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住華科技肇事逃逸孫安佐領域展開二伯酒駕肇逃YouTuber誠品西門房仲招牌謝國樑罷免案
  • 搜尋:

    美國人民 結果共261筆

  • 美國對台「有些中國紅線不能跨越」 美眾院外委會主席:否則爆戰爭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眾議員麥克.麥考爾(Michael McCaul)昨(26)日率團抵台,今(27)日他表示,美國在對台事務上,中國確實有些紅線必須小心不要跨越,否則很有可能導致災難性的戰爭,倘若某天兩岸瀕臨戰爭臨界點,且台灣非挑釁方的情況下,美國人民就必須面對一個非常困難的抉擇。
    2024/05/27 16:16
  • 520總統就職 AIT證實:美跨黨派代表團將來台觀禮

    美國在台協會(AIT)今天表示,跨黨派代表團將代表美國人民參加5月20日台灣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的就職典禮,此代表團將遵循先例,由2位美國前官員、1位台灣專家、現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和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組成。
    2024/05/15 23:07
  • 習國師出席博鰲 鄭永年:中國人不懂美

    素有「習近平國師」之稱的中國大陸學者鄭永年,最近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他表示,「中國人並不懂、不理解美國」。認為博弈應是兩個理性人之間的博弈,當中國大陸帶著情緒跟相對理性美國博弈,就容易陷入美國製造對立的思維,容易被牽著鼻子走,陷入當年美蘇冷戰的境地。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3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中國一般的中產階級對於美國的瞭解,比美國一般的人民對中國的瞭解多很多,光是從中國到美國留學的都比美國到中國留學的還要多,其實最瞭解中美社會和經濟的大多都是從商的人,當然政府官員也是比較瞭解政府之間的關係,但自從COVID疫情後,兩國互相往來的頻率驟減,加上留學生數目下降,以及媒體過度負面的報導,兩國人民互相瞭解都是依靠媒體,因此就很容易被煽動情緒。」
    2024/04/03 15:44
  • 『520前美中台三邊關係』座談會 學者剖析互動新局

    中國大陸年度最高政治活動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下稱兩會)3/11(一)落幕,面對520後,即將就任的賴清德新政府,對台政策是否隨之調整,各界高度關注;而年底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也將牽動美中台關係發展走向。對此,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與TVBS合作,舉辦『一觸即發vs步步為營: 520前的美中台三邊關係』座談會,由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理事長兼淡江戰略所所長李大中博士主持,邀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左正東博士、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博士、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博士、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吳崇涵博士,並結合TVBS出版的《一觸即發:一位非常時期美國國防部長的回憶錄》、《步步為營:解讀美中台未來7種情境》兩書觀點,分析當前台海局勢,並對美中台三方互動進行探討,不僅現場聽眾座無虛席,也吸引眾多關切相關議題的外國媒體到場採訪。
    2024/03/15 18:03
  • 美國將封殺TikTok?要求與母公司「字節跳動」切割

    美國眾議院提出新法案,要求TikTok必須與母公司「字節跳動」切割,否則美國的APP應用商店就不能提供相關應用程式服務。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11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在川普執政的最後一年,川普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希望能夠禁止TikTok在美國運作,當時是說,中國政府會藉著TikTok偷取美國人的數據,且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必須要把TikTok賣給美國公司,但因為後來川普下台了,所以沒有執行這項動作,而拜登上台後也沒有很大的動作,直到現在國會才以提法案的方式,希望能夠通過,對此,拜登是非常支持的,此外,除了北京當局可能偷取大量美國人民數據被視為是威脅國家安全外,還有一種更有利的說法是,外國的媒體會干涉美國言論自由,因為TikTok是被視為一種媒體的渠道,且TikTok在關於中國敏感的問題上有演算法的限制,所以這次法案的要求是指,TikTok的擁有權不可以是外國的,也就是北京。」
    2024/03/11 14:36
  • 拜登國情咨文猛攻「前任」 給宿敵貼民主威脅標籤

    2024美國總統大選前,現任的拜登最後一場國情咨文,儘管沒有點名,整場劍指他11月的對手前總統川普。拜登轟川普的美國願景,把他的國際主義世界觀,與川普偏孤立主義做鮮明對比;也重話批以色列,宣布將在加薩沿岸建臨時碼頭,運送人道物資;但拜登的移民政策也在場上被嗆聲。超過一小時的演說,拜登試圖說服美國人民,他的政策值得第二任,承諾捍衛生育權,也力推他的經濟政績,強調81歲的他有能力做好總統一職。
    2024/03/08 19:59
  • 憂美國不再協防 北約成員國私下討論應急措施

