛表示「好勵志」!
    2019/05/04 23:18
  • 高中生拚陸港澳升學 申請數據傳爆增六倍

    人才流失,現在不只是就業的事,甚至連高中生要就讀大學,也開始往陸港澳來走,尤其大陸放寬申請的學測門檻,去年人數更是暴增,而這背後讓大家更憂心的是,優秀人才從求學開始,逐步外流,未來台灣的高等教育以及菁英又該如何培育。
    2019/04/20 00:00
  • 家長籲增甄選志願數 招聯會:重複錄取更嚴重

    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今天到立法院抗議,呼籲大學甄選增加志願數,學測增加到30個級分。招聯會則回應,增加志願恐使「重複錄取」更嚴重。
    2019/04/18 13:38
  • 【觀點】大學教育理念似是而非 斷送台灣競爭力

    頂尖小孩可以選填的六個志願,可能在三倍率篩選之後,只剩下一兩個。一旦失手,回來想考指考又全班亂烘烘。加上大陸名校今年祭出均標就可以選填,海外看見優秀孩子紛紛搶人。人家在搶台灣孩子,我們卻用制度殺人。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根本惡搞,設計沒有鑑別力、把學生往外送的制度,用錯誤制度殺人,教育部和外圍的組織,共犯結構已經一點一滴斷送台灣競爭力。
    2019/04/13 16:04
  • 111學年度學測數學分AB 擬改為3天考完

    十二年國教課綱今年正式上路後,大學考招制度也將於111學年度調整,招聯會日前決議,新型學測分成「數學A」、「數學B」考科,擬從2天改為3天,考生可自由選擇應考科目。
    2019/04/12 15:02
  • 學測改5選4 招聯會:兼顧學習彈性與選才

    108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首次改學測5選4,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今天表示,盼兼顧高中學習彈性和大學選才需求,未來將蒐集各方意見與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評估。
    2019/04/09 15:57
  • 學測首採5選4 全教總:未來5選3是正確方向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今天說,大學申請入學今年採5選4機制,有人批評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人數暴增,但通過篩檢人數超額只比去年多3%,全教總認為,未來12年國教課綱後改為5選3才是正確方向。
    2019/04/09 12:51
  • 通聯鐵證 好萊塢女星為子女 行賄擠名校

    美國爆發有史以來最大的名校入學醜聞,主嫌收取富商名流父母的賄賂款,幫忙買通大學的教練和教職員、竄改入學測驗SAT成績,協助他們的子女作弊進入大學。好萊塢兩位女星涉案,今天首度開庭,場外不只有記者,還有大批追星粉絲。以影集《俏皮老爸天才娃》走紅的女星羅莉洛林,進入法庭前還向粉絲揮手,心情似乎不受醜聞影響。檢察官在法庭上公布了女星們的通聯記錄,證明兩人確實犯案,如罪名成立,她們將被判六到十八個月的刑期;檢察官要求她們必須入監服刑,不得有特例。而入學醜聞的主嫌,在過去20年裡,已經讓9萬名學生進入大學就讀,他將面臨最高65年的刑期。
    2019/04/04 19:50
  • 【觀點】108年學測的䧟阱

    最近一堆家長抗議學測同燈同分過多,擔心孩子考不上大學心急如焚,外界霧裡看花,不知道家長和孩子在擔心什麼?教育部各部門全部變成啞巴,對這種亂象閉口不談,實際上是束手無策。
    2019/04/03 08:00
  • 大學甄選新制「5選4」遭教團抗議 同分增額亂象

    今年大學甄選入學採計學測科目,首度改為5選4,讓學生可以選擇比較適合的校系,不過教育團體今天出面抗議,強調因為新制度,導致今年同級分人數,比過去暴增3、4倍,造成亂象,不只壓縮到指考學生名額,也讓大學難以選才。
    2019/03/31 13:28
  • 大學申請報名人次大增 一階篩選通過率3年新低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今天公告,共9萬893人次報名,為近5年最多,7萬1450人次通過一階篩選,通過篩選比率78.61%則是近3年最低。
    2019/03/27 11: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