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雷陣雨桃園警報馬國鳳苦情星座宋依璇Sydney跑趴林叨囝仔啦啦隊警報聲
  • 搜尋:

    報導獎 結果共382筆

  • 性好有你

    性教育為何如此重要?不完整的性教育潛藏的危機,可能會對孩子帶來什麼樣子的傷害(心理、生理)。對個人身心健康與家庭、社會和諧而言,性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性教育」強調學習愛人與被愛的教育,藉以發揚人性、培養健全的人格、支持幸福人生。「全人的性」是以愛為本、全人發展的性教育,應包含生理、心理、社會及心靈四個層面。其學習內涵包括性生理與心理的發展、性價值觀、關係建立、性健康促進、性與社會文化等重要關鍵概念。世新大學劉佳怡,彭安萁透過「性好有你」節目帶領聽眾深入了解台灣性教育現況,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首獎。
    2022/10/02 18:08
  • 東南亞移工的這些人那些事

    2021年,台灣的東南亞移工將近70萬人,與台灣社會的經濟、生活緊密連結,但多元文化共存卻因為生活文化上的差異而面臨許多問題,如:移工在工作上遭到剝削或惡劣對待,文化與生活習慣不同,甚至因為刻板印象產生歧視與偏見。淡江大學楊炘昶透過移工的故事現身說法,與研究東南亞移工相關議題的學者專家,以第三者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歷史脈絡並提供建議給台灣民眾,讓民眾對東南亞移工能有更多了解,並提出可行之多元共融的相處之道,唯有認識他們,才能放下對移工的歧視與偏見,作品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8:06
  • 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

    近年在疫情衝擊下,貧富差距擴大,房價被投資客炒高,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問題日趨嚴重,連租房也愈來愈困難,在房價、租金雙高的夾殺下,青年世代陷入龐大的居住焦慮。《聯合報》與房地產專家張金鶚團隊合作,撈取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六都2012年、2021年各行政區平均房價,計算各地區10年房價漲幅,並採訪專家分析六都房價趨勢,以及運用此數據資料製作互動試算工具,讓讀者試算自己的收入能在六都哪些地區買房,以此評估自身的買房負擔能力。此外,製作團隊也與數學專家賴以威合作,根據專家推算的公式,製作試算工具,讀者可自行輸入房價和租金,計算長期下來究竟是買房還是租房划算,幫助讀者做出適合自己的居住選擇,作品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融媒體類優等獎。
    2022/10/02 17:59
  • 心之所向-收容所獸醫師的每一天

    「告別十二夜,生命不倒數,臺灣全面實施動物收容零撲殺。」2017年2月,斗大的新聞稿標題正式宣告臺灣成為亞洲第二個施行收容動物停止人道撲殺的國家,當時被讚揚為全體國人對動物保護價值的努力與具體實踐。但,政策實際上夾帶著準備不足的隱憂前行,原本資源就匱乏的收容所,也讓許多人擔憂,被收容的動物們看似因為政策而有了重生的機會,卻可能也成為倉促政策下的犧牲者。來此停靠的動物們,大眾只知道牠們不會再被12夜定奪生死,卻鮮少人在意,在有限的籠位下牠們生活將過得如何,往後又該何去何從,由窩窩wuowuo,所製作的《心之所向-收容所獸醫師的每一天》,深入調查追蹤此題,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融媒體類首獎。
    2022/10/02 17:57
  • 小路的選擇-一個自殺者的故事

    青少年自殺率連續 20 年逐漸攀升,一般人會認為,討論自殺會促成自殺,其實談論自殺反而有助於釐清想法。我們邀請資深精神科醫師陳質采為專題顧問,製作五支影片和互動體驗網頁。五支影片分別採訪了思覺失調、憂鬱症、遭遇校園霸凌等青少年,邀請青少年現身說法,呈現自傷自殺的多元觀點,並邀請自殺關懷訪視員分享如何陪伴有自殺意念的親友。另外,「小路的選擇」互動體驗網頁也是討論自傷自殺議題的創舉。為了讓青少年更容易接觸這個沉重的議題,我們將自殺警訊和迷思埋在體驗的劇情中,讓網友扮演自殺意念者小路的親友,藉由對話互動,學習辨認自殺徵兆,作品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融媒體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7:56
  • 血汗醫師累到吐,健保漏洞誰來補?

