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青鳥牛角燒肉專門店倒閉暴肥新店星星知我心龍天翔統一獅警車男星身亡雷擊
  • 搜尋:

    對中貿易 結果共104筆

  • 快訊/中韓FTA第二階段協商恢復!6月舉行外交安全對話

    今天(26日)中日韓領袖在首爾各別舉行峰會,根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和韓國總統尹錫悅週日在會議上同意,將加快兩國自由貿易協定(FTA)第二階段談判。2015年中韓簽署FTA,南韓原以為可藉出口電子產品到中國,擴大對中貿易順差,但卻加劇逆差。不過在今天的會議上,中韓已決定要恢復第二階段談判。另外中韓還決定建立外交與安全對話,首次會議預定將於六月舉行。
    2024/05/26 17:54
  • 通膨直指海運作祟 美中貿易戰恐在海上開打

    上個月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拜登政府提交了一份301條款投訴書,要求美國貿易代表針對中國大陸的物流以及造船等領域,展開反競爭調查。尤其海上貨運還是通膨的幕後推手,由於牽動搖擺州,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外界認為美中貿易戰,將可能在航運產業上開打
    2024/04/23 14:11
  • 震撼彈!對中貿易逆差翻倍 路透:義大利已退出一帶一路

    外媒路透社報導,義大利政府已經正式告知中國大陸,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由於義大利對中國大陸貿易逆差,從先前的200億歐元增加超過一倍、來到480億歐元,外界分析,有鑑於加入一帶一路成果不如預期,才會讓義大利決定退出。
    2023/12/07 13:38
  • 美40年來首用納稅錢軍援台 BBC:戰略模糊中「悄悄助台武裝」

    隨著近來兩岸劍拔弩張,可能的台海戰爭成為國際熱門焦點,《BBC》以「The US is quietly arming Taiwan to the teeth」(美國正悄悄助台灣武裝)為題撰文,指美國原先認為對中貿易和投資將確保台海和平,但習近平的崛起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打破了這些假設。如今華府當局一方面在戰略模糊問題上保持沉默避免觸怒北京,同時也默默以軍援、軍訓等方式支持台灣,甚至首度供台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試圖將台灣打造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台灣堡壘」(fortress Taiwan)。
    2023/11/06 12:32
  • 美中貿易額創新高 美將派代表團訪中

    美中貿易戰開打將近五年,在美國「強分流,硬脫鉤」政策下,擴大對中國大陸進出口限制,不過,農業仍是中美關係的亮點,現在隨著中美關係有改善趨勢,傳出美國預計派遣史上最高層級的貿易代表團訪中,出席下周舉行的中國大陸國際進口博覽會。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1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美國農業出口在2022年達到歷史新高,因為美元高漲,造成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的農業也達到新高,佔了出口總量近20%,不過,在2020年川普時期中美就簽訂協議,要求中國大陸要購買美國農產品至少達365億美元,而2022年就達到了408.5億美元,算是成功達到目標。」
    2023/11/01 14:35
  • 美國「小院高牆」策略逐漸清晰 對改善中美關係恐不利

    美國總統拜登今(10)日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資金對中國大陸敏感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這次鎖定對下一代軍事創新的三大關鍵領域,包括先進半導體、量子資訊科技以及特定人工智慧系統。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美國現在採取的策略是『小院高牆』,以國家安全考量作為主要基礎,限制範圍針對高科技產業,尤其針對量子計算、半導體及人工智能AI的部分,要求美國所有的私募基金或任何要投資中國大陸這三個領域的企業,在這方面會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而會做小院高牆策略,美國有做通盤考量,在中美交鋒當中,雙方貿易還是美國在乎的點,且這三項非常精密或先進的技術其實在美國對中貿易裡,佔比非常小,接下來就要觀察,美國透過行政命令的限制,是不是能夠達成成效,如果不能達成成效,美國會不會再加碼把小院的範圍擴大,讓中國大陸在科技發展上有阻礙,這是美國在策略上的運用。」
    2023/08/10 15:34
  • 巴拉圭總統:對中貿易持開放態度 但不會屈於壓力與台斷交

