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全台下雨高溫余天小中風政論節目中國新戲金曲歌王雲端硬碟旅遊警示中風
  • 搜尋:

    戰略 結果共3,112筆

  • 俄烏情勢不影響印太重要性 美助卿重申對台承諾

    俄烏緊張情勢持續延燒,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今天表示,美國努力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同時,也會積極持續在印太的戰略往來。他重申美方會持續依循台灣關係法,助台維持防衛能力。
    2022/02/17 13:20
  • 朱立倫御駕親征台南? 謝龍介保證:沒第二句話支持他選!

    國民黨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宣布投入台南市長初選,近期黨內人士也勸進黨主席朱立倫御駕親征台南市,謝龍介今(17)日接受廣播專訪時表示,那這樣戰略高度更高了,更能撐住國民黨的氣勢,「沒有第二句話、不用協調」,不參選了,會支持朱立倫。
    2022/02/17 10:28
  • 觀點/經濟安全戰略才是台灣應該要的?

    目前烏克蘭的戰爭危機,跟台海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戰爭衝突和危機,毫無比較性而言,即使俄烏開戰,兩國經濟面所受的傷害,原比軍事和政治面的損失來的低。
    2022/02/16 12:30
  • 有片/烏俄戰火只是渲染? 在台俄籍生:俄國媒體、民眾根本沒感覺

    烏俄邊境戰雲密布,不少人擔心若兩國開戰,是否會讓美國分身乏術,甚至中共會趁機對台出手,然而我們實際訪問在台俄羅斯人,卻表示俄國當地完全沒有開戰的氛圍,而專家更分析,其實中共,也並不希望烏俄開戰。 戰車部隊陷入爛泥動彈不得,還出動怪手協助清淤,俄羅斯引以為傲的鐵甲大軍,敗給乍暖還寒的歐亞凍土,融雪讓大地陷入一片泥濘,嚴重阻礙部隊推進。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那這種情況之下,當然對機械化縱隊而言,就是一個很困難的情形,像二次大戰的時候,納粹德國跟蘇聯的戰爭,他們幾乎也是在融雪期,就是變很泥濘的時候,兩邊會暫時停戰,然後再來夏季又再發動攻勢。」 換言之現在俄國不動手,恐怕就要等到夏天才能有大規模軍事行動,也難怪傳出美國情報,指出俄國最快2/16就會開火,但正當歐美國家一片恐慌之際,俄國人民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政大外交系俄籍碩士生卡琳娜:「我們的媒體那邊,完全沒有這樣的話,然後我的俄羅斯朋友,他們完全沒有這個感覺要戰爭,要去烏克蘭,美國把武器就是...,他們在黑海有演習,所以好像就是情況有點亂,所以我們之前有演習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這次有演習,好像就有甚麼的問題了。」 來台讀書的俄國人卡琳娜,完全不認為烏俄會真的開戰,看看北京東奧期間,中俄領袖普欽與習近平的聯合聲明,甚至隻字未提烏克蘭,反而強調一中原則,明確指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難道在中俄兩國眼中,台海議題更勝於烏俄爭議嗎。 記者顧上鈞:「烏克蘭情勢全球都在關注,連遠在東亞的台灣也不例外,總統蔡英文,甚至指示成立烏克蘭情勢因應專案小組,隨時掌握一切風吹草動,而國內也有不少人擔憂,中共是否會趁著這段時間趁虛而入,但專家分析其實可能性不大。」 烏克蘭與中共的軍事關係,其實非比尋常的緊密,中共首艘航艦遼寧號,就是烏克蘭賣的,更別提其他蘇聯時期的尖端軍武,通通有賴烏克蘭輸出,因此對中共來說,烏俄兩國手心手背都是肉。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總編劉文孝:「所以這就是說為什麼我們現在看,中共對俄烏它的觀點,它會比較公正持平一點,因為它兩邊都不想得罪,年初開始我們看到,俄羅斯開始向烏東地區,開始好像增兵的感覺,可是在大陸的觀點來看,它們認為它們反應實在很慢,甚至覺得它(俄羅斯)很無力。」 長年觀察中共軍情的軍事專家劉文孝,認為中共並不希望烏俄開戰,遑論期待從中牟利獲取犯台的契機,而烏俄屬於陸地國家彼此接壤,台灣卻有海峽的天然屏障,跨海奪島與地面作戰,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中共對台動武,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通通不成熟。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它陸地接壤它的機械化縱隊,可以直接穿過國境攻擊,可是如果在台海的話,必須要使用兩棲,或者是空中突擊的方式進行,距離跟地理環境就是我們的先天屏障,那環境當然差異很大。」 另一方面,美國也強化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今年二月與日本舉行的高貴融合演習,就驗證了陸海空三棲跳島戰術,在中共實際動手之前,就先在第一島鏈站穩馬步,歸納種種因素,台海與烏俄情勢相比,可說是截然不同。 烏俄邊境戰雲密布,不少人擔心若兩國開戰,是否會讓美國分身乏術,甚至中共會趁機對台出手,然而我們實際訪問在台俄羅斯人,卻表示俄國當地完全沒有開戰的氛圍,而專家更分析,其實中共,也並不希望烏俄開戰。 未雨綢繆與杞人憂天,有時只有一線之隔,烏俄戰雲密布,台灣是該戒慎,但不該恐慌。
    2022/02/15 22:37
  • 烏俄局勢緊張之際 習近平下令共軍「進入備戰」

