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滅門血案性生活VICTON肌膚學妹張敏幼年人口星座謀殺事件罹癌
  • 搜尋:

    公視主題之夜 結果共71筆

  • 日紀錄片「垃圾職人」 清潔隊員疫情下血淚

    清潔隊員一年365天辛勤地在人們看不見的角落工作,面臨著民眾難以想像的困境與風險;公視主題之夜紀錄片《垃圾職人觀察日誌》,透過在疫情下150天的紀錄,讓觀眾更認識清潔隊員這個職業。回頭檢視台灣,根據全環總理事長表示,全台三萬多名第一線清潔人員的防疫措施,除了六都外,其他198個鄉鎮的防疫措施都有待加強;另外一年下來,平均會有4名意外傷亡。職業不分貴賤,透過這支紀錄片,看見清潔隊員不為人知的辛勞與風險。
    2021/10/28 19:46
  • 從法國紀錄片「寄養男孩」探討台灣兒少安置

    「寄養」這件事情,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會在生命中很長的一段時間,對自己的「歸屬」感到迷惘,公視主題之夜紀錄片《寄養男孩》,描述一位男孩亞尼,在小學的時候,面臨養父母達到70歲的法律年紀上限,無法再收養他的困境;隨著鏡頭紀錄他歷經第二個寄養家庭以及親生母親的出獄,雙方的種種互動都讓亞尼備感壓力,甚至因此罹患精神官能疾病。
    2021/10/15 19:48
  • 靜悄悄之外的世界 疫情下的躁動與躍動

    當大家防疫在家,平時熱鬧的街道變得安靜,但是,世界真的這般靜悄悄嗎?其實,世界從來沒有停止運作,萬物也依舊生生不息,德國導演馬努爾芬恩在去年三月德國面臨第一次封城時,有了想拍一部從全球視角,來記錄新冠肺炎的紀錄片,想探究病毒跟疫情到底會透露出、釋放出什麼訊息。電影沒有媒體上的專家意見或是統計數據,而是以人出發,十二段故事也是一個人類的集體故事。
    2021/06/04 19:52
  • 管家+陪玩 疫情襲全球想未來:機器人受用

    防疫期間宅在家裡,孩子也在家遠距上課,許多家長說自己快崩潰,相信許多家長都希望多些「安全」「免疫」的助手,《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周五播出的芬蘭紀錄片,聚焦AI人工智慧。紀錄片映後座談邀請到Ptt之父,也是開發出「台灣社交距離app」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先生,分享台灣AI的發展狀況與方向;日本機器人之父石黑浩也越洋連線,他的新研究可能對於隔離宅在家又能兼顧工作,提供許多願景。
    2021/05/27 20:01
  • 「活與不活 誰說了算?」 生命自主權引熱議

    您活著最大的希望是什麼呢?是發大財、身體健康,還是輕鬆逍遙?或許有人的願望只是希望「好死不如賴活」,但能否「一路好走」由不得人。「死亡自主權」近年來引發爭論、甚至是爭議。來看《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周選播的這部紀錄片,兩位主角都是虔誠天主教徒,一位是罹患不治之症的英國女士,她前往瑞士尋求輔助死亡,而協助她的醫生原本強烈反對輔助死亡或是安樂死。
    2021/05/14 19:43
  • 追查「誰是我精子爹爹?」 找出手足逾600

    地表最大家族有多大呢?答案是光一個世代就超過六百人,因為他們的生理父親是生猛多產、命中率又高的精子捐贈者,被動製造出600、甚至可能1000個孩子,但由於匿名捐精的關係,孩子們都不知情。想想如果其中兩個孩子邂逅還相戀,這是什麼肥皂劇劇情啊!在「人工生殖技術」普遍的現在,《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周五要透過這個地表上最大的家族,來探討匿名捐精制度存在的風險,以及配套法規上如何能夠更周全完善。
    2021/04/28 19:46
  • 「假新聞」有目標的野火 現代人關鍵力:媒體識讀

    假新聞,充斥我們的生活,但假新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一直都存在,以前有,未來還是會出現,更不是社群媒體出現才被發明的,社群媒體只是加劇了傳播的速度及廣度,澄清的速度跟本趕不上變異的速度,甚至逐漸形塑了我們以為的現實。《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周播出PBS美國公共電視在2020大選前夕完成的紀錄片,闡述了假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原因,比想像中還要歹毒而且廣泛,善於使用數位工具的年輕世代也難以免疫,培養「媒體識讀」能力已經是21世紀人人必修的一門課程。
    2021/04/08 20:00
  • 自閉症或受虐兒? 遇恐龍法官 法單親媽「雷雪兒事件」