    南美洲友邦巴拉圭即將卸任的總統阿布鐸(Mario Abdo Benitez)今天表示,巴拉圭對與中國大陸貿易持開放態度,但不會屈於壓力與台灣斷交。
    2023/05/25 06:36
  • 訪中談競合與烏俄停戰 法總天真.歐盟主席老練

    法國總統馬克宏抵達北京訪問三天,除了帶領大批法國企業與文化界人士,希望促成商業合作,減緩法國對中貿易逆差。馬克宏還希望能說動北京,扮演積極角色協調烏俄停戰。但外界對烏俄戰前,馬克宏斡旋無果,被俄國總統普欽耍著玩,記憶猶新;歐美媒體與政治觀察就認為,他對北京當局的期待太高。不過此行會有另一位重量級人物,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共同與習近平展開三方會談,外界預估老謀深算的范德賴恩在旁,或能中和馬克宏的天真樂觀。
    2023/04/06 19:18
  • 中國大陸勞力優勢不再? 專家:這幾個國家將成勞力密集製造國

    受到美中貿易競爭、以及中國大陸的勞力優勢漸漸式微,有不少企業也都在思考要移轉到其他地區投資設廠,其中包含從日本北海道、韓國、台灣、東南亞到印度,都是亞洲替代鏈的一環,專家分析,隨著美國、歐盟對中國大陸進行出口管制,可能會加速替代鏈的形成。
    2023/03/20 22:40
  • 紐澳總理首度會談 熱烈談論對中貿易關係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與新上任的紐西蘭總理希普金斯,7日首度會面,討論氣候變遷、安全、移民和經濟等議題。
    2023/02/08 12:02
  • 晶片再鎖喉!美日荷聯手 陸擬禁太陽能出口反制 

    美中科技與貿易競爭,從虎年一路延續到兔年。在高科技產業上,美國聯手日本與荷蘭,對中國降下「矽幕」,也就是從晶片鎖喉進展到晶片設備的鎖喉。而中方則有意在自身強項的太陽能版上,做出反制,同樣限制先進太陽能矽晶片技術的出口。而在美中貿易糾紛上,美國則拒絕接受WTO裁決並提出上訴;學者坦言,在當前正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問中國的關鍵時間點,美方作法可能會對相關出訪帶來變數。
    2023/01/30 19:51
  • 美中貿易戰持續燒!收逾400件請求 美將延長對中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2日表示,收到逾400件來自美國企業及貿易協會要求保留對中國懲罰性關稅的請求,因此決定予以延長,接下來將啟動審查程序,檢視相關關稅措施。
    2022/09/03 08:18
  • 美議員頻頻訪台表支持 李大中:「實質動作」較重要

    美國參議員布蕾波恩昨(25)晚抵達台灣,是8月以來第三位率團來台的美國議員,甚至下飛機後還用中文發布推特,直指不畏懼大陸的施壓,對此,美國國務院官員今(26)重申,議員訪台行之有年,符合美國長年的一中政策,美國也會持續依循政策挺台。今(26)日邀請到淡江戰研所副教授李大中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長久以來美國國會議員訪台不是新鮮事,因為相較於行政部門,美國國會議員本來就比較願意支持和友台,只不過近年頻率非常高,背後就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個重要因素、與目前『美中高度戰略競爭』有關,自2018年開始川普政府所採取的對中貿易戰、科技圍堵,美中關係便出現變化,往不好的方向前進,呈現『負面螺旋』,所以在美國國會氛圍裡很自然的會把對台灣的支持、幫助跟同情當成展現對大陸不滿和抗議的重要管道。」
    2022/08/26 16:27
  • 中美競爭被迫選邊站 中韓建交卅年「三十而痛」

    中韓建交今年邁入第30年,北京和首爾這個月展開一系列紀念活動,但兩地比起喜慶氣氛,反而涌現一股緊張沉重的暗流;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牽動著國際局勢,也使中韓關係走到關鍵十字路口。六年前的「薩德系統」矛盾還沒解決,現在又有晶片四方聯盟(Chip4)這道難題,南韓被迫中美對立中「選邊站」;如今南韓對中貿易,出現了30年來首次「逆差」,新上任的尹錫悅政府,急需全新對中戰略。
    2022/08/25 19:57
  • 中韓外長會 觸及晶片聯盟、台海等敏感問題

