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老闆娘柯文哲停招精神撫慰金壹柒柒王士豪光隆家商曾寶儀癌王情慾女王
  • 搜尋:

    進口量 結果共120筆

  • 疫情衝擊!進口+國產烏魚子量少 價格漲3成

    今年烏魚子一開盤,價格就狂飆!同樣逃不過疫情衝擊,進口量減少,而飼料等成本卻不斷飆高,國內養殖量也跟著下滑,養殖的面積比起去年整整少了一半,導致價格飆漲超過三成!但一路到過年會不會更貴?業者表示,價格已經來到最高峰。漁會現在也努力讓國產烏魚子價格平穩。
    2021/11/26 13:15
  • 俄羅斯一手掌控!歐洲天然氣暴漲600% 李登文:歐盟將變成普欽的「能源人質」

    冬季將至,但不只中國大陸缺煤限電難過冬,就連歐洲現在也面臨天然氣暴漲問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與俄羅斯有關,今(20)日請到旅歐資深媒體人李登文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歐洲各國有四成的天然氣都是由俄羅斯供應,其中德國進口量更高達35%,導致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問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現今天然氣的供應和北溪二號管線成了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的政治角力,所以即使北溪二號正式開通可以讓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更穩定也被強烈反對,雖然德國首相梅克爾曾居中協調,承諾美國決不會讓俄羅斯為所欲為,但面臨梅克爾即將卸任,德國新任聯合政府要如何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壓力中取得平衡是關鍵,而我們從中也能得知俄羅斯總統普欽的一句話,就可以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的漲跌,很明顯歐盟恐怕會變成普欽的『能源人質』。」
    2021/10/20 14:21
  • 陸拒買澳洲龍蝦後 香港進口、走私量皆暴增

    自從大陸封殺澳洲龍蝦後,香港澳洲龍蝦進口量從每個月120噸暴漲到260噸,非法走私也大幅增加。近期港府突擊搜查10間進口商發現,業者涉嫌故意虛報澳洲龍蝦進口量達到約6.5億台幣。有香港進口商對此表示,是因為大陸對澳洲龍蝦需求非常高,才讓許多不肖業者冒險走私。
    2021/10/16 20:46
  • 突襲式斷電!陸限電衝擊七大產業經濟 陳相如:陸煤礦供不應求導致價格飆漲

    大陸近期無預警限電,導致民怨四起,許多工廠也陸續停工,而大陸國家電網28日指出,「維持電力是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因此七大橫跨電子與傳統產業族群瞬間淪為重災區。TVBS資深大陸記者陳相如今(2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大陸限電因涉及民生所以反映大,但造成限電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大陸煤礦價格飆漲,原先有自澳洲、蒙古、印尼的煤炭會出口到大陸,但近期煤炭進口量減少,加上大陸對澳洲發動貿易戰,下令禁止進口澳洲煤炭,導致大陸煤炭供給不足,價格飆漲;第二,極端天氣造成河川水量減少,水力發電出現嚴重缺口,且天氣過冷過熱都會導致耗能增加;第三,大陸中端電價沒有調整,供電商只要發一度電就虧一度電,第二產業用電量激增的情況下,電力吃緊。」 陳相如也補充道,「大陸原本人均電力是大於供電量的,但隨著經濟發展,電網使用量歷年飆高,逐漸變成供不應求、缺電的慘況,且近期大陸經濟復甦,產能大幅提高,用電量也隨之增加,導致政府只能大限電,另外,大陸各省份的供電量並不平均,不產煤炭的省份需其他省份協助供電,此外用電量是經濟發展高度的表現,所以當地的產業結構轉型成了大陸經濟發展迫切的問題。」
    2021/09/29 16:32
  • 毛豬價告別2個月高價期 中秋節後跌勢將更明確

    近日全台毛豬交易均價終於回到7月之前的80到85元區間。農委會今天表示,7、8月毛豬交易均價高跟2月溫度變化大,小豬量少5%及防疫進口量減少有關,中秋節後跌勢會更明確。
    2021/09/02 13:26
  • 快訊/重症「神效藥」用量將耗盡 食藥署求外援補第4季

