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狄鶯孫鵬颱風 陽明交大張瑜芹裸露下體地震阿西呼麻泰國
  • 搜尋:

    陳宥翔 結果共3,791筆

  • 轟快篩之亂 黃珊珊哽咽:不給武器等於棄守

    總統拋出「疫情走到最後階段」,被解讀是要為指揮官陳時中解套去選市長,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直接回應,不知道下台是什麼,請先到第一線來!另一位可能的對手立委蔣萬安,則是搶攻網路族群,要強化跟年輕世代的連結。
    2022/05/07 21:22
  • 萬安警報!蔣萬安證實確診 游錫堃:立院染疫恐破三位數

    已經有5位立委確診!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臉書自爆,因為辦公室同仁染疫,緊急快篩發現自己陽性,PCR陽性確定!因此取消所有行程,但母親節前夕,原本行程滿檔的他,現在也只能靠自家立委跟議員救援,幫忙跑行程。
    2022/05/07 13:14
  • 基隆人口確診率居全台之冠 林右昌:落實篩檢的結果

    基隆市的確診人口比例位居全台縣市之冠,對此市長林右昌解釋,這是落實篩檢的結果,短短一個月,全市就有超過30%的人篩檢,類普篩的情況下,確診數勢必跟篩檢數成正比。但這回爆發疫情,基隆市格外引發議論,一名確診陳姓婦人發高燒送醫,醫院並沒有收治,返家休養後卻不幸往生。
    2022/05/04 22:49
  • 有片/母親節檔期強碰疫情影響買氣 民眾:生活還是要過

    確診新冠肺炎患者須在家居隔十天,有基層醫師認為太久,應該要放手,讓疫情流感化。因為確診數字不斷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輕症,然而民眾正常工作及生活卻都會受到居隔影響,甚至還有出現些微症狀的病患,因為不想被關,乾脆不篩檢也不通報,反而增加風險。
    2022/05/03 23:17
  • 快篩買嘸藥局等不到貨 民眾嘆:非常的不好排

    快篩實名制明明都有去年「口罩」經驗,這幾天狀況還是一大堆,除了購買插卡系統會當機,比較大的問題是,藥局不確定今天會不會收到,或者幾點會到,甚至還發生,禮拜六本來是「雙號」民眾能購買,卻有單號的人買成功,藥師表示,禮拜日、一都還是連假,配到的快篩有沒有辦法當天到,他們也不知道。
    2022/04/30 20:21
  • 學生無法登「健保APP」查篩檢結果 校難「及時匡」

    很多去採檢的人,要查結果,會碰上一個問題,就是只能用健保快易通查,但如果門號不是自己名字或家裡沒有讀卡機,根本就無法通過驗證,相對影響很多人得知確診後續的疫調匡列速度,指揮官陳時中說他會再了解,不過5/1開始,中央確診自填系統上路,也相對解決這問題。
    2022/04/30 19:38
  • 台鐵5/1真的停開!僅部分「區間車」行駛 疏運看這

    51勞工連假3天,如果您有搭台鐵,明天(5/1),台鐵所有對號列車停駛!因為鐵路工會抗議台鐵公司化,預估影響30多萬名旅客,台鐵到現在,持續努力調度「願意上班的」司機員,目前初步,有11位願意支援,即便如此,也只會有18至20班區間車,交通部長王國材再表歉意,呼籲民眾,明天避免搭台鐵。
    2022/04/30 13:43
  • 防君子不防小人自主疫調恐造假 陳時中:盼誠實申報

    過去警方協助地方衛生局疫調,從調監視器、確認悠遊卡進出站位置、手機發話基地台定位,光是疫調一個人14天的行蹤,就要花上至少一天時間,現在中央祭出簡化疫調政策,讓確診者自主填寫2天足跡及密切接觸者,員警工作量,減輕不少負擔。
    2022/04/29 22:51
  • 確診領1.5萬台幣 澳洲鬆綁防疫政策還開放國境向世界招手

