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男星病逝微博劉喬安罹癌動保處余苑綺大腸癌周杰倫統一獅龍天翔餐飲集團停業劉喬安癌末
  • 搜尋:

    omicron 結果共3,028筆

  • 毛小孩也會確診 南韓發現新冠病毒可在狗群間傳染

    雖然新冠疫情已經逐漸獲得控制,各國也逐漸解禁,但最新研究結果,卻提醒眾多毛小孩的飼主們不可輕忽。《南韓先驅報》(The Korea Herald)報導,由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組成的研究團隊,證實曾經肆虐全球的新冠Delta與Omicron兩種病毒株,不只會影響你我健康,也會在狗之間傳染、讓毛小孩確診新冠肺炎;雖然目前尚無跨物種傳染的病例,但韓國政府仍呼籲飼主,盡早讓自家小狗接種疫苗,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2023/03/02 10:37
  • 日本調查:染疫一年半後 約1/4民眾仍有後遺症

    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調查發現,即使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一年半後,約1/4的人表示自己仍有疑似後遺症的記憶障礙(腦霧)及嗅覺異常等症狀。
    2023/02/22 14:12
  • BA.2.75連三週成主流病毒 30多歲男入境再驗出XBB.1.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82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55例本土個案( 33例BA.2.75、14例BA.5、8例BQ.1)及27例境外移入( 10例BA.2.75、5例BA.5、5例XBB、4例BQ.1、2例BF.7、1例BA.2)。
    2023/02/13 14:10
  • 本土BA.2.75株首度過半 取代BA.5成主流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公布,最新定序125例Omicron確診病例,其中本土BA.2.75新興株首度超過半數,可能已經取代BA.5株,成為台灣近期主流病毒株。
    2023/01/30 17:54
  • 又有魔王株?「雙頭犬」台灣也有11例 羅一鈞曝病況

    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12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40例本土個案(21例BA.2.75、14例BA.5、5例BQ.1)及85例境外移入(46例BA.5、28例BF.7、8例BA.2.75、3例BQ.1)。不過有外國媒體報導,Omicron變異株的CH.1.1(又稱「雙頭犬」)出現與Delta變種病毒相同的突變,有可能讓它成為「更可怕的敵人」,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台灣其實自去年起就驗出11例,但都是輕症。
    2023/01/30 15:18
  • COVID疫情公衛緊急事件地位是否解除 世衛開會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是否仍應列在全球最高的警戒級別。
    2023/01/29 10:59
  • XBB.1.5傳播力強恐成主流 美CDC:佔病例近一半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於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Omicron亞變種XBB.1.5傳播速度快,已經佔美國COVID-19病例的近一半,可能成為該國的主要亞變異株(dominant subvariant)。世衛祕書長譚德塞本月稍早時指出,XBB.1.5在超過25個國家被發現,在全球的案例持續增加。
    2023/01/21 15:00
  • 陸今年高速公路小客車流量 創春運新高

    大陸的春運已經過了兩周,進入到春節前的交通高峰。大陸交通部表示,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已經創下歷年春運以來的新高。只是大陸擔憂過完年後會有一波新的疫情發生,例如泰國出現了Delta加Omicron重組的變異株XAY.2,泰國政府也熱烈歡迎陸客前往,不知是否會因此把XAY.2帶回大陸本土。
    2023/01/20 15:20
  • 過年群聚注意「此病毒」酒精殺不了  站旁邊恐就感染遭殃

    Omicron亞變種XBB.1.5,已經快速成為美國的主流病毒株,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表示,XBB.1.5可能在2個月內成為歐洲的流行株,全球都很關注這個變異株,因為它具有超強傳播力,公衛學者就評估,隨著人們進出國門和春節群聚,預估台灣流行的高峰點大約會落在3月初,而今年過年除了疫情還是得注意以外,還有諾羅病毒的大流行,因為最近腹瀉群聚通報激增,諾羅病毒常出現「一人中全家中」,而且沒有疫苗可預防。
    2023/01/18 23:05
  • 陸多省疫情緩和 專家:春運出現新感染高峰機率低

    中國即將迎來農曆春節人員流動高峰,外界矚目是否會引發新一波感染高峰,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認為,多省疫情走緩,再次形成感染高峰的可能性不大。
    2023/01/18 15:27
  • 巴西疫情減緩!專家:病毒不斷變異 勿掉以輕心

    巴西自2020年2月確認首例COVID-19病例以來,目前是近三年來疫情狀況最佳的時候,7日平均死亡人數回落至73人,新增1萬9070例確診,但專家提醒不能掉以輕心。
    2023/01/18 10:02
  • 新冠疫苗還要打嗎? 醫:全球估1年「打這些數量」

    最近香港專家觀察到,他們近期的死亡個案中,接種三劑新冠疫苗的人有增多,推測因為不少人接種第三針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效力漸漸減退;而這一陣子台灣疫情升溫,加上快要過年了,還有國門開放,出來打次世代疫苗的民眾也開始增加,醫生認為,現在全球的主流病毒株仍然是Omicron家族的,建議還是要打次世代疫苗比較好,疫苗間隔也不要超過6個月,就算確診,也比較多是輕症。
    2023/01/17 23:06
  • 第三波疫情高峰已過 洪子仁:可安心過年

