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FOCUS/「國際月球競賽」 就要平凡人放膽追月


發佈時間:2016/03/24 21:33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圖:示意圖/達志影像/路透社/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您有興趣參加一場「國際月球競賽」嗎?登陸月球,不再是件遙不可及的夢了!一直致力於科技發展的Google,早在2007年就推出一個登月計畫,鼓勵民間研發探測器登上月球,且政府不得贊助,目前全球共有16支隊伍參賽;而任務的目標是發射探測車登月後,需在月球表面行走至少500公尺,並拍攝清晰的影片畫面,在明年(2017年)年底之前傳回地球,才算大功告成,冠軍可抱走2000萬美元的獎金;比較特別的是,這次有一位奧斯卡提名的導演,為其中9支隊伍拍攝紀錄片,記錄他們勇敢追夢,背後的故事!

《登月競賽紀錄片》旁白:「我記得小時候曾經熬夜,和家人一起看阿波羅號登陸月球,美國國旗現在在月球表面飄揚。」

近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登陸月球表面不再是NASA等各國國家航天局的專利。

參賽團隊:「大多數人都在為生活奔忙,他們只會望著太空說,登月這種事NASA才做得到吧!」「我是航太工程師」「我是劇場舞台設計師」「我在音樂產業工作」

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也能憑自己的力量實現太空夢。

德國參賽團隊代表:「我絕對不是一個特別的人,我幾乎沒有什麼專長,沒資格從事任何月球任務,但我不會因此退縮,我叫Robert Bohme,是德國團隊的組長。」

Google就在醞釀一個叫做Lunar Xprize的國際月球競賽,鼓勵民間研發探測器登上月球並完成指定任務,90%的資金都必須是私人來源,政府不得贊助。

加拿大參賽團隊代表:「雖然預算有限,但我一直在嘗試實現登月之夢。」

直到去年,Google X Prize宣布只要有一支隊伍能在2015年年底之前簽下合約,確保探測器能夠登陸月球,任務的截止日期就能繼續延長到2017年年底,因此目前全球共16支隊伍還在繼續奮戰。

美國參賽團隊:「探測器好像撞上東西了,不太妙,真的。」

參賽團隊:「我們所研發的東西,和阿波羅時代的產物截然不同,我們有不靠輪子移動的月球探測車,我們有球狀的月球探測車,那是一種跳躍裝置,能以跳躍的方式移動。」

任務的內容,是各隊要發射一輛無人探測車登上月球,在月球表面行走至少500公尺,並拍攝高解析度的影片和數據回傳到地球,才算大功告成。

參賽團隊:「20年前這是天方夜譚,20年前沒有線上軟體能運算飛向月球的軌道,但現在這是可能的事。」

而任務中最大的挑戰,是要克服月球表面嚴酷的晝夜溫差,白天100度以上的高溫,以及零下150度的寒冷黑夜。

日本參賽團隊代表:「在完成行駛500公尺的挑戰後,我們想將這台小探測器 送進坑洞。」

日本隊伍則找來大型電信業者幫忙,因為他們堅信完成任務的關鍵,就在通信技術。

日本大型電信公司社長:「KDDI擁有50年以上和宇宙通信的DNA。」

各國使出渾身解數,因為3000萬美元的總獎金,最先達成任務的優勝隊伍可以奪得2000萬美元;第二名也能把500萬美元抱回家,藉以促進民間航空科技的開發。

日本參賽團隊代表:「這項技術的落實,讓成功率又再往上提升了一層,我相信抵達月球表面後,一定能拿下勝利。」

目前為止只有兩個隊伍簽下登月計畫的合約,而率先簽約,就是非常重視科學與科技的以色列。

以色列參賽團隊代表:「年輕時,我在沙漠待了很長時間,我喜歡其中的關連,一方面太空浩瀚無際,另一方面沙漠廣袤無邊,當你從太空中俯瞰地球時,你看不到任何國界,只會看到一個星球上面擠滿了人,如果人們能意識到自己浪費太多時間在戰爭等無謂的事情上,事情就會有所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勇敢追夢背後的故事片段,都是由曾經榮獲奧斯卡提名的導演跟隨其中九支隊伍,一點一滴拍攝記錄下來。

以色列參賽團隊代表:「在我小的時候,爺爺經常買DIY零件讓我組裝,我們會坐下來將零件組裝在一起,他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他我才成為一名工程師。」

印度參賽團隊代表:「月球非常非常遠,與地球之間距離38萬4000公里,我一直想要運用我學到的數學知識,從事與航空和太空科學有關的工作,當數學遇上科學真的好美。」

加拿大參賽團隊:「5 4 3 2 1。」

如今各國團隊信心滿滿,志在成為征服月球的首位,平民老百姓親手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之前,寫下歷史新的一頁。

《登月競賽紀錄片》旁白:「休士頓請回答。」

#登月#競賽#月球#探測器#登月計畫#紀錄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09

0.0446

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