    本專案藉由推理遊戲的方式,帶領讀者剖析醫療制度下臺灣醫師的種種壓力。故事線營造幽暗懸疑的風格,讓讀者能同步感受到緊張刺激與壓迫感,以故事主角洛克的第一視角做為出發點,加強讀者身歷其境的感受。透過三份檔案引導讀者探討健保制度的問題、對比臺灣與國外醫師工時薪資狀況以及目前醫療法修法進度,再提出四個解決方案,希望藉此喚起群眾意識,共同關注血汗醫師的問題,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優等獎。
    2022/10/02 17:50
  • 在最好也最壞的年代,唱出臺語的未來

    有天我們發現,我們無法再與祖父母流暢溝通,對傳統文化不太了解,我們非常驚惶,而在臺灣,有千千萬萬的孩子正面臨一樣的狀況。「要消滅一個文化,最有效率的方法,是讓這文化背後的語言式微。」歷史的創傷在不知不覺中已造成,無法改變,但仍有一絲希望能挽回,緊抓這一絲希望,我們決定進行此報導,並以臺語歌為題。透過多媒材綜整臺語歌的興衰脈絡,專訪不同世代的臺語創作者、學者,以多元的角度呈現臺語歌所面臨的情況,窺見臺語這個語言在臺灣的縮影。全篇報導融合動態視覺、臺語歌曲、訪談聲音元素,期待使用臺語喚醒即將失去母語的孩子們,透過臺語歌的美及受訪者溫柔地訴說,讓臺語在這最壞也最好的年代,成為一種簡單的日常,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優等獎。
    2022/10/02 17:48
  • 丹大探險記—走入這條無法可管的道路

    位處南投縣信義鄉的丹大林道是通往七彩湖的重要道路,而丹大山區與七彩湖則是當地布農族人的傳統領域,過往除了公務需求,僅開放原住民騎機車入內。1月24日,林管處以丹大林道無法可管為由宣告開放通行,當地部落族人聚集丹大工作站齊聲抗議,指控政府末與部落充分溝通即逕行決策。事實上,林務局數年前便推出《七彩湖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計畫草案》,然而諸多原因導致計畫多年未果。此作品期望透過互動遊戲方式,增加讀者了解此議題的動機,並以繪圖、文字和影片等方式提升讀者閱讀便利性,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優等獎。
    2022/10/02 17:45
  • 山域事故暴增,如何走出安全的登頂之路?

    2019年是台灣的山林開放元年,鬆綁全台81處林道,過去繁瑣的登山申請簡化,全球新冠疫情也讓國旅熱潮達到新高,民眾紛紛深入台灣山林。據消防署統計,2020年山域事故人數來到10年高點,與2019年相比暴增2.3倍,死亡人數也創下新高。2021年山域事故件數雖較2020年略減,10年來卻呈現成長趨勢。沒有完整配套措施的山林開放、再加上民眾安全意識不足,導致山難通報人數、死亡人數增加。可透過哪些機制、政策防範山域事故發生?死亡陰影下的登頂之路,如何才能走得安全順遂?國立臺灣大學戴淨妍、孫嘉君、陳禹蓁運用網路多媒體特性,完成「山域事故暴增,如何走出安全的登頂之路?」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首獎。
    2022/10/02 17:43
  • 軌跡上的記憶——保存臺灣鐵道文化

    臺灣鐵道發展至今一百三十多年,早已深入臺灣人生活中,成為日常記憶的一部分。無論一張車票,或搭車的心情,都反映出人對鐵道的情感意義。人與鐵道產生聯繫,創作出多元面相的鐵道文化。本多媒體深度報導採訪鐵道愛好者、鐵道職人、鐵道專家的記憶和觀點,概述近六十年臺灣傳統鐵道的演變,並指出現實中保存鐵道文化資產的困境,最後聚焦臺北機廠轉型一案,說明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典藏、修復鐵道車輛的策略,並採取哪些方式保存臺灣鐵道記憶。本專題也根據不同媒介特性設計數位敘事。讀者透過滾動網頁卷軸,可逐步推進故事情節,發揮多媒體傳播效果,同時創造沉浸感,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7:41
  • 簷上紅瓦修舊如舊 惜物相傳的匠人匠心