    當我們在路上,看見一個小孩亂跑或大吵大鬧,但是一旁的父母親卻任由孩子哭鬧,這時候,我們可能會不以為然,認為家長失責,但是,這有可能才是「教導」,因為這個孩子是自閉症患者。自閉症患者時常遭到汙名化,我們對於自閉症的概念,時常僅僅來自於像是《雨人》或是《光》這些電影。本周《公視主題之夜Show》選播的法國紀錄片,將讓我們更正視並理解他們。根據法國自閉症協會的統計,法國每年有將近一百位的自閉兒家長,可能在缺乏虐待小孩的證據下,就被列為保護事件的通告對象,因此失去撫養孩子、跟孩子同住的權利。這部紀錄片主角雷雪兒就是其中一位。這一切跟法國採用60年前的精神分析觀點,來看待自閉症有關,錯以為孩子得到這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大多是母親的錯,讓許多母親揹上黑鍋,也耽誤孩子的一生。而在映後論壇上,專家與公民代表也討論台灣的狀況,以及兒少保護的公權力與親權關係如何權衡所面臨的難題。
    2021/04/01 19:52
  • C肝患者救命的代價 人說:在所不惜 真有實例

    如果你得了C肝,要花新台幣250萬買解藥,你會選擇要命,還是要錢?或是沒錢想要保命也沒辦法?《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周五選播一部紀錄片,聚焦一位澳洲大叔,他買不起昂貴的C肝原廠藥,幾經打聽,決定橫越千里,飛到印度購買價格只要九十分之一的學名藥,然後遊走法律邊緣進口回澳洲。後來,他更和醫生一起成立「買家俱樂部」,透過網路幫助世界各地的C肝病友,遊走法律邊緣也得罪了大藥廠。而映後論壇更邀請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和來自醫藥界的公民代表,一同討論台灣醫療改革的可能,從C肝治療到台灣製藥業的發展,從COVID-19疫苗到健保改革,以及藥價的難題。
    2021/03/25 20:00
  • 人工流產.家族三代女人 獨守同一個秘密

    家庭的特殊之處在於,成員十分熟悉彼此,卻不知道彼此的一切,可能朋友知道更多自己的秘密。《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周五晚上十點播出一部德國紀錄片,導演和她的母親與外婆,對彼此坦承深藏多年的一個秘密,不同世代,秘密卻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曾經由於不同的原因與情況,選擇人工流產,中止腹中胚胎繼續發育成型。無論時代與文明怎麼變化、發展,墮胎似乎都是女人難以啟齒的一件事,但可能影響一個女人後續的人生,這部電影是十分個人化的紀錄片,同時提醒觀眾,更人性化去討論墮胎這個議題,確保女性在需要時能得到中立、客觀與專業的資源、關懷以及協助。
    2021/03/04 19:50
  • 療養院醫師扮月老 結婚實驗過程全記錄

    無法回歸社會、需在療養院終老的精神障礙患者,是否能擁有婚姻這類親密關係?《公視主題之夜Show》2月19日播出一部伊朗紀錄片,場景在德黑蘭南部療養院,院方展開一項「婚姻計畫」實驗,讓醫師扮演月老,從患者中挑選身心狀況較為穩定的男女,安排他們「以結婚為前提」認識與交往。主導計畫的醫師認為,婚姻關係也屬於照護的一環,有助他們滿足自身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帶來治療的正面影響。但是,計畫卻在院內、外遭遇強大反對聲浪,透過影片與映後論壇邀請的專家帶領觀眾,看見在維護精障患者親密關係的基本人權上,面臨到理想與實務的兩難。
    2021/02/18 19:51
  • 有社群.有存在感? 一指登山家之死 留問號

    你今天PO了嗎?生在這個被稱為「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您每次PO文後,會心心念念著按讚數嗎?沒有把未讀訊息的勾勾消掉就會覺得不舒服?或是看到臉友的出遊照,便希望自己也能PO點有趣的照片,讓大家「聞香」?這些症頭有可能是被社群媒體綁架了!《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周播映一部日本NHK製作的紀錄片,影片聚焦「一指登山家」栗城史多,他因為長期在網路上分享與直播登峰過程而成為名人,卻也因為一再挑戰聖母峰失敗而逐漸失去眾人的喜愛跟觀眾,因此產生焦慮。透過他的成名與死亡,探討社群媒體對個人與公眾帶來的影響。
    2021/01/14 20:00
  • 性革命前 寬容文化是「罪」 美國主流:瑞典罪

