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週末天氣孫安佐 概念股 台灣大學 私立大專校院鴻海孫鵬狄鶯離婚狄鶯兒子潮境公園
  • 搜尋:

    氧化碳 結果共1,240筆

  • 安全至上!天冷電暖器開整天 醫曝「安心用5原則」以免釀災

    寒流來襲,許多人都會在家添購一台電暖器以驅散寒冷,不過醫師提醒,電暖器使用不當會造成缺氧、一氧化碳中毒、電線走火、起火燃燒等危險的發生。台中中山醫牙科劉馥萱醫師在臉書粉專《愛跟長輩聊天的 劉馥萱牙醫師 台中南區中山醫牙科 假牙補牙口腔照護》發文提醒民眾,想要安心使用電暖器必須注意以下5件事:
    2023/01/16 13:50
  • 用熱水器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北市近3年釀1死21傷

    台北市消防局今天表示,氣溫下降,民眾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時應注意室內保持通風及用電安全,北市近3年有8起因燃氣熱水器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案例,造成1死21傷。
    2023/01/14 16:08
  • 一氧化碳中毒!母女暈眩 14歲兒送醫不治

    桃園中壢一間民宅,9日凌晨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15歲少女起床上廁所,卻看見媽媽倒在浴室、弟弟在房間已昏迷,她急忙打電話給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求助,爸爸叫她快打119,最後3人送醫治療,但弟弟不幸身亡;這戶人家熱水器裝在陽台,疑似因為陽台窗戶緊閉,一氧化碳濃度飆升,釀成意外。
    2023/01/09 20:27
  • 確保未來綠能供應 挪威與德國攜手合作

    挪威和德國5日簽署聯合聲明,將增加可再生能源生產並發展綠色產業,尋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使德國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2023/01/06 14:50
  • 積雪太厚殺人!日本新潟大雪狂降3天 女子車上取暖CO中毒死

    日本新潟縣從上周末開始連降三天大雪,不但造成兩條國道封閉41個小時,造成800多輛車受困;還傳出有女子在車上取暖,卻因為積雪封住排氣管,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日本氣象廳警告,從22日開始,日本海沿岸又會開始降雪,而且會在平安夜到達降雪高峰,恐怕又會造成交通大亂。
    2022/12/21 17:54
  • 太冷了!2天全台135件內科OHCA 高雄占最多

    寒流報到,全台連2日低溫,各地方政府統計昨、今2天共接獲135件內科OHCA救護案,但是否為天冷因素所致,尚需醫院判定。衛生單位提醒民眾務必注意保暖。
    2022/12/18 20:21
  • 20縣市冷爆了!半個台灣「極寒6度」 回暖2天再凍到耶誕

    今(18)日受寒流影響,各地天氣非常寒冷,清晨北部、宜蘭溫度約8、9度左右,中南部、花東為10到12度,北部、宜蘭整天氣溫僅7到10度,中南部、花東白天最高溫約15度左右,沿海空曠地區及近山區平地還會再更低一些,請特別注意做好保暖,保暖之餘室內也多多注意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降雨方面,清晨各地皆有局部降雨,尤其南部地區降雨較為持續,不過白天環境逐漸轉乾,僅東半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晴到多雲;由於環境偏冷,山區道路請慎防積冰或路面濕滑的現象。
    2022/12/18 07:42
  • 離岸風機回收的最後一哩路! 國際大廠攜手本土企業發展可回收葉片

    再生能源是現在進行式,更是未來的趨勢,一座風力發電的風機,壽命是20到25年,但您有想過嗎,退役的風機,瞬間將變成大型回收物,其實整座風機有85%到95%是可以回收的,剩下的葉片回收,則面臨巨大挑戰,若風電發展下去,這些廢棄葉片將找不到地方來掩埋,因此,有廠商研發可回收再利用的原料,希望解決葉片掩埋或焚燒產生的污染問題,也實現綠色循環經濟理念。
    2022/12/17 21:48
  • 寒流週末報到! 消防署:使用瓦斯熱水器應注意通風

    寒流週末報到,內政部消防署今天透過新聞稿提醒,民眾常因天冷緊閉門窗,但使用瓦斯熱水器應注意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2022/12/16 17:24
  • 寒流將襲暖爐夯! 電子式煤油、石墨稀銷量增