    傳統合院,隨著時代更迭,從尋常街邊風景,逐漸變成你我記憶中的懷舊美好。古厝修繕的建築工藝,在都市叢林中,不僅相對少見,正統的修繕工法,匠師卸除層層磚瓦後,會一片一片仔細清潔,檢視破損情況,盡可能沿用建材,除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也體現老一輩惜物愛物的堅持。古宅修繕的匠人匠心,走過瓦上四季,檐下人生,在求新求快的現代社會中,重現修舊如舊的工藝之美,古宅修繕技術,不僅已是文化部認證的傳統匠師之一,匠人延續專業技藝的同時,也讓老宅合院的溫暖記憶相傳永續。三立黃琲茹,魏國旭的作品「簷上紅瓦修舊如舊 惜物相傳的匠人匠心」,深入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7:24
  • 獨居蜂救援任務

    2008年科學家觀察,全球蜂類正大量消失,但一般人熟知的,其實是只占蜂類百分之十五的蜜蜂和虎頭蜂這類社會性蜂類,另外百分之八十五的獨居蜂卻被忽略,王庭碩、扶尚睿和謝宗叡在念台大昆蟲系時接觸獨居蜂,發現這種蜂類才是植物重要的授粉大軍!但隨著棲地被破壞等因素,獨居蜂面臨生存大挑戰,他們開始仿造歐美作法,在臺灣展開救蜂大作戰,蓋起一座座獨居蜂旅館,推廣城市養蜂,儘管過程困難重重,因為一般人對蜂類不了解,聞蜂色變,加上父母擔心他們把推廣獨居蜂當成事業重心,三餐溫飽都成問題,但單純的使命感推著他們不斷往前進,努力告訴大家,做這些事可以幫助人類改善環境,一隻隻獨居蜂都蘊含改變城市的希望,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7:22
  • 風力發電悲歌! 綠能與環境如何兩全

    臺灣電力到底夠不夠用?2016年政府投入再生能源轉型,預計在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占比,要達到20%,要有足夠發電量,前提是「裝置容量」也要達標。截至2021年為止,臺灣除了水力發電、生質能廢棄物,達到8成目標,其他包含地熱、太陽光電、還有離岸風電,都完成不到一半;已經發展將近20年的「陸域風力發電」,也只完成了68%。再生能源轉型這5年間,台灣如何從磕磕碰碰,逐漸走向完整規劃。民間、政府、業者三方,得有效合作,才讓再生能源,和人民、環境共存。由東森蔡依臻,林上裕,卓經國追蹤報導的「風力發電悲歌!綠能與環境如何兩全」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7:20
  • 迎戰氣候變遷 台灣鯛翻身外銷全球

    台灣鯛成功外銷到美國、日本等國,2021年還榮獲全球公認的漁類養殖規範BAP認證,讓國際訂單倍數成長。背後最大的推手是七年級的王益豐。養殖鯛魚是王益豐家的祖業,他深知中盤商的剝削手法,於是他團結雲林口湖45家養殖業者蓋加工廠,邀集超過2百位在地員工共同努力,讓鯛魚可以吃,也能製作成皮夾、牛仔褲,甚至還把過去當成廢材的魚鱗變成人工眼角膜,成功讓鯛魚「全魚應用」,也讓在地人有工作機會能留在家鄉。為了對抗氣候變遷,王益豐還研發一套科技養魚系統,他架設太陽能板,向老天借電,同時擋住太陽光直射,讓養殖池得以降溫5-7度,他的養殖池也不抽地下水,而是靠著自創的汙水處理系統循環利用,靠科技成功對抗氣候變遷,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7:18
  • 吃菱角救水雉鳥 友善農作成就善的循環

    無論是臺灣還是其他國家,要做綠色友善耕作,都不容易。這樣小眾的消費市場,打不過大量生產的規模經濟。身為消費者,我們如何協助這些為了愛地球而轉型的農友。身為綠色小農,不用農藥、又要苦思產品怎麼出售,農友年歲漸長,產業蕭條式微怎麼辦?每個因素都是產業結構的重要環節。 如何從農友單打獨鬥,到全民都能盡一份心?答案是:通路。老鷹紅豆成功上架量販通路,是綠色友善耕作近十年最成功的故事,但這套成功能夠複製嗎?鏡新聞深入臺南官田,走訪耕種面積逐年遞減的菱角產業鏈。鏡新聞林德熙,樂嘉妮的作品「吃菱角救水雉鳥 友善農作成就善的循環」,深入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首獎。
    2022/10/02 17:15
  • 自己的人才自己救!機具業老闆把後山囝仔變工業4.0戰將

