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西門電影院歇業招牌群創南部科學園區道路新北張學雷愛情食腦蟲中華電信
  • 搜尋:

    譴責 結果共3,373筆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遭重判 歐美批白俄審判為騙局

    負責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委員會今天譴責白俄羅斯「出於政治動機」,判處2022年獲獎的人權運動人士畢亞利亞茨基入獄10年;美國和歐盟也稱這場審判是「騙局」。
    2023/03/04 14:41
  • 俄女高音演出被取消俄駐台代表處譴責 文化部:尊重多元聲音

    面對台灣公民團體,以及在台烏克蘭社群強烈反彈,國家交響樂團日前決定取消遭質疑為「普欽好友」的俄羅斯女高音涅翠柯的演出。莫斯科駐台代表處3日發文深感遺憾,並譴責以國籍而生的歧視,和主管當局放縱仇恨。文化部4日早上回應「尊重各界多元的聲音」。 面對台灣公民團體,以及在台烏克蘭社群強烈反彈,國家交響樂團日前決定取消遭質疑為「普欽好友」的俄羅斯女高音涅翠柯的演出。莫斯科駐台代表處3日發文深感遺憾,並譴責以國籍而生的歧視,和主管當局放縱仇恨。文化部4日早上回應「尊重各界多元的聲音」。
    2023/03/04 13:16
  • 白俄羅斯打壓民主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遭判10年徒刑

    白俄羅斯法院今天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畢亞利亞茨基判處10年徒刑,他的支持者說,這是為了報復他在維護人權方面所做的努力,判決恐會受到西方人權團體強烈譴責。
    2023/03/03 21:41
  • 馮世寬怒嗆「放他XXX」還不夠! 退輔會再發聲明譴責日媒

    自詡超過100分的退輔會主委馮世寬,2日早上才在立法院怒斥日本媒體質疑國軍忠誠度的報導,退輔會到了下午強硬姿態再擺出來,特別發新聞稿嚴厲譴責不實訊息,甚至貼到臉書專頁上,引來大批網友的支持和留言。
    2023/03/02 18:29
  • G20外長會登場 對俄譴責分歧聯合聲明恐流產

    G20外長會議將在印度正式展開,俄烏戰爭預料依舊會成為會議焦點。
    2023/03/02 15:20
  • 網友酸在好市多拿冰霸杯裝飲料是「貪小便宜」 反遭嗆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po文爆料,說逛好市多遇到有人拿冰霸杯裝飲料,他譴責對方「貪小便宜」的行為很丟臉,對此當事人出面駁斥,說是為了響應環保,而且事先也有知會店員,整件事變成大型翻車現場。
    2023/03/01 13:25
  • 恐怖!女學生疑抗議戴頭巾遭「下毒報復」 伊朗當局稱將調查

    伊朗當局已證實,正就近日有數名女學生因為抗議強制戴伊斯蘭頭巾而遭到「下毒報復」的報導展開調查。伊朗維權人士稱之「生化恐怖主義」,呼籲全球對德黑蘭政權予以譴責。
    2023/03/01 09:01
  • 昔表態挺普欽!俄女高音將來台演出 在台烏克蘭人:感到沮喪

    俄羅斯女高音安娜涅翠布柯將於下(3)月5日訪台舉行音樂會,俄烏戰爭初起時她曾發言支持祖國,但隨後發布聲明表示譴責戰爭,和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不過已引起支持、反對兩極聲浪。
    2023/02/28 11:49
  • 烏俄背後的「藏鏡人」?美、中拚戰爭調停 要搶大國話語權

    過去一年,相較於歐美傾盡資源,軍援烏克蘭,中國大陸的立場相對隱晦模糊,沒有公開譴責俄羅斯。美國媒體更多次報導,北京假借貿易名目,向俄羅斯出口物資。就在烏俄開戰滿周年之際,中方表示要提出「政治解決」及全球安全倡議文件。北京立場由暗轉明,有哪些盤算?是在向歐美國家下戰帖嗎?來看接下來的專題報導。
    2023/02/25 22:31
  • 戰爭打一年沒獲勝 俄仍放煙火慶祝軍事節日

    烏俄戰爭開打滿一週年的前夕,俄羅斯慶祝「祖國保衛者日」,在莫斯科和克里米亞都放煙火慶祝。國際社會則展現對烏克蘭的力挺,聯合國大會更是通過決議,要求俄國撤軍,但中國和印度卻投下棄權票,仍然不願公開譴責俄國。烏克蘭境內的紀念活動,儘管氣氛比較沉重,但基輔當局不打悲情牌,而是希望國際社會,記住烏克蘭這一整年的英勇抵抗。
    2023/02/24 22:09
  • 「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 陸發文件籲停火

    俄烏戰爭滿周年,中國大陸發布「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呼籲雙方「停火止戰、啟動和談」,但文件中並沒有譴責出兵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也引起各界質疑中國對外宣稱的「中立性」。
    2023/02/24 18:40
  • 烏俄開戰周年 澤倫斯基:烏克蘭沒被擊倒將得勝

    烏俄戰爭周年,中國大陸今天(24日)發布「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立場」文件,但內容還是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略行為。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習近平預計也要在今天發表「和平談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3日則在與西班牙首相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期盼和中國進行會晤。
    2023/02/24 14:49
  • 戰爭近週年 聯合國秘書長譴責俄侵烏:侮辱集體良知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在波蘭華沙會晤北約和歐洲領袖,聯合國秘書長譴責俄羅斯入侵「是對集體良知的侮辱」之際,盟國誓將加強「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防禦。
    2023/02/23 11:46
  • 最快春季!法國在台代表證實2訪團將訪台 期待中國能更譴責俄入侵烏

