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統一獅直腸癌槍手離婚周杰倫投案劉喬安近況新店龍天翔新北市
  • 搜尋:

    2確診 結果共6,199筆

  • 元宵節本土+22594、境外397例 73人染疫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5)日新增2萬2594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確診個案增中重症161例,其中73人死亡;另外,境外移入增397例。(中央社)
    2023/02/05 14:57
  • 本土23349、增79死 30歲女確診腎病惡化病逝

    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3,349例本土個案及39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9例死亡。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六(27,159)少3,810例,減少約14%。昨(2/3)日總共接種25,684人次,其中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接種20,853劑。
    2023/02/04 14:08
  • 暴增105死!本土25104 20歲女摔下樓昏迷送醫確診亡

    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5,47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104例本土個案及37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5例死亡。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五多995例,增加約4.1%。昨(2/2)日總共接種20,834人次,其中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接種16,566劑。
    2023/02/03 14:04
  • 室內脫口罩沒宣布! 王必勝曝3延後原因

    今(2)天本土新增26793例,比上周同期新增41.5%,指揮中心認為目前仍在春節後確診數高點,另外加護病房空床率很低,而且各部會也還沒有討論定案,因此口罩令還沒有辦法宣布鬆綁。指揮官王必勝也表示,五月新冠肺炎有機會降為第四類傳染病,屆時指揮中心也可能會解散。
    2023/02/02 18:52
  • 小三通復航? 邱太三首曝:淘汰專案方式、走向常態化

    「金馬小三通春節交通專案」將於2月6日到期,小三通日後走向引發各界關注。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今(2)日表示,「金馬小三通春節交通專案」從1月7日開放至2月6日,截至昨日,共有3594位民眾申請,評估整體狀況良好,陽性確診率從第一天19%,下降到約2%。對於小三通2/6之後的規劃,他首度透露,小三通常態化,是陸委會提出的方案之一,「專案申請已經不在方案中」,走向常態化。
    2023/02/02 15:02
  • 尤秋興爆確診高燒3天「喝水就流淚」 返鄉發紅包人跑光喊省錢

    顏志琳、尤秋興組成的「動力火車」,將在4月22日、23日於台北小巨蛋舉辦「全球人壽 都是因為愛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安可場,這是出道20年來的他們首度連開2場萬人演唱會。今(2)日發布記者會上,尤秋興自爆在過年前夕確診,直到除夕當天才解隔離,他連續高燒3天,腰酸背痛之外,講話、喝水會莫名流淚,笑說老婆還虧他老了。
    2023/02/02 14:59
  • 較上週增41.5%!本土+26793 死亡增74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27,08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793例本土個案及29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4例死亡。
    2023/02/02 14:04
  • 大陸1月PMI重回擴張 IMF調升GDP預期至5.2%

    大陸對南韓入境限制的反制措施再加碼,從今天(2/1)起,南韓旅客入境中國大陸,落地要做核酸檢測,確診送隔離。大陸軟硬兼施想和全球回歸正常化交流,香港也向全球招手,考慮取消入境和抵達香港要快篩規定,並將對全球旅客、香港居民送出50萬張機票。中港拚復甦,大陸最新公布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重回擴張區間,來到50.1%,較去年12月提升3.1個百分點。
    2023/02/01 19:57
  • 春節效應須觀察一周 專家:不會超過先前高峰