    指揮中心的新冠臨床建議用藥中,有一款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物「第6介白質」,對重症患者明顯有效;但本土疫情爆發後,有進口品牌,整年進口量在一個多月內用盡,列入短缺名單,經過食藥署協調業者緊急進口,目前第3季的供應無虞,但第4季尚未補足。
    2021/07/14 09:13
  • 疫情傷身也傷地球?廢棄口罩爆量 塑膠微粒恐汙染海洋

    疫情不只傷害健康,可能還會對環境造成危害,歐洲環境署統計,歐盟去年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進口量都翻倍,而台灣的口罩國家隊,去年更生產了52億片口罩,但大量的防疫廢棄物,若處理不當,恐怕會造成嚴重環境汙染。
    2021/07/08 22:47
  • 台灣瘋韓國泡麵!一年進口額超過6億台幣 成韓國第五大出口國

    近幾年隨著韓劇崛起,也帶起韓國食品的風潮,尤其泡麵更是瘋迷全球,2020年韓國泡麵出口金額達到6億美元,出口量成長近三成,台灣也很買單,2020年進口金額也超過6億台幣,光是在賣場裡,韓國泡麵的種類就多達30幾種,也讓台灣成為韓國泡麵出口的第五大出國。
    2021/03/24 23:02
  • 濃眼影加紅唇 「中華妝」、陸化妝品吹進日本

    日系彩妝向來稱霸亞洲市場,但是最近,日本的化妝品市場,出現9年來首次萎縮。同時,中國大陸的化妝品,在日本市場佔比逐漸成長,5年間,進口量成長6成,更因為網紅影響下,出現「中華妝」。
    2021/02/26 19:12
  • 便宜、營養、還能防疫! 日本颳起香蕉熱潮

    日本現在人氣最旺的水果,恐怕非香蕉莫屬!原來香蕉因為需要剝皮,可以避免接觸傳染;加上價格便宜、營養價值又高,日本從去年五月以後,香蕉進口量大幅增加。現在日本甚至出現國產香蕉,岡山縣有農家栽培可以連皮一起吃的香蕉,他們甚至在冷凍香蕉外頭裹上巧克力,做成全新的香蕉巧克力棒。
    2021/02/20 16:49
  • 豬肉儀表板出包 王世堅疑「有內鬼」怒轟:給人民裝肖維

    含萊劑美豬元旦起開放進口,為消除民眾疑慮,政府推出「豬肉儀表板」網站,聲稱每天會公開台灣豬和進口豬的數量,然而截至7日,美豬進口量掛零,卻遭踢爆4日已有5批美豬進口的資料。對此,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王世堅直言,行政團隊中「有內鬼」出了紕漏,質疑重蹈台灣豬標章覆轍,怒批根本「給人民裝肖維!」
    2021/01/12 09:02
  • 美豬進百噸、豬肉儀表板掛0 食藥署:時間差

    行政院彙整衛福部、農委會與財政部關務署「豬肉儀表板」,能看到國產豬和進口豬肉及其他可食部位檢出萊劑批數和重量,但網站顯示日期到1/7,板上資料「美豬進口量」都掛零,和「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上,顯示有5批美豬進口不一致,遭民眾質疑資訊不夠透明,對此食藥屬解釋,一個示查驗結案的統計,「豬肉儀表板」則是依據海關放行結案統計,兩者會有時間差。
    2021/01/11 15:23
  • 豬肉儀表板美豬掛零爆「已進口108噸」 食藥署回應了

    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自元旦起開放進口,4日起政府「豬肉儀表板」查詢網站上線,每日更新進口豬肉與其他可食部位的萊劑檢出批數與重量,截至7日止,美豬進口量仍掛零,不過卻傳出有民眾爆料,4日當天已有5批美豬進口,總量超過108噸,卻未顯示在儀表板中,2個系統明顯有落差。對此,食藥署回應「系統有時間差」。
    2021/01/11 10:20
  • 邱議瑩:明知是萊豬還吃 頭殼壞去?林佳新轟:那為何開放?!

