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鯛成功外銷到美國、日本等國,2021年還榮獲全球公認的漁類養殖規範BAP認證,讓國際訂單倍數成長。背後最大的推手是七年級的王益豐。養殖鯛魚是王益豐家的祖業,他深知中盤商的剝削手法,於是他團結雲林口湖45家養殖業者蓋加工廠,邀集超過2百位在地員工共同努力,讓鯛魚可以吃,也能製作成皮夾、牛仔褲,甚至還把過去當成廢材的魚鱗變成人工眼角膜,成功讓鯛魚「全魚應用」,也讓在地人有工作機會能留在家鄉。為了對抗氣候變遷,王益豐還研發一套科技養魚系統,他架設太陽能板,向老天借電,同時擋住太陽光直射,讓養殖池得以降溫5-7度,他的養殖池也不抽地下水,而是靠著自創的汙水處理系統循環利用,靠科技成功對抗氣候變遷,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評審指出,以神農獎得主王益豐為主要人物,敘述這位第三代養殖戶如何把臺灣吳郭魚翻轉成為全魚經濟的故事。作者敘事層層挖掘,段落分明,知識含金量高。由魚的養殖,到全魚的有效利用的研發,再擴引用綠能魚塭對抗暖化危機,敘事引人入勝並與永續主題扣合,可圈可點。攝影與剪輯流暢,資訊圖表的呈現優異,場次的氣氛塑造,都令人印象深刻,美中不足在訪問來源單一與受訪場景的單調,成為一種旋律,若能有其他腳色參與受訪,且都在工作現場受訪,當更具說服力。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