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行家 結果共828筆

  • 拜登政府向左轉 美國正在讓凱因斯再次偉大

    在拜登政府眼中,英國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提倡的政府大幅舉債方案雖然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卻是避免經濟蕭條的唯一之路。
    2021/04/09 10:56
  • 觀點/金融信託將成為台灣社會抗衰老的重要支柱

    「23,604,265」,從2020年1月台灣人口到達最高的2,360多萬之後,就開始從頂端往下調整。依據國發會的推估,30年後台灣人口將回落到2,000萬人的規模,而那卻也正是30年前台灣人口的大致水準。這60年間,呈現出了台灣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逐步老化,加上後續世代在經濟環境與生活水平選擇下,使台灣家庭結構長期持續少子化的發展趨勢。
    2021/04/09 10:48
  • 炒飯用隔夜飯最好吃? 行家曝真相:恐影響口感

    一名女子到餐廳點了羊肉炒飯,沒想到餐點上桌時卻發現廚師不僅沒將白飯炒散,甚至整碗飯米粒都黏糊糊的,似乎是煮飯時水放得太多;慘的是食物放進嘴裡也沒有香味,氣得她痛批,「花了100元,到底在吃什麼」。對此眾人認為炒飯一定要用「隔夜冷飯」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不過立刻就被行家打臉,推翻長久以來的迷思。
    2021/03/13 16:24
  • 疫苗分配不均 考驗全球抗疫韌性

    疫情肆虐,疫苗終於研發問世,各國無不希望在接種疫苗後趕緊回復經濟與社會秩序,但疫苗分配不均所衍生的社會動盪不安,將使復甦之路變得顛簸難行。
    2021/03/11 16:57
  • 拚圈粉、求吸睛 電子支付百家爭鳴「嗶」大戰開打

    【台灣銀行家】FinTech成發燒話題,讓全聯、全家等零售通路業者也大舉搶進,合計今年專營電子支付者可望增至12家,當「金融生態圈」競爭白熱化之際,跨界合作的可能性也激增。
    2021/03/11 16:27
  • 銀髮老人互助會破產頻傳 金管會打造有利高齡族金融環境

    【台灣銀行家】民間社會救助在早年十分盛行,原是以關懷老人為目的,近來卻爭議頻傳,讓許多老人家求助無門。因應超高齡社會趨勢,金管會聯手金研院及各金融機構加強推動金融教育及普惠金融,打造更有利高齡者的金融環境。
    2021/03/11 16:27
  • 台灣推動無現金社會 央行數位貨幣或與民間電子支付並存

    【台灣銀行家】在央行數位貨幣推廣過程中,制度的設計與民眾使用習慣,遠比技術問題複雜。目前絕大多數國家對於央行數位貨幣,都是採穩健審慎的方式推動,「不急於搶第一,做得正確更重要。」
    2021/03/11 15:33
  • 現金、電子支付、CBDC的消長 央行數位貨幣的發展趨勢

    網路虛擬世界不斷擴張,終於來到中央銀行門口,央行發行數位貨幣,會不會徹底改變人們的交易行為?一個沒有紙鈔的世界,真的來臨了嗎?
    2021/03/10 20:40
  • 全面解析「拜登經濟學」 弱勢總統誓言翻轉美國

    拜登沒有歐巴馬的個人魅力,也缺乏川普捨我其誰的霸氣,但是他要引領美國重回多邊架構,強化美國的全球領導力,還要以驚人的速度奔向零排放目標,弱勢總統卻有史上最宏偉的目標,拜登如何達成?
    2021/03/10 20:39
  • 資產大幅膨脹 金融資產價格攀升 央行示警

    中央銀行、財政部以及行政院所屬各單位聯手抑制資產泡沫,緩和全球熱錢四處流竄對台灣實體經濟的衝擊,這場百年一見的資產榮景,最終會如何收場?
    2021/03/10 18:18
  • 後疫情復甦緩慢多變  「抗疫」進入長期抗戰局面

    【台灣銀行家】全球疫情已從之前的急性發作期走向下一階段,但依然蠢蠢欲動,等著吞噬那些誤判微妙平衡的人。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控制病毒,而這段時間的損傷又有多大。
    2021/03/10 18:11
  • 觀點/讓疫苗開啟終結疫情的序章

    肆虐全球的武漢肺炎,隨著歐美國家開打疫苗後,許多城市陸續解封,為疫情的終結帶來了一絲曙光。畢竟,面對嚴厲的全球疫情,本土疫情的「加零」只能代表台灣目前阻隔疫情擴散成功,若要讓邊境再次開放、日常生活一如往昔,疫苗的全面接種將是不可或缺。因為只有經由大規模疫苗接種所達成的群體抗體保護,才能避免因為自然免疫(讓多數人經由感染產生抗體),而需要付出龐大的生命成本。
    2021/03/09 16:11
  • 如何看待2021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商品市場

    COVID-19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已近一年,至今病例數仍不斷攀升,特別是歐美第二、三波疫情來勢洶洶,英國、南非及巴西等地更發現高傳染性變異病毒株。即使目前許多國家已開始接種疫苗,但全球疫情似乎未見消退。奇怪的是,當前各界對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卻較半年前的看法樂觀,國際貨幣基金(IMF)於今年1月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5.5%,亦高於前兩次預測的幅度。
    2021/03/09 15:57
  • 疫情退燒下的復甦之路 超前思考疫情「流感化」的新經濟