    國內已經連續4天確診人數超過2萬,昨天新增個案比上周一增加1萬多例,與上周同天相比增幅翻了1倍,春節效應是否已經出現?引發關注。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3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春節效應是指春節結束後7至10天,疫情是否會因為南來北往、人流、車流或是餐廳流等人群密集行為出現升高狀況,昨天是開工首日,有沒有春節效應,還要觀察整周確診通報來掌握。從目前數據來看,上周確診人數大約13.9萬人,較前兩周上升5%,但回頭看去年5/22第一波確診高峰時,當周有57萬人確診,10/2第二波確診高峰時,當周有32萬人確診,上周的13.9萬人不到第一波高峰的1/4、也不足第二波高峰的1/2。可以從數字上觀察到,台灣地區現在已經有940萬人通報確診,也有76%民眾完整接種3劑疫苗,社區中存在一定免疫防護力,因此即使春節期間群聚因素增加,也不至於會引發大規模感染。」
    2023/01/31 17:18
  • 台灣也要鬆綁室內「口罩禁令」? 王必勝曝公布時間

    連假後台灣單日確診數增加,30日國內單日新增2萬2千多例的本土個案,比上周同期多超過110%,指揮中心說,要看這是補連假期間沒通報的數字,還是真的迎來第四波高峰,相比國外都在鬆綁疫情禁令,韓國現在已經不強制室內戴口罩,台灣怎麼調整?這週會公布。
    2023/01/30 19:47
  • 開工日本土+22138例 30例死亡、5歲女童MIS-C

    度過農曆新年10天年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229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2138例本土個案及15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0例死亡。
    2023/01/30 14:06
  • 2次確診也可領2770元 春節前核付153萬件

    確診也能向勞保申請給付!隨著二次確診案件數愈來愈多,一度傳出勞工的勞保傷病給付,還有280萬人沒有申請,不過勞保局駁斥沒有統計相關數據,過年前已經核付件超過153萬件,申請案件激增,勞保局也加派人力作業。
    2023/01/29 22:46
  • 確診連3天破2萬! 本土+27105較上週增43.6%

    春節連假最後一天,本土新增+27105較上周同期增43.6%,確診數連3天破2萬。指揮中心表示,春節後確診數確實會回升,但觀察一到兩周後,將會先放寬的是口罩令再來是重症才通報、確診免隔離,而鄰近的香港30號開始也將實施確診免隔離,公衛學者則認為,對台灣影響不大。
    2023/01/29 17:55
  • 張齡予2個月兒突緊急送醫!崩潰厭奶抓出病因 心疼「我知道有多痛」

    美女主播張齡予去(2022)年11底產下兒子「小班長」,時常在社群分享育兒日記。她26日就在臉書透露,兒子最近突然一口奶也喝不下,不知道是何種病因,只好等到初五開工,馬上帶小孩直衝醫院看診,在聽到病因當下卻傻眼了,「我還第一次聽到這個(為母沒經驗沒常識對不起)」,表示2個多月大的兒子是確診「鵝口瘡」。
    2023/01/28 16:58
  • 他確診喊「我沒事」 隔天就走了!護理師妻尖叫邊哭邊CPR

    1名護理師於Dcard發文分享與老公長達14年的感情,她提到2人透過線上遊戲認識並相愛,決定結婚時媽媽還再三強調,「他身體沒有很好你確定嗎?」儘管如此,她堅定嫁給老公,經歷無數次備孕計畫、熬過差點賠命的急性心肌梗塞後,小心翼翼照顧身體的老公卻敗給新冠肺炎,確診第3天不幸離開人世,生前只留下1句「我沒事的」。
    2023/01/25 12:04
  • 資訊不透明 CNN質疑大陸病歿數、住院人數

    大陸春運兩周半,隨著春運人口流動,目前大陸80%的人都確診過,已築起全民免疫屏障,大陸專家認為未來2到3個月,大陸出現第二波疫情可能性很小,倒是美國質疑,大陸的死亡人數和住院人數不透明,影響全球的防疫。
    2023/01/24 13:51
  • 初一疫情不打烊!本土+18871略降、27死 40歲男病逝

    今(22)日大年初一,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18871例本土個案及31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7例死亡。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日少2,101例,減少約10%,另本土病例以研判週計算,第2週(1/8-1/14)151,835例,第3週(1/15-1/21)131,489例下降13.4%。
    2023/01/22 14:05
  • 「室內免戴口罩」月底宣布 王必勝:最快2月實施

