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腎遺傳率逾5成!發病機率百分百
因為多囊腎是遺傳性疾病,瞭解自身是否有風險最重要的就是家族史。張紜綸醫師強調,定期健康檢查時發現腎臟有水泡不用過於緊張,腎臟出現一、兩個水泡是正常的、屬於良性,定期追蹤即可。若發現水泡開始增長,甚至一檢查數量就非常多,應及早與腎臟科討論,確認是否有相關風險,以利進一步確診。
5大症狀小心多囊腎 4檢查及早確診
高血壓:腎臟是負責調節血壓重要的器官之一,當腎臟被水泡佔據降低功能時,將使多囊腎患者血壓升高,且無法用一般藥物控制血壓,應提高警覺可能是腎臟相關疾病。
腹脹腹痛:水泡快速增長後,腎臟變得跟橄欖球一樣大,讓腹腔器官受壓迫而導致的症狀。
血尿與泌尿道感染:水泡可能會破裂,會導致血尿或泌尿道感染。
腎結石:水泡阻礙尿液排除,導致腎結石發生。
提醒民眾一旦出現上述5大症狀,要小心可能是多囊腎,務必盡早就醫做相關4大檢查,分別是影像、血液、尿液、基因4種診斷。
擺脫洗腎關鍵 多囊腎口服藥已有健保給付
過去多囊腎缺乏有效治療,僅能透過多喝水延緩水泡生長;透過少鹽、少蛋白飲食,降低腎臟負擔,並且使用治療高血壓藥物穩定腎臟功能。但這些無法真正減緩病患進入洗腎時間。所幸現在已有多囊腎口服藥物獲得藥證、且有健保給付,可有效延緩病程,抑制水泡增長,能延後洗腎時間,因為多囊腎PKD1突變族群進入洗腎時間更快,剛好是在52至54歲的壯年族群,同時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對患者的心理及人生規劃也帶來劇烈衝擊!
張耘綸醫師曾收治一名38歲年輕男性,因腹脹就醫,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腎臟佈滿水泡且大小快超出螢幕範圍、確診為多囊腎。正準備接受治療時,卻因為腦出血住進加護病房。多囊腎有1/4的機率可能發生腦部血管瘤及心臟瓣膜相關疾病,因此確診多囊腎後,除了及早與腎臟科醫師討論治療策略,還需安排相關檢查。
最後,張耘綸醫師呼籲,除了及早接受治療,多囊腎患者日常也可以透過生活習慣保護自己的腎臟,像是養成每天量血壓習慣、多喝水、少鹽少蛋白等。此外,治療期間可能會發現有頻尿問題,可以與醫師討論提早服藥時間,白天小便次數增加也無妨。發現5大症狀出現,務必及早就醫及早治療,現在針對多囊腎已有很好的治療對策!
延伸閱讀
快訊/衛生局公布最新「宜蘭足跡」
快訊/衛生局公布最新「南投足跡」
本文由《每日健康》授權提供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