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吳淡如石晉華王星越除臭墜崖好市多生魚片私密處台北美食金曲獎
  • 搜尋:

    提醒家長 結果共234筆

  • 遊戲場玩 兒遭陌生婦緊盯媽跑服務台求助

    日前台南一名媽媽跟朋友,帶著小孩到百貨公司的遊戲場玩,卻遭陌生婦人緊跟在後,甚至眼神緊盯著小孩,他們嚇到跑進服務中心求助,對方竟然也跟著跑過去,最後一群人在保全人員陪伴下,搭員工電梯離開,警方獲報,但因為婦人沒有做出其他舉動,因此不能開罰,遊戲場人員表示,未來會在增加服務鈴跟監視器,並加派人員駐守。
    2024/06/25 19:41
  • 韓超人氣火雞泡麵歐洲踢鐵板 丹麥嫌「太辣會中毒」下令召回

    南韓知名品牌三養食品(Samyang Foods)出品、在全世界擁有眾多粉絲的泡麵「火雞麵」(Buldak Spicy Noodles),日前卻傳出遭到丹麥政府勒令召回,只因為該國監管機構認為,三款泡麵中添加過量辣椒素,會導致當地消費者產生急性中毒,建議消費者「丟棄這些產品或將其退回購買地點」,還提醒家長,避免讓孩子食用。
    2024/06/12 17:33
  • 高雄「紅衣怪叔叔」當街扯落單女童書包 路過騎士神救援

    高雄市鳳山區中崙國小後門的馬路,昨(24)日放學時出現一名紅衣阿伯,他竟然當街拉扯女童的書包,所幸一名路過騎士看到發現不對勁,立即掉頭關切,紅衣阿伯才匆匆離開。事後熱心騎士將過程放到地方社團提醒家長;警方也隨即介入調查,通知紅衣阿伯說明。
    2024/05/25 10:39
  • 腸病毒喉嚨痛爆「不吃不喝」!醫點名5類食物:加速修復

    腸病毒疫情升溫,不少孩童都感染,但醫療院所人力長期不足,全台累計超過250班停課,小兒科醫師忙翻天,腸病毒會引發多種症狀,其中以皰疹性咽峽炎最為嚴重,醫師分享照護患童的飲食原則,提醒家長注意。
    2024/05/20 12:32
  • 母親節後「病毒齊爆發」!診間媽媽超崩潰 醫:開診連九發燒

    母親節剛過,有醫師就表示包括腸病毒、流感、腺病毒等症狀正活躍中!疾病管制署7日表示,4月28日至5月4日門急診就診計16,240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4%。另也有醫師坦言兒科急診仍然持續有肺炎的病例發生,甚至一開診就「連九個發燒病例」,提醒家長們不可不慎,千萬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 文中引述兩位兒科醫師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他們表示近期門診及急診持續出現腸病毒、流感、肺炎等病例,呼籲家長及第一線醫護人員提高警覺。疾管署也說明目前腸病毒正值流行高峰,以克沙奇A型為主,其中較易引起重症的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 針對腸病毒防治,疾管署呼籲民眾持續採取一般性預防措施,如: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注意環境衛生、避免接觸感染者等。同時提醒大人小孩都應注意手部衛生,並在感染腸病毒時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2024/05/13 09:05
  • 糖果藏「慢性毒」!吃太多免疫系統恐過度反應 醫曝嚴重後果

    你是否想過,人工色素吃太多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醫師指出,色彩繽紛的糖果很吸引人,但其中添加的人工色素,恐對腸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讓身體處於發炎狀態,並提醒家長們為孩子的甜食把關!
    2024/05/10 11:08
  • 擔心孩子生長曲線 醫:三個觀察指標超重要 桂格優成長素 全效專業營養配方 新品上市 九成爸媽推:成長進步有感

    根據禾馨小兒專科主治醫師陳菁兒成長門診觀察,近半數的就診孩童有飲食不均衡的狀況,包含偏食,乳製品及蛋白質攝取不足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陳醫師提醒家長,如果孩童的生長曲線小於3%、每年成長幅度小於4公分、成長曲線短期內差異二個主要百分位或孩子挑食、食慾不佳等情況,即建議諮詢醫師尋求協助,千萬不要錯過孩童學齡前的黃金發育期。陳菁兒醫師也建議,當孩子成長出現狀況時,應優先處理「營養」問題。關鍵在於提高飲食中的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再搭配微量元素的補充,奠定成長基礎。
    2024/04/16 09:52
  • 花蓮地震/心理師列「4提醒」 注意孩童災後PTSD

