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鵬黑夜奇俠排名黃仁勳演講性事NVIDIA果糖曾馨瑩速食立法院
  • 搜尋:

    變異 結果共2,494筆

  • 輕症沒關係?43%確診者罹「長新冠」 後遺症恐難痊癒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尤其Omicron變異株大流行,國內疫情也再度爆發,昨(19)日本土確診數一口氣突破9萬例,儘管台灣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確診者也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仍不能掉以輕心。國外研究指出,約有76%的確診者呈現輕症,不須住院治療,但有43%的康復者會出現後遺症,這種狀況也被稱為「長新冠」。
    2022/05/20 12:06
  • 上週批清零挨轟 譚德塞再稱「陸抗疫措施無法持久」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17日表示,由於COVID-19的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很強,中國採取極端清零措施來抗疫無法持久,但各國要用什麼政策由它們自己決定。
    2022/05/19 09:34
  • 大陸出現Omicron新亞變種 傳播率快23%

    大陸疫情焦點轉向,廣州出現OmicronBA.2.12.1境外輸入確診,這款變異株比原先OmicronBA.2傳播率快23%;另外,北京疫情持續升溫,17號新增感染69例,官方要求搭地鐵、公車刷健康碼,而正在閉館的北京故宮,趁機推行數位雲遊;疫情趨緩的上海,封控區人口降至86萬人,上海街道車流、人潮逐漸回歸。
    2022/05/18 19:58
  • 北韓爆發疫情 WHO:令人憂心新變異病毒株出現

    世界衛生組織(WHO)高階官員今天指出,冠狀病毒在未接種疫苗人口中高度傳播,例如北韓狀況,將增加形成新種變異病毒株的風險。
    2022/05/18 15:10
  • 韓國爆首例BA.4、BA.5變異株 傳播速度快13%

    韓國近期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檢出率大增,在當地開始造成流行,沒想到昨(17)日又發現首例的BA.4、BA.5亞型變異株,這兩種病毒目前在南非造成大流行,現下已經出現在韓國。南韓政府原訂在23日解除「染疫者須隔離7天」的防疫措施,但有鑒於又有新病毒傳入,因此隔離規定有計劃將再延期一個月。
    2022/05/18 09:55
  • Omicron亞變種BA.4、BA.5 ECDC列「高關注變異株」 新加坡爆首例

    在南非發現的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BA.4和BA.5,近期被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列為「高關注變異株」,它具有超強傳播力,可以逃避疫苗或確診過帶來的免疫力,而新加坡近日也宣布,當地首度出現BA.4及BA.5的社區病例。TVBS資深記者陳相如今(1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BA.4、BA.5使南非在去年12月疫情急速升溫,現在病毒蔓延到亞洲,新加坡更在15日首度出現社區病例,確診的3位民眾雖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皆已施打加強劑,所以新加坡衛生部趕緊宣布,未來將加強監測力度,持續留意BA.4及BA.5本土傳播情形,並要求未接種疫苗、60歲以上及慢性疾病患者都要接種加強劑。」
    2022/05/17 15:40
  • 0+7即將上路 各國密切接觸者相關規範一次看

    指揮中心於今(16)日宣布,將放寬密切接觸者居隔「3+4」的規制,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除居家隔離,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儘管Omicron變異株仍在全球肆虐,為了避免企業面臨人手不足的窘境,維持正常生活運作,各國也逐漸放寬規制,縮短或取消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期間。
    2022/05/16 16:43
  • CNN:鑑於陸清零混亂 台灣民眾普遍支持現行防疫政策

    台灣去年5月COVID-19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許多商家停業2個多月,但此後政府進行深刻反思,既然實施嚴格隔離措施仍擋不了Omicron變異株,就該轉變思維與病毒共存。
    2022/05/14 21:47
  • 有「5症狀」恐是腎臟長水泡! 醫揭1關鍵擺脫壯年洗腎