    這是一個小工具機業者發起,卻喊動了整個兆元機械產業投入,用一個加值進化的產學合作新模式,幫助後山學子擺脫投身軍校宿命,同時跨越人才斷層難題、建立產業升級的新永續人才計畫。關鍵起點,是花蓮高工學子在資源貧瘠下,刻苦學習,讓他們看見過去自己求學時,那種對於學習的渴望,因此相信這是來自臺灣東方土地上的一道永續人才曙光,有遠超出想像的能量值得挖掘,因此機械業黑手老闆們,在疫情最艱困時刻,甘願跑200公里遠,到一個只能靠想像了解製造業的後山,迎回一位位年輕學生人才,同時出錢出力、想方設法,要為臺灣產業界在工業4.0時代,紮根培育一批新科技工匠,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7:13
  • 洪水吞噬部落 松鶴重建人間樂土

    什麼是永續?是一種循環,是一種互相,是一種愛。位於台中和平山腰上的松鶴部落,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景緻,多元族群的融合更是當地不可多得的特色。很難想像,如此祥和的聚落在18年前卻曾遭水災沖毀,松鶴居民的家園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眼前成堆的落石也徹底粉碎了他們的心。不過在歷經各種苦難與拉扯後,當地的居民決定以積極態度面對,攜手重建部落,走出陰霾。部落裡的每一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方式疼惜這塊土地,珍愛家人般的彼此,本著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永續在松鶴這片大地深耕,也讓當地珍貴、多元的文化傳承下去,生生不息,世新大學陳翊瑄、賴婕羽前往松鶴部落親身採訪,製作「洪水吞噬部落 松鶴重建人間樂土」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6:57
  • 外來種海蟾蜍入侵 草屯志工剷「蜍」害

    2021年11月,南投草屯民眾通報發現一些大型蟾蜍出現在菜園,經過確認為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海蟾蜍。海蟾蜍體型巨大、繁殖力旺盛,不僅捕食大部分任何比牠小的生物,更是會分泌毒液,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威脅。澳洲即為海蟾蜍擴散失控的例子之一,若是輕忽,後果則不堪設想。面對海蟾蜍在草屯逐漸擴散,一群志工在黑暗中默默搜捕,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替臺灣站在最前線,世新大學李海琪,黃念雲,吳婉瑜的作品,「外來種海蟾蜍入侵 草屯志工剷「蜍」害」,深入追蹤報導,內容豐富充實,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6:55
  • 日月無光

    現今科技進步,帶動360度全景、空拍及VR技術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媒體創意產物。近年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自然環境發生嚴重災害,2021年臺灣面臨百年大旱,嚴重影響民生用水與生活,間接造成缺電危機。創作者將南投家鄉日月潭所見旱象以360度全景及空拍設備紀錄影像,並通過2022年豐水期再次拍攝形成對比。本紀實影片藉由360度全景影像及沉浸式VR設備體驗導覽應用,跨越時空感受當下情境,喚起氣候變遷帶來嚴重的水資源危機意識,提升永續發展及實際環境保護行動,以宏觀探索未能到達之境,並以微觀探索內在醒悟之心,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6:51
  • 葉之煉金術師

    公園是城市的綠洲,不僅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地方,也是孕育城市生態的地方。很多人都希望公園裡有樹,卻不喜歡落葉,大部分的公園都把落葉送去焚化爐處理,但燃燒會製造空氣汙染和難以處理的爐渣。在臺南,有一個加拿大人開始把公園的落葉和雜草集中做成堆肥。既可減少燃燒帶來的汙染,還能做為樹木的養分。然而,執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些居民漸漸對落葉堆肥產生反感,認為它會產生臭味並帶來蚊蟲,即使專家證實無此問題,仍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如果父母能帶孩子來參與這樣的活動,讓他們從小就有落葉堆肥的觀念和知識,就能把「落葉變黃金」的行動延續下去,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楊奕的作品「葉之煉金術師」,深入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首獎。
    2022/10/02 16:43
  • 文化與能源的衝突—豐坪電廠開發案

    好山好水的花蓮縣豐坪溪,讓太平和山里部落依偎在這安居樂業上百年,不過族人們卻在兩年前展開了一場家園保衛戰。正崴集團看中了豐坪溪豐沛的資源,決定重啟延宕近20年的水力開發案,預計興建兩座電廠,但卻未進行諮商同意,遲遲無法和原住民族達成共識。開發、生態該怎麼衡量利弊得失,原住民文化又該如何保障,除了需要雙方溝通協調達成共識外,更需要政府完善的法規制度支持,世新大學林子敬、陳映涵、蘇敬哲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社會價值獎。
    2022/10/02 16:36
  • 穩綠電在哪裡?