    今(3)日7時58分東部海域發生規模7.2強震,花蓮最大震度達6強,截至下午4時已有百起餘震。這次403地震也是自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台灣最強烈的有感地震,許多沒經歷過強震的孩子,恐怕是首次受如此強烈天災衝擊,諮商心理師陳家維指出,突如其來的強震,各種場景都可能造成孩子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提醒家長4重點,例如說:震後別急著告訴孩子「別怕」、「不要哭」等,透過同理孩子的感受,讓他們分享描述心情,緊繃、焦慮情緒才得以宣洩。
    2024/04/03 20:59
  • 拉警報!醫驚1疾病很像腸病毒「輕碰就流血」 10大症狀曝

    拉警報!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活躍於春季至秋季的腸病毒也跟著升溫,受免疫負債影響,3月初腸病毒急門診病例人次創下10年同期新高,小兒科醫師許志煌提醒家長應帶孩子施打疫苗,此外,近期還出現易與腸病毒混淆的「1疾病」,輕輕碰就會流血,主要10大症狀不可輕忽。
    2024/04/01 11:28
  • 家長餵成藥害童血便送醫!醫籲「5要5不」需謹記 誤用恐出事

    兒童節快到了,少子化社會更要照顧兒童的健康與安全!但臨床上兒童用藥事件頻出,有阿嬤把止吐藥當成表飛鳴給孫子吃,造成幼童心律不整送醫;也有幼童將大人降血糖藥當糖果吃,導致低血糖送急診。專家提醒家長謹記兒童用藥「5要5不」,共同守護兒童用藥安全。
    2024/03/31 09:51
  • 隨機偷抱嬰?警通知母到案 稱「拍片呼籲」

    台北市有民眾,日前帶著5個月大的女兒到信義區逛街,卻有一名男子,突然伸手想要把女兒抱起,嚇得家長緊急制止,影片被放上抖音引發熱議。但拍片的媽媽坦承,影片是有劇組拍攝的,對方是工作人員,強調兩周前遇到偷抱小孩的情況,想提醒家長小心,才會拍影片「重現」。
    2024/02/26 19:33
  • 北市驚傳陌生男偷抱嬰!「泳琳姊姊」到案認了:配合拍片

    TikTok用戶「泳琳姊姊」拍片聲稱帶小孩出門遭陌生男子偷抱,經北市警方追查為自導自演,她今天到案說明,坦言是配合行銷公司拍片要提醒家長們,影片2名男子都是工作人員。
    2024/02/26 18:25
  • 嬰被「路人抱起」家長嚇壞 40秒影片引熱議

    台北市有民眾,日前帶著5個月大的女兒到信義區逛街,卻有一名男子,突然伸手想要把女兒抱起,嚇得家長緊急制止,影片被放上抖音引發熱議。但拍片的媽媽坦承,影片是有劇組拍攝的,對方是工作人員,強調兩周前遇到偷抱小孩的情況,想提醒家長小心,才會拍影片「重現」。
    2024/02/26 15:08
  • 年後爆「多重病毒感染」!幼童高燒4天雙中鏢 醫驚:小心嚴重併發症

    過年期間民眾南來北往團聚、出遊,人與人接觸更為頻繁,亦加劇病毒傳播力,假期結束後,不少診所、醫院病患大增,小兒科醫師陳信宏表示,最近同時感染「腸病毒+A型流感」及「腺病毒+A型流感」的孩童患者不在少數,提醒家長注意!
    2024/02/19 16:55
  • 慢車仍應戴安全帽! 電輔車兒少死傷3年增2成

    電動輔助自行車已經成為大多兒少的代步工具,靖娟基金會統計去年一整年的兒少事故案件,其中電輔自行車死傷人數,三年內竟然成長2倍,花蓮縣國風國中的師生也現身說法,因為目前沒有專用道,孩子騎車上路,都得跟大卡車、砂石車並行,基金會呼籲政府,擴建友善騎乘空間,也提醒家長及老師強化教育宣導。
    2024/02/05 13:49
  • 家長注意!醫曝孩子「4症狀中1」恐非普通感冒 嚴重住ICU

    2023最後一天,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準備外出跨年迎接2024,不過要特別提醒家長,冬天是病毒活躍的季節,兒童感染科醫師謝宗學提醒,歡度佳節同時,要多注意孩子個人衛生防護措施。點出若有4大症狀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可能併發肺炎。
    2023/12/31 14:44
  • 媒體揭發狼師報導因《兒少法》遭限縮 法界人士籲修法解套

