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原子少年梁實暴肥白冰冰二手菸胡椒廚房倒閉統一獅男星病逝深藍壓力癌細胞
  • 搜尋:

    兩黨 結果共2,012筆

  • 美國總統大選爭議不休 共和、民主兩黨檢察長鬥法

    美國德州等18州共和黨籍檢察長9日要求最高法院,否決賓州、威斯康辛州、喬治亞州與密西根州的總統大選結果,但今天23名民主黨籍地方檢察長籲請最高法院,駁回這項請求。
    2020/12/11 17:52
  • 美友台法案無法如期通過?翁履中:免擔心!國會對台十分支持

    這屆美國國會期將在明年1月3日結束,先前所提出與台灣有關的「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可能面臨未通過因此失效的狀況。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雖然有可能不會在會期內通過此法案,但其實國會內民主、共和兩黨皆十分支持台灣,就算此法案沒有如期通過,接下來也有陸續釋出其它友台法案的可能。」 另外,引發全球關注的還有英國與歐盟的關係,首相強生坦言有可能無法談妥「脫歐貿易協議」而強制脫歐,若以美國角度來看,拜登政府會如何面對此事?翁履中認為「拜登一向強調多邊主義、國際合作,所以應會保持中立,再加上拜登將延續過去川普在高科技以及5G的諸多政策,只要英國與歐盟願意在這兩個議題上配合美國,拜登應該會選擇雙方討好。」
    2020/12/11 15:00
  • 蔡英文:台美尋覓新合作領域 雙方友誼將更堅定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台灣瞭解自由民主並非理所當然,台灣與美國既是朋友又是夥伴,美國兩黨對強化台美關係和加深價值觀連結,展現出高度共識,讓台灣人民有信心,當兩國尋覓新合作領域之際,雙方的友誼將更加堅定。
    2020/12/09 11:06
  • 【財經怪教授-謝晨彥】12月多方攻勢再起 指數過萬四整數關卡再創歷史

    上週幾件利空面消息,首先輝瑞版的新冠疫苗原料取得出狀況,導致第一批的產量減半。接著周末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11月的新增就業人數僅分析師預估的一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復甦開始出現疲弱的態勢。但美國股市仍全面上漲,主要還是華爾街預期疫情與經濟狀況轉差的情況下,美國兩黨將放下成見加速推出新一輪的紓困方案。歐洲央行本周將舉行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會議,受到冬季疫情肆虐,歐洲服務業、製造業再度受到人流管制的衝擊。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將再擴大4至6千億歐元的PEPP規模,並進一步放寬TLTRO條件與期限,協助企業度過這段艱困的冬季。
    2020/12/08 17:08
  • 參議院選戰激烈!兩黨將平手?! 翁履中:賀錦麗將成關鍵一票

    美國參議院喬治亞州最後兩個席位的決選,要明年1月5日才會分出勝負。本屆參議院共和黨50席,民主黨48席,由於副總統當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是民主黨人,可在議案表決平手時為民主黨投下關鍵一票,因此民主黨只需拿下最後2席,就能締造白宮、眾議院、參議院「完全執政」。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喬治亞州兩位參議院候選人對於川普的助選,既希望能夠招攬川普支持者的選票,另一方面又擔心川普的過激言論會將中間選民嚇跑,而共和黨若丟失了這兩個席次,屆時副總統賀錦麗就會成為關鍵的一票,甚至掌握更大的權力,這是共和黨不樂見的情況。」 另外,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拜登表示暫時不會與其他國家簽署任何新的貿易協定,意味著台美貿易協定可能落空。翁履中認為「美國目前經濟狀況沒有外界想像中的好,疫情完全沒有減緩的趨勢,失業率也高居不下,拜登上任後應會以內政問題為主。台灣民眾也可透過觀察拜登政治團隊、政策走向,思考如何捍衛自身權益。」
    2020/12/07 16:27
  • 質疑喬州選務 川普團隊PO疑似作票影片

    美國大選延長賽,喬治亞州參議員補選將在明年1月登場。民主、共和兩黨加緊造勢,民主黨派出前總統歐巴馬線上催票,總統川普本人,也會在當地周六親自到喬治亞州造勢。只是川普法律團隊,繼續打選舉舞弊,還在聽證會上公佈喬治亞州疑似作票影片,讓共和黨人擔心會衝擊議員補選選情。
    2020/12/05 18:39
  • 藍委稱美國不吃萊豬 蘇貞昌:連太空人都吃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天表示,連美國人都不吃萊豬,蔡政府卻要台灣人吃。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出,在美國連太空人都吃;雖然美國政府將換黨執政,但兩黨對於萊豬問題的態度都是一致的。
    2020/12/01 16:21
  • 拜登推2兆"綠色新政" 兩黨對立撕裂難度高

