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高齡少子、移民炒高房價、中美大國對抗 新加坡新總理挑戰艱鉅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蕭明正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13 19:05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13 19:05

新加坡近年經濟發展快速,20年來吸引大量工作人口和永久居民移入,公民人數增幅也將近2成。但也因為人口逆勢成長,連帶炒高房價物價,並造成資源競爭、貧富分配不均等後遺症,這恐怕將是新加坡準總理黃循財上任後,首先要面對的燙手山芋。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小嬰兒開心到處爬恣意玩耍,這裡不是托嬰中心,而是各大社區裡,類似台灣的公共托育家園,新加坡生育率創0.97歷史新低,新加坡政府最新祭出社區托育政策,每位照顧者,可在家中或在社區閒置空間,最多收托3名嬰兒,父母每個月花費約新台幣1萬7,能就近使用托育服務。

父親帶薪陪產假,從兩周延長到四周,政府還鼓勵企業設計彈性工時,外加大大小小的補貼,根據粗估,去年生小孩的爸媽至少能進帳超過新台幣45萬,如果不是第一胎,數字還會更高。

新加坡準總理黃循財(2024.2.16):「我還將加強對低收入家庭,現有的學前教育補助,目前給予職場媽媽孩子的補助更多,我將這些較高的補助,擴大至所有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包括那些母親未就業的家庭。」

 
新加坡準總理黃循財任務艱鉅,因為高齡少子將導致勞動力缺乏,同時加重醫療健保支出,不過新加坡發揮磁吸效應,全球人才大量流入,成為疫情後,唯一人口正成長的發達經濟體,過去20年來,新加坡總人口增加42%,2023年達到592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非居民人口增加135%,永久居民增幅51%,公民增加18%,新加坡看似成功透過移民,挹注勞動力,然而大量人口移入也帶動房價飆漲,拉大貧富差距,和資源競爭等後遺症。

政大國發所教授劉曉鵬:「所謂資源競爭一個就是譬如說學校,外國人可能會帶孩子來,那那個有一些排擠的效果,或者是公共資源。」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一個就是如果有大量的移民進入新加坡,然後他們又沒有,他們如果說在融入當地社會,有一定挑戰的時候,這會造成一些摩擦然後會有一些就是社會的反制,這個在大概十來年前,就是在新加坡有看到。」

新加坡努力在拚經濟,與合理分配之間,取得平衡,《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出爐,新加坡繼續蟬聯亞洲最快樂國家寶座,但學者劉曉鵬,有不同觀察。

政大國發所教授劉曉鵬:「你將來再用那種,比較兇悍的方式面對言論自由,尤其是新一代,選民還會不會這麼的容忍,或接受這個新來的領導人,特別是年輕的,看起來又是開明的,仍然用傳統的權威方式對他們。」

最重要的是,作為東協十國,面積最小的成員,在美中兩強分歧加劇的變局下,向來不選邊站的新加坡,是否還能左右逢源,延續親美友中策略,再再考驗黃循財的外交身段。


 
 
#新加坡#房價飆漲#貧富差距#移民政策#社會摩擦#經濟發展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41

0.0948

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