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余天赴陸旅遊下班瀚你聊腫瘤運將馬拉松龍天翔計程車罕癌極地
  • 搜尋:

    可再生能源 結果共25筆

  • 巴黎奧運倒數一個月 開箱永續綠建築場館

    距離巴黎奧運倒數一個月,巴黎奧委會野心勃勃,目標將碳排放量減少到,2016倫敦與2012里約奧運碳排的一半,巴黎是第一個,宣布碳預算的奧運主辦城市,95%的體育場館都是既有,或是可重複利用或回收的臨時設施,降低施工帶來的碳排放,同時選手村內將不會設置空調,選手們能不能抵擋夏季高溫引人關注。
    19小時前
  • 利用人工照明也能充電 瑞典新創設計超薄光能電池

    瑞典一間新創公司,推出超薄的太陽能板,可以光能的效益最大化。這種輕薄太陽能電池,可以為遙控器、耳機、藍芽喇叭等電器提供電力。業者的目標就是要淘汰一次性電池,減少大量的電池垃圾。
    2024/06/11 14:27
  • AI吃電怪獸!科技巨頭轉頭尋新能源 奧特曼「最奇特投資」

    根據最新發布的季報,三大雲端運算巨頭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和微軟,今年第一季投資額總計4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使用在資料中心,AI的大量處理能力需要仰賴大量電力,但科技巨頭要的是潔淨能源,因此他們很多都已直接投入開發可再生能源,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甚至打算花5億美元投資投資核融合新創公司海利恩。
    2024/06/08 11:30
  • 非洲氣候峰會落幕 籲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

    為期3天的非洲氣候峰會6日落幕,非洲領導人要求,針對全球金融體系進行徹底改革,並敦促國際社會支持可再生能源迅速發展。
    2023/09/07 15:06
  • 岸田表態「核能也是一種能源」 日媒:再度挑戰脫核潮流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8)日談到日本能源政策時說,「核能也是一種能源,從正面來思考」,但也強調重視擴大可再生能源的態度。
    2023/01/08 23:07
  • 確保未來綠能供應 挪威與德國攜手合作

    挪威和德國5日簽署聯合聲明,將增加可再生能源生產並發展綠色產業,尋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使德國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2023/01/06 14:50
  • 連垃圾回收也沒贏韓國 「綠色未來指數」台灣只排37名

    台灣的資源回收、再生能源看似走在很前面,但其實根據2022年「綠色未來指數」,全球76個國家中,台灣只排第37名,韓國則是第10名,登上亞洲第一。30年來,韓國生活垃圾減少3分之2,垃圾中有六成可再回收利用,或成為堆肥,韓國生活垃圾再利用率,全世界最高,值得借鏡。
    2022/06/30 22:57
  • 《TVBS國際+談全球》加密貨幣崩盤誰搞鬼? 陸航母「福建艦」引關注

    多國央行貨幣政策開始緊縮,加密貨幣被投資人大舉拋售,比特幣價格持續下探,有專家悲觀預測可能會跌到13000美元以下,是什麼原因讓投資人熱潮退卻。全球能源危機因為烏俄戰加劇,世界銀行指出,未來打造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生產電動車所需要的金屬,需求量可能會大增,金屬價格可能會也會被推高,國際+談全球為您解析其重要性。
    2022/06/27 19:47
  • 馬斯克再誇中國 稱「電動車領先世界」

    特斯拉CEO馬斯克30號發微博表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動汽車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馬斯克一直以來就多次發言稱讚大陸。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3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陳韻雯線上訪問表示「有人在推特發布一份全球風電裝機量前15名的榜單,大陸以32萬8973兆瓦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美國連中國大陸的一半都不到。特斯拉CEO馬斯克留言表示,大陸在可再生能源發電還有電動汽車的領域是領先了世界。不只在推特留言,馬斯克接著跑到微博發文,強調中國在這兩項領域正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還寫下無論你怎麼看中國,這就是事實。」
    2022/05/31 15:58
  • 再生能源新星 全球最大潮汐能設備在蘇格蘭

    除了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之外,下一個值得關注的可再生能源就是潮汐能,蘇格蘭一間海洋電力公司,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潮汐能設備,渦輪機搭載葉片能夠360度旋轉,迎合不同方向的水流,收集漲退潮兩股能量,來產出潔淨能源,產生的電力足以供應2千戶英國家庭。
    2021/11/22 15:38
  • 拜登政府發展離岸風力 帶動風電相關職缺

