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動力火車小虎隊龍天翔金智媛影帝病逝大學統一獅文化幣2024車資唐治平
  • 搜尋:

    美疫情 結果共163筆

  • 鐵人部長陳時中:責任就是要扛 不做決定是最糟糕的事!

    衛生福利部部長兼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19)日接受《TVBS看板人物》主持人方念華專訪,暢談解封後大家生活該怎麼過、邊境怎麼開,以及國人未來如何共同防疫。主持人方念華提及這次台灣有很大的幸福,是整個防疫團隊和非防疫團隊之間建立互相的信任。陳時中表示,人民和政府之間的配合與信賴是這次防疫成功的主要因素。一路走來,陳時中認為有些政策是大跟小之間的一個選擇,「我必須要在妨害最小的前提下,達到最大的效果,畢竟一有破口,是整個社會在承擔!」回想歐美疫情大爆發,陳時中體認我們完全沒有大意的本錢,因此期許自己:「既然當了指揮官,就是要決定,責任就是要扛,但不做決定是最糟糕的一件事情!」
    2020/06/20 17:00
  • 紐約熬過疫情危機 療傷止痛之路漫長艱辛

    紐約熬過疫情百日危機,州長古莫每日簡報劃下句點,象徵曾是全美疫情最慘重的紐約州逐漸擺脫陰影,但失去的人命與備受打擊的經濟創傷猶存,療傷止痛之路漫長且充滿考驗。
    2020/06/20 11:36
  • 拉美疫情發燒 秘魯染疫人口超越義大利排世界第7

    南美洲國家秘魯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染疫總數今天突破24萬例,超越重災區義大利,來到全球第7高。美洲已成全球疫情核心,確診累計近400萬例,病故患者達20.4萬人。
    2020/06/18 15:46
  • 拉美疫情糟 巴西「超英趕美」幫派勤防疫

    南美洲疫情也不見緩解,震央巴西已經「超英趕美」,病亡4萬3千多人,確診飆破86萬人,兩樣都是全球第二。阿根廷與哥倫比亞也不樂觀,為拚經濟而解封的哥倫比亞,確診人數也逼近5萬,近1千7百人病亡,但在哥倫比亞卻有一個城市能保持零病亡的紀錄,年輕市長科技防疫,找出最不易落實居家隔離的一群人先去關心。而阿根廷目前則沒有辦法進入第二階段解封,因為疫情依舊嚴重。
    2020/06/15 19:54
  • 美疫情升溫確診破200萬 美股開盤暴跌八百點

    美股今晚開盤,道瓊指數一舉暴跌八百多點,主因是美國疫情似乎有增溫的跡象。美國確診人數正式突破200萬人大關,而且解封後,有多達19州,疫情不減反增,投資人信心再度動搖。哈佛公衛專家預估,到九月底前,美國死亡人數還會再增加10萬人,應該避免大規模集會、造勢活動。
    2020/06/11 22:18
  • 拉美疫情延燒確診逾130萬例 巴西、秘魯等國嚴重

    拉丁美洲已成為全球武漢肺炎的疫情中心,許多國家的病例持續迅速增加,目前已累計超過130萬例確診、6.5萬例死亡,其中巴西、秘魯、智利和墨西哥等國的疫情最嚴重。
    2020/06/10 09:30
  • 美疫情全球最慘…白宮重批CDC採檢不力讓國家失望

    白宮今天痛批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在提供攸關抗疫的檢測套組方面,「讓國家失望」。
    2020/05/18 12:47
  • 川普公開巡訪不戴口罩 宣導防疫卻不作榜樣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巡訪賓州一家醫療物流公司的口罩配送中心,行程中川普都未戴口罩。他宣布,全美疫情期間所消耗的醫療器材將再行補充,以充實戰略儲備。
    2020/05/15 12:03
  • 連11天每天增萬人確診!重疫區轉移俄羅斯

    隨著歐美疫情緩和,現在的新熱點區,轉移到了俄羅斯和巴西。俄羅斯連續11天,單日新增病例,都超過一萬人以上,現在成為全球第二大疫區。巴西也成為確診第六高的國家,但巴西總統波索納羅,依舊不防疫,甚至還放話說要開派對,做出最壞示範。
    2020/05/14 23:18
  • 美疫情病故破8萬 紐約市病死恐短報數千人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今晚8時30分通報,美國過去24小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死亡病例新增830起,累計8萬352人病故。有報告指出,紐約染疫死亡數字恐比記錄到的更高。
    2020/05/12 14:50
  • 爆量!寄口罩給國外親友 近1個月未送達

    歐美疫情嚴重,台灣民眾急著把口罩寄給國外親友,但有人4/10到郵局寄包裹,等了將近一個月,在美國的雙親還是沒收到口罩,雙方各自查詢,發現台灣郵局顯示已經寄出,但美國查詢還沒收到,民眾憂心口罩會不會寄丟了。
    2020/05/07 20:47
  • 「發病後2個月或二採陰」 國外確診可返台

    疾管署7日記者會表示,考量國外民眾權益,將有條件開放讓海外確診者回台,但必須是在確診發病後經過2個月,或是能取得二採陰證明者,才能夠返台;另外指揮官陳時中也在席間聊到,他印象最深刻的3次防疫危機,包括過年口罩工廠停工一度缺口罩,還有歐美疫情大爆發,讓疾管署措手不及,最後就是磐石艦隊爆發群聚感染,後來都成功化險為夷。
    2020/05/07 20:44
  • 慘烈有別 研究:英美疫情少數族裔受創較白人深