    澳洲從全世界最嚴格防疫的國家之一,現在成為大開邊境,歡迎外國人去旅遊、打工渡假,儘管每天還是有上萬人確診,但路上的人已經不再緊戴口罩,對於新冠疫情,一般民眾以流感看待,只要因為工作確診,還能向政府申請750元澳幣補助,相當1.5萬台幣。
    2022/04/28 22:57
  • 「頭好痛!」獨居確診沒人理 專線要她待在家

    本土疫情升溫,越來越多輕症者都是居家照護,不過像是在外租屋族,身邊沒有親友幫忙,有時候症狀一嚴重,也很難及時求助。就有民眾發高燒、咳嗽很不舒服,想回台中老家有親人照顧,結果專線打了好幾通,卻叫不到防疫計程車,最後關懷中心更要她有症狀就別亂跑,乖乖待在家。
    2022/04/28 19:22
  • 清冠一號大缺貨!確診飆高 藥局賣到剩4盒

    這幾天本土疫情飆高,加上清冠一號經過證實,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之後,現在清冠一號可以說是大缺貨,因為除了確診者能公費購買之外,不少民眾也願意自費,先把藥品備著,以備不時之需,所以有藥局本來進貨60多盒,短短2周左右,庫存只剩4盒。
    2022/04/28 13:18
  • 有片/選車民調!購買燃油車仍佔大宗 電動車比例增加

    如果您有意願換一台新車,你會選擇燃油車、還是電動車呢,根據國外民調顯示,大多數的民眾仍舊會選擇燃油車,主要是考量續航力、以及充電性的問題。電動車的發展仍舊需要時間,但專家也表示,若未來能強化充電站點,以及讓民眾知道電動車的多元功能,未來成長幅度,非常值得期待。
    2022/04/26 23:05
  • 高達311萬人口確診 丹麥解除所有新冠疫情禁令走向開放

    台灣正面臨疫情威脅,反觀北歐國家丹麥,現在已經老神在在,二月開始,幾乎鬆綁所有防疫政策,現在免戴口罩、也不再規定民眾必須打疫苗,而且更放寬入境規定,歡迎外國人前往旅遊。背後依靠的,是完整醫療及科學數據,儘管丹麥去年11月到今年3月累積有七成成年人染疫,但高疫苗接種率,低重症率,病毒不再構成威脅,當地民眾恢復像過去一般的正常生活。
    2022/04/26 22:54
  • 有片/解隔最後2小時 柯文哲直播高歌「囚鳥」笑翻眾人

    台北市長柯文哲和副市長黃珊珊即將在星期天的零點,解除十天的居家隔離。把握這最後時刻,柯文哲與團隊開直播,還高歌一首「囚鳥」笑翻眾人,更透露與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開會時,氣氛平和,但又說自己發言時表示是「用柯P的身分發言」!
    2022/04/23 23:44
  • 援烏物資卡關至今 未喬攏誰付2.4億運費 最壞國人恐埋單

    外交部長吳釗燮22日視訊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長,宣布台灣將會轉贈國人捐款的2.3億台幣給烏克蘭。不過現在也傳出,國人愛心捐贈的650噸物資,至今還沒有送出去,問題卡在驚人的2.4億元運費,因為募集的數量比預期的多出十倍!
    2022/04/23 21:21
  • 有片/超前部署落漆!缺疫苗、藥物、快篩 與病毒共存自求多福?

    防疫指揮中心定調,台灣將走向與病毒共存,然而國內的疫苗、快篩跟專門治療藥物都不夠,想要與病毒共存,難免會引發讓民眾自生自滅的批評。幸好指揮中心最新表示,之前與輝瑞藥廠採購的70萬人份口服藥物,近期已有18萬人份抵台,預計今年第二季前將完成交貨作業,至於民眾最關心的快篩,5月也可望有數千萬劑到貨。
    2022/04/22 22:47
  • 史上最嚴格打炒房 房市趨勢專家:重點在執行力!