    就在俄烏緊張之際,台海最新情勢,究竟如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末,發布「軍備鑑定規定」,講白話一點,就是下令共軍「進入備戰狀態」。巧合的是,習近平簽署命令前一天,美國白宮發布「印太戰略報告」,內容提及確保台海和平穩定,同時美日印澳四國外長,也再度重申,要共同對抗亞太區域威脅。
    2022/02/15 22:14
  • 佛訥訪台拜會蔡英文 肯定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基石

    總統蔡英文今天接見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創辦人佛訥時表示,希望繼續支持深化台美關係,包括展開自由貿易協定及數位經濟協定的談判;佛訥則說,台灣是非常重要的盟友,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基石。
    2022/02/15 20:02
  • 陸學者稱「統一台灣是內政」 不能與烏克蘭類比

    俄烏戰火一觸即發,中國學者崔洪建表示不能將烏克蘭危機與台灣議題相提並論,因台灣議題是「內政」,美國有此論述只想顯示其戰略重心仍在亞太,又能同時應對中俄挑戰。
    2022/02/15 14:51
  • 《印太戰略報告》誓言維持台海穩定 李大中:中國大陸仍是美國最防範對象

    美國白宮11日公布拜登總統上任後的第一份《印太戰略報告》,內文指出,將投入更多外交與安全資源在印太地區,並誓言與區域夥伴合作維持台海穩定,包括支持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確保台灣能和平決定未來環境,及威懾含台海在內的軍事侵略行動等。淡江戰略所副教授李大中今(1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目前烏克蘭情勢劍拔駑張,隨時都可能會開打,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依舊按照原定計劃先去澳洲,參加美日印澳四方合作會談,再飛去夏威夷,進行美日韓三邊外長會談,可見美國在對外整體戰略上,仍把印太地區視為最重中之重的地方,美國目前最為防範的對象仍是中國大陸。」
    2022/02/14 16:33
  • 戰略利益棘手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難在俄烏選邊站

    俄羅斯恐入侵烏克蘭,夾在兩個黑海鄰國間的土耳其難以抉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和身邊人與烏、俄有著千絲萬縷戰略利益,身處棘手十字路口的他恐怕很快得做出重大決定。
    2022/02/13 11:30
  • 美發表最新印太戰略納台灣 國民黨:未改變戰略模糊政策

    美國白宮今(12日)公布印太戰略報告,內容指美國將與區域內外夥伴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包括支持台灣自衛,以確保台灣人民能有一個依循其意志與最大利益和平決定未來的環境,並威嚇台海軍事侵略。對此,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表示,國民黨表達重視與歡迎,並願與美國政府及各界對此進行深度意見交流,促進台美在印太地區的共同利益。
    2022/02/12 15:54
  • 韓國總統候選人稱當選後要「清算前朝」 文在寅氣炸

    南韓將於今年3月9日舉辦總統大選,目前民調領先的分別為當前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及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兩人的民調支持率分別為36%及37%。不過尹錫悅日前受訪時,表態當選後將「徹查前朝政府弊案」,也讓當權的文在寅火大抗議,透過青瓦台批評尹錫悅的「清算說」是低劣的選舉戰略。
    2022/02/12 12:08
  • 美公布印太戰略 維護台海和平、威嚇軍事侵略!

