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劉詩詩優惠泡麵下藥淋巴癌末期飲料對話框車資癌末龍天翔余苑綺直腸癌
  • 搜尋:

    門診 結果共1,437筆

  • 陸確診激增 醫院藥品告急、網出現異地搶藥攻略

    大陸防疫鬆綁、確診激增後,如何避免醫療量能崩潰成為重中之重,而民眾瘋狂搶購藥品的亂象持續,近期更出現《異地網購藥品攻略》的文章,引發爭議。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16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楊茜雯線上訪問表示「大陸放寬防疫政策後,確診數激增,上周末起北京各地醫院的發燒門診大排長龍,有病患等候超過6小時才看到診,還有70歲民眾發燒39度,聯絡救護車卻被告知前面有50人在排隊,只好自行就醫。為避免醫療崩潰,大陸專家呼籲沒有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確診者與輕症患者不要到醫院就診。數據顯示,12/11北京的發燒門診有2.2萬人次就診,較一周前增加16倍,急救電話也在24小時湧入3.1萬人次,是平常的6倍。藥局大排長龍,不僅一般藥局買不到藥,連醫院藥房的部分退燒藥及連花清瘟膠囊庫存也告急。」
    2022/12/16 16:35
  • 106年護士首罷工!英政府:拒加薪近2成 數萬門診取消

    英國護理人員工會106年第一次大罷工,當地週四一天高達10萬人響應,主因就是薪資談判喬不攏。不過英國政府回應,護理人員訴求加薪近2成,高於通貨膨脹、難以負擔。然而這次的罷工,近80間醫療院所、上千小手術和好幾萬個門診都得取消,造成病患和英國民眾不便,護理人員也澄清也是不得已之舉
    2022/12/16 15:37
  • 北京體育館搭帳棚當門診 陸專家稱Omicron應改叫「新冠感冒」

    北京體育館搭帳棚當門診 陸專家稱Omicron應改叫「新冠感冒」中國大陸疫情大爆發,北京市區的體育館,搭起「帳棚門診」,分流醫院人潮。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公開演講時,提議Omicron不叫新冠肺炎,應改名「新冠感冒」。
    2022/12/16 13:42
  • 確診後自認「醍醐灌頂」可與神明溝通 精神醫:妄想患者增加

    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的影響,世界各國不僅設法防疫,也要應對確診過後所留下的後遺症,其中病毒對人體神經系統的破壞,造成一系列精神方面的問題頗受到重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就指出,近半年的門診發現,過去沒有精神病史的染疫後患者增加,特別是典型的宗教與誇大妄想患者,這些人認為自己確診後被「醍醐灌頂」,還能與神明溝通。
    2022/12/15 23:21
  • 北京殯儀館火化大排長龍 改24小時運作

    北京除了發燒門診和藥局大排長龍,現在連殯儀館都人滿為患,特別這兩天,死亡人數太多,原本下午五點就關門的殯儀館,現在改成24小時運作。
    2022/12/15 20:38
  • 疫情失控!北京發燒就醫人數倍增 民眾急瘋搶藥物

    中國大陸在放寬防疫政策後,配套措施無法跟上,導致染疫人數暴增;傳出醫院門診爆滿,民眾須頂著零下5度低溫在院外等候,至少要排上2~3小時;也有醫院張貼公告,表示藥房內的部分抗病藥物已告急,或已用罄。專家呼籲,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用到醫院就診,盼減輕醫療量能負擔。
    2022/12/15 12:13
  • 大規模感染!陸媒:北京醫護帶「陽」上班 醫生渾身酸痛仍工作

    近日中國大陸發布「新十條」放寬防疫措施,北京疫情快速擴散,發熱門診爆滿,醫療資源面臨挑戰。官媒「中國新聞社」旗下媒體《中國慈善家 》14日(周三)報道指,北京多家醫院醫護人員表示,目前醫院裏大量醫護人員感染,但「輕傷不下火線」,一些症狀不是特別嚴重的醫護人員不得不帶「陽」上班,否則醫院很多科室就得停診。
    2022/12/14 23:08
  • 大陸防疫解禁搶外貿單 各地辦企業團出海