    在德國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傳出北約成員國憂心美國不再繼續協防歐洲,私下討論俄羅斯攻擊成員國的情況,認為需要緊急應對方式。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如果川普再重新執政,對北約國家而言比較不可預期性會加大,因為拜登任內基本上都是採取外交和緩的方式,以盟友的關係互相合作,但是川普過去曾強調,如果北約的各個盟國沒有按照2014年說好的,把國防預算都提升到各國的GDP2%,美國就沒有必要繼續負擔起保護大家的責任,畢竟美國佔整個北約組織的國防支出將近70%,這也是為什麼川普的論述會得到美國人民或部分國家的認同。」
    2024/02/20 15:28
  • 中國股市疲軟 陸網民竟湧美國駐華使館留言求救

    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2日發布影片,由新聞發言人曾蕾秋在春節來臨前,提前向網友拜年。沒想到該發文的留言區卻遭到網友歪樓,留言呼喊「羨慕美國股民美國人民」、「A股如果中國搞不好,就讓美國搞」
    2024/02/03 13:32
  • 移民問題德州槓拜登 俄嘲諷:恐引美國內戰

    美墨邊境移民問題,可能成為美國大選關鍵因素。因為德州在邊境架設鐵絲網擋非法移民,槓上拜登政府,多達25個州的共和黨州長力挺德州,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嘲諷可能會引發美國內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最近的確有不少的討論,在德州所發生的邊境管制爭議,而俄羅斯也對此議題做出了嘲諷,因為覺得自稱民主的美國,居然也會發生這樣的內戰。某種程度上現在內戰的疑雲,事實上目前我們在地的觀察並沒有引發太大的漣漪,確實媒體有一些報導,而在德州邊境也的確有一些緊張的情況,可是要讓全美國人民有共鳴真的引發內戰距離還是滿遠的。但是這個話題為何引發,是因為現在是總統大選年,共和與民主兩黨在應對邊境管制和非法移民所帶來的毒品及犯罪問題,這也是為何會引發內戰疑雲的主要原因。」
    2024/01/31 15:30
  • 若川普重回白宮?馬克洪:接受美國人民選擇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共和黨初選首戰取得壓倒性勝利,進一步鞏固他重返白宮之路。法國總統馬克洪16日在巴黎一場記者會上被問到。
    2024/01/17 15:40
  • 近四成美國人:外交事務是美國政府優先要務

    美聯社和美國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中心,上個月對美國人民認為政府,應該要在未來一年中,著重那些施政領域進行問卷調查。
    2024/01/03 16:45
  • 近四成美國民眾憂心外交問題 若中侵台難顧及

    美聯社和美國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中心,2023年12月對美國人民認為政府應該要在未來一年中,著重那些施政領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38%的受訪者把外交政策視為優先要務,數字是去年相同類型民調結果的兩倍。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美國選民對外交事務的的關注程度向來並不是特別高,可是最新的民調看起來美國民眾也開始感受到國際紛紛擾擾的氛圍,畢竟烏俄戰爭、以巴衝突、紅海危機,以及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和台灣問題等,一般美國民眾可能平常不關注的議題,透過媒體不斷報導也開始感覺到緊張,因此今年做出的民調跟去年做的民調可以顯著觀察到,美國民眾最關注的幾項議題當中,外交事務居然躍身成為第一要務,也就是美國民眾認為,未來美國面臨的挑戰很有可能外交事務會讓美國造成很大的壓力,必須讓美國政府花很多心力處理,可是美國民眾其中71%對於美國能不能夠處理好這些問題,並不抱太大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有40%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完全沒有辦法獨立處理美國所面臨的這些外交考驗,這也突顯拜登政府所帶來的信心恐怕是稍微不足。」
    2024/01/03 14:47
  • 中美建交45周年拜習互致新年賀信 強調應認真落實共識

    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1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互致賀信,祝賀兩國建交45周年。習近平強調,雙方領導人要認真落實在舊金山會晤時兩國達成的重要共識和成果,他願與拜登總統共同努力,繼續為中美關係把舵領航,造福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
    2024/01/01 15:12
  •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季辛吉助美中破冰卻讓台「被放棄」