    拜登上任後, 有望徹底翻轉美國的氣候變遷政策, 他發下豪語要投入兩兆美元, 推動電動車普及、改善電網等, 所謂的綠色新政。 根據民調, 有七成民眾支持這樣的環保政策。 但民主黨無法跨過參議院過半席次, 拜登野心勃勃的環境政策, 可能遭到共和黨阻擋。 再加上他選前承諾要重振鐵鏽帶的就業機會, 新舊能源產業的矛盾, 也讓新政策的推行多了一點阻礙。
    2020/12/01 14:00
  • 國家機器再起?藍委控政院警 偷聽黨團大會

    立法院今天再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備詢,藍綠兩黨都祭出甲級動員,擔心再有混亂場面,但上午騷動場面反而在場外,一名行政院警官隊的警官,被國民黨立委指控,涉嫌竊聽黨團大會,對此行政院回覆是依維安慣例,在立院各點派駐警力,絕無監控偵蒐,另外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質詢時,再因美豬議題槓上蘇貞昌。
    2020/12/01 12:29
  • 陳柏惟嗆1打35反被鎖喉 沈富雄酸:他要修理才會乖

    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日前對國民黨揚言,若再讓議事無法進行,就要把道具豬搬走,並下出「1打35」的戰帖,但昨(27)日藍綠兩黨在行政院長蘇貞昌進行施政報告時上演全武行,陳柏惟1人單挑多位立委,遭國民黨立院總召林為洲「十字鎖喉」拖出戰場。對此,前立委沈富雄大讚林為洲不失總召氣魄,還酸陳柏惟「要修理才會乖」。
    2020/11/28 16:33
  • 蘇貞昌遭潑水、丟內臟!立院爆衝突 藍委阻施政報告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7)日赴立法院進行第13度施政報告,稍早因民進黨團阻擋國是論壇,甚至用表決方式拒絕處理程序問題,雙方爆發衝突,國民黨團除了朝蘇貞昌潑水,更拿出豬內臟、豬皮猛丟,還用汽笛喇叭高聲抗議,兩黨隨即爆發推擠衝突,現場情形相當混亂。
    2020/11/27 10:36
  • 蘇貞昌突破杯葛拚施政報告 藍綠立院衝突恐一觸即發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7)日將赴立法院進行第13度施政報告,藍綠兩黨一早提前占位備戰,不過還沒開議,雙方人馬稍早便在門口爆發第一波推擠,另外近期備受爭議的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則和國民黨立委許淑華開聊,還自爆瘦了3公斤引發討論。
    2020/11/27 09:38
  • 防兩黨立院爆衝突先演練 柯建銘:以最小傷害來處理

    行政院長蘇貞昌明天第13度赴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質詢,民進黨立委25日下午就在議場前排隊,以確保議事順利進行。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天說,明天的狀況都已演練過,希望能以最小傷害來處理。
    2020/11/26 23:12
  • 美股飆升投資人信心回籠?翁履中:兩黨皆對拜登有信心

    美國總統大選暫告一段落,美股近期表現十分亮眼,甚至突破三萬點歷史關卡,但美股飆升是否代表著投資人信心回籠,認可拜登團隊表現?對此,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訪問表示,「美國親自操盤投資股市的人口大約是15%,這些投資人社會經濟地位較高,且對政治經濟局勢擁有實質影響力,所以,股價飆升也代表著,不論共和黨或民主黨支持者,對於拜登的新政權已經採取接受的態度,且對新團隊有信心。」 而美國疫情依舊嚴峻,以拜登內閣角度來看,未來有可能會針對經濟及疫情推出怎麼樣的政策?翁履中分析「股市反應在拜登第一步公開的內閣名單中,財政部長葉倫的豐富經驗,讓政治經濟精英階層有『安定感』。以社會大眾層面來看,拜登先前與國會參眾兩院進行會商,談論振興經濟的第二波『現金支票』,金額可能會比先前川普所發放的還要高一些,這類型讓民眾有感的政策,皆有利於『穩定社會』。」 另外,民進黨25日舉行中常會,黨主席蔡英文於會前發表談話提到,「『支持台灣』已是美國的民意主流。」翁履中認為,「隨著拜登勝選,民眾對於台美關係,似乎迎來信心危機,加上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取消訪台行程,讓大眾更擔心,拜登是否會一改過去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支持?但其實美國民意對於台灣民主的支持,是存在一定的高度,拜登政府就算並非同川普敲鑼打鼓式地力挺台灣,但對台灣的支持,並不會改變。」
    2020/11/25 16:46
  • 秋鬥初試啼聲!藍跳反萊豬舞 眾黨發口罩

