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狄鶯臉書活春宮張琍敏狄鶯何太心因性休克墮胎Melody中國大陸街頭
  • 搜尋:

    資收 結果共89筆

  • 中資收購英國最大晶片廠 恐涉國安疑慮、強生要查

    中國聞泰科技公司宣布,旗下位於荷蘭的「安世半導體」將收購英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NWF,消息一出,引發英國國家安全疑慮。
    2021/07/08 12:59
  • 踢爆美稅制漏洞! 前25大富豪避稅大公開

    很多人在繳所得稅的時候,千算萬算可能都省不了幾塊錢,但你知道美國超級大富豪的所得稅率,竟然比一般小市民還低嗎?美國非營利新聞組織ProPublica本周二(8日)發布調查報導,取得大量美國國稅局(IRS)資料,顯示美國排名前25的富豪們,每年的所得稅不是「零元」,就是所得稅率不到3%,甚至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相較美國一般民眾的所得稅率約為20%到30%,叫人情何以堪?最誇張的是這一切通通合法,因為美國所得稅課的是「薪資收入」,富豪們的資產都是靠股票或房地產增值,不在所得稅課稅範圍。
    2021/06/10 19:56
  • 10家上市櫃首季撤離大陸 投資累計匯回縮水67億元

    金管會統計,上市櫃公司今年首季赴中國投資家數較去年底減少10家,創下逾11年來同期最大減幅,連帶使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較去年底減少新台幣67億元;至於撤離中國的10家上市櫃,主要為食品、紡織與觀光業。
    2021/06/09 16:01
  • 拜登擬調高富人資本利得稅!美股週四午盤爆跌收黑

    週四 (22 日) 據彭博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傳出將調高美國富人的資本利得稅,消息一出,美國股市震盪,三大指數全數收跌。拜登擬針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金的美國人,調高資本利得稅,從目前的20%,提高至 39.6%,調幅驚人,若加上為歐巴馬健保(Obama Care)提撥的3.8%投資收益附加稅,等於投資人可能被課徵高達43.4%的稅,美股應聲由紅轉黑,收盤重挫。
    2021/04/23 10:27
  • 快訊/年收未達40.8萬沒報稅 當心錯過退稅權益

    現在職場新鮮人起薪不高,年薪可能未達40.8萬元繳稅門檻,理應可以不用報稅,但現在投資理財盛行,部分家長會幫小孩投資,除了薪資收入外,可能也有股息收入,如果以為自己薪資未達標40.8萬元就沒申報,可能會喪失退稅權益。
    2021/04/21 09:40
  • 立院初審 公立學校教職員繳付退撫基金免稅

    立法院司法、教文聯席會議今天初審通過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朝野立委與官員取得共識,增訂教職員繳付的退撫基金費用,不計入年度薪資收入課稅的條文。
    2021/04/15 17:04
  • 立院初審通過 現役軍人提繳退撫基金免稅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審查通過「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現役軍人繳付的退撫基金費用,不計入年度薪資收入課稅,預計民國111年1月1日實施。
    2021/04/07 15:43
  • 政院修法提繳退撫基金免稅 逾36萬軍教人員受惠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修法,增訂現役軍人、現職教職員繳付的退撫基金費用,不計入年度薪資收入課稅,預計明年元旦實施;據統計,受惠的教職員與現役軍人,合計超過36萬人。
    2021/03/04 16:10
  • 基本工資調升至2萬4千元 勞健保連動調整投保金額

    110年起多項新制上路,其中攸關勞工權益的薪資收入也有變動,基本工資將從元旦起調升至月薪2萬4000元、時薪160元,預計分別有155萬及52萬名勞工受惠。
    2020/12/24 12:49
  • 勞動基金截至今年5月底 累計虧損2246億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天公布最新整體勞動基金運用績效,今年截至5月底止,累計虧損新台幣2246億元,但因疫情趨緩、投資收益也逐步回升,5月單月收益回升707億元。
    2020/07/01 15:32
  • 中華電轉型有成果 結盟壯大集團布局

    中華電信今天舉行股東會,在員工兼股東頻頻發言阻擾下,議程進行牛步化;中華電報告,去年轉型取得階段性進展,轉投資收益達16.5億元,將持續以廣結盟策略,壯大布局。
    2020/05/29 12:51
  • 勞保入不敷出恐破產!?專家籲應提升勞保基金投資效益

    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展開,雖然四年前蔡總統曾提出要改革勞保年金,但後來只改了軍保以及公保,若勞保虧損問題遲遲不解決,六年內恐怕會破產。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吳育仁今(25日)接受《新聞大白話》資深記者張允曦及戴菀伶線上訪問表示,目前政府針對勞保所提出的方案,例如調高保險保費或政府撥補,恐怕都沒辦法延緩勞保基金將破產的危機。而關於勞保基金投資效益的部分,我國目前委託研究或委託操作只有4%的收益率,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應有所提升,甚至2020總統大選期間,在野黨陣營也曾提出應將勞動基金或勞保基金投資收益提高到跟其他國家一樣10%,但政府目前還沒有針對這部分多做著墨,若能有效提升收益率,將會帶來非常大的投資效益。
    2020/05/25 17:50
  • 借錢先存錢!民眾辦「紓困」銀行要求存10萬