    根據一項今天發表的學術分析,在英國,非裔及其他少數族裔死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風險比整體人口高2至3倍。在美國的研究則顯示,西語裔及非裔人口受疫情打擊較大。
    2020/05/07 14:05
  • 公衛院:進入「後新冠時期」 陳時中:沒到下一步

    隨著歐美疫情逐漸趨緩,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也指出,目前各國慢慢進入「後新冠病毒時期」,接下來藥物和疫苗的開發就變得非常重要,不過指揮中心認為,目前台灣還沒辦法進到下一步,但如果6月疫情趨緩,有機會放寬經濟活動。
    2020/04/27 19:23
  • 政府紓困減緩疫情衝擊 台經院估今年經濟成長1.58%

    台經院今天發布經濟預測,雖有疫情衝擊,但考量歐美疫情趨緩、國內防疫得宜,加上政府推出多項紓困方案,台經院將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1.58%,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如果疫情緩和,搞不好有上修空間。
    2020/04/24 11:21
  • 彭博相助 紐約州設跨州追蹤接觸史平台

    全美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為了有效控制傳染範圍,州長古莫宣布一項很有企圖心的計畫,要和康乃狄克州、紐澤西州共同聯手,成立接觸史追蹤平台,已經獲得前紐約市長、億萬富豪彭博,要出1千萬美金全力協助。古莫打算組成追蹤大軍,學界估計,要掌握三個州的接觸史,起碼需要10萬人,甚至要兩到三倍的人才夠用!而且這些人必須在三天之內,以電話訪問找出確診病患兩週內的接觸名單,加以進行隔離,追蹤平台的任務相當艱鉅。
    2020/04/23 20:00
  • 無味的大蘋果 資深攝影抗疫期間紐約紀實

    紐約是全美疫情最慘重的城市,原本喧鬧的城市靜止而死寂,而在如此的黑暗時刻,兩位美聯社資深攝影記者,從三月中到四月初,共乘一台摩托車,穿越有如成為幻影的紐約,從格林威治村到新興潮區郭瓦納斯(Gowanus),從曼哈頓下城到哈林區,從拍攝自由女神像正面絕佳地點的雷德胡克 (Red Hook),到皇后區的藍領階級社區艾姆赫斯特(Elmhurst),兩位攝影記者,一位騎車,一位在快速的機車後座按快門,用鏡頭紀錄停止發生的紐約日常。
    2020/04/23 11:01
  • 美疫情新增2751例不治 染疫病故累計4萬4845人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最新統計數據,美國過去24小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新增不治人數2751人。
    2020/04/22 10:05
  • 避免群聚感染 法國徵用城堡收容染病街友

    歐美疫情持續延燒,無家可歸的街友直接受衝擊。不僅糧食來源無以為繼,連安全都面臨威脅。為避免病毒在街友間擴散,部分法國地方政府開始改造城堡為染病街友的臨時收容所。
    2020/04/21 09:58
  • 安養院屢爆大批死亡 美疫情黑數一大漏洞

    美國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險峻,各地屢傳護理之家等安養照護機構出現大規模死亡。紐約皇后區一間安養院通報29死,但所有人都覺得數字低報。
    2020/04/17 14:11
  • 美股道瓊猛漲558點 投資人憧憬經濟重上軌道

    美股今天勁揚,道瓊指數猛漲558點,6個交易日來第4度收紅。受武漢肺炎衝擊,多家大型銀行財報淒慘,但隨著全美疫情趨於穩定,投資人目光焦點轉向經濟日後重上軌道。
    2020/04/15 09:27
  • 禁空令是否解除? 顧立雄:疫情和緩是關鍵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表示,股市短期仍不可避免受疫情影響,未來仍看歐美疫情變化,特別是美國,若美國疫情和緩,股市會回到應有的基本面表現,此時才會考慮解除台股有條件的平盤下禁空令。
    2020/04/13 11:36
  • 歐美疫情仍未趨緩 鍾南山:口罩還不能摘

    大陸公布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抗SARS專家鍾南山,近期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目前大陸已經進入疫情爆發期第二階段,除了注意復工防疫外,還有境外輸入,尤其歐美國家確診數快速增加,人傳人機率還是很高,因此還不到可以摘下口罩的時間點。
    2020/04/12 20:54
  • 國安基金是否退場? 財長蘇建榮:13日例會討論

    國安基金管理委員會13日將召開例會,外界關注是否退場,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歐美疫情相當嚴峻,目前發展仍不明朗,先前授權進場目的在超前部署,是否退場將尊重委員會共同決議。
    2020/04/09 11:23
  • 德國居家令4/19屆滿 研擬要求全民戴口罩

    「口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成了熱搜關鍵字,不過,過去歐美戴口罩的觀念與東亞國家不太一樣,甚至傳出一些在西方國家生活的亞洲人,為了防疫戴口罩出門卻遭人歧視。然而隨著歐美疫情越來越嚴重,各國對於「戴口罩」的態度出現改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如果患者有戴口罩,那麼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的可能性就會減低,現在許多專家指出患者無症狀也有傳染力。捷克和奧地利先後要求人民無論健康與否都得戴口罩,德國居家令暫定4月19號屆滿,當局研擬解封後全民在公共場所都得戴口罩。
    2020/04/07 20: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