    本周日(11/22)就是秋鬥大遊行,國民黨不但動員上街頭,還自創「反萊豬」的手勢,民眾黨也有口號,不過是喊出「標萊豬、護食安」,而且兩黨當天的遊行隊伍就在隔壁,頗有較勁的意味。
    2020/11/17 18:47
  • 台美舉行經濟對話 蕭美琴:與美兩黨關係深厚

    台灣關注美國總統大選,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幾十年來台灣和美國兩黨關係深厚,選舉前後她和各方接觸都很順利,明白台灣民眾各有喜好,期望台灣鄉親做台灣的外交後盾。
    2020/11/13 12:41
  • 龐佩奧:台灣非中國一部分 美對台承諾跨越黨派

    美國國務卿龐佩奧今天表示,台灣非中國一部分,過去35年美國兩黨政府所遵循的政策也承認這件事。蓬佩奧說,美國對台承諾跨越黨派,兩黨都了解台灣是民主典範。
    2020/11/13 09:33
  • 蕭美琴:與兩黨交朋友 盼未來台美持續互信

    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政府長期與美國共和、民主兩黨交朋友,美國兩黨也都對台灣高度支持。期許未來與美國持續高度互信、共存共榮,建立緊密雙邊關係。
    2020/11/13 09:18
  • 願賭服輸! 江啟臣穿統一獅隊服主持常會

    國民黨中常會上,主席江啟臣因為和謝龍介打賭輸了,換上了統一獅隊的隊服主持會議,而黨務幹部則是當啦啦隊,幫國民黨加油,除了輕鬆話題之外,周三的常會藍綠兩黨專案報告都是談「台美關係」。
    2020/11/11 19:50
  • 美國兩黨互爭參議院掌控權 共和黨暫領先一席

    美國聯邦參議院改選情勢緊繃,在北卡羅來納州勝負明朗後,目前共和黨以49席領先於民主黨的48席,這對總統當選人拜登所屬的民主黨致力奪取參院掌控權來說,是又一次挫折。
    2020/11/11 12:20
  • 拜登時代台美關係下一步? 專家:友台政策國會兩黨力挺

    民主黨拜登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但過去民主黨的對台政策相對保守,也讓國內不少人憂心,會不會影響到台美雙邊關係,專家分析,目前美國整體的抗中態勢不變,加上國會友台的政策,基本上都能獲的兩黨的支持,認為拜登上任後對台灣保障,不會比川普少。
    2020/11/09 23:14
  • 拜登當選 影響「對台軍售」?陳一新:軍武「性能」恐縮限!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進入尾聲,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目前以294張「選舉人票」,跨越「當選門檻」270張,確定當選第46屆美國總統。由於美中兩強角力加劇,近年備受國際關注,「民主黨」對中態度向來較「共和黨」溫和,拜登的勝出,令外界熱議拜登「對中政策」下一步,尤其在台灣,川普執政4年來,積極對台軍售,今年更已交國會,售台先進、具攻擊性武器,拜登就任後,美對台軍售會否延宕,或改售「防衛性」武器?長期觀察美國兩黨對台戰略的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於《新聞大白話》表示,美售台武器,依據《八一七公報》,不因政黨輪替而改變或停止,但未來有可能變得較為審慎,例:先前傳出售台的「死神無人機」、功能或只限縮至具「偵察功能」,而非能掛載彈藥升級「升級版」。 陳一新強調,拜登政府或怕「刺激北京」,對中政策將偏向保守;而今之際,蔡政府能做的,就是儘快要求美國政府,「把要賣的武器盡速速移交」,以免台灣未來拿到「性能」不全面裝備。
    2020/11/09 18:37
  • 川普、拜登支持者各自聚集 費城計票中心外示威