    迎接霸王級寒流,不少人會添購暖爐,以往「石墨稀」都是用在冬被、發熱衣比較多,現在特別的是也運用在暖爐上,比起一般的電暖爐導熱快20%,另外很夯的是「電子式」煤油暖爐,設有除臭裝置,還能監測一氧化碳,不過使用上還是要記得開窗通風。
    2022/12/16 14:58
  • 中部以北轉濕冷 消防署籲使用瓦斯熱水器要通風

    受鋒面影響,中部以北今晚起將轉濕冷。內政部消防署表示,今年已發生17件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釀3死、42送醫,提醒民眾安裝瓦斯熱水器謹記「要保持通風」等5要原則。
    2022/11/29 21:11
  • 稱發動戰爭破壞環境 烏克蘭:俄國要對全世界負責

    烏克蘭環境部長史特雷斯(Ruslan Strilets)今天在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中表示,俄羅斯必須對入侵烏克蘭對環境造成破壞負責。
    2022/11/15 16:49
  • 英再流行燒柴取暖 全球再9年恐花光碳預算

    高漲的電費,讓英國越來越多民眾入冬轉向燒柴取暖,雖然省了開支,卻增加環境成本。最新一份研究顯示,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高出1%,其中歐盟的煤炭排放有所上升,美國的整體排放也比去年高1.5%。隨著人類步步逼近升溫煉獄,各行各業想方設法降低環境負擔,瑞典正在使用氫氣煉鋼,巴黎空中電動巴士預計2024年上路,至於智利則啟用了第一座混合再生能源發電廠。
    2022/11/11 19:50
  • 學者:台灣2005年迄今未見減碳效果 籲善用藍碳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今天發布「2022年全球碳預算」報告,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沒減少;國內學者提醒台灣2005年迄今未見減碳效果,建議善用海洋藍碳。
    2022/11/11 09:47
  • 舞力全開!英夜店貯體溫熱能 無碳供暖

    人類如何一邊因應地緣政治引爆的衝突戰火,一邊節能減碳?歐盟最新宣布:2023歐洲天然氣儲備量,仍將嚴重短缺。歐戰引起的通膨難消,比利時與希臘都再度爆發全國罷工爭加薪。今年冬天又缺錢、暖氣費又降不下來,怎麼辦?英國有新創公司在夜店舞池中,嘗試回收人群熱舞產生的體溫熱量,貯存起來日後無碳供暖!丹麥實驗室嘗試養藻類「吃掉」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美國則有人回收吃完飯就扔掉的免洗竹筷,再製成美麗的建材。
    2022/11/10 19:53
  • 亞馬遜雨林濫墾排碳量高於吸碳 巴西人用選票挽救

    COP27氣候變遷會議正在埃及舉行,環境議題成為關注焦點,甚至影響政治走向,巴西最近總統大選就是一個例子。除了經濟議題,環保也是前總統魯拉勝選的原因之一。根據英國衛報的分析,亞馬遜雨林不只能吸收二氧化碳,還能利用水循環維持地球溫度。但因為巴西現任總統波索納洛的經濟政策,大量開墾林地,使得雨林釋放的二氧化碳,甚至比吸收的還要多,引發外界抨擊,也讓這位巴西川普失去選票支持。
    2022/11/07 16:31
  • 3歲童「中毒遭阻攔就醫」枉死 父氣炸控:害死我兒子

    出生在疫情肆虐的年代,甘肅省蘭州市一名3歲男童,還沒看過「沒戴口罩的世界」,就因為封控導致錯過黃金就醫時間,不幸因為一氧化碳中毒喪命。此事發生後,掀起大批民眾對當局的不滿,更有許多家長聚集到醫院外頭抗議,要求給交代。
    2022/11/04 16:24
  • 租屋居住常會頭暈 竟是一氧化碳中毒