    世界來到2021年,一月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被視為「厭女」代表的川普總統要卸任了。川普在位這四年推波助瀾美國的第四波女權運動風行草偃,女權運動是性革命的重要環節。但是直到現在,世人對性的看法仍存在巨大分歧,「性革命」這場緩慢的運動,一路上更是充滿荊棘,保守美國60年代,曾經對率先除罪同性戀的瑞典嗤之以鼻,直到性革命席捲西方,才出現改變。《公視主題之夜Show》分兩集播出這部紀錄片,探索「性革命」的發生與進展,並在公民論壇上,加入探討台灣的性態度、和性文化。帶領我們思考,在性革命吹向亞洲的路上,台灣又扮演何種角色。
    2021/01/01 20:00
  • 「你不配 因為你住不起」 全球難題:居住不正義

    「居住正義」由誰來維護?跨國私募基金財團在世界各地大舉收購房屋,從豪宅到低收入戶住宅,大小通吃,然後打著「仕紳化」的口號,讓城市變得高不可攀,叫原住戶「滾出你家」。庶民要如何捍衛住房這個基本人權呢?《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周播映一部瑞典紀錄片,跟隨聯合國住房專員法哈的腳步,透視吞蝕全球的危機,並激發改變與對抗的希望與行動。這部紀錄片及映後論壇,在明年1月1日之前,都能在公視+影音平台註冊免費觀看。
    2020/12/25 19:53
  • AI決定是否狙殺 未來戰爭「魔鬼終結者」恐上演

    世界大國高科技不斷挺進,不只改善人類生活,在研發武器上的投入可能更多,例如你我已經很熟悉的AI人工智慧,2018年谷歌與美國五角大廈合作,研發AI臉部辨識無人機,引發員工大規模抗議,儘管最後谷歌宣布退出、平息眾怒,事後卻傳出,發起抗議的員工遭解雇;最新的事件是12月初,谷歌再度解雇知名"AI倫理研究員",因為他警告 "AI可能也會模仿人類,做出偏差行為"。究竟道德和公司利益,該以誰為優先? 《公視主題之夜Show》紀錄片,深入探討高科技監視系統,所帶來的影響。
    2020/12/16 19:59
  • 詐騙時代.真心換絕情 丹麥類戲劇重現

    網路詐騙氾濫,眾多陷阱中,包括「假交友、真劫色詐財」的網路愛情圈套。根據資訊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在今年二月公布的一項調查,在2013年,僅有13%的美國單身成年人使用交友軟體,到了2020年初,比例已經上升到50%。交往軟體日益普遍,網路愛情詐欺案件更是層出不窮,當大家聽到新聞時,通常很快下判斷,認為受害人愚笨或是為愛沖昏頭,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透過《公視主題之夜Show》選播的一部電影,一樁丹麥案例,或許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思維。
    2020/12/08 19:51
  • 同志身分遠走異鄉 父母與子和解旅程.19年

    12月1日是國際愛滋日,《公視主題之夜Show》選播一部紀錄片,真實描述保守的以色列家庭面對長子出櫃與感染愛滋病毒,這一家人從憤怒、不解到互相體諒和解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孩子、家人感染愛滋病毒,你會希望他勇敢向您坦承嗎?你能陪伴他度過煎熬嗎?我們一起來透過這部充滿正向與溫暖的電影,來看愛是否能夠戰勝恐懼。
    2020/11/27 19:57
  • 致命吸引.難戒!歐洲20國專家:酒是「毒品」

    酒是人類飲用歷史最長的加工飲品,有著淵源的歷史,並隨著人類的文明演進,而有不同的意義。只是,如果不理性飲酒,成癮有害自己身體健康,危害公共安全,浪費社會資源,《公視主題之夜Show》選播德國紀錄片並邀請公民代表進行論壇,在當全球高達一億四千萬人酒精成癮,英國小學生認識的酒類品牌比餅乾還多,冰島更曾經一度,15歲以下經常性飲酒人口高達42%,探討這個褒貶不一的飲品,究竟是神奇靈藥,還是毒品?
    2020/11/24 19:58
  • 川普大大Who Is He?法國紀錄片尖銳第一手觀察

    美國人選總統,是川普保衛勝利,還是拜登搶攻成功?至今沒人說得準,但因為川普對中國打貿易戰,又時不時狂嗆中國,在北京祭出一波波軍事與言辭威嚇台灣之際,川普在台灣贏得一批鐵粉。而無論您是川粉,還是不信任拜登但討厭川普的嘴臉,川普從頭上下都是戲,而到底是假戲還是真作,他的猖狂也是他的魅力,在在吸引眾人眼球。公視主題之夜透過法國著名紀錄片導演的鏡頭,訪談曾與川普近身接觸的幕僚、記者與支持者,第一手透視他執政三年半的大事記。
    2020/10/29 20:11
  • 台法師傳佛到非洲 少年故事揭二種認同拉扯