    民進黨護航政府萊豬進口,遭質疑「無底線」?!近日多個縣市於《食安自治條例》規定萊劑「不得檢出」,有的還「增訂罰則」,卻接連收到行政院公文要求地方檢討修正,引發「強制地方挺萊豬」質疑,對此,雲林農友林佳新於《新聞大白話》表示,有些網友批民進黨真的「無下線」,一直說「知道是萊劑有害、有毒,還吃的人、頭殼壞去?」,那為何要開放?這樣開放不就等於是「自我閹割」條款,也未簽訂任何協議,也無得到任何好處,台灣就自主開放,「張開雙臂」歡迎全世界含萊劑的肉品進口台灣,幫萊劑做人體實驗,要知道「萊劑肉品不只美國有、澳洲有、加拿大有,紐西蘭也有」。 林佳新另指,陳吉仲主委質詢最令人驚訝的一句話,竟說出「美國是因為土壤貧瘠,才會用萊劑養豬」,農業縣的農民聽了會笑掉大牙,豬都養在豬舍、豬圈「誰在土地上養豬?」,再者,美國是飼料大國,若真的土地貧瘠,怎能種出那麼多具「高經濟價值」的畜牧飼料? 至於陳吉仲主委指,若真的要萊劑「零檢出」,恐怕「牛排店倒光光」說法,連非農業專業的民眾,聽到都覺得漏洞百出的話,陳吉仲主委為何口出此言?林佳新指,陳主委說了三段話、出現大失誤,一是他說,台灣進口美豬、美牛約占進口量一半,牛排店要關、最多關一半,況且還有日本和牛、澳洲牛、台灣牛,怎麼可能如陳主委說的那樣;再者,陳主委一直再玩假數據,希望他別再當「假新聞製造者」,陳主委一再說,美豬、美牛成本約每公斤70元,一切都是不實在的,每天都有報關報表,每公斤約30元而已,台灣成本約要60多元,這些年我們的養豬小廠一再關門,然而我們進口豬肉,自2007年起是逐年升高,從1%大幅增至10%,10多年來產業慢慢被侵蝕,這時候陳吉仲要回歸「陳吉仲教授」,站在保護農業這邊,還是得到官癌的「陳吉仲主委」,捍衛民進黨政策,「他要對自己的良心負責」,不要忘記,自己的父親是豬農;因為同是農民,非常敬重陳阿伯,但陳阿伯是不是該打個電話給陳吉仲主委,問問:是不是忘了當初的農業良心?
    2020/10/28 19:01
  • 瘋吃肉!國人年均食肉量84.8公斤 完勝米、麵總和82.4公斤

    米飯一直是國人的主食,但最近的糧食年報出爐,國人的年均食米量小小下降,反觀像是食肉量則是增加,尤其是台灣一個人平均食肉量,來到84.8公斤,比起米和麵的總和82.4公斤還要高,其他像是小麥、玉米的進口量也增加,主食習慣悄悄改變,營養師表示,跟近年來盛行低醣飲食有很大的關係。
    2020/10/14 22:51
  • 台僑襄助進口量增  蒜價中秋前止漲10月可望回跌

    農委會今天表示,除將卡關進口大蒜拉到第三國清理,僑委會並請產地台僑協助改善帶土問題後,進口合格率已提高6個百分點,進口量增加中,蒜價應已止漲,10月可望緩步回跌。
    2020/09/20 16:20
  • 勤達「換掉外盒」進口陸製口罩 疑流入數家大醫院

    新北市衛生局查獲勤達醫療器材公司以中國製口罩假冒馬來西亞製。食藥署初步調查,勤達持有中國製口罩及馬來西亞製口罩輸入許可證,卻以馬來西亞外盒裝中國製口罩,問題口罩進口量及流向仍在調查。
    2020/09/15 16:46
  • 蒜頭飆破每公斤400元 監委申請自動調查

    國內蒜價飆漲,監察委員陳景峻表示,雖受限疫情讓蒜頭進口量減少,但漲幅是否合理、有無人為囤積炒作蒜價情形、主管機關產銷調控有無失職等,將深入了解,已申請自動調查。
    2020/09/13 16:16
  • 假的MIT口罩流竄 上半年陸製口罩進口占8成