    上海進一步解禁,宣布不用再掃紀錄行動軌跡的場所碼,另外也不再查健康碼。大陸在防疫放寬後要救經濟,各地組織企業團到海外招商,搶訂單;廣州積極推進復工赴產。不過,生活、經濟要回歸恐怕需要時間,北京不少商家至今不敢開門做生意,藥局退燒藥、快篩搶購一空,發熱門診持續爆滿。
    2022/12/13 20:00
  • 陸發燒門診排長龍 長者零下6度戶外排隊候診

    大陸放寬防疫措施後,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的民眾持續增加,醫院發燒門診大爆滿,甚至有民眾在半夜零下6度室外排隊候診。為了緩解醫院量能,北京、深圳也加開社康發燒門診。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1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大陸放寬防疫政策後,多地醫院發燒門診人滿為患,不僅大排長龍,北京還有患者在零下6度的寒冬夜晚排隊就診,當中也有不少行動不便的老人。有人從當天下午2點開始排隊,等候超過6小時才獲得診療,但醫生也沒有安排更多檢查,只開了3日份的連花清瘟顆粒與洛索洛芬鈉片。」
    2022/12/13 16:01
  • 北京疫情快速蔓延 發燒就診者一週暴增16倍

    北京COVID-19疫情快速蔓延中,昨(11)天全市發燒門診就診患者2.2萬人次,是一週前的16倍。當局並在今天投放2500萬抗原檢測試劑。儘管如此,官方要求要大力推進復工,不設置到崗率上限。
    2022/12/12 22:22
  • 大陸類解封生活 各地發熱門診大爆滿  

    大陸加碼取消通信行程卡服務,不再提供查詢14天內行動軌跡。現階段類解封生活,儘管週日官方通報單日新增感染數降到1萬例以下,但各地接收發燒患者的發熱門診大爆滿,北京還因此要求全市349家社區服務中心,都要設發熱門診,滿足看診需求。市場方面,防疫放寬加上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跨省旅遊諮詢持續升溫。
    2022/12/12 19:57
  • 醫師認證 顏值高不容易得新冠

    大陸清零防疫政策鬆綁後,包括北京、上海、武漢多地大醫院的發燒門診人數都暴增。藥店還出現搶購發燒藥、感冒藥、口罩、快篩的情況。民眾對於染疫的焦慮感急速上升。這時一項稱為「顏值高的人不容易得新冠」的研究引發熱議還衝上微博熱搜。
    2022/12/12 16:11
  • 發燒病患劇增 北京衛生中心看診數多10倍

    大陸清零鬆綁後,今天(12/12)官方通報單日確診數創下本輪疫情新低,跌破一萬例。但同時多地出現醫院發燒門診大牌長龍的情況。為了因應大量病患,現在衛生中心被要求增設發燒門診,此外N95也在出現搶購潮後,平均價格漲了2.5倍。
    2022/12/12 15:35
  • 五度低溫排長龍 北京發燒門診湧大量病患

    大陸清零鬆綁後,醫療量能是否足夠。有數據顯示,大陸每十萬人的ICU床位,量能只有香港一半,美國的17%,一旦發生疫情大流行,恐怕得面臨醫療崩潰的困境。而實地走訪北京大型醫院,已經能看到,發燒門診這兩天都湧進大量病患。
    2022/12/09 17:20
  • 瘦瘦針1週能瘦2公斤? 醫曝功效「警告4類人勿打」

    最近網路超紅減重話題絕對就屬「瘦瘦針」,又稱「瘦瘦筆」了!號稱打針就能瘦的瘦瘦針,不僅有多名網紅包括宅女小紅、蔡阿嘎掛保證,家醫科美女醫師許書華日前在《家有許事》更大方替網友解惑!許書華醫師除了自己神農嘗百草,親自體驗瘦瘦針的功效,還透露自己的減重門診患者一周就瘦下兩公斤!究竟「瘦瘦針」適合誰打?功效又如何?又能瘦下幾公斤?一起來看看吧~
    2022/11/27 21:01
  • 疲倦體力差長新冠 高壓氧治療可緩解

    苗栗黃姓女子感染新冠病毒,解隔離後,仍苦於疲倦、頭暈、體力減退、爬樓梯會喘,以及失眠等「長新冠症候群」的相關症狀,長達三個月之久。經嘗試西醫、中醫、偏方等各種治療後,始終不見成效。患者日前到為恭醫院胸腔內科暨高壓氧中心門診,經醫師建議接受高壓氧治療,如今已獲得明顯改善。現在黃姓女子可以再去做喜歡的太極和瑜珈等運動。
    2022/11/24 12:00
  • 影音/萌嬤門診「中日切換」 帥醫「脫口日語」嬤嚇