    拜登政府把綠能納入國家重要政策,未來三年將在美國東西岸和墨西哥灣,建造七座全新的離岸風力發電廠,這也帶動了風電相關產業職缺,預估到2030年將增加68%,成為美國增長第二快的職業。TVBS新聞合作夥伴美國廣播公司ABC,直擊美國在羅德島第一個營運的離岸風力發電廠,看美國如何轉型可再生能源。
    2021/11/10 16:24
  • 人均7.2噸!大馬降低碳排面臨考驗 胡逸山:啟動可再生能源減少依靠柴油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即將於下周在蘇格蘭舉行,近期馬來西亞總理依斯邁沙比里也喊出,2030年時馬來西亞的碳排放量將降低至45%目標,但根據聯合國公佈的報告顯示,馬來西亞的碳排放成長率自1990年以來快速飆升,人均碳排放量達7.2噸,位居世界第26位,所以這項決策可謂困難重重。今(25)日邀請到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和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資深研究學者胡逸山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在八零九零年代馬來西亞經濟迅速成長,變成工業化國家,工廠林立促使大量發電需求,且馬來西亞主要以柴油發電,所以碳排放量偏高,加上馬來西亞是熱帶國家,民眾時常需要開冷氣,因而消耗大量電力,帶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熱帶雨林在過去被大量砍伐,改種經濟作物,導致馬來西亞的人均碳排比世界工廠中國大陸4.6噸多。
    2021/10/25 14:58
  • 減碳救地球!南韓斥資8兆推綠色新政 楊虔豪:10年要達成目標「困難多」

    面對世界氣候變遷,南韓總統文在寅18日宣布,將提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並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外,南韓政府也承諾要斥資8兆韓元推行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透過可再生能源投資讓經濟復甦。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南韓政府要在10年內達成新建立的目標可謂困難重重,首先南韓是重工業發達的國家,鋼鐵產業在排放量比重較大,儘管當地鋼鐵產業能源使用效率是世界最高水準,且國內各大集團也在進行氫能合作,但在氫能還原技術還沒完整被開發前,鋼鐵產業沒有替代方案來實現大規模減碳目標,此外,按照計畫,南韓往後的火力發電將減少朝向再生能源發展,所以提升地熱、太陽能、風力發電是很大課題,現在南韓面臨的不只是尖端技術沒有成熟,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和供電網也沒有完整建立,最重要的是城鄉不平等導致民眾對再生能源設施反彈。」 另外,據傳台積電宣布要去日本設廠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補助一半投資額,引發南韓不滿,而先前美國要求三星和台積電交出被視為商業機密的庫存量、訂單、銷售紀錄等數據,對此楊虔豪也在南韓經濟政策記者會上詢問到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專務安基鉉,安基鉉表示「有兩個問題需要煩惱,第一、顧客情報,第二、經營上的機密資訊,若要在尚無安全裝置提防的情況下,把相關資訊交給美國,未來勢必會發生嚴重問題。」楊虔豪補充道「南韓對台積電赴日設廠感到危機,並稱這是『半導體的美日台同盟』,呼籲南韓政府要趕快出面解決問題,而安基鉉則是表明,機密情報不能冒然提供,否則不僅違法,還會牽動市場秩序。」
    2021/10/21 15:11
  • BMW永續思維打造製造鏈 落實友善地球理念

    BMW希望透過全新世代BMW i傳遞品牌使命,以BMW的精細工藝與創新的頂尖科技,打造出兼顧地球永續、社會責任與駕馭樂趣的作品。BMW不僅在2020年達成全面採用綠電與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使整體二氧化碳排放量較1995年降低超過50%以上,更為未來設下目標,展現BMW品牌宏觀遠見,期望能在2030年前達成每一輛新車生產時的碳排放量減少80% (以2019年數據為基準)、電動車型銷售至少佔全球總銷量50%。
    2021/08/24 19:15
  • 想跟保時捷做生意? 請做好改用綠能的準備

    針對未來永續發展目標,Porsche正進一步努力減少供應鏈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Porsche發聲呼籲1,300間零組件供應商,於2021年7月之前,全面轉為使用可再生能源。此一措施適用於為Porsche未來新車計劃提供零件製造的所有合約供應商。從長遠來看,若供應商無法在生產過程中改用經過認證的綠色能源,Porsche將不會考慮續約合作。 
    2021/07/10 18:38
  • 拜登千億美元電動車電池回收計畫啟動 避免廢電池成環境毒瘤

    在全球興起的環保風潮下,綠色動力已成為各大車廠發展的共同趨勢,零碳排放的電動車更早已從未來式轉成為現在進行式!但除了驅動電車的電能供應與取得問題外,電動車廢電池回收更屢屢成為環保人士、團體抨擊的目標。為要讓美國在新一波的移動革命浪潮中取得領先位置,拜登政府打算投入數千億美元來支持電動車及可再生能源計劃。其策略除了投入更多資金於美國零部件和電池生產,更將促進國內電動車電池回收機制與動能,包括鋰電池和其他金屬的再利用等。 
    2021/06/07 16:03
  • 別再酸電動車沒比較環保 Polestar宣示2030達成碳中和