    政府打炒房下重手,最高開罰5000萬,同時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要逼退揪團炒房的投資客,在法案上路之前,估機會有一波轉手潮。打炒房目的,是要讓高房價趨於平穩,但因為國際局勢、通貨膨脹、央行升息,加上缺工、缺料,業者認為,短期內房價還是難以鬆動。
    2022/04/18 23:09
  • 烏克蘭親俄領袖梅德偉丘克遭逮捕 澤倫斯基喊話要換俘虜

    烏克蘭親俄領袖梅德偉丘克,13日要逃亡俄羅斯途中被烏克蘭逮捕。他的妻子出面向英國強生喊話,希望能將她丈夫和俄軍手中的英籍戰俘做交換,而她也指控基輔當局打他老公。其實梅德偉丘克不僅是普欽好友,更是他女兒的乾爸,他名下資產價值6.2億美金!
    2022/04/17 17:57
  • 燒腦片登場連恩尼遜《記憶殺神》 顛覆螢幕形象《藥命回憶》找真相

    往往給人正派印象的連恩尼遜,即將上映的新片顛覆過往,飾演心狠手辣的職業殺手。已經70歲的他,在電影裡展現激烈的近身搏鬥場面,雖然有和製片開玩笑說很吃力,但為了給影迷呈現全新角色表演,馬上點頭答應接演,並且有燒腦劇情。
    2022/04/17 17:36
  • 周湯豪擔任「原子少年」導師! 不給比莉看鮮肉笑稱看自己就好

    藝人周湯豪化身為選秀節目導師,鏡頭裡外以最真誠的心情,親自傳授經驗給練習生,表示自己和他們一樣都是追夢人,盡可能給他們最實際的幫助。
    2022/04/17 13:13
  • 烏克蘭86歲獨居老奶奶受困戰火中 哭訴「不想死在這」下場曝光了!

    烏克蘭的阿夫迪夫卡鎮為作戰前線,不過就有名86歲坐輪椅的老奶奶,因等不到機構協助,孤單受困於戰火中,消息傳出後,外界湧入大量援助,也成功讓老奶奶免於砲火攻擊。
    2022/04/17 12:36
  • 有片/全民防疫疲乏?柯文哲砲轟:中央不講清楚戰略

    中央與地方的防疫政策必須同調,但在一定的彈性內,也得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儘管地方政策都指向以指揮中心準則為主,但像是台南市長黃偉哲就鬆口坦言,大家都疲乏了,民眾也很疲乏,台北市長柯文哲則砲轟,說中央從來不把防疫戰略講清楚,就連每天到底允許新增多少案例,容忍度在哪裡,都很模糊。
    2022/04/16 23:03
  • 台灣走向「與病毒共存」 美專家建議善用科技防疫才能開放

    台灣正處於防疫十字路口,面對越來越多的本土確診病例,清零已不在選項當中。要如何從清零走向共存?TVBS邀集國內外家專家學者解囊。柏克萊公衛學院院長呂淳祺認為,與病毒共存,有四個目標,第一是達成100%疫苗接種,第二要建立分級醫療系統,第三要善用科技防疫,最後則是要善用科技,開放國際旅行。
    2022/04/13 22:44
  • 有片/烏軍靠城鎮戰消秏俄國軍力 台海戰場環境可借鏡

    烏克蘭的城鎮戰策略奏效,台灣有條件循相同模式嗎?專家認為,未來一旦開戰,高度都市化的台灣,也可能透過城鎮戰續命,爭取更多時間。台灣雖然有海峽作為天然屏障,但共軍一旦渡海,突破灘岸,馬上就會進到城鎮來,對於守軍而言,城鎮戰具備優勢,能讓敵軍陷於陌生的市區樓房環境中,然而退役少將也坦言,城鎮戰很可能會傷及無辜,造成平民傷亡。
    2022/04/12 23:06
  • 收居隔通知即刻生效 CECC:速「自行」返家

    輕症居家照護指引,傳出未來確診者同住者,如果打過三劑疫苗,沒有染疫,也配合每周快篩,有機會可以外出上班,記者會上陳時中被問到何時上路,他則認為還沒走到這步,應先把怎麼輕重症分流做好比較重要。
    2022/04/10 21:1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