    2022/11/22 17:30
  • 長新冠「大多一年內消失」 國外研究:這6類人恐復原慢

    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已經累計797萬8747人確診新冠,長新冠後遺症也困擾不少民眾,甚至已經演變成為公共衛生問題。國內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生姜冠宇也坦言,在追蹤門診最常被問到「醫生,我後遺症會持續多久?」這類的問題。姜冠宇表示,根據國外研究,現在也終於也一個答案——「大多一年內消失」。不過研究也顯示,延緩症狀消退的因子,包括年齡大於60歲、女性、有癌症史、抽菸史、高BMI,以及急性期症狀較多者。
    2022/11/13 11:22
  • 糖尿病前期、脂肪肝、高血脂 不少國小學童就發生因為「這件事」│甜蜜危機糖尿病之島

    國人的十大死因,就有8項疾病和肥胖相關,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而醫師在國小新生健檢中發現,學童肥胖比例,20多年來上升非常多,在北市聯醫婦幼院區新開設的健康體位門診中,來就醫的兒童,就發現有26%的人是糖尿病前期,脂肪肝比例高達44%,數據相當驚人,醫生直說要推翻「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觀念,若不多加注意飲食和運動,過重兒少未來都是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潛在患者,可能很年輕就會發生。
    2022/11/12 22:00
  • 近期恐爆發「這三種」病毒 門診量人數暴增!醫師:繃緊神經!

    進入流感季節,您打流感了嗎?事實上新冠肺炎流感RSV(呼吸道融合病毒),醫師指出都是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潛伏期大約2至8天,症狀就像一般感冒咳嗽發燒流鼻涕,最令人擔心的是病程惡化速度快,一下就會進展到劇烈咳嗽、呼吸急促的程度,嚴重呼吸衰竭就需要住院使用呼吸器輔助治療,免疫力較弱的2歲以下幼兒和年長者,務必要提高警覺!
    2022/11/09 22:57
  • 久違的空號!施景中喊「放過我門診」有效:謝謝代掛公司

    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日前在臉書發文,透露「代掛服務」都先搶了掛號名額之後才取消,導致有需求者掛不進來,呼籲「請那些代掛號公司,放過我的門診吧。」今(9)日他再次發文,表示自己的門診終於出現「空號」,更感謝「從善如流的代掛公司」。
    2022/11/09 14:40
  • 流感旺季門診爆!486捐空氣清淨機 全台小兒科可登記

    進入秋冬流感旺季,兒童門診人滿為患,486團購宣布啟動「守護孩童計畫」,將捐出LG超級大白雙層空氣清淨機給全台58間小兒科診所,價值二百二十五萬元。自11月9日起至11月20日開放於「486先生」臉書粉絲團登記。
    2022/11/08 15:47
  • 寶寶狂冒小珍珠是「傳染性軟疣」 門診案例增多 醫:傳播力很強

    新冠疫情趨緩,醫師們都提醒今年要特別注意「免疫債」,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就在臉書上表示,最近收到愈來愈多孩子感染「傳染性軟疣」,要家長們特別留意。
    2022/11/06 17:56
  • 「代掛號」亂象最貴4千! 施景中苦喊:放過我門診

    在網路上搜尋「醫院代掛號」,就有不同網站和APP顯示價格,有些醫師掛號費,代掛號業者喊價到4千元,台大醫師施景中就發現,網路掛號每次釋出就被秒殺,但現場診的病患只有21位,代掛號業者狂搶名額,沒賣出去才在看診前被取消,讓真正需要網路掛號的人約不到。
    2022/11/05 18:13
  • 看病掛不到號!網路代掛佔名額 台大施景中:請放過我的門診

    名醫門診常常掛不到號,網路也出現不少代掛號服務,但這也讓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在臉書發文,表示看診人數顯示額滿但實際的看診人數只有21人,許多人都先搶了掛號名額之後才取消,導致有需求者掛不進來,忍不住呼籲「請那些代掛號公司,放過我的門診吧。」
    2022/11/05 11:2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