    據健保署統計,我國洗腎人口已超過9.2萬,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民眾普遍認為洗腎的元兇是飲食習慣不良或糖尿病,但事實上,卻有2至3%的洗腎原因源於「多囊腎」這種遺傳疾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腎臟系主治醫師張耘綸醫師說明,多囊腎致病原因源於基因變異,一旦開始增生水泡,腎臟將會慢慢膨脹、可能大如橄欖球,同時讓腎臟失去原有的功能,導致無法正常排水、排毒等,這時就必須開始洗腎。尤其是突變基因PKD1的多囊腎患者進入洗腎時間會更早,大約落在52至54歲,影響生活甚鉅!
    2022/05/13 22:57
  • 美國「新變異株迅速傳播」 調查:僅31%受訪者憂染疫

    美媒5月9日引述衛生專家稱,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病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的新亞型BA.2.12.1於4月起在美國迅速傳播,它或會在未來數週內成為美國的主流病毒株。但一份5月11日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在4月時,只有約31%受訪美國成人擔心自己染疫。
    2022/05/13 13:38
  • 羨慕!10%天選之人「逃過確診」 專家:天生有抗新冠基因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自2019年蔓延至今,不少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台灣也不例外。現今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病毒傳播威力極強,讓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不過,英國有研究指出,目前仍有約10%的英國人從未感染新冠肺炎,這群「天選之人」之所以能逃過染疫的原因也曝光。
    2022/05/13 12:17
  • 東京出現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 疑為社區感染

    繼日本仙台市後,東京都政府今天宣布,首度在6個檢體驗出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是BA.1與BA.2基因序列重組並非XE變異株,6人全是輕症,由於無海外接觸史,研判應為社區感染。
    2022/05/12 16:50
  • 傳染力更強、韓國O亞種BA.2.12.1 一週增6例

    韓國先是在這個月3日發現首例Omicron亞變種「BA.2.12.1」確診案例,為境外移入,患者是一名50多歲婦人,自美國入境韓國前已打3劑疫苗,當時研究便顯示「BA.2.12.1」比BA.2更具傳染力。不料才經過一週的時間,韓國累計確診「BA.2.12.1」來到6例,而除了新變異株的傳入外,由於韓國鬆綁防疫措施,近日又引發新冠可能再次反撲的隱憂。
    2022/05/11 13:19
  • 白宮估今秋疫情再起 含重複者上億人將染疫

    美國醫療專家警告,由於新冠病毒變異太快,重複感染的人將越來越多,今年秋冬美國疫情將再起,到時染疫人數可能會達到一億人。新冠病毒與人類的戰爭已經打了好幾年,不打疫苗的佛系抗疫法已造成慘重傷亡,老人與小孩依然是最脆弱的族群。美國幼童疫苗難產,讓許多5歲以下幼童的家長極度不滿,輝瑞與莫德納藥廠有不同應變,美國食藥署也承諾加快幼童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審查。對於越來越多的突破性感染,醫療專家也警告不可小覷,不管確診過幾次,確診五天內接受醫療,可大大降低重症住院與死亡率。
    2022/05/10 19:53
  • 1人陽性整層帶走!上海傳「防疫連坐」 網轟:魔鬼政策

    全球新冠疫情仍未平息,上海持續受Omicron變異株肆虐,至今已封城一個多月,導致民怨四起;怎料近日又傳出,當地政府祭出最新防疫政策「同層連坐」,只要同層樓有一人染疫,整層樓的人都將被帶走隔離,掀起質疑聲浪。
    2022/05/09 10:10
  • 澳洲紐西蘭Omicron亞變種入侵 疫情恐升溫

    COVID-19變異株Omicron的3個亞變種BA.2.12.1、BA.4和BA.5已開始在澳洲傳播,而紐西蘭也出現BA.5。目前紐、澳兩國COVID-19感染率在全球分居第一和第二。
    2022/05/09 05:27
  • 藍揭高登「綠油油」打臉陳時中 蘇貞昌:不要用口水汙衊