    【台灣銀行家】疫苗施打逐漸普遍,是2021年各國抗疫最重要的武器,但是疫苗並非萬靈丹,也無法在短期內普及化,疫情逐漸退燒下的經濟復甦,要如何期待與準備呢?
    2021/03/09 15:51
  • 律師「養3兒月噴7萬」嘆超燒錢 網笑:小孩就像碎鈔機

    常常聽到人說養小孩不僅花時間花心力,同時也非常花錢,投資達人「銀行家尼莫」日前就曬出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意為以英語為第二語言)小學的收費明細,一學期的註冊費達1萬8千元,其餘還有月費、作業簿本費、安親課輔費等,金額加總起來相當驚人,但律師林智群律師看完卻笑說,這個價錢真的算便宜,他家3個孩子1個月的上課費用至少7萬元,嘆道「養小孩就是燒錢」。
    2021/03/06 20:34
  • 冷水煮飯超NG!內行揭「熱水煮米」關鍵:口感加分

    米飯是餐桌上離不開的主食之一,而大多數人通常都會以冷水來煮飯,不過就有行家分享,水溫是影響米飯口感的重要關鍵,更透露若想將米飯煮得更加香軟,最好是以「熱水」來煮,煮飯訣竅一一曝光,讓不少人大嘆「煮錯20年了」。
    2021/02/22 11:39
  • 投資新創優於買房置產 鼓吹創業精神從照顧年輕世代開始

    【台灣銀行家】台灣目前的首要之務,就是讓大環境越來越有利於創新,假設你有100萬美元,你會用這筆錢資助一種剛起步的新興商業模式,還是買一間房子?假設你有100萬美元的閒錢,如果不買股,你會用這筆錢資助一種剛起步的新興商業模式,還是買一棟房子?
    2021/02/08 14:01
  • 機會與風險並存 金牛年全球投資策略

    【台灣銀行家】疫情打亂許多行業的生產秩序,使人們被迫轉換生活方式,時序邁入2021年,對台灣是個長線轉折點,在危機中也開創新投資機會。台灣與海外投資策略該如何擬定?
    2021/02/08 13:52
  • 台灣電子產業化危機為轉機 善用美中科技冷戰實力大進

    【台灣銀行家】美中科技大戰第一回合,台商左右逢源,戰果豐碩,不過中國科技廠積極搶奪台商的客戶、中國半導體產業重整再出發、海思等IC龍頭的成長力道強勁,加上對台灣人才與技術的搶奪,都是台灣不能忽視的重要挑戰。
    2021/02/04 19:32
  • 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 循環經濟的融資挑戰

    【台灣銀行家】氣候的轉變越趨劇烈,循環經濟使資源循環再利用的永續方式成為未來各國重視的發展要項,台灣推動綠色轉型更是不落人後,積極追隨世界潮流,但循環經濟要蓬勃開展,銀行業的支持與參與不可或缺,亦是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2021/02/04 19:29
  • 母搜出整疊「50元鈔票」想換錢 行家心動開價競標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春節,許多家庭都在忙著大掃除,最近有一名人母在打掃家裡時,突然挖出一疊「50元鈔票」,交給女兒要她去銀行換錢。其他網友看到之後,紛紛勸說不要換,甚至還開價競標,希望能買下收藏。
    2021/02/04 16:10
  • 國銀挺企業、力拚紓困貸款 第二期紓困放款破1.7兆元

    【台灣銀行家】金管會日前舉辦「獎勵本國銀行加速辦理紓困振興貸款方案」第二期評比優等銀行表揚典禮,主委黃天牧表示,第二期紓困貸款評比與第一期相較,全體銀行紓困貸款共增加1兆7,843億元,尤其自辦紓困貸款還超越公辦,使企業和個人於疫情期間能及時獲得幫助。
    2021/02/03 18:13
  • 「亞洲金融中心」群雄並起 香港、新加坡、日本誰將勝出?

    【台灣銀行家】香港的角色正在轉變,雖然北京對香港的管控及影響越來越大,但在成本的考量上,許多金融機構仍未放棄香港,而新加坡和日本則急起直追,積極爭取成為金融中心。各地區之間的競爭越劇烈,對亞洲的發展將越有利。
    2021/02/03 18:13
  • 觀點/期待良善涓滴終成信任

    在2020年,接續不斷的理專盜領客戶案件,數量與金額之多,不僅讓主管機關加重裁罰期能阻斷再犯外,更動搖了社會對於理專服務的信賴感。尤其,正當金管會努力推動「財富管理新方案」,希望用法規鬆綁結合國內充沛資金,來提升我國金融國際競爭力之際,社會對金融產業的信任更是不容或缺。該如何亡羊補牢以重建國內消費者與高資產客戶對金融機構的信心?將是我國能否培植出財富管理業務產業的絕對關鍵。
    2021/02/03 17:21
  • 觀點/讓世界終於看到台灣典範

    自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發展史中,除了鄭氏家族利用台灣地緣位置所進行的海盜經濟外,我們一直承襲著典範輸入者的地位。從殖民地經濟作物出口,到漢文化的水稻墾殖,日治時期的米糖生產基地,一直到戰後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都是配合台灣天然資源出口與勞動成本優勢,支撐起台灣的經濟發展路徑,特別是東亞雁行理論下的台灣加工出口區以及新竹科學園區,更是足堪戰後新興工業化過程的代表,讓台灣用四小龍之一的稱號綻放於世界經濟舞台之中。
    2021/01/27 11:3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