    當電動車逐漸成為顯學,讓駕駛人感覺對環境出了一份心力的同時,也有不少人質疑,電動車的製程比起油車產生更多污染。對此,來自瑞典,源於Volvo的電動性能品牌Polestar宣布將在2030年達成生產過程「碳中和」。Polestar推出名為「0計畫」,將在未來使用可循環電池、可回收材料並且在整個供應鏈使用可再生能源,甚至預計在中國設立一家百分百依靠可再生電能運作的汽車工廠。
    2021/04/08 18:47
  • 大彰化東南離岸風電承包商 獲英銀行2億英鎊挹注

    參與大彰化東南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的2家英國公司獲英國輸出銀行(UKEF)2億英鎊信用擔保。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LizTruss)今天推文說,樂見可再生能源企業獲財務支持。
    2021/02/19 08:51
  • 百年東芝發表「五年重整計畫」  大刀闊斧

    日本百年企業東芝,昨天(8日)發表了全新的經營計畫,表明全力進行重整的決心,除了將出售有問題的資產,更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大砍7000名人力,未來則會把投資焦點放在,可再生能源、電池事業、產業用半導體領域的研發,消息一出,激勵東芝股價大漲超過12%,逼近兩年來新高!
    2018/11/09 19:58
  • 橫濱"海上風力發電模型"引爭睹 缺電出口

    7月3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一份,修正能源的基本計畫,目標是將核能和火力發電視為基載電力,並將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力拚2050年成為主流,而在可再生能源當中,日本企業現在則關注,比陸上風力發電更有效率的「海上風力發電」,除了已經引進最新機器製造零件,並尋求外資合作,但由於日本尚未制定相關法規,目前全日本只有六座海上風力設施,距離普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2018/07/23 19:50
  • 風電、光電發電量雙創高 今年光電估大增

    經濟部發布民國106年再生能源統計,風力及太陽光電發電量各為17.1億度及16.9億度,皆創下歷史新高,經濟部指出,去年新同意備案核准裝置容量1203MW,可再挹注今年光電發電量。
    2018/04/16 16:27
  • 全球最大! 煤田變身水上太陽能發電站

    大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位居全球之冠,為了擺脫惡名,大陸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像是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而在安徽淮南,現在有一座全球最大的水上太陽能發電站,上萬塊太陽能板,漂浮在舊煤礦塌陷所形成的水池上,一年的供電量足夠一萬多戶民宅使用。
    2017/07/19 20:08
  • FOCUS/垃圾變黃金!大馬棕櫚廢料 翻身成綠能

    馬來西亞政府近年來積極發展綠能,曾經承諾2020年要將全國碳排減少40%,而在當地最有潛力的替代能源,絕對非生質能莫屬,因為馬來西亞是全球第2大棕櫚油出口國,每年能產生高達8000萬噸的棕櫚廢料,只要靠著科技加工,就能將這些垃圾變成黃金做成的生質顆粒,不只自用甚至還能外銷,包括日韓等國都搶著收購,熊熊烈焰從氣化爐口噴出,強大的火力不只能應用在重金屬工業甚至還可以發電,最令人驚奇的是這種燃燒創造的竟然是一種可再生能源,不要懷疑你的耳朵火力也能很「乾淨」。
    2016/05/24 20:26
  • ​【FOCUS新聞】開微博、做環保!庫克進大陸 次次比賣力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蘋果執行長庫克6度訪問大陸,鞏固大陸市場意味濃厚,庫克在2011年8月從賈伯斯手上接任蘋果執行長,而賈伯斯從來沒去過大陸。上任不久後2012年3月出訪大陸,拜訪大陸電信高層。2013年1月第2次訪華,目的是和中國移動洽談4G合作事宜。同年8月拜訪三大運營商,而當時蘋果在大陸營收呈現大幅下滑的趨勢。2014年1月蘋果和中國移動破冰合作,中國移動開賣iPhone 5。去年10月庫克親自到河南富士康廠區視察,也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見面。這次庫克投資森林管理和太陽能,表示未來蘋果在大陸生產,將使用自製紙漿與可再生能源,同時庫克也開設微博帳號,拉攏果粉強力行銷
    2015/05/14 20:22
  • ​「開微博帳號」4hr粉絲破45萬 庫克登陸動作大!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蘋果執行長庫克,連續第5年造訪北京,不過這次意義大不同,除了宣布將推出新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及環保項目,甚至還在微博上開通新帳號,短短4個小時粉絲人數達45萬,登陸搏取好感動作不小
    2015/05/12 22:4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