    美國計畫聯合台、日、韓,組織晶片聯盟,被視為是要對抗大陸在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不過韓國,大幅仰賴對中貿易,會不會加入聯盟備受議論。而韓國外長朴振今天(8/9)將到大陸青島,和大陸外長王毅碰面,韓媒報導,雙方將針對晶片、台海等敏感問題進行討論。
    2022/08/09 14:13
  • 大陸限制歐企業專利訴訟權 歐盟向WTO提訴

    歐洲聯盟今天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提訴,指控北京阻止歐洲科技公司到外國法院尋求保護它們的技術專利,開啟了歐中貿易爭端的新篇章。
    2022/02/19 08:06
  • 美中貿易戰加貨櫃荒!TVBS直擊在陸台廠苦 去年訂單腰斬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日前發表對中貿易政策談話,透露可能動用關稅等工具,施壓中國大陸,美中貿易戰從2018年至今,讓不少在大陸設廠、出口美國的台商大受影響。TVBS到河南採訪,當地一家台廠指出,現在除了得逐一跟歐美客戶協商價格外,疫情下全球又有貨櫃荒,去年營業額近乎腰斬。
    2021/10/08 20:20
  • 戴琪談對中貿易 重新掛鉤和持久共存2概念受矚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日在中國貿易政策演說中提到「重新掛鉤」和「持久共存」2個新概念。中國學者指這代表拜登的貿易政策會比川普溫和;也有學者主張藉此修復兩國溝通管道,破解外交圍堵。
    2021/10/07 17:19
  • 拜登回應共機擾台!稱已跟習近平談過 翁履中:中美緊張關係正在找降溫管道

    針對近期共機頻繁擾台的次數破紀錄,美國總統拜登說道,他已經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談過台灣議題,兩人皆同意遵守台灣協議,且他認為習近平除了遵守協議外,不應該做任何事。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拜登提到的『台灣協議』是新名詞,所以外界都在猜測內涵所指的是甚麼,若是傳統的『一法三公報』、『一中原則』,美國已遵守很久,但若是美中雙方在9月電話會談時,針對台灣議題做出的新結論,或許已經把雙方對台的紅線問題重新做規劃,而這也能推敲出美中緊張關係正在降溫,從大陸十一國慶時,布林肯發出賀電,盼中美求同存異,找出共識、和平共處並繼續合作後,就能得知美中不想走向冷戰時期的強烈對抗,加上近期戴琪對中貿易議題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將在瑞士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晤的種種現象,可見中美緊張關係正在找溝通、交流的方式。」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睽違7個月後,將再度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針對拜習線上峰會進行討論,這也是繼上回兩人在阿拉斯加鬧得不愉快後的首度碰面,翁履中認為,「美中關係雖然表面劍拔弩張,但雙方都有想要降溫的趨勢,從目前在貿易、安全顧問和國務卿各層面來看,對話管道已全面開啟,將陸續開始展開對話,此外,從近期美中積極尋求對話可看出些端倪,雙方都在為緊張關係找臺階下,這也是中美之間目前最大的挑戰,對日後交流很重要。」
    2021/10/06 15:12
  • 戴琪談話陸官方靜默 環時:美國不得不調整