    國內疫情持續攀升,昨(6)日總統蔡英文也以錄影的方式發表談話,表示現在因應國內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指揮中心開始調整各項防疫措施,而行政院長蘇貞昌今(7)日一早也在指揮官陳時中的陪同下,到指揮中心視察防疫措施。針對媒體詢問,高登負責人說「就算國民黨沒罵我,我還是做不出來」是否是打臉陳時中,蘇貞昌表示,希望大家不要用口水污衊辛苦的防疫人員。
    2022/05/07 10:17
  • 海外又現O病毒變異株、美韓都有 專家:先守好這波

    Omciron病毒持續變異,美國近期出現Omicron亞變種株BA.2.12.1,在當地迅速傳播,國外專家估計,未來數週恐成為美國主流病毒株,南韓也驗出首例BA.2.12.1的境外移入個案;而國內疫情嚴峻,針對新變異株,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如在國外掀起流行,顯示病毒出現免疫逃脫,如新變異株要來,可能也是一陣子之後的事,國內當前要處理的,是專心因應現在大流行的情況。
    2022/05/06 11:05
  • 新變異株在美傳播快「超越BA.2」 專家:恐成主流

    美媒5月4日引述專家稱,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病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的新亞型BA.2.12.1在美國迅速傳播,它可能會在未來數週內,成為美國的主流病毒株。
    2022/05/06 08:49
  • Omicron都輕症? 美研究:和其他變異株一樣嚴重

    美國大型研究發現,SARS-CoV2病毒變異株Omicron本質上和先前其他版本的變異株一樣嚴重,推翻了過去研究認為Omicron傳染力更強、卻比較不嚴重的假設。
    2022/05/05 15:56
  • 新Omicron亞型變異株 導致南非疫情升溫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COVID-19變異株Omicron的兩個新亞型變異株,導致南非染疫通報數激增。世衛強調檢測的重要性,以監測病毒的突變和傳播。
    2022/05/05 08:57
  • 染Omicron恐怖後遺症 他「爆睡17小時」叫不醒

    近日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確診人數持續創新高,儘管Omicron變異株,相較其他類型的病毒症狀較輕微,但仍有醫師示警,部分民眾恐會出現較嚴重的後遺症。日本就有醫師透露,觀察到部分確診者在康復後會出現嚴重倦怠、愛睏等後遺症,甚至還有人連睡17小時都叫不醒,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
    2022/05/04 19:32
  • 新冠輕症痊癒者也難逃 後遺症廣泛難測

    雖然歐美已解封,但與新冠病毒共存並不是那麼容易。解封只是第一步,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所有感染者都有可能受到新冠後遺症之苦,不限重症者,所以千萬別太豁達地只往好處看,認為染疫也好,能得到新冠肺炎抗體,可能同時也要面對沒完沒了的後遺症。新冠病毒變異多次,新冠後遺症各種新症狀也不斷出現,醫學研究趕不上變化,對新冠後遺症的原因也還沒有定論。來看美國這位輕症患者的慘痛例子,她的新冠後遺症症狀,比染疫更糟糕。
    2022/05/03 19:53
  • 比爾蓋茲:新冠病毒恐變更致命 最壞的狀況還未發生

    新冠疫情邁入第3年,許多國家都已經放鬆防疫政策,希望能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但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卻警告,最壞的狀況可能還沒發生,病毒仍有機會變得更致命,傳播力更強。
    2022/05/03 10:07
  • 美國首季經濟意外萎縮 創2年前因疫情衰退首見

    美國政府今天公布的資料顯示,由於Omicron變異株和政府支出縮減衝擊消費者和企業,2022年首季經濟成長率不僅未出現原先預期的小幅增長,反而衰退1.4%,2年前因疫情衰退以來首見。
    2022/04/29 08:3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