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宏國蝦對台出口大跌近6成 蝦農怒吼:陸只開成本價、台灣又不買

編輯 丘力龍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9 10:4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9 10:44
宏都拉斯2023年3月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大陸建交,重創養蝦業。(圖/翻攝自《La Prensa》)
宏都拉斯2023年3月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大陸建交,重創養蝦業。(圖/翻攝自《La Prensa》)

台灣原是宏都拉斯白蝦最大出口市場,但宏都拉斯2023年3月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大陸建交,對蝦農造成強烈打擊。2024年5月的市場報告顯示,今年前5月宏國白蝦出口量僅剩2647萬磅,比去年同期下降620萬磅,其中光是對台出口就減少526萬磅,佔減少量的84.78%。
 
宏都拉斯媒體La Prensa報導,去年3月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宣布與台灣斷交,重創當地白蝦養殖業。宏都拉斯國家水產養殖協會(ANDAH)2024年5月市場報告顯示,今年前5月白蝦出口量僅2647萬磅,與去年同期的3267萬磅相比,減少620萬磅,減幅約19%。

 
 
而白蝦出口量下滑主因是「對台出口銳減」,今年前5月,宏國白蝦對台出口量從去年的942萬7272磅降至416萬6872磅,減少526萬400磅,減幅高達55.8%。而若以今年前5月白蝦出口減少的620.4萬磅額度估計,光台灣就佔84.78%。
 
報導指出,台灣採買量下滑主因,是因為2023年12月5日起,兩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失效,對台出口關稅須提高20%。
 
而台宏邦交生變後,2023年宏國對台灣出口量為2431萬7638磅,低於2022年的2908萬2675磅,減少476萬5035磅,外匯收入也從1.058億美元(約32.3億新台幣)下降至7490萬美元(約22.8億新台幣)。
 
 
除了2021年外,台灣在2019至2023年間一直是宏都拉斯養殖蝦的最大出口市場,主要是喬盧特卡(Choluteca)和瓦列(Valle)地區生產的冷凍蝦。業者初步預估,去年對台灣出口的約2430萬磅蝦量,今年可能只剩1000至1200萬磅,年減幅度高達50%。
 
先前La Prensa也指出,中國只願開「成本價」,對宏國白蝦報價每公斤「砍至4美元」,遠低於蝦農的目標價5.6美元,讓蝦農氣憤表示,就算零關稅也不賣。
 

全球必讀

#宏都拉斯#宏都拉斯白蝦#宏都拉斯台灣#宏都拉斯養蝦#宏都拉斯蝦農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39

0.0861

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