    縱橫冷戰時期美國政壇數十年的季辛吉(Henry Kissinger),30日證實以100歲高齡去世,在他生前處理美國外交的政策當中,影響兩岸變化最深的,莫過於促成中國大陸與美國破冰,乃至於正式承認建交,以及放棄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從政府端退休後,季辛吉依然活躍在智庫與外交場合,一生訪問中國超過百回,還被北京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稱呼。
    2023/11/30 11:10
  • 美中關係還需「牠」助陣 習近平暗示將再送貓熊到美這間動物園

    一度因為高昂租借費用外加養育成本,逐漸讓美國各大動物園吃不消,先後將園區貓熊送回中國後,本以為這個軟性外交會就此夭折,沒想到出訪美國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在16日與商業領袖餐敘上表示,北京將再次派出兩隻大貓熊赴美,擔任「兩國人民友誼友好」的使者。《美聯社》報導中提到,雖然沒有明說目的地,但新的貓熊訪客落腳處,很可能是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
    2023/11/17 11:20
  • 習近平:未來5年邀5萬名美國青少年赴中交流學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拜習會」後出席「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時宣布,為擴大中美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來5年願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赴中國交流學習。
    2023/11/16 16:28
  • 動用「納稅人錢」軍援 BBC:美方悄悄對台武裝

    美國總統拜登在8月,宣布對台提供台幣26億的軍事融資,不過這筆款項被外媒指出是來自「美國人民稅金」,首次給非邦交國提供軍援。同時間,美方將改變對國軍訓練方針,未來將會著重在「地面部隊」。
    2023/11/07 15:05
  • 批美防長未赴香山論壇 中國專家:可見誠意真假

    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在北京香山論壇聲稱,這次論壇邀請美國國防部官員,但遺憾的是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出要與中國軍方高層通話的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未出席,可見「誠意」真假。
    2023/10/30 16:24
  • 拜登力倡增援以色列、烏克蘭 稱美國領導力凝聚世界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展開一項緊急任務,力勸美國人民支持再砸數百億美元援助以色列和烏克蘭,他在罕見的橢圓形辦公室演說中表示,美方支援對於深陷戰火的這兩大盟邦至關重要。
    2023/10/20 16:51
  • 批川普受復仇驅使 拜登警告美國民主處於危險中

    美國總統拜登28日對川普發動猛烈直接的攻擊,敦促美國人民捍衛民主,並指控川普企圖顛覆美國制度。
    2023/09/29 13:46
  • 批川普受復仇驅使 拜登警告美國民主處於危險中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對「極端主義者」川普發動猛烈又直接的攻擊,敦促美國人民捍衛民主,並指控他的競爭對手企圖顛覆美國制度。
    2023/09/29 10:51
  • 川普3度遭起訴出庭拒不認罪 稱對手「政治迫害」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被控密謀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和欺騙美國人民,遭到刑事起訴,他今天出庭時拒不認罪,隨後對記者說自己遭到「迫害」。
    2023/08/04 09:42
  • 快訊/美國士兵穿越南北韓軍事分界線 可能遭北韓拘留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軍司令部今天(18日)表示,一名美國人穿越了南北韓軍事分界線、進入北韓,可能已被朝鮮當局拘留。當時這名美國人正在參觀板門店附近的共同警備區(Joint Security Area),這是一個分隔兩韓的非軍事區邊境村莊,兩韓都有派士兵在此站崗。聯合國軍司令部在推特上表示,「我們相信他目前被北韓居留,我們目前正在與朝鮮人民軍合作解決這起事件。」韓國東亞日報引述韓國軍方消息指出,這名美國人應該是一名美國士兵。
    2023/07/18 18:47
  • 稱比爾蓋茲「今年第一個見到的美國朋友」 習近平:中美基礎在民間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14日睽違4年訪問中國,今(16)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習近平稱蓋茲是「老朋友」,強調「中美關係基礎在民間」,將希望寄於美國人民。一同與會的還有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等人。
    2023/06/16 16:56
  • 挑戰川普!佛州州長迪尚特宣布投入共和黨總統初選

    被視為共和黨內最有機會挑戰前總統川普的佛羅里達州州長迪尚特,宣布投入投入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25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迪尚特今天終於在推特上宣布參加共和黨總統初選,由於他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打敗川普,也是唯一有可能代表共和黨打敗拜登的人選,因此大家等待這項宣布,可說是等了很久。迪尚特是現任佛羅里達州州長,他在去年11月才高票連任,很受到佛羅里達州人民喜愛,最重要是他今年44歲,比拜登和川普年輕許多,而且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法學院,一看就讓人覺得來勢洶洶,也讓美國人覺得終於有個比較像樣的候選人,而不是老年人。」
    2023/05/25 15:2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