    法國在台代表公孫孟22日舉行媒體見面會,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達強烈批評,更提出很遺憾中國沒有直明譴責。對於兩岸關係,法國則是維持一貫立場「支持和平、安全、區域維持現狀」,至於台法交流,他也透露最快今年春季,就會有法國參議院的訪團再度訪問台灣!
    2023/02/22 22:31
  • 太扯! 陸媒瞎傳「大S、具俊曄要離婚」經紀人:依法維權

    大S、具俊曄自去年閃婚後,期間不時冒出兩人婚姻失和的傳聞,如今又有大陸媒體爆料,他們馬上就要離婚,甚至大S已經懷上第三胎,但消息完全未經查證,實際詢問大S經紀人,他們嚴正譴責,回應「將以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2023/02/22 15:03
  • 劍指中俄 美譴責安理會對北韓發射飛彈保持沉默

    美國今天譴責聯合國安理會對北韓發射飛彈無所作為的態度相當「危險」,但未點名中國和俄羅斯「迫使」安理會「保持沉默」。
    2023/02/21 10:50
  • 北韓疑發射洲際彈道飛彈 南韓:只會招致嚴酷制裁

    北韓今天下午疑似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南韓政府緊急召開國家安全會議(NSC)常任委員會,譴責北韓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挑釁行為,警告此舉只會招致嚴酷國際制裁。
    2023/02/18 22:17
  • 沒錢上髮廊?日澡堂遇奧客違規染髮 「地板染血」

    許多日本人閒暇時喜歡到公共澡堂泡湯享受,但日本多數澡堂都有相關規範,例如禁止在浴場染髮、除毛,身上刺青的人不得進入等等。然而近日卻有觀光客在公共澡堂大喇喇染起頭髮,還把整片地板染紅,宛如鮮血滲入磁磚,讓業者傷透腦筋,網友也替店家抱不平,大力譴責:「想去染髮就去美容院啊!」
    2023/02/18 11:15
  • 一家帶孩破壞裝置落跑!台南化石園區氣炸 當事人道歉了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館內互動裝置遭民眾破壞,且事後直接落跑,連通知一聲都沒有,讓博物館人員相當憤怒,發文譴責肇事者,呼籲遊客若不慎用壞博物館資源,也要誠實告知;目前當事人已道歉,表示會負後續責任。
    2023/02/15 12:10
  • 重建烏克蘭 歐盟將動用俄羅斯遭凍結資金

    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遭西方國家強烈譴責及制裁,大量海外資產遭凍結,今年輪值歐盟主席國的瑞典政府14日表示,俄羅斯被凍結的資金,將用於烏克蘭重建工作。
    2023/02/15 11:12
  • 我會找到你!男帶兒破壞化石館裝置 搖爆球體一家落跑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是國內第一座化石博物館,卻傳有家長帶頭做壞示範,遭破壞的是一個互動裝置,應該轉動下方底盤轉輪,進行互動,卻有一名男子觸碰球體,孩子跟著有樣學樣,然後父子一起大力搖晃,造成球體爆裂液體外洩,地板被搞的像淹水,沒想到這位家長,連一聲知會都沒有,一家人迅速逃離園區,園方氣炸PO網譴責,要揪出這名家長。
    2023/02/14 13:54
  • 陸海警船惡意發射雷射光 菲船員暫失明怒譴責:侵犯主權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今(13日)發出聲明,指責中國大陸一艘海警船惡意向菲國的海警船發出軍用等級的雷射光,導致菲國船上部分人員短暫失明,並稱中方行為是在「公然侵犯馬尼拉主權」。
    2023/02/13 15:08
  • 強震逾3萬人罹難!聯合國認物資難進敘利亞 痛批戰亂地區

    聯合國今天針對無法將急需的救援物資送進敘利亞飽經戰亂地區予以譴責。襲擊土耳其和敘利亞的強震已經造成超過3萬3000人罹難,聯合國警告死亡人數將會遠高於此。
    2023/02/13 08:32
  • 以色列東耶路撒冷恐攻 外交部:台僑均安

    以色列東耶路撒冷巴士站昨天發生汽車衝撞恐怖攻擊事件,外交部表示,經過初步了解,在以色列的台灣民眾均安全,已向以色列表達台灣的哀悼及誠摯慰問,並嚴正譴責恐怖暴力行為。
    2023/02/11 13:13
  • 美抗中共識牽動挺台力道 挑戰兩岸關係

    美國眾議院以419票壓倒性通過決議案,譴責中國偵察氣球侵犯主權。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美國眾議院以419票對0票的壓倒性票數,通過譴責大陸派氣球侵入美國領空決議案,反應出美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抗中氣勢都非常足夠,也已經達成整體共識。美國眾議院達成反制大陸共識後,將採取哪些行動來達成目的,值得關注,當中包括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不會來訪台灣,以及眾議院的中國特別委員會席Mike Gallagher是不是會帶領國會議員到台灣進行聽證會,如果真的舉行了,就代表美國政府正式於海外做出政治行動,這樣的象徵意義非常足夠,也會造成美中關係更緊張。」
    2023/02/10 17:0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