    台灣超過98%能源依賴進口,再加上孤島電網,供電穩定又要減碳挑戰極大。本專題獨家提出「穩綠電」概念。要「穩」有兩大基礎,第一是穩定供應。儘管風電與光電為再生能源主流,但光電與風電不穩定,因此,儘管再生能源佔全台20.9%裝置容量,發出的電卻只佔6%。第二個基礎,是多元來源。日本2030能源轉型計劃,再生能源佔38%,穩定綠電比例近台灣3倍。封面故事出刊當週,經濟部就在部內召集了近60人的會議,探討地熱的政策與技術,顯見穩綠電已成為新趨勢。經濟部能源局最新公告的2022年再生能源躉購電價,也新增了「農業廢棄物」以及「海洋能」兩種穩綠電。本封面故事反映出全球前瞻趨勢與台灣政策的方向。
    2022/10/02 16:26
  • 一片80元雞排背後 糧價新風暴

    糧食危機問題長期在國際間熱議不斷,近年加劇的極端氣候,造成簡稱「黃小玉」的黃豆、小麥、玉米產量減少,連帶影響全球供需。今年突來的烏俄戰火重創兩大世界糧倉,導致國際農糧的供需情勢更是猛然惡化,也讓二國戰爭已演變為全球搶糧大戰。 此篇報導從台灣一片雞排漲價解剖國際糧價風暴的生成主因及受災程度,領先政府相關部會預警食品上游業者原物料成本趨勢動態,並以農畜龍頭大成集團、鮮乳坊、冠軍麵包等企業在糧食危機下的對策,指引終端食品業者擺脫仰賴進口的包袱。 另透過數據圖表,完整展現世界糧作價格與產能,強化讀者閱讀感受,進而思考極端氣候與世界戰爭如何牽動台灣民生物價的脈絡。
    2022/10/02 16:23
  • 消失的西海岸

    台灣西部天然海岸消失中!864公里天然海岸,有587公里因人為開發消失,僅剩3成也面臨破壞。本報導回到第一個天然氣接收站興建點,大規模破壞成台灣海岸之癌,商周特別空拍此景,提醒大型工程如何毀了一整個海岸。自然海岸消失是人謀不臧,台灣正進行5個大填海工程,追蹤採訪當年參與決策的海洋學者、政府前官員,證實政府與學界曾協調以最小環境犧牲代價,追求最高經濟效益,但中油、台電仍堅持各自利益,趁廢核運動爭搶天然氣利益,來彌補自身鉅額虧損,搶賺1年4千多億龐大商機。最後天然氣接收站利用率會過剩,從目前100%變72%。從國際與減碳潮流切入,證明天然氣只是過客非永久方案,不能讓台灣淪為水泥塊堆疊的人工海岸。
    2022/10/02 16:19
  • 香港院舍悲劇:守不住的生命,爆疫兩年錯失哪些救命時間點?

    2022年2月,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大批院舍院友帶着Omicron病毒死去。當時幾近全港院舍爆疫,截止出稿前,該波疫情的染疫死亡數字為5683人,院舍死亡人數推算約為3409人。 院舍裡體弱的老人和殘疾人士染疫、死亡,能不能提早預防?院舍專題在疫下深入安老院舍、殘疾院舍,訪問了負責人、醫生、護士和社工,由他們講述在醫院資源不足下,原地檢疫的困難;向遺屬了解,他們對親人在院舍死去的疑問和感受;並請曾經要求政府改善院舍環境的前立法會議員和老人科醫生,帶讀者回溯疫情以來錯過的救命時間點。第五波疫情高峰期後,城市生活回復正常,但專題盼繼續追問責任和答案,亦希望為在疫情下死亡的體弱者、無聲者留下紀錄。
    2022/10/02 16:1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