    當美國選務人員今天忙著在關鍵的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計票時,共和、民主兩黨候選人川普、拜登的支持者,在賓州主要計票中心及最大城市費城展開激情的示威。
    2020/11/06 09:32
  • 民主黨盼兩院捲「藍潮」沒發生 眾院還減席

    美國國會席次改選結果,目前還在開票當中,眾議院453席當中,民主黨暫時領先10席,有望繼續主導眾院;參議院100席改選35席,目前兩黨各占47席,但隨著開票接近尾聲,民主黨寄望拿下參院多數,機會渺茫。根據選前民調預測,民主黨這次很有機會讓「藍潮」席捲國會,拿下兩院多數;但結果卻不如預期,雖然民主黨仍掌控眾議院,卻還丟失了幾席。先不論國會紅藍勢力如何變化,今年美國國會肯定是色彩最繽紛的一屆,除了有多位跨性別議員,還有多位原住民以非裔同志當選;此外,年輕世代也沒缺席,眾議院也選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議員,他今年只有25歲。
    2020/11/05 19:58
  • 拜登若勝 恐對台「秋後算帳」?翁履中:「這時機」台美關係關鍵期

    美國總統大選並未因「投票日」結束而平靜,反而隨「開票」拉鋸而更加動盪!相較於過往,今年美選緊繃,兩黨使出渾身解數激出各自支持者,讓「投票率」刷新自1900年來、百年新高紀錄。到底誰能成功入主白宮,CNN分析,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可望「剛好」拿下270張選舉人團票、「險勝」川普;拜登未能大勝川普,對美國是否會成動盪引爆點?人在德州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為《新聞大白話》觀眾帶來美國在地第一手觀察指,目前選票尚未計票完畢,究竟鹿死誰手、又將贏多少,目前都是未定之天;若喬治亞州及賓州皆由拜登拿下,那麼拜登就可拿下306張選舉人團票,屆時就非「險勝」、而是「大勝」! 而川普4日搶先於白宮自行宣布「已勝選」,並再次質疑「郵寄投票」藏弊端,要求法院「暫停計票」,此舉被視為為提「選舉訴訟」合理性鋪路?翁履中認為,川普採「先喊先贏」策略,讓他的支持者們心裡有個底,「我們有可能被作票」、「有可能因對方舞弊而失去勝利」,但其實川普內心也清楚,美國選舉有其開票順序,皆先開現場選票、再處理郵寄投票,「郵寄投票」明顯對拜登有利,所以川普要求各州停止計票,也是想要維持領先幅度,再進行法律訴訟,但其實就算是將此案送到最高法院大法官面前,大法官也只能針對「程序是否有瑕疵」做判決,很難逆轉大選結果。 此次總統大選,美國民眾十分激情,有分析指,許多人開始憂心,不論川普或拜登當選,接下的是「分裂美國」燙手山芋?翁履中表示,其實美國的分裂,並非今年才開始,美國「極化政治」行之有年,民主黨及共和黨互不接觸、互不支持,媒體也持嚴重偏見,未來美國面對最大問題,就是「雙方能否走到一起?」;而選戰中較樂觀的是,這次投票率超過65%,上一次出現這樣高的投票率,可以追溯到1900年代,近百年來,美國民眾從未這樣關心政治,也許也因為選情過於激烈,讓拜登得票數達史上最高、逾9千萬,若拜登順利當選,選舉人團票能夠再拿下更多,就有足夠合法性及正當性,好好發揮領導力,應能有效處理美國政治分歧問題,令美國回到政治與美國價值常軌。 史上最關鍵的美選也引發全球關注,各國也有所謂「押寶」?有分析指,美國主流媒體在選前敏感時機,點名蔡政府偏袒共和黨、揭露《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助理涉造假拜登醜聞等,背後透露拜登陣營對「台灣川粉現象了然於胸」,做出「委婉示警」?選後會否有胡蘿蔔,也備有大棒「秋後算賬」?翁履中認為,拜登是傳統型政治人物,一旦當選,表面上仍會「行禮如儀」,但會否有些小動作則有待觀察,但拜登上台後,短期內應會較著重「內政問題」,例:控制疫情或美國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外交可能暫時循著過去傳統外交途徑,爭取國際合作,不會琢磨太多,一年後待美國內政穩定,台灣恐怕迎來台美關係大挑戰,台灣可趁這一年,盡快修補、拉近與美之間關係。
    2020/11/05 17:4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