    國內確診持續緩降,大陸入境及住宿機構陽性率也無一例外,先前說年後可能會實施第二階段口罩鬆綁,被問到何時實施,王必勝說預計在1月底宣布,實施時間可能會再晚一點點,不會在2月1日就解禁。另外,確診期間診所開的少,指揮中心也祭出「春節醫療服務專案」,192家醫院提供視訊看診及開藥。
    2023/01/19 22:09
  • 巴西疫情減緩!專家:病毒不斷變異 勿掉以輕心

    巴西自2020年2月確認首例COVID-19病例以來,目前是近三年來疫情狀況最佳的時候,7日平均死亡人數回落至73人,新增1萬9070例確診,但專家提醒不能掉以輕心。
    2023/01/18 10:02
  • 第三波疫情高峰已過 洪子仁:可安心過年

    農曆春節將至,不少民眾準備出遊,而台灣的疫情自去年12月下旬回升後,在1月初增幅收斂,指揮官王必勝就表示,國內第三波疫情比先前預期的早到,但,第三波疫情看起來是比較小的波段,呈現「快上、快下」,不過,指揮中心也推估,春節過後一周,確診數會有馬上回彈的現象。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1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整個Omicron的疫情從去年四月份到現在,大概已經走完10個月的時間,這10個月的時間,大致分成三個波段進行,第一波段,從去年的4月份到8月20號落底的第一個階段,第二波段,從8月20號到去年的12月2號,第三波段,去年的12月2號到現在。」
    2023/01/17 16:00
  • 疫情續降!本土+15409、40死 2青少年MIS-C重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563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409例本土個案及22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比上週同日下降8.8%,另新增7起兒少重症MIS-C,其中有2例青少年,因合併心肌炎,被收治加護病房搶救。
    2023/01/16 14:10
  • 豎琴女王赴美「1家3口全確診!」 高燒躺床面試嘆身心俱疲

    有「豎琴女王」封號的創作歌手蘇珮卿,將於2月24日推出全新英文專輯《You’ll Live Forever in My Songs》,今(14)日釋出新歌〈Things Will Never Be The Same〉,MV遠赴美國取景,但赴美行程一波多折,她原先打算在加州沙漠拍攝,卻和Cody(白克迪)和兒子KK相繼確診,在旅館隔離1週後,身心俱疲的她取消拍攝,最終才決定在奧克拉荷馬州大草原拍攝。
    2023/01/14 20:31
  • 正妹脫衣「這裡超腫」嚇跑男友 醫照X光驚:要切剩20公分

    一般而言,一天排便3次到三天1次,可算是一個正常的頻率,不過有的人就沒辦法正常排便。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個案例,有名20多歲女子2個禮拜完全沒大便,最後確診為大腸無力症,需將直腸切到剩20公分。
    2023/01/14 13:37
  • 連2日確診降2成 王必勝:第3波疫情「快升快降」

    確診數連兩天都較上周下降2成,國內第三波疫情比先前預測的早到,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第三波疫情看起來是比較小的波段,呈現「快上、快下」。另外,從大陸開放至今,旅客篩檢陽性率達16.9%,仍以BA.5佔60%最多,目前也沒驗出新變異株,隨著各國往來頻繁,美國的XBB變種株傳播速度也很快,是否會一併加強措施?王必勝表示,美國相比大陸資訊更透明,目前邊境措施不會改變。
    2023/01/12 17:31
  • 確診過加速器官老化!重複感染更慘 羅一鈞曝2變異株最凶

    有美國研究發現,感染過新冠病毒者,腎臟、腦、心臟可能會加速老化約3至4年,且反覆確診,還會加速老化趨勢,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此言就是針對Alpha和Delta時期做的,Omicron是否會加速老化還需要更多科學證據。
    2023/01/12 15: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