    苗栗縣范先生一家四口於今年年初承租一間30年以上的老舊公寓,居住後常感到頭暈、頭痛等不適感,但未進一步就醫。幾天前的晚上,范太太要睡覺前突然倒地且意識不清,經救護車送至醫院,急診醫師安排抽血檢查後,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范先生與一對兒女也表示有頭暈及四肢無力的情形,醫院同步安排檢查,發現他們體內的一氧化碳數值濃度都偏高,因此安排一家四口接受高壓氧治療,目前皆已順利恢復。
    2022/11/01 15:00
  • 歐盟為氣候變遷敲定協議 2035年全面「禁售汽柴油新車」

    協商代表宣布,歐盟今天就立法達成協議,將在2035年之前分階段禁售排放二氧化碳的新車。
    2022/10/28 17:14
  • 出售3死1傷凶宅限白天看屋 房仲抖:晚上我也是會怕

    現在房價不斷飆升,尤其是新成屋,許多民眾想買房卻望之興嘆,因此會轉而考慮中古屋。不過要是遇到凶宅,你會敢買嗎?最近有一名房仲在臉書分享凶宅資訊,除了標註坪數、格局、價位、地點等資訊外,歡迎有興趣看屋的民眾可以提前預約,不過限太陽下山前完成帶看,因為「晚上我也是會怕」。網友們看完全笑翻,直呼太誠實了,一定要狂推。
    2022/10/13 23:13
  • 迷思破解!研究:喝零卡可樂、氣泡水也會肥 醫曝變胖原因

    冰涼的可樂喝起來消暑暢快,許多人為了避免攝取過多的糖分,會選擇零卡或是健怡可樂來減少身體的負擔。但是有研究指出即便沒有添加糖份,不管是喝零卡可樂或是氣泡水都會使人發胖!醫師許書華在臉書貼文表示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氣體」讓飢餓素增加,導致每天有較高的攝食量。
    2022/10/07 05:30
  • 悼英女王花海如山也減碳!皇家公園巧思變堆肥

    節能減碳,從食衣住行著手,不少人還因此逼出了新創意,美國一位媽媽自組"單車巴士",號召家長學生集體騎自行車上學,不只環保,氣勢還壓過汽車,紅到國外;還有一間小酪農場,原本專門生產起司,後來竟把當中用不到的乳清成分釀成了酒;至於在英國,隨著王室宣布女王逝世的哀悼期結束,在白金漢宮旁,堆滿獻給女王的鮮花,在凋謝枯萎之後,將化作堆肥繼續供給養分,種植新的花朵!
    2022/09/28 19:55
  • 戰火連累 蜂蜜大國烏克蘭產量將降40%

    人為排放讓物種生存面臨挑戰,相當於海底森林的大型褐藻大量消失,科學家加快復育腳步,因為它在吸收大氣二氧化碳,減緩暖化上扮演重要角色。氣候變遷越演越烈,法國今年粉紅酒的生產就受到乾旱衝擊,收成季提前,產量預計下滑;至於烏俄戰爭則讓美國啤酒恐面臨繼晶片、奶粉之後的原物料短缺,也讓烏克蘭今年蜂蜜產量預計大降四成。
    2022/09/26 19:53
  • 陸空交通新趨勢:飛行機車 零碳電動客機

    注重環保的北歐,近年有個流行詞叫做「飛行恥辱 」( flygskam) ,指的是搭飛機製造太多碳排放、噪音、空汙,乘客應該引以為恥。瑞典與挪威都積極研發完全不用燃油的電動飛機,荷蘭有個新創團隊十年來不放棄地研發從製程到使用過程都近乎零碳排的電動車,號稱能邊行駛邊收集二氧化碳。美國底特律車展上最受矚目的焦點,則是飛天機車,宛如從科幻片場景中飛出來!
    2022/09/16 19:53
  • 海廢汙染離島環境 日本轉售塑片「點廢成金」

    相信不少觀眾曾看過海龜、海鳥被塑膠袋糾纏,或誤食微粒塑膠而死的影片。海洋垃圾是近年來的熱門議題,隨波上岸的垃圾成為離島國家、城市頭疼的問題。日本九州的對馬島粉碎漂流廢塑膠出售,提供製造商再利用做成塑膠商品;未來也計劃將塑膠碎片環保加工,以燃燒替島嶼供應電力,達到澈底島內循環。
    2022/09/13 20: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