    很多人申辦勞工紓困貸款遇到狀況,明明勞動部說,基本有薪資收入就ok,尤其有勞保投保紀錄會加分,就因為這樣讓沒勞保投保紀錄的「網拍賣家」兼職者更麻煩,因為沒錢去貸款,銀行卻要他們先存10萬元,有些人信用紀錄不好有勞保紀錄反而通過,銀行解釋存款10萬以上信用評比會加分才會要求。
    2020/05/14 19:07
  • 體育紓困領嘸? 「自由」教練:薪減50%難舉證

    政府在四月底將體育產業和個人提出紓困方案,但其中個人的部分像是自由球評或教練,最高三個月可以領總共六萬元的補助,但領取的門檻過高,要提薪資收入減少50%的證明,讓基層抱怨根本就是看得到吃不到。
    2020/05/03 20:10
  • 經濟卡關!東南旅行社 盼分公司房東減租

    疫情重創觀光業,像是東南旅行社,也呼籲各分公司請房東減租求生存,還有飯店業超過一半,都是承租壽險公司大樓,現在營運也拉警報,所以四大壽險公司也向金管會建言,希望能降低「不動產投資收益」門檻,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2020/03/26 20:38
  • 境外公司解散獲配清算所得 適用資金匯回專法

    財政部近日核釋,台商解散、清算境外轉投資公司所分配的清算所得,性質形同每年獲配的境外轉投資收益,一樣可適用海外資金專法匯回;會計師認為,有利台商更順暢調整境外布局。
    2019/12/24 10:26
  • 台股拉尾盤 漲63點收復12000點大關

    大型個股動能熄火壓抑台股,所幸尾盤帶量衝高收復12000點大關,終場指數收在12022.23點,法人分析,台股指數面臨漲多修正,以及外資放假量縮影響,後續外資收假歸隊,中長線仍有機會上攻。
    2019/12/23 14:34
  • 海外資金專法上路逾2個半月 申請規模突破200億

    海外資金專法效果逐漸顯現,財政部統計,從8月15日至11月1日,已有47案申請,申請匯回規模突破新台幣200億元大關,達213.8億元,實際已回流資金41.4億元,之中近7成為企業境外轉投資收益匯回。
    2019/11/04 16:24
  • 快訊/撤陸!上市櫃公司處分投資 獲利匯回400億

    根據台股上市櫃公司最新半年報統計,從去年第一季底美中貿易戰開始升溫後,上市櫃公司處分大陸投資子公司投資金額增增加350億元;投資收益匯回也有增溫趨勢,短短一年多匯回投資收益逾4百億元。
    2019/09/09 09:44
  • 立院法制局建議 「名模條款」納入通勤費核實減除

    針對所得稅「名模條款」修法,立法院法制局發布評估報告,建議將「通勤費」納入核實減除項目;且取得薪資收入的必要費用不應另列為特別扣除額,而是依收入多寡訂定扣除比率。
    2019/04/09 17:10
  • 這間衛生所疑濫開藥物 一年爽賺獎金360萬

    台灣健保制度令各國稱羨,但卻有不少專家警告健保恐有破產的疑慮!近日有週刊爆料,新北市三芝衛生所為了賺取獎金,疑似濫開藥物給病患,每年除了薪資收入外,還可以領360萬元的獎金,目前健保局已著手調查這筆獎金是否涉及不法。
    2019/03/20 11:32
  • 回收「廢棄木材」 打造木製藝術品

    這幾年環保意識抬頭,政府也極力推動減廢、減量、零廢棄物的目標,因此有木材回收業者,將難得收集回來的百年檜木,委託資深木工師傅,打造一件件木工藝術品,而台北市環保局資收隊,現在也將不要的廢棄家具,重製再生。
    2019/02/06 23:00
  • 國際精品集團 投資日本眼鏡品牌

    平價時尚席捲全球,日本眼鏡品牌10年來在全球展店超過260家,最近更得到國際精品集團和日本物產企業合資收購,這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只有41歲的型男社長田中修治。
    2018/11/30 21:51
  • 競選3個月花1513萬! 柯要姚、丁公布開銷

    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動公布競選帳目,並且要對手比照辦理,截至九月,柯文哲的競選花費1500多萬,不過他的財務監督委員說之前柯文哲的行動競總在北投辦活動被罰款,這筆錢不准用募資收入來繳,柯文哲聽了直說晴天霹靂!
    2018/10/31 20:28
  • 英外相.大陸外長王毅 對坐戰略對話開啟

    英國新任外相杭特,上任後第一次出訪中國大陸,前後會見了大陸外長王毅和總理李克強,兩場會面杭特都試圖努力的在言詞上,跟兩位官員套交情拉近距離,這麼做無非是為了強化英國脫歐前後的英中關係。但是在杭特出發前往大陸之前,英國政府才宣布,將大幅收緊外資收購監管的計劃。各界猜測,就是針對引起西方國家憂慮的「中國製造2025」。英國想和中國有貿易往來,但面對大陸企業時始終有所顧忌。
    2018/07/31 19: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