    台北市某幼兒園負責人兒子,以老師身分接近女童,竟然對女童猥褻指侵,至今受害人超過12人。更讓家長氣憤的是,去年該男教保員就有因涉嫌性侵被調查,但因相關法令規定,這些資訊都沒有被揭露,讓家長不免質疑,若主管機關或媒體能早點揭露相關資訊,是否就能提醒家長讓他們在選擇幼兒園時有個參考,以免憾事不斷重演。
    2023/11/08 09:29
  • 師寫聯絡簿「請協助作業」!家長火大群組公審:妳在講三小

    竟有如此家長!一名老師寫聯絡簿提醒家長,稱孩子的作業幾乎每題都要教,請家長返家後協助未完成的部分,怎料家長竟理智線炸裂在群組公審罵老師「妳在講三小」,超扯對話掀起熱議。
    2023/09/15 11:30
  • 只要10隻就中鏢!兒科醫示警「2病毒」傳染力強:快打疫苗

    衛福部估計整個6月新冠疫情都維持在高點,「醫療機構、醫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等3大場域強制戴口罩,其餘室內場所跟空間由民眾自主決定。近來不少孩童在學校上課期間,被同學傳染各種疾病,回家再傳給更年幼的弟弟妹妹,小兒科醫師陳木榮提醒家長,要特別注意水痘病毒跟輪狀病毒,不只傳染力高,更會讓孩子非常不舒服。
    2023/06/04 11:52
  • 兒童沙坑要小心!女童耳掉入2顆決明子 險進開刀房麻醉母嚇瘋

    有家長週五帶孩子到台南旅遊,在飯店室內遊戲室沙坑玩,結果因為女兒躺在地上,其他小朋友在旁潑沙,導致細小的決明子掉進耳朵裡,一度夾不出來,差點送開刀房打麻醉,把媽媽嚇壞了,事後把事件PO上網提醒家長注意。
    2023/05/28 20:33
  • 3年來首例「兒童流感死亡」 5歲男童發病3天死亡

    疾管署今天(5/16)公布新增2例流感死亡個案,分別為東部70多歲女性,以及北部5歲男童,男童也是這三年來首例兒童流感死亡個案,從發病到死亡僅僅3天時間,醫師也提醒家長,如果家中孩童有嗜睡無力的症狀,都要特別留意,另外,國內迎來第四波新冠疫情,主要是XBB變異株,可能重複感染的風險會增加。
    2023/05/16 20:00
  • 兒童「免疫債」大爆發!3病毒狂燒40度 醫嘆:看不到盡頭

    近來不少家長都因家中寶貝咳不停、高燒不退,讓兒童門診量暴增。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就有感指出,因為「免疫債」大爆發,一天就看了上百位患者,其中都是因為A流、hMPV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或腸病毒等疾病所引起。提醒家長若孩子出現異狀,且吃藥也沒改善,一定要立即就醫,以免演變成肺炎。
    2023/05/05 18:00
  • 家長注意!腸病毒升溫「就診人次暴增4成」 6年新高

    國內腸病毒已進入流行季!疾管署今(26)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上週(4月16日至4月22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7851人次,較前一週5470人次明顯上升43.5%,且高於近6年同期,疫情傳播風險增加,腸病毒傳染力強,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腸病毒於校園間傳播,提醒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不可輕忽。
    2023/04/26 14:14
  • 孩子鼠蹊部突起!快就醫別拖延 醫曝:嚴重恐丟命

    兒童疝氣別忽視!一名2歲的陳小弟進行健康檢查,小兒科醫師在身體檢查時發現陳小弟鼠蹊部明顯凸起,因診至泌尿科做進一步檢查,經診斷為小兒腹股溝疝氣,執行微創腹腔鏡手術縫合疝氣囊;醫師指出,腹股溝疝氣無法自行癒合,如器官、組織掉在疝氣缺口太久,易造成器官腫脹,卡在疝氣缺口無法退回,極有可能器官因缺血而壞死,嚴重恐引發腹膜炎、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提醒家長如有發現孩子鼠蹊部有腫脹突起,要儘速就醫檢查。
    2023/04/03 11:32
  • 好市多補貨了!Dyson吹風機「下殺1折」 家長嗨翻:需要一組

    買一組動輒上萬的Dyson吹風機,日前在好市多上架「兒童版」,且價錢僅要原本的10分之一,很快就被搶購一空。近日又有會員發現好市多悄悄補貨,於是發文提醒家長們「這次別錯過囉!」
    2023/03/09 16:5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