    宗教團體到海外窮苦地區濟貧很普遍,它們也會帶去不同的語言與文化,有時更招致文化掠奪的批評,我們要介紹一部南非導演在馬拉威拍攝的紀錄片,它聚焦一位十六歲的少年阿魯,阿魯從小在一間佛教孤兒院長大,孤兒院是來自台灣的慧里法師成立的,阿魯的外婆將他送到這裡是希望他能受教育。阿魯品學兼優、熟稔華語還是武術表演的台柱,但他仍免不了有文化認同的衝擊和掙扎,本周《公視主題之夜》,除了觀賞影片更有留學台灣的阿魯現身說法。
    2020/07/23 19:51
  • 野化歐洲 人類干預降最低 重回荒野實驗

    近20年來,歐洲的保育引進一種觀念「野化」Rewilding。以往的自然保育概念是保護特定目標物種,給予它們適合生存、繁衍的棲息地;而野化運動則是放眼整體生態系統,盡可能抽離人為介入的因素,讓物種自行演化發展。從荷蘭、波蘭、英國到葡萄牙,各地都嘗試以大型封閉性場域的模式,讓絕跡的大型動物回歸到荒野生態,重拾自然演化過程。只是歐洲和台灣一樣,都是地小人稠,「野化」實驗增加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衝突,甚至可能被政治化,今天我們透過《公視主題之夜》本周播放的紀錄片來了解保育未來的挑戰與方向。
    2020/07/17 20:00
  • 法紀錄片:美兵福島救災受染 如生化災難片

    2016年有個大新聞,曾服役於美軍雷根號航母的400多名士兵,狀告東京電力公司求償,他們是在福島核災時,趕赴日本救災的阿兵哥,卻因而暴露在輻射塵中,出現病變,甚至死亡。《公視主題之夜》本周播出的法國紀錄片,綜觀150年輻射運用歷史的背後,一再被當權者抹滅的陰暗角落,而雷根號四名退役美軍也將現身說法,帶領觀眾重回那段有如生化災難片的恐怖經歷,他們的身心至今依舊飽受苦痛。
    2020/07/03 20:00
  • 糞菌移植 搬救兵救命!從體內對抗頑強菌

    相信許多人都會服用益生菌,替腸道補充優秀的新住民,來維護它的健康,「腸道微菌叢」近年來可以說是醫學革命的重心,《公視主題之夜》本週五選播一部法國紀錄片,深入淺出探知全球風起雲湧的「腸道菌」研究,或許有朝一日真能治好不治之症或是頑疾,比如失智、癌症。而從哪裡替腸道找回好菌呢?科學家紛紛將目光聚焦在腸道的排泄物上,為了找回缺失的細菌,有些醫生甚至祭出一劑猛藥「糞菌移植」,用糞便裡的細菌治療。
    2020/06/18 19:58
  • 追病毒源如犯罪調查 伊波拉找宿主 20年確認蝙蝠起

    新冠肺炎的宿主到底哪裡來?到底和哪種動物有關? 是否是人工製造?這些問題,目前許多頂尖科學家都在與時間賽跑尋找解答,而從伊拉波、SARS、H7N9禽流感病毒到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科學家這些年來如何破解這些疾病的源頭?《公視主題之夜》本周選播的紀錄片將為我們揭密,破解這些疾病從何而來的過程就像警探辦案,最怕的也就是鎖定了錯誤的線索,曠日廢時,甚至可能成了「無頭公案」。
    2020/04/17 20:00
  • 10歲女童重病曾瀕死 陪伴療癒神醫:是毛孩

    日子難過時,心情低落時,毛小孩是療癒良藥,尤其是人與狗之間的愛可是有科學根據,絕非盲目的愛,本周五《公視主題之夜》選播一部十分療癒的紀錄片,訪問世界各地的狗專家,其中,日本麻布大學的菊水健史教授研究發現,主人和狗狗彼此凝視,兩者的大腦都能分泌一種充滿正向能量的特殊荷爾蒙,能深化雙方的情感,並讓身體感到舒適、減輕疼痛,影片中透過一名重病女孩小結和治療犬貝利之間超越物種的強烈連結,以及各種科學研究,一一解釋狗為什麼喜歡親近人類,以及牠們能夠療癒我們的原因。
    2020/04/02 20: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