    針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就對中貿易政策發表硬中帶軟的談話,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聲稱,川普政府「壓垮中國意志的狂妄嘗試失敗了」,讓美國「不得不作出一定調整」。
    2021/10/05 16:47
  • 中美貿易另起一章?戴琪發表新走向 翁履中:不要全面衝突也不能放軟姿態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日針對「對中貿易」政策表示,將與陸方代表商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落實問題,並展開關稅排除流程,以確保美國經濟利益,此外,她認為要中國大陸做出承諾越來越不容易,所以為了確保中國大陸落實承諾,將視情況啟動301調查。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靖玲線上訪問表示,「從美國的內部問題來看,在經濟層面應該從對抗大陸變成合作,放軟姿態增加美國在經濟上的優勢,但戴琪仍舊展現強硬態度,有很大的原因是政治角度,美國兩黨對立,導致民主黨無法對陸示弱,共和黨也強調若民主黨對陸放軟,攻擊力道會加強,隨著國內政情影響,美中雙方將透過貿易作為談判籌碼,沒有辦法放軟姿態,表面看似不要全面衝突,但態度上也不放軟。」 另外,根據空軍司令部發布的「我西南空域空情動態」報告顯示,過去4日總共有145架共機侵擾台灣周邊空域,破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對此,翁履中認為,「台灣需冷靜看待。因為這不是針對台灣,而是針對美中關係,對國際間發出的訊號,也對大陸對內的宣傳工作,大陸想表示,希望美國不要再炒作台灣議題,且大陸已經做好準備,此外,大陸也看見拜登政府在美國國內遇到的問題,所以知道美國這段時間拿不出太多資源,才會跟盟友透過國際合作在太平洋地區進行軍演,但很明顯美國的主導力不如以往,此外,適逢大陸十一國慶,只要遇到外國勢力曾在太平洋進行演訓,大陸就需要大動作反應讓人民知道國力強盛,用武力秀肌肉,不僅秀給外國更是秀給國內人民看。」
    2021/10/05 16:05
  • 戴琪:確保中國大陸落實貿協 視情況啟動301調查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就對中貿易政策發表談話,她表示,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效益有好有壞,她會確保中國大陸落實承諾,同時動用所有工具捍衛美國經濟利益,包括視情況啟動301調查。
    2021/10/05 06:15
  • 美中有解?!美商業大亨密會陸方高層 翁履中:陸市場仍對美投資人有吸引力

    美中緊張局勢持續僵持不下,但近期根據香港媒體報導,現任巴瑞克黃金公司執行董事長松頓,8月底曾私下與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會面,談論氣候變遷、新疆及美中貿易談判等議題。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中國大陸希望透過美國商業大亨拓展二軌外交,一方面是想傳遞大陸市場仍對美國投資人有強大吸引力,一方面則希望能透過美國商業界對拜登政府施壓,促使拜登政府的政策能轉彎。」 另外,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即將來臨,候選人之一的高市早苗為挑戰下任日本首相大位,提出因應台海危機的構想,強調若她當選首相,將與台灣建立合作框架,其中包括締結海空事故防止協定、日台熱線和共享情報等。翁履中認為,「高市早苗針對台海議題採取強勢態度,可以反映出日本民間對中國大陸的反感程度,因為反感越高,政治人物就必須展現貼近民意的作法,更強勢面對大陸,導致目前自民黨的4位候選人對大陸的態度越發強勢,但針對台灣議題就釋出友好,然而這種局面最後可能導致政治局勢走向更極端。」
    2021/09/28 15:38
  • 季辛吉訪中翻版?前高盛總裁密會中方高層

    美中關係緊張,兩國交流減少之際,前高盛總裁松頓,在拜登氣候特使凱瑞8月底訪中之前,搶先前往北京密會大陸高層。 根據香港媒體報導,現任巴瑞克黃金公司執行董事長松頓,8月底成為中南海的座上賓,與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會面,討論議題包括氣候變遷、新疆及美中貿易談判等議題。為期6週的訪中行程當中,擔任美中交流的非官方管道,被形容有如當年季辛吉秘密訪中的翻版。孟晚舟獲釋,也被認為是美中關係緩和的跡象,但白宮發言人莎琪表示,孟晚舟獲釋返國是司法部的法律決定,美國對中政策沒有改變,未來會持續對北京人權侵犯等作為究責。
    2021/09/28 12:36
  • 從美國高科技貿易結構 看「半導體」的脆弱指數

    【台灣銀行家】在美中貿易戰情勢升高,以及新型冠狀病毒對供應鏈造成瓶頸當下,美國政府開始審慎思考並改變各項做法,尤其在高科技產業對中國的進出口中,採取某種程度的限制以保護美國利益。
    2021/08/11 08:4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