    白宮今天公布印太戰略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將與區域內外夥伴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包括支持台灣自衛,以確保台灣人民能有一個依循其意志與最大利益和平決定未來的環境,並威嚇台海軍事侵略。
    2022/02/12 06:26
  • 獨家/協防台灣?前白宮國安顧問:要有信心 台海危機美均有出手

    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麥馬斯特日前接受TVBS獨家專訪,他作為川普時代的官員,任內曾負責草擬「印太戰略架構」,其中也大大影響了美國的對台政策。被問到美方會否協防台灣,他指出要台灣人有信心,更點名,過去台海危機,美方均有出手!
    2022/02/11 18:26
  • 烏克蘭情勢緊張 美B-52轟炸機抵英參加北約軍演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俄羅斯的關係因烏克蘭問題而益發緊張,美國空軍今天宣布,一組B-52戰略轟炸機已抵達英國,準備參加預定的北約演習。
    2022/02/11 13:07
  • 小學生未接種 柯文哲:應考慮戰略防變傳染源

    雖然雙北疫情仍有多條不明感染源,但今天照常開學,只是雙北市長柯文哲、侯友宜不敢大意,一早到校園視察防疫,但也被問到福食解禁,那校園食的安全怎麼把關?柯文哲說這還是要等中央公布指引再做因應,不然像去年萊豬中央部會自己都不同調,實在太好笑。
    2022/02/11 12:44
  • 擴產因應「晶片荒」 半導體設備大廠鈦昇營運爆發

    全球晶片荒,帶動半導體產業需求暢旺,全球各大半導體廠都積極擴產因應,且在各國將晶片視為戰略物資下,在地化生產成為趨勢,不只台積電計畫在美國及日本等地建廠,各半導體大廠都增加資本支出,積極蓋廠擴充產能,半導體大擴產潮,也帶動半導體設備廠的營運看俏。
    2022/02/10 14:50
  • 俄烏危機之際訪澳 布林肯意在安撫印太盟友

    美國近來持續關注俄烏邊境緊張局勢,亞洲地區政要也表達擔憂,認為華府可能因應歐洲局勢,忽略印太地區的戰略平衡。
    2022/02/10 12:54
  • 入侵東引飛行器恐為「殲-6無人機」?! 專家:試探東引天弓飛彈

    日前中共不明飛行器入侵東引,軍事觀察家呂禮詩指出,這架飛行器可能是共軍改裝的「殲-6無人機」,而我們拿出照片實際比對,也發現兩者的確極為相似,戰略學者分析,現在美中衝突,再加上兩岸對話機制中斷,未來台灣情勢,可能會更加緊張。
    2022/02/09 22:41
  • 立陶宛外長6日起訪新加坡澳洲 推動供應鏈多元化

    立陶宛外交部今天表示,外長藍斯柏吉斯將於6至10日訪問新加坡與澳洲,為立陶宛在「進步且穩定」的亞洲與大洋洲市場開拓新機會、落實供應鏈多元化戰略,並深化與這兩國的政治經貿關係。
    2022/02/05 09:24
  • 亞太政經局變 台灣與南韓形成戰略性關係?

    ​​​​​​​台灣與南韓是否可以發展出更具戰略性的關係?這個答案很大程度取決於南韓是否願意與大陸拉開距離,與美國靠得更近。
    2022/02/04 14:33
  • 韓在野黨總統候選人主張親美 提「部署薩德」遭夾擊

    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今天在電視辯論中表示,將改變目前過於親中、親北的態度,致力恢復韓美關係,並主張追加部署薩德,但面臨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與正義黨候選人沈相奵夾擊。
    2022/02/04 09:42
  • 阿根廷總統會晤普欽 深化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尋求經濟合作

    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3日於莫斯科會晤俄羅斯總統普欽,強化重建兩國多方面關係,並尋求俄方於經濟方面的深度合作。
    2022/02/04 09:32
  • 金融時報:台灣以科技拓展經貿 蔡英文開外交新藍海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3名台灣高階官員說法報導,總統蔡英文有意為台灣外交開啟新「藍海」戰略,將採取更靈活的外交政策,聚焦科技、投資合作等領域,而不執著於傳統的開設代表處等方式。
    2022/02/04 08:22
  • 紐時:美若施壓俄國 大陸將成普欽最強靠山

    中國大陸領導層認為,西方和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對決,是對美國影響力和決心的考驗,可能使美方因將中國大陸視為21世紀突出的戰略對手而日益支持台灣等針對性作法減弱。
    2022/02/03 22:54
  • 入侵烏克蘭最後準備?美情資:俄羅斯正運「血漿」到前線

    俄羅斯快要動兵入侵烏克蘭了嗎?美國官員獲得最新情資,顯示俄軍除了持續運送軍備到白俄羅斯外,還把大批血漿和醫療器材,往烏克蘭邊境前線送。因為血漿是戰爭中的重要戰略物資,美國官員認為,這很可能是俄羅斯全面備戰的重要指標。
    2022/01/30 20:1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