    農曆春節將至,不少民眾準備出遊,而台灣的疫情自去年12月下旬回升後,在1月初增幅收斂,指揮官王必勝就表示,國內第三波疫情比先前預期的早到,但,第三波疫情看起來是比較小的波段,呈現「快上、快下」,不過,指揮中心也推估,春節過後一周,確診數會有馬上回彈的現象。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1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整個Omicron的疫情從去年四月份到現在,大概已經走完10個月的時間,這10個月的時間,大致分成三個波段進行,第一波段,從去年的4月份到8月20號落底的第一個階段,第二波段,從8月20號到去年的12月2號,第三波段,去年的12月2號到現在。」
    2023/01/17 16:00
  • 新冠肺炎新加強針該打嗎?新研究:數據不支持

    疫苗專家歐菲特醫生(Dr. Paul Offit)在1月11日出刊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表示,現在該是重新思考是否建議打新冠肺炎疫苗加強針的時候了。
    2023/01/17 14:04
  • 室內免戴口罩了?王必勝鬆口:春節後實施 新冠擬降級

    第三波Omicron疫情高峰已過,面對外界關心口罩何時再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目前規劃春節後公布並實施,大方向仍為「正面列出室內需要戴的地方」,像是醫院、長照機構等,其餘部分由民眾自主決定;另也有規劃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下修到第四類。
    2023/01/16 15:25
  • 病毒持續變異、防疫心態鬆懈 美國疫情再次升溫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邁入第4個年頭,隨著冬季節慶活動增加、防疫措施鬆綁和Omicron亞型變異株持續變異,疫情再次於美國各地捲土重來。
    2023/01/16 14:29
  • 觀點/陸疫情海嘯估將百萬人病故 春運返鄉潮農村病毒肆虐

    中國去年十二月驟然棄守防疫「清零」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一夕間讓十四億人暴露在Omicron變異病毒株下,引發海嘯般的感染及死亡潮。
    2023/01/13 17:09
  • 「這類型病毒」傳染力最強!高免疫逃脫特性 恐全球大流行

    XBB.1.5的病毒株,是近來越來越被重視的突變性的病毒,主要是從XBB家族所演變而來的,它也是Omicron亞變種病毒株當中,免疫逃脫力最強,而且傳播力最高的病毒。目前的數據看起來,造成的重症率或是致死率,並沒有比Omicron病毒來的嚴重,醫師表示症狀最主要的是輕型類流感,像是輕微的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全身有點倦怠!
    2023/01/12 23:09
  • 新冠「海怪」XBB.1.5速擴!美2成「零接種」

    美國呼吸道融合病毒和流感逐漸趨緩,新冠疫情卻正在升溫,其中XBB.1.5,也就是Omicron至今傳染力最強的病毒迅速壯大,已經在東北地區佔據一席之地;目前全美每五人就有一人,居住在被CDC視為高傳播風險的地區,但卻有兩成人口一劑疫苗都尚未接種。隨著中國春運,號稱「地表最大人口遷徙」即將到來,世界衛生組織再次疾呼中方分享疫情數據;有外媒透過衛星圖比對後發現,殯儀館外活動急遽增加,與官方分享的死亡數字並不符和。
    2023/01/12 19:53
  • 赴日旅遊小心了!增489死創新高 東京現15例XBB.1.5

    日本第8波COVID-19疫情延燒,今天新增489例死亡病例創歷史新高紀錄。另外,被外界認為免疫逃脫能力較高的COVID-19最新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東京也確認出現15例。
    2023/01/12 19:04
  • 確診過加速器官老化!重複感染更慘 羅一鈞曝2變異株最凶

    有美國研究發現,感染過新冠病毒者,腎臟、腦、心臟可能會加速老化約3至4年,且反覆確診,還會加速老化趨勢,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此言就是針對Alpha和Delta時期做的,Omicron是否會加速老化還需要更多科學證據。
    2023/01/12 15:12
  • 陸染疫死亡數嚴重低報 WHO敦促分享更多數據

    世界衛生組織11日重申,中國大陸需要分享,更多有關新冠疫情的數據。
    2023/01/12 11:14
  • 世衛尋求中國分享更多疫情數據 讚美國防疫極其透明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重申需要中國分享更多COVID-19疫情數據,並稱讚美國在對抗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方面「極其透明」。
    2023/01/12 09:21
  • XBB.1.5變異株傳播力極強 美國延長公衛緊急狀態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在高傳染力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傳播之際,美國政府今天再將COVID-19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延長至4月。
    2023/01/12 08:13
  • XBB.1.5傳播力強 WHO籲:長途航班戴口罩

    隨著全球民航復甦,嚴格清零的中國大陸也大開國門,世衛組織10日建議長途航班旅客配戴口罩,因為XBB.1.5,也就是Omicron傳染力最強的病毒株在美國快速擴散,已經佔上週新增感染的27.6%,而在歐洲也出現增長趨勢。
    2023/01/11 20: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