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和學界普遍認為,要達到群體免疫,低標最少要60%的人口打疫苗,以台灣來講就是1400萬人打到疫苗,而台灣除了疫苗到貨量仍不夠以外,就算是8月底累計有上千萬劑疫苗,但施打速度很難追上,可能會打到明年,政府必須要做全盤規劃。
陳時中曾公開表示,若9月有足夠的供應量,估計到10月底,6成的民眾可以施打到第一劑疫苗。只是以CDC的統計,累計到6月1日的接種人次,是50萬出頭;若以5月28日當天,最高接種4.3萬人次計算,1個月可以施打快130萬人次,若有1000萬劑疫苗,也要花7到8個月打完。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台大醫師):「低標的話,就是我們如果假設新冠病毒,一個人只能夠傳兩個人到三個人的話,那你只要打這個60%到70%,就可以達到群體免疫也可以,那但是如果你高標來講,以這個美國疫情爆發的時候,事實上他們算出來,一個人是可以傳到五個人以上的,所以如果用高標準來看的話,應該是要全體的國民打到8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以目前AZ疫苗而言,打完兩劑,超過7天以後,就是保護力89%,那打完一劑的這個保護力就更低了。」
李建璋表示,雖然只打一劑,但打疫苗能夠降低重症和死亡,是台灣現況非常迫切的,而就算達到群體免疫的數據,也不能就此鬆懈。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台大醫師):「我只是要提醒大家說,不要因為打了疫苗之後,而產生一種所謂假象的安全感,就是心理的安全感增加以後(鬆懈),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非洲,有個塞席爾國家,他打疫苗71%,已經打到所謂群體免疫理論值的低標了,但是這個國家的疫情並沒有減緩,第一件事就是他們打的疫苗(品牌),現在算起來的話,保護力大概只有50%到70%,第二個其實是更重要的,就是民眾的這種安全感增加以後,他產生一種報復性的一種旅遊、社交,那導致了這個喪失了這個戒心之後,反而爆開了另一高波(峰)的一個疫情。」
醫生提醒世界上沒有一個疫苗保護力是百分百,和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是人類的新課題,而現在國外針對變種病毒,已經在疫苗研究上開始新的方向。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有人提出來就是說,其實,對,病毒變了(變種),可是我們身體會產生很多種類的,去中和這個病毒的抗體,所以還是有一些(疫苗)具有保護力,意思就是說,這些抗體還是針對這個變種病毒株,是具有保護力的,所以這樣子的話,身體提高病毒,提高這個抗體的一個濃度,那怎麼樣提高抗體的濃度,就可以追加(施打)第三劑(疫苗),所以很多的疫苗廠,已經開始做這樣子的一個實驗。」
近日國產疫苗的探討沸沸揚揚,台灣用戰備物資概念,發展自己疫苗,是正確的方向,只是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還是要以客觀的科學去檢視。
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委員劉宏恩:「這一次國內國產疫苗臨床試驗,讓人覺得非常被質疑的地方就是說,為什麼要在這個二期試驗結束之後才解盲,什麼叫盲?盲就是說,在這個試驗做完之前,大家是不知道數據,不知道結果,不知道它的什麼有效性與否的,這個正面還是負面,可是在過去半年多,我們看到不管是廠商,甚至主管機關都不斷在放消息說,我們的疫苗很正面,效果很好,然後副作用也不多,這個其實已經完全脫逸一般的臨床試驗,應該有的一個監督管理的一個做法,也完全失去他的公信力。」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