    假的MIT口罩流入市面,讓民眾人心惶惶,其實在疫情爆發之前,台灣因為產能不夠,多半是進口,政府成國家隊徵收口罩,以達到內需需求,但以上半年1到6月來看,中國進口量就佔了8成以上,不織布工會就坦言,因為現在大陸口罩便宜,不少廠商都會想要多賺一點,進口大陸口罩來賣給民眾。
    2020/09/10 22:55
  • 台灣進美豬內臟逾萬噸 怎分辨報你知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107年,台灣豬內臟進口量總共2萬6千多公噸,其中美國是最大宗,進口、台灣豬內臟,如果沒有標示怎麼分辨,業者說,如果以豬腳來說,美豬體型比較大,以內臟來說,冷凍的吃起來比較沒甜味,而且腥味比較重,但是汆燙或清燉沒經過太多調味還吃得出來,要是滷炸烤過,就難分辨了。
    2020/09/04 19:12
  • 中國稀土殺手鐧?出口大減反制美國

    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它是17種化學元素的合稱,由於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從手機、電動汽車以及導彈都要用上,中國大陸是稀土資源大國,稀土儲量佔全球約四成,產量更佔全球八成,由於提煉過程容易汙染環境,許多國家就算擁有稀土,也寧可選擇自大陸進口,日本共同社報導,中國大陸稀土出口量,自2020年初開始明顯下降,和去年同期相比之下大減69.1%,其中一個原因是新冠肺炎,導致外需下滑,國際物流也中斷,由於美國80%的稀土來自中國大陸,因此在中美貿易戰中,中國大陸將稀土作為戰略武器,推測可能以稀土出口問題,來報復美國封殺中國企業。
    2020/08/30 21:00
  • 台灣味才青!本土自產五色胡椒 色鮮味更濃

    台灣市面上的胡椒,幾乎都是進口,一年的進口量約四千多公噸,金額高達四億台幣。但其實在台灣也有少數農民,種植特色胡椒,在高雄六龜山區的陳裕隆,祖傳四代都在種胡椒,他們引進技術,自產五色胡椒,從頭到尾都是人工種植,標榜味道比起進口胡椒更為濃郁。陳裕隆的農莊把胡椒入菜,用本土胡椒料理,吸引不少饕客前來。
    2020/07/14 21:39
  • 醫用口罩進口近7成來自中國 納邊境抽驗顧品質

    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醫用口罩進口量突破5400萬片,其中近7成來自中國。食藥署今天宣布,將於7月7日正式將醫用口罩納入邊境抽查檢驗,避免劣質口罩輸入。
    2020/07/03 16:25
  • 台灣自己來!海大團隊研發「國產鮭魚」 拚市佔率10%

    台灣人愛吃鮭魚,一年可以吃掉兩萬公噸。但台灣環境不適合養殖鮭魚,目前都是從海外進口,年進口量破一億美金,而且鮭魚佔全部進口漁產當中的35%,排名第一。現在政府跟海大團隊合作,用天然氣排出的「冷排水」,養殖國產鮭魚,幾年下來已經有成效。教授表示,未來北中南三廠串聯,國產鮭魚有望拚上市佔率10%。
    2020/07/01 23:19
  • 搶未來肉市場!雀巢瞄準14億人口

    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瑞士雀巢,計畫投入約1億美元,在中國天津市擴廠生產植物成分的「人造肉」,這是雀巢在亞洲打造的第一個人造肉工廠。中國當地由於非洲豬瘟,使得豬肉生產量大幅減少,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肉品進口量也短缺,雀巢看準中國14億人口的人造肉大餅,急於開拓當地市場,計畫在2020年底前就會開始販售.「未來肉」時代來臨,美國速食業者包括漢堡王、肯德基和麥當勞都跟進推出素肉漢堡,但未來肉要普及,售價是最大挑戰,像是Beyond Meat在台灣的售價,兩塊巴掌大小,約兩百多克的人造肉排,就要價499台幣.業者坦言人造肉的目標客群不是素食者,而是肉食者,有趣的是這些人造肉,因為味道和口感太接近真肉,反倒讓吃素的